《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4篇(易中天品三国讲稿笔记)

时间:2023-11-05 19:56: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4篇(易中天品三国讲稿笔记),供大家阅读。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4篇(易中天品三国讲稿笔记)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1

  对百家讲坛上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品三国的系列讲座的不屑来源于师长师兄们的影响,历史当作玩艺,人物成了Bo和CEO等,简直是在拿历史、历史人物开玩笑。

  可终究好奇还是占了绝对上风,我倒不会傻B兮兮每天爬在电视机前看那一叹三涌,就直接买来一本《易中天品三国(全集)》来看了。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啊!还谈不上敬佩,但不屑全打消了,易中天绝对称得上一个学者,也让电视,准确地说,也就是这个百家讲坛更深刻了。易中天先生由人物牵出历史事件、牵出时势格局,而三国时代又岂是容你孑然独世的时代,于是从曹操谈起,揭起错综复杂的一张网,将三国众英雄一网打尽了。这与刘心武先生由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似有同曲同功之妙。

  再说,易中天先生是否扭曲历史或者言过其实,我看未必,最起码比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或者过于偏袒蜀汉的'陈寿的《三国志》要更可信一些;不过说起来易中天先生可是偏袒曹操的,冠他以“可爱的奸雄”,新秩序的建立者加寒士加改革家等等,连诸葛亮也是下意识地继承了曹操的方向,曹操成了一个大大的代表历史一定方向的创新家了。

  这一点,我倒觉得曹操只是出身(低贱),性格(暴而疑),经历(艰辛)决定的,而不是说他就承担了什么历史使命,即使承担了,那也是历史发展强加给他的,要不他早就当上魏帝了,还能等到曹丕。读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脑中原先模糊的三国的复杂统将清晰了一起,一张人物事件谱让它越发清晰;朋友说,别用你易中天的理论和我谈三国,看,他还在不屑呢!我倒认为,品出来的三国,更吸引人兴趣啊!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2

  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曹操在历史上饰演的一直都是反面角色,一直都是一位奸臣。但自从我听了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为我们讲解了“三国”以后,我才发现“曹操是奸臣”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一种偏见,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尊刘(刘备)”的,所以人们在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才会认为曹操是奸臣,但是易中天教授用很公正的态度把曹操放到三国这一历史背景中去品读。

  在易中天教授的口中,曹操不是“奸臣”,而是“奸雄”而且是“可爱的奸雄”是一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是一位心胸很宽广的人,而且是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他并不比诸葛亮差,应该说诸葛亮在他之下,因为曹操既是一名文臣,也是一名武将。而诸葛亮呢?仅仅是一个军士罢了。

  曹操只会笑不会哭的,在任何时候,即使是在他战败时,或是在即将战死时,他也只会笑。他也很注重人才,好的人才他都不会放过的`,因为他不记前嫌,即使是敌人的手下,即使是曾经背叛过他的人,只要是能人,才人那他一定会好好重用他的。因此,曹操的军营里是一个人才倍出的地方,不仅曹操是个人才,就连他的手下都是能文能武的人。

  在听完易中天的讲课后,我觉得他的评论是正确的。曹操是一位“奸雄”,一位“可爱的奸雄”。是他为三国的历史增添了光辉。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3

  易中天教授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能力,同时,也在于他对历史知识的深厚功底。他能用通俗的语言,幽默风趣地解说严肃的历史事件。他善用形象的比喻。他还能进入各自的角色,表现各种不同人物不同的语言风格。

  易教授用平民化的语言表现出各种人物各自复杂的心理变化,性格特点,描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拉近了历史人物与我们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使我们不仅了解了历史,对人物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而且还懂了很多道理。

  像袁术,从来不用人,不听别人劝告,意气用事,尽管率领十万大军,也打不过曹操。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曹操不仅会用人,而且自身谋略就在袁术之上,这场官渡之战充分体现了曹操是个英雄。

  《三国演义》塑造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应该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出使江东,促使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联合的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曹操有时也一意孤行。如他占取荆州后,一不劳军,二不安民,却还不听程昱之言,以为孙刘不会联合,最后火烧赤壁,惨败而逃。这就说明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

  “既生喻,何生亮!”人们便会想起那个气量狭窄的周喻,但其实周喻气量并不狭窄,而是心胸开阔之人;鲁肃也没那么窝囊,因为他发表过东吴版的《隆中对》;是一种新的说法。

  从易中天品三国我们可以看出,深刻不等于晦涩,精奥不等于难懂。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可以将一个非常复杂和话题,变得通俗易懂。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4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一首《曹操》掀起了三国热;随之,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也登台亮相。三国是乱世,但乱世出英雄。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英武潇洒的周渝,坚韧不拨的刘备……演义出一部恢宏的历史画卷,而这一段段扑朔迷离的历史的背后,往往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曹操,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奸贼。在戏剧中,他也只有一个白脸奸臣的形象,让人想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可我读了《品三国》后明白了这不是对他公正的评价。《品三国》说:“曹操是为奸雄!

  ”其实做一个奸雄,是因为当时正处于乱世,是逼出来的。而曹操又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比如:经过战争洗礼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原野”的惨景,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曹操采用“屯田方针”,富民强国。曹操还是一个大气的人,他颁布《求贤令》,主张“唯才是举”的政策:不管出身如何,生活作风有些小缺点什么的,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量才任用,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今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基础。

  《品三国》中易中天教授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如庞统的死是刘备与诸葛亮合谋的,关羽的`死也跟诸葛亮有莫大的关系等等,这让许多“亮迷”们十分气恼,说易中天有意抵毁诸葛亮,其实这只算学术之见,历史是客观的。而易教授却有着一种敢于打破延续已久的观念,敢于创新的精神,所以,我们既要向历史人物学习,也不仿学学在我们身边的像易中天这样的人!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4篇(易中天品三国讲稿笔记)相关文章: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4篇 易中天品三国的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4篇(易中天品三国1000字读后感)

精品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三国演义经典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4篇 易中天品三国心得体会

品三国读后感11篇

品三国读后感7篇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7篇(《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名著读后感高一3篇(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7篇 读后感 三国

读《易中天品三国》有感6篇 易中天品三国何去何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