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7篇(数学观摩课感悟),供大家阅读。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1
我有幸到XX市参加了XX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会议由名师授课和专家点评、讲座组成。
在没参加工作之前,一直幼稚的认为,教小学数学是很简单很轻松的事,现在想想真的错了。因为太没有工作的经验,参加工作的二个多月以来,磕磕绊绊,诸多困难。参加了这次观摩会,让我受益良多:
1、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改革,十分注重情境的创设,学情境中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时,我们往往是从情境中提炼数学信息,从而构建数学模型,最后还要在实际中应用。特别是王锐老师执教的《旋转》一课中,王老师创设学生玩大炮打鱼的游戏情境,一个学生到讲台上遮住眼睛,王老师把鱼的位置藏好,再找一个学生来指挥上面的学生怎么旋转大炮一定打到鱼。经过老师精心的设计,学生很自然地就知道了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中心。这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为之感动和敬佩。
2、以生为本。如今信息社会中不断创新才能让一个企业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作为育人工作者,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习基础知识的小学生而言,我们的教学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起点。作为一名新教师,总认为因为知识过于简单,所以认为这对于学生而言也很简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并不成熟,接受新事物复杂程度的能力是有限的,那些我们自认为简单的事情,其实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事。以我走上三尺讲台上的第一节课秒的认识为例,很有幸的是,观摩课上,晁老师上了和我相似的课分的认识,晁老师处理时和分的关系上时,让男生看分针,转一圈就喊停;让女生看时针,转一大格就喊停。学生很快就知道了分和时的关系。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震撼了,设计的很好,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3、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多看书,多听课,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让自己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这次的观摩学习是短暂的,留给我的思考却是长久的`。名师们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对新理念纯熟运用的能力,都将成为我今后奋斗的目标。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2
就戴圣育老师上的这节课来说,他对教材把握是很准确的,选择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对我来说,感触比较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教学层次性强,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扶”“放”有度,反映了教师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和在课堂中能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资源。由于教师预设充分,点拨恰到好处,所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比较到位。
二、运用了多元化解决策略。整节课无不渗透着多元化的解决问题策略。戴老师带领着学生运用割、补、拼的方法,解决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戴老现甚至带着学生把红旗图的解决方法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因为构成两个三解形都是同底等高的等积三角形,从而把红旗的平面图面积计算演化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三、较好地拓展、提升到跟其他知识的联系。戴老师不仅仅拘泥于公式的联系,他在让学生分别计算出红花、黄花、绿草的种植面积时,就联系到了分数的知识。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也是一种美。为此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1、以解决现实问题引入,有没有起到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难度似乎大了一点。得要先解决基础题,再去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2、在红旗图的讲解时,为什么要学生小组讨论?一个有效的交流,前提是独立思考,先要动笔,自己想,然后让每一个小孩子在小组都有发言权。
3、在红旗图的讲解时,没有让大多孩子了解为什么面积一样呢?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将更精彩,更丰富多彩。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3
通过本次的网络学习,使我对初中数学教学感想很深,体会很多,受益匪浅。
一、教育教学的理论得到转变。
在集中培训学习中,听了好多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专家讲座,结合新课程,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课程观上,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创建与开发的过程;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自己也体会到,要转变观念,解放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导学生,去感染学生才是我们应有的教育价值观。新时期师生关系在业务上应是双方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业务组合。在理论上应充分体现个性、民主和发展精神;而情感上应在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情感联系,是师生个性魅力的生动体现,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同时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全新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教学监控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在教学评价上,应着眼于学生,注重长期的效应,注重过程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
二、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
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讲解,我深受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各种类型的课,怎样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通过讲解与交谈,我体会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既然是科学,就要按规律办事,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要讲究艺术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在这一阶段里,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思考。
体会一: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
体会二: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二,课前、课内、课后的关系,课前要吃透教材和学生,课内要重示范、点评、变式的教学,课后要及时跟踪、反馈,暴露学生的错误。
体会三: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如下几条原则,
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第二,要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去解决问题,提示矛盾;
第三,教师要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第四,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三、教科研的能力得到发展。
在教科研方面,听专家介绍了论文的写作,从培养意识到选题,收集素材,怎样写,学会了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养成了平时及时总结经验的习惯。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要把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要用科研促进教研。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要进行科研,必须做如下几点:
第一,要注重自己的理论学习,为自己的科研提供理论以据;
第二,要注重自己平时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积累,为科研准备好第一手资料;
第三,要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教师,即研究者,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研究,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做研究型教师。
四、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得到培养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的展现知识的发生,更好的传授,使课堂更精彩、更有效。现代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联想、想象能力,好奇心强,侧重于形象思维。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训部门为我们安排了《几何画板》的课程,懂得了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为以后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中数学几何画板是很好的辅助教学手段。我一定要学好几何画板,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我已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水平。但我深知,自己还有好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的实践,使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同时,要注意积累、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4
20xx年9月18日,我有幸参加由教研室主办的“综合与实践课型观摩课活动”。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杨守敬小学苏芙蓉老师的《搭配的学问》数学优质课,听了专家的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苏芙蓉老师的《搭配的学问》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搭配衣服”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搭配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苏老师利用菜的搭配活动,引导学生去找搭配的方法与规律,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
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苏老师在《搭配的学问》一课,学习衣服搭配的问题时,她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搭配、组合等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够感知物体的体积。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苏老师的《搭配的学问》一课中,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搭配衣服等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感受规律,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5
非常有幸能够参加“xx市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观摩课”这一活动。从4月17至4月19号,为期三天,共有14位来自xx市各县的精英教师参加比赛,一共听了14节课。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对参赛教师的总体印象:
(1)参赛教师穿着都很大方得体,语言和蔼可亲,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精干、干练。
(2)参赛教师课前的准备活动都很到位,都精心的设计过。有提问形式的,有课前游戏形式的,通过这样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参赛教师都对学生进行了及时评价,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表扬的特别多,且并不是单一的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4)参赛教师课前精心设计了课件,也还都为学生准备了学具,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到结果。
(5)参赛教师都很好的利用了视屏展示台,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了展示,对学生那更是一种肯定。
对当地学生的总体印象:
(1)当地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很高,进场秩序井井有条,下课后还不忘跟所有在场老师说:“老师辛苦了!老师再见!”普通话很标准,表达能力特别强。
(2)当地学生特别聪明,总是能回答出老师想要的答案,也总是能提出老师想要的问题,真是帮老师解决了一大难题。
对课堂效果的总印象:
总体效果都听不错的,每位参赛教师都想尽各种办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跟学生就像是朋友一样,很随意的跟学生对话,让生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有的教师就像学生的妈妈一样,时刻都那么的和蔼可亲,面带笑容,让学生不会一直处在一个紧张逼人的状态当中,学的很自在轻松;有的教师还不忘跟学生互动,对学生做了鼓励的动作,摸摸学生的头之类的动作,使得学生学的很有信心。但我个人觉得这次的活动当中有个很大的失误就是:虽然课堂气氛都调动起来了,但大部分老师对课堂的一些生成并没有处理得当,时间也没掌控好,拖堂特严重。当然也有时间掌控很好的老师。
本次学习给我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是铅山县实验小学的邹红玲老师的那节课《三角形的内角和》。整节课都面带笑容,平易近人。课堂上她总是钻空就表扬学生,让学生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当中学习。她还有一个很大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当中,她让学生用折角的方法求三角形内角和。有个学生在用折角求和法的方法求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通过折角,结果就重合了一个直角了,画面上就只有一个直角了,那个学生就说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在这时候,邹红玲老师非但没有责怪笑话他,反而将这位学生不小心犯的错当成了一个闪光点,通过耐心的演示解释,最终让全班学生都知道了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讲完这个知识点后,还特意请所有师生对其表扬了一番,说谢谢他不小心犯得这个错误。因为如此,才能让所有学生都那么深刻的记住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没有例外。这节课让我更清楚的知道了,并不是按你设计好的课堂走才是一节好课,一位好老师就必须得知道如何处理课堂上的一些一想不到的生成,怎样对待回答的答案不尽你意的学生。并不是所有的正确答案才是有益学生学习的,有时抓住学生犯的错误,将它当成一个闪光点去处理,说不定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这样做,不但不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越来越自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用心经营每节课,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6
本周三,我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参加了课改观摩课活动,整整一天的行程虽然很劳累,但利用拼拼凑凑的时间,我一共听到了三节优秀的课,参加了一个研讨活动,收获了很多很多。
听到的第一节课的课题是高一数学的《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虽然活动已经过去了几天,但是对于那个课堂的印象还是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会永远记得那个活泼的班级,会永远记得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个例子变式得到许许多多的其他经典案例,会永远记得最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整堂课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许之前我一直很迷惑,为什么自己很努力,自己的课堂总是不能够很吸引人,我想,我现在一定知晓了许多,一个老师,一定要是勤奋负责的,但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更需要去动脑筋,去思考,更需要去精心地设计课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每一个例子,学生会出现的每一种情况,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推敲和揣摩,这样,展现出来的才能是离完美更近一步的课堂,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应当是最最佳的。从例题的安排来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老师和学生越来越需要的是鲜活形象生动的例子,而不是一些陈旧难懂繁杂的案例,同时,有了这些案例,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进行教学,形成一些创新性的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在例题中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一个值得老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第二节课是省常中陶老师上的《关于椭圆问题的研究》,很出彩的是她的上课内容,她将圆中的“蝴蝶定理”类比到了椭圆中的“蝴蝶定理”,对相交弦中点在椭圆中心,椭圆的短轴上,椭圆的长轴上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讨论和拓展。之所以认为上课的内容很出彩,是因为我认为,这一个知识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很少有老师真正地实践过,果然,在下午研讨会的交流中我又得知,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陶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研究完成的,除了椭圆中的“蝴蝶定理”,陶老师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多很多。突然我就觉得,一个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中学老师,虽然看起来离科研很远,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自己的研究,也许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研究会显得很浅,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的研究一个好的探索,我很佩服陶老师的勇气,敢于将这一块内容搬上课堂,并且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地进行拓展。也许,这就是课改在未来对老师要求的一个新方向,老师们不应该是照本宣科,老师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研究,有自己的探索。大胆地去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尝试,这难道不是一个优秀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吗?
最后的一节课是陈兆华老师上的《数列问题》,主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了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个例题,相当地精彩,我对整堂课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起初拿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心里想,这样一个经典的命题,作为一堂高三的复习课,如何才能把它上出新意呢?随着课堂的进行,我发现,陈老师相当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是,他将数学思想深深地贯穿进了整个授课内容。也许很多老师都会觉得,高三的复习课就是习题堆积起来的课,为了讲题而讲题,但是陈老师没有这样做,他对每一个例子的把握都相当地准确,他将“方程”、“化归”的思想结合着“相加消去法”、“待定系数法”、“拆项法”和“不动点法”,融入进了整个课堂。题目永远是做不完的,但方法是可循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每一个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探究出具有新意的思考方式,不断地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他们才能真正地学会数学,学好数学。这样就算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他们处理起来也能游刃有余。
下午的研讨交流活动,我大致有以下几点感想:一是随着课改的进行,老师应该慢慢地回归课本,课本上许多引入新课的例子设计地都非常好,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地却不多,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呼吁,呼吁更多的教师真真切切地参与到课改当中来,通过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来完善课改。二是作为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要更多地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要设计更多可操作的环节,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才是一个出色的课堂。最后一点很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生活知识的好习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应用题中。有很多学生一直有这样的疑惑:学数学有什么用?我想,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在这方面更好地完善引导工作,在课堂上更多地从生活案例入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的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真正的魅力。
以上便是我在课改观摩课活动结束后的一点小小心得,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很多,不断学习吧,还是那句话,踏踏实实地慢慢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个做得更好的自己。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7
第一,两位老师都较好地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件设计的恰当合理,充满趣味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引导学生,使学生一步一步进入课堂,从而充分理解并且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在课堂中,两位老师语言亲切,对于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较为常用,对于学生的出错点语气并不刻板,不讥讽,做到了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的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师德品质。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的理念,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课堂中的重难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做课堂的主人,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地学习,我觉得这样更能让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也就顺其自然,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7篇(数学观摩课感悟)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体会6篇(小学数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3篇(小学数学老师观摩课堂心得)
★ 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0篇(小学生谈数学微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