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200字

时间:2024-12-07 20:56:55 读后感

  以下是热心会员“yankanxintangpu”分享的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200字,以供借鉴。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200字

  我喜欢在雨天享有一杯香茶,沉浸于一本好书的世界中。最近几天的细雨,让我再次萌发了阅读的冲动。桌上摆着几周前购买的《格列佛游记》,它散发的清新墨香深深吸引着我,因此在这个雨天,我翻开了它,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格列佛游记》的创作者是乔纳森·斯威夫特,他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讽刺作家、作家和政论家。该书讲述了一位名叫格列佛的大夫,他曾游览过许多与世隔绝的地区。在小人国,他成为了庞然大物,无坚不摧,甚至吞掉数十头黄牛依然无法满足他的食欲;但在巨人国,他则变成了巨人的玩物,被随便玩弄,并与苍蝇和蜜蜂进行抗争;以后,他来到了神秘飞岛国,那里的大家运用岛下天然磁石和深海磁石的能量,随便挪动,这也是一个可以随时招唤鬼魂进行对话的奇特国家;还有那令人惭愧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颠倒的世界里,他经历了三年的奇妙生活和多次探险,最后返回英国。

  这书让人爱不释手。作者的创造力和文采都令人震惊,但也只是表象;其深刻的讽刺才是内容的灵魂。《格列佛游记》里的讽刺如同一把多刃剑,首先被讽刺和批评的就是当时的英国。那时,英国的政府独裁而黑暗,群众极为奢华或贪欲。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所得,贫富悬殊悬殊,占比甚至达到一千比一。因此,多数人生活在凄惨当中,斯威夫特见到社会上大家甘愿被钱财所奴隶,不禁对人性产生疑问。

  小说的第二卷更是确切地批评了英国。格列佛向大人国的国王阐述了英国的历史、机制和现况,及其诸多为国家及个人“争面子”的措施。然而,在大人国的眼里,英国不过是一个小如利立浦特的国家,其历史弥漫着贪欲、党争、虚伪、无信、残暴、恼怒、疯狂、憎恨、妒忌、淫欲、阴险和欲望所带来的种种苦果。斯威夫特的讽刺还涉及了英国社会的很多重要方面。比如,第三卷中对拉格多研究院人士的描写直接指向了英国皇家学会,表达对现代科技的焦虑;而相关勒皮他飞岛的桥段则暗喻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与压迫。总体来说,18世纪早期,英国的生活主旋律是秩序更替、工商兴盛、物欲横流、政治腐败、党争猛烈及其对外扩张,而斯威夫特则敏锐地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和缺点,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

  这本小说不但批判社会环境,还刻意模仿了一些语言和文体。格列佛在记录“国土广被”时,不动声色地补充道:“周界约十二公里”。他似乎并不进行评价,只是在客观的解释利立浦特规模。然而,这样的解释却将那“抵进地球四极”的广阔国土瞬间缩小为周长仅十余公里的小地方,讽刺的光芒随着显出。

  伟大的文学著作总能让人共鸣,而这样的伟大作家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观察与了解。他们以自己的思想表述全球,并改变着全球。这些丑陋与黑暗,也许并未被揭露,但他们灵敏的触须使得这些黑暗因探寻而浮现,最后被世人所认知,这便是杰出的真谛所在。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200字相关文章:

丁香结读后感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1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

狼王梦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