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4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和收获

时间:2022-10-14 14:23: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4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和收获,供大家参考。

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4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和收获

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1

  接下来,作者把他的笔尖聚焦在一个普通家庭的身上。一位孩子的父亲安顿好他受伤的妻子,就快速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学校受到了地震毁灭性的袭击,建筑物全部倒塌,到处是残垣断壁,除了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父母们的哀嚎,全场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就连政府的救援队也这样认为,准备放弃搜救。可是,这位父亲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儿子还活着,他一定要从废墟里救出自己的儿子。1994年,美国洛杉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这座美丽的大都市,城市立刻变为废墟,千千万万的家庭堕入血海。

  尽管那时还余震不断,废墟随时都会再次倒塌,把他埋在里面。他依然不顾众人的劝阻,毅然决然的冲进废墟,硬是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穿行在死亡的边缘。最终,他创造了奇迹,从所有人都认为孩子们已经无法生还的废墟里,不但救出了自己的儿子,还救出了儿子的14个同学。当这位英雄领着孩子们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浑身上下血肉模糊。

  看完了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感动。原来不管我们身边的人再怎么喜欢我们,对我们再好,都远远比不上爸爸妈妈。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就是他们,虽然他们有时会打我们,骂我们,可那是“恨铁不成钢”,正是爱我们的体现啊。我们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只有父母才会不厌其烦地指出来,帮着我们改正。

  细细想来,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一不包含着对我们的爱,我感受到父爱、母爱是多么的深沉,多么的宽广!还在是小学生的我们又如何回报父母的这份爱呢?唯有学习,努力的学习,用好成绩来博得父母片刻的欢愉。虽然书是为自己读的,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父母,但能让爸爸妈妈欣慰,也算我们尽了一点孝道吧。

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2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章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救出自己的儿子以及同学的故事。当我读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心里感触很深。正因为这句诺言,才使父亲有了坚定的信念,用双手进行了长时间的挖掘。就算一天半没吃、没喝、没睡,到处都是血迹,父亲也丝毫没有放弃。也正因为这句诺言,才使儿子与父亲的信念同样坚定,儿子在瓦砾下忍住了因缺水、缺食带来的折磨,顽强地活了下来。尤其是在被父亲发现后,他又做出惊人之举,那就是让同学们先出去。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父亲挖掘了38小时,儿子等待了38小时,他们用共同的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信念,虽然在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巨大作用,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上有坚定的信念,一定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从前,我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连想都不想,直接跑去问妈妈,久而久之,养成了不爱思考的坏毛病。自从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能轻易放弃。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难题,不知从何入手,一生气便把本子放到一旁。这时,我想起了父亲在其他家长绝望地离开后苦苦挖掘的身影,于是我重新拿起本子,仔细分析,不一会儿,就解出了这道题。

  学习如此,生活也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有坚定的信念,又不轻言放弃,那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难题

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3

  我的爸爸很疼我,当我遇到什么烦心事,他都会和我聊聊。我以前一直不太了解父爱的珍贵。可是读了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被深深震撼了。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自己受伤的妻子后,就立刻赶到儿子的学校,此时学校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眼前感到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这位父亲相信儿子还活着,不论遇到什么危险,都要拯救自己的儿子。这一段对我震撼很大,这是多么伟大而无私的父爱啊!

  接着向下读,我很气愤,因为许多孩子的亲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希望了,大哭一阵后就走了,可是这位父亲没受到人们的影响,还在继续寻找自己的儿子。人们都认为,这位父亲是因为不能承受失去孩子的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可是这位父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终于,在废墟里挖了三十八小时后,他听到了儿子的声音,并且儿子还解救了自己的14个同学。在出口打开时,儿子还让伙伴先走,他相信父亲在等自己。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非常感动,因为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之间互相鼓舞、互相信任的精神打动了我。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生死悠关之际,儿子表现出了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你说,这一切能不令我震撼吗?

  曾经,爸爸为我挡了多少风霜,化解多少烦恼,这难道不叫父爱吗?记得有一次去登山,我不小心把腿摔伤了,虽然问题不大,但爸爸还是细心地为我清洗伤口,并小心翼翼地把我从山上背下来。这难道不能体现出爸爸对我的爱吗?

  读完这篇课文,我深受启发:父爱是伟大而无私的,我们应当珍惜每一份父爱。

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4

  一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我深受感动,感慨万分。

  文章讲了在美国洛山矶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克服重重困难,奋战38小时,挽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事。它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赞歌!这位伟大的父亲曾经对儿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多么坚定,这位伟大的父亲又是多么有责任感啊!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想这位父亲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真正的男子汉。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浓浓的父爱亲情,尤其文章的最后一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为什么说他们“了不起”呢?那“了不起”又是什么意思?……一大堆问题在我脑海中回荡着。我经过百般思考,终于明白了,“了不起”的意思就是“good(棒)”,父亲的good在于他的“不放弃”和“责任感”,儿子的good在于他对父亲的信任和对伙伴的责任感。是啊,做人就要做一个对亲人、对他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掩卷沉思,我的父亲何尝不是如此呢?记得我年龄还小的时候,上学起得太早,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不可能也起得这么早。我只好拿些钱去买饭了。可这一天正下着大雨,我叫醒爸爸送我去上学。爸爸起床后,我一看表都六点半了,就嚷着:“晚了,晚了,我不去了。”爸爸看我生气了,二话没说,就抱起我向学校奔去。可是,到了学校才发现“忘带钱了”。哎,只好挨饿了。但是父亲到了家发现我没带钱时,却又拿着钱,冒着疾风骤雨又赶回学校,要知道,我家距离学校足足有六里路啊!当他到了学校时,浑身都淋透了,真像个“落汤鸡”。在场的人都感动了。我的眼睛噙满了幸福的泪水。

  啊!同学们,我想你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一定会被感动,那么就让我们送给那些深爱着我们的父亲一首诗吧——

  谁言母爱大,我言父爱深。

  勤奋加努力,报答养育恩。

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4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和收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