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培训心得体会共3篇 如何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心得

时间:2022-07-05 04:25:13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培训心得体会共3篇 如何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心得,以供借鉴。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培训心得体会共3篇 如何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心得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培训心得体会共1

-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途径

  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观察活动、参观活动等。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人数: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场所:室内活动、室外活动、园内活动、园外活动 选择性:幼儿自选活动、教师指定活动 ●教学方法

  言语法:主要括讲解、讲述、谈话、讨论、评价等。 直观法:包括示范、演示、范例、榜样、情景表演等 实践法:包括感知(观察)操作、游戏、练习等

  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包括组织途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是这三者的整合。

  可编辑

-

一、什么是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它是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

  教师必须把握活动的本质,摆脱教师强制管束的教学模式,尊重幼儿、解放幼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题;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可选择性、层次性,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活动空间的开放性,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

  可编辑

- 儿的需要。教学活动应该是师幼双边的活动,二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深刻的互动,以达成教育活动目标,使幼儿获得发展。

二、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程序 从目标出发设计 从教材出发设计(内容) 目标在先?内容在先?

●教育活动目标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意义: 1、教育活动目标决定教育活动内容 2、教育活动目标决定着教育方法的选择 3、教育活动目标决定着教育活动手段的选择 4、教育活动目标决定着教育活动环境的布置 5、教育活动目标是指导教育活动评价最重要的标准 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指导着集体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它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

●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程序 1、制定目标 2、选择内容 3、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准备

5、设计教育活动过程(导入、中间、结束) 6、活动延伸 (一)、制订目标

  可编辑

- 依据:

1、《规程 》、《纲要》、《指南》中规定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 2、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需要;

3、结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捕捉幼儿兴趣点,了解幼儿现有经验;

●目标的表述 表述要点:

1、角度一致、表述清晰(幼儿、教师)

2、层次分明,体现三维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培养)

3、注意行为动词的运用

4、具体、可操作性强、易于检测 5、表述清楚明了、文字简洁 ●表述角度与行为动词的运用: 幼儿角度表述: 举例:

“学习……”,“知道……”,“理解……”,“区分……”,

“体验……” ,“能够… …”,“学会… …”,“懂得… …”

  教师角度表述: 举例:

“使幼儿掌握…知识”、“教会幼儿…技能”

“培养……”,“促进……”,“鼓励……”

  可编辑

- ●三维目标与行为动词的运用

  知识目标:学习、练习、掌握、了解、认识、尝试、感知、理解、感受、制作等;

  能力目标:能够、表达、合作、观察、交流、创编、探究、记录、操作、倾听、比较、辨别、分析、判断、推理、分类、运用等;

  情感目标:体验、愿意、发现、喜欢、乐于、自觉、形成、懂得等。

  中性词汇:理解、知道(表达知识、能力、情感要看后缀的词)

●教学目标的定位存在的问题:

1.表述角度不一

  例:体育游戏“小动物开车”

①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

②教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 修改后 目标:

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

2.懂得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

2.目标表述笼统。 例:

  大班数学活动《测量》

  可编辑

- 目标:①学习测量;

②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改为:

1、初步感知自然测量的方法; 2、会恰当选择运用测量工具; 3、对测量感兴趣。 3.目标定位太低

  如:中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纸制品》

  目标:收集、观察各种各样的纸制品,了解其质地和用途。 目标改为:

  尝试根据某一特征给各种纸制品进行分类。 (二)、如何选择内容:

  科学性、教育性、年龄特点、兴趣点

(三)、确定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是指教学活动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学难点:

  是从幼儿实际出发,幼儿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可编辑

- 重点一般就是本次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标。难点就是幼儿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活动准备 材料的准备:

1、教具(幻灯、音乐、图片、实物等) 2、学具(操作材料等) 知识的准备:

1、需要查阅、收集哪些资料。 2、家长配合完成哪些工作。 3、有关知识经验的铺垫。 场地的准备:

1、场地安排、规划、布置。 2、场地安全检查。

  作为教师,我们应认真汲取《纲要》理念,结合《指南》精神,遵循“统一+自主”的原则,从认知、能力、情感多维度架构教学目标,进而探寻教学的有效策略、方法,使教学活动目标真正能落实于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充分体现幼儿教育整体观,从而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

(五)、教学活动的过程

1、“活动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整个进程及其各个层次的步骤或环节。

2、合理设计活动过程

  可编辑

- 优质的过程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自然地达成目标,推进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缺乏智慧的活动设计不仅不能完成活动目标而且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意义甚至是负面的。

●导入

  导入活动的作用: 1、吸引幼儿注意力。 2、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了解幼儿原有经验,或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4、起到顺利过渡的作用。

5、为下一教学环节提供感性经验,做好铺垫。

  导入的常规方法:谈话法、情景导入法(描述情景、表演情景)、谜语导入、图片导入、故事导入、复习导入、设置悬念导入、游戏法、歌曲导入、实验导入、材料导入

●合理设计活动过程

1、如何将教材演绎成一份鲜活的活动设计? 2、活动过程设计与目标定位如何匹配? 3、如何呈现与表达活动设计?

4、活动过程设计中如何架构大环节?处理小细节? 两个操作瓶颈:

  首先,面对新教材中的一个个素材点,教师往往想不出其中有些什么可以演绎和拓展的内容,导致活动过程设计就事论事,

  可编辑

- 缺乏趣味与整合。

  其次,活动目标确定后,教师缺乏有效方法合理架构环节、精致设计细节,致使活动过程的设计逻辑不清,环节之间缺乏联系,环节与目标不相匹配。

  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应当体现出:对目标的理解与落实;对内容的确定与分析;对环节的推敲与推进

●活动过程设计的要点

  组织形式的巧思;主要环节的架构;教学方法的选用;关键提问的设计;环境材料的支持;细节设计的细思

1、让准备的过程成为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怎样过冬》 准备:

1、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共同谈论关于动物过冬的话题;

2、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图片、书籍、音像等资料。

3、物质准备 2、教师自身作充分的准备

  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老师要有一缸水,在信息社会儿童有多渠道自主获得“沟、川、江、河、湖、海水”的机会,因而教师必须拥有“纳百川而成河海”的浩瀚之水。

3、教学环节重点突出,提高主要目标达成度。 4、把握教学流程,层次清晰

  可编辑

- 例如:音乐活动《盆碗碟杯在唱歌》 简要过程:

1、出示盆、碗、碟、杯,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知道其名称、各自的特征

2、请幼儿自由敲打,倾听其不同的音色; 3、欣赏歌曲《盆碗碟杯在唱歌》 4、学习敲打节奏XX XX︱

  XX X-

5、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敲打,要求节奏敲打正确、整齐; 6、引导每个幼儿在活动室里除玩具乐器外再找一件生活用品,进行拍打、敲击、摇晃。

7、鼓励幼儿将各种生活用品创编进歌曲,同时为它创编新的节奏。

5、教学方法适宜,关注细节

  教师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

  观察比较,让幼儿在寻找相同和不同中获得感性的经验;提问讨论,在同伴的分享中获得经验的提升;收集调查,拓展幼儿思考的空间;实验操作,帮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分享交流,展现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想。

  幼儿的学习方式:动作模仿,听赏感知;观察操作,记录讨论;

  多元互动,合作分享;艺术表现,体验交流;提问质疑,调

  可编辑

- 查统计;阅读查询,建构制作;

三、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 ●第一部分:准备部分

  任务:激发幼儿参与身体锻炼的兴趣;激发主要肌群,提高活动能力。

  内容:根据基本活动内容做针对性准备活动。 时间:占总时间的10﹪-20﹪ ●第二部分:基本部分

  任务:通过幼儿自身的身体运动学习或探索新的、较难的活动内容,巩固已学过的动作、游戏等,培养良好品质。

  内容:发展体能和基本动作的多种游戏,一般安排1-2项活动内容,新旧搭配、急缓结合,全面锻炼幼儿身体。

  时间:占总时间的70﹪-80﹪ ●第三部分:结束部分

  任务:降低幼儿大脑的兴奋性,由运动的紧张状态到相对的安静状态,放松肢体。

  内容:较安静的游戏、较平静的徒手放松游戏,轻松自然的走步,缓慢的操或舞蹈。

  时间:占总时间的10﹪-20﹪ 四、教案的文本呈现

1、从教师的角度呈现,体现“教”程; 2、从幼儿的角度呈现,体现“学”程。

  可编辑

- 教案呈现的格式: 1、陈述式的呈现

  其优势在于:其一,能使活动设计从整体上看起来更加流畅,一气呵成;其二,在实践层面上能广泛运用,及时比较熟悉和易于借鉴。

2、表格式的呈现

  其优势在于:其一,更易于从全局出阿发,整体把握,凸现环节的层层推进;其二,能使教师更加关注环节主要内容与环节间的关系(顺接、递进、承上启下)等。

  细节往往在那些我们认为“应该”与“正常”的地方,在那些我们忽视与漠视的地方,捕捉细节体现出一位优秀教师的实力和功力,对细节的处理也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

  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关注细节的有心人,在带领孩子进步的同时带给自己快乐和幸福!

  2016年2月 韩俊峰

  可编辑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培训心得体会共2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途径

  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观察活动、参观活动等。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人数: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场所:室内活动、室外活动、园内活动、园外活动 选择性:幼儿自选活动、教师指定活动 ●教学方法

  言语法:主要括讲解、讲述、谈话、讨论、评价等。 直观法:包括示范、演示、范例、榜样、情景表演等 实践法:包括感知(观察)操作、游戏、练习等

  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包括组织途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是这三者的整合。

一、什么是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它是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

  教师必须把握活动的本质,摆脱教师强制管束的教学模式,尊重幼儿、解放幼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题;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可选择性、层次性,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活动空间的开放性,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教学活动应该是师幼双边的活动,二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深刻的互动,以达成教育活动目标,使幼儿获得发展。

二、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程序 从目标出发设计 从教材出发设计(内容) 目标在先?内容在先?

●教育活动目标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意义: 1、教育活动目标决定教育活动内容 2、教育活动目标决定着教育方法的选择 3、教育活动目标决定着教育活动手段的选择 4、教育活动目标决定着教育活动环境的布置 5、教育活动目标是指导教育活动评价最重要的标准 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指导着集体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它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

●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程序 1、制定目标 2、选择内容

3、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准备

5、设计教育活动过程(导入、中间、结束) 6、活动延伸 (一)、制订目标 依据: 1、《规程 》、《纲要》、《指南》中规定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 2、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需要;

3、结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捕捉幼儿兴趣点,了解幼儿现有经验;

●目标的表述 表述要点:

1、角度一致、表述清晰(幼儿、教师)

2、层次分明,体现三维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培养)

3、注意行为动词的运用

4、具体、可操作性强、易于检测 5、表述清楚明了、文字简洁 ●表述角度与行为动词的运用: 幼儿角度表述: 举例:

“学习……”,“知道……”,“理解……”,“区分……”,

“体验……” ,“能够… …”,“学会… …”,“懂得… …”

  教师角度表述: 举例:

“使幼儿掌握…知识”、“教会幼儿…技能”

“培养……”,“促进……”,“鼓励……”

●三维目标与行为动词的运用

  知识目标:学习、练习、掌握、了解、认识、尝试、感知、理解、感受、制作等;

  能力目标:能够、表达、合作、观察、交流、创编、探究、记录、操作、倾听、比较、辨别、分析、判断、推理、分类、运用等;

  情感目标:体验、愿意、发现、喜欢、乐于、自觉、形成、懂得等。

  中性词汇:理解、知道(表达知识、能力、情感要看后缀的词)

●教学目标的定位存在的问题:

1.表述角度不一

  例:体育游戏“小动物开车”

①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

②教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 修改后 目标:

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 2.懂得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 2.目标表述笼统。 例:

  大班数学活动《测量》 目标:①学习测量;

②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改为:

1、初步感知自然测量的方法; 2、会恰当选择运用测量工具; 3、对测量感兴趣。 3.目标定位太低

  如:中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纸制品》

  目标:收集、观察各种各样的纸制品,了解其质地和用途。 目标改为:

  尝试根据某一特征给各种纸制品进行分类。 (二)、如何选择内容:

  科学性、教育性、年龄特点、兴趣点 (三)、确定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是指教学活动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学难点:

  是从幼儿实际出发,幼儿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重点一般就是本次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标。难点就是幼儿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活动准备 材料的准备:

1、教具(幻灯、音乐、图片、实物等) 2、学具(操作材料等) 知识的准备:

1、需要查阅、收集哪些资料。 2、家长配合完成哪些工作。 3、有关知识经验的铺垫。 场地的准备:

1、场地安排、规划、布置。 2、场地安全检查。

  作为教师,我们应认真汲取《纲要》理念,结合《指南》精神,遵循“统一+自主”的原则,从认知、能力、情感多维度架构教学目标,进而探寻教学的有效策略、方法,使教学活动目标真正能落实于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充分体现幼儿教育整体观,从而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

(五)、教学活动的过程

1、“活动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整个进程及其各个层次的步骤或环节。

2、合理设计活动过程 优质的过程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自然地达成目标,推进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缺乏智慧的活动设计不仅不能完成活动目标而且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意义甚至是负面的。

●导入

  导入活动的作用: 1、吸引幼儿注意力。 2、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了解幼儿原有经验,或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4、起到顺利过渡的作用。

5、为下一教学环节提供感性经验,做好铺垫。

  导入的常规方法:谈话法、情景导入法(描述情景、表演情景)、谜语导入、图片导入、故事导入、复习导入、设置悬念导入、游戏法、歌曲导入、实验导入、材料导入

●合理设计活动过程

1、如何将教材演绎成一份鲜活的活动设计? 2、活动过程设计与目标定位如何匹配? 3、如何呈现与表达活动设计?

4、活动过程设计中如何架构大环节?处理小细节? 两个操作瓶颈:

  首先,面对新教材中的一个个素材点,教师往往想不出其中有些什么可以演绎和拓展的内容,导致活动过程设计就事论事,缺乏趣味与整合。

  其次,活动目标确定后,教师缺乏有效方法合理架构环节、精致设计细节,致使活动过程的设计逻辑不清,环节之间缺乏联系,环节与目标不相匹配。

  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应当体现出:对目标的理解与落实;对内容的确定与分析;对环节的推敲与推进

●活动过程设计的要点

  组织形式的巧思;主要环节的架构;教学方法的选用;关键提问的设计;环境材料的支持;细节设计的细思

1、让准备的过程成为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怎样过冬》 准备:

1、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共同谈论关于动物过冬的话题; 2、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图片、书籍、音像等资料。

3、物质准备 2、教师自身作充分的准备

  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老师要有一缸水,在信息社会儿童有多渠道自主获得“沟、川、江、河、湖、海水”的机会,因而教师必须拥有“纳百川而成河海”的浩瀚之水。

3、教学环节重点突出,提高主要目标达成度。 4、把握教学流程,层次清晰 例如:音乐活动《盆碗碟杯在唱歌》 简要过程:

1、出示盆、碗、碟、杯,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知道其名称、各自的特征

2、请幼儿自由敲打,倾听其不同的音色; 3、欣赏歌曲《盆碗碟杯在唱歌》 4、学习敲打节奏XX XX︱ XX X- 5、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敲打,要求节奏敲打正确、整齐; 6、引导每个幼儿在活动室里除玩具乐器外再找一件生活用品,进行拍打、敲击、摇晃。

7、鼓励幼儿将各种生活用品创编进歌曲,同时为它创编新的节奏。

5、教学方法适宜,关注细节

  教师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

  观察比较,让幼儿在寻找相同和不同中获得感性的经验;提问讨论,在同伴的分享中获得经验的提升;收集调查,拓展幼儿思考的空间;实验操作,帮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分享交流,展现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想。

  幼儿的学习方式:动作模仿,听赏感知;观察操作,记录讨论;

  多元互动,合作分享;艺术表现,体验交流;提问质疑,调查统计;阅读查询,建构制作;

三、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 ●第一部分:准备部分

  任务:激发幼儿参与身体锻炼的兴趣;激发主要肌群,提高活动能力。

  内容:根据基本活动内容做针对性准备活动。 时间:占总时间的10﹪-20﹪ ●第二部分:基本部分

  任务:通过幼儿自身的身体运动学习或探索新的、较难的活动内容,巩固已学过的动作、游戏等,培养良好品质。

  内容:发展体能和基本动作的多种游戏,一般安排1-2项活动内容,新旧搭配、急缓结合,全面锻炼幼儿身体。

  时间:占总时间的70﹪-80﹪ ●第三部分:结束部分

  任务:降低幼儿大脑的兴奋性,由运动的紧张状态到相对的安静状态,放松肢体。

  内容:较安静的游戏、较平静的徒手放松游戏,轻松自然的走步,缓慢的操或舞蹈。

  时间:占总时间的10﹪-20﹪ 四、教案的文本呈现

1、从教师的角度呈现,体现“教”程; 2、从幼儿的角度呈现,体现“学”程。 教案呈现的格式: 1、陈述式的呈现

  其优势在于:其一,能使活动设计从整体上看起来更加流畅,一气呵成;其二,在实践层面上能广泛运用,及时比较熟悉和易于借鉴。

2、表格式的呈现

  其优势在于:其一,更易于从全局出阿发,整体把握,凸现环节的层层推进;其二,能使教师更加关注环节主要内容与环节间的关系(顺接、递进、承上启下)等。

  细节往往在那些我们认为“应该”与“正常”的地方,在那些我们忽视与漠视的地方,捕捉细节体现出一位优秀教师的实力和功力,对细节的处理也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

  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关注细节的有心人,在带领孩子进步的同时带给自己快乐和幸福!

  2016年2月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培训心得体会共3

  2020年最新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培训心得体会

  野芦沟学校

  王永琴9月23日全县的几百幼儿教师响应上级领导的指示,听取了教授讲的《幼儿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和设计与组织》

,让我们这些一线

,告诉我们如教师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得到的学习和提升何去设计集体教育活动。幼儿园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向幼儿施加影响的动。指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劳动活动环节中引导幼儿习从而实现某种目的的活动。还特别是在如何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一一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让我们知道怎样去选择内容、分析教材和孩子、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分析并确定重难点、做好充分活动准备、合理设计活动过程。然后通过活动讲解让我们去思考问题,中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幼儿园教学”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的就是集体教学活动。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特点含有群体性和集中性。

  而幼

  从中让我知道了自己教学

  如何让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呢?首先我们必须在教材的内容上好好挑选,还要认真分析选材的内容,并分析了解自己的学生现状和各方面的能力,设计好合适的集体教学活动方案。我们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呢?在选材时我们就必须考虑选材的科学性、对于孩子们起到的教育性、更要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引起孩子们学习的浓厚兴趣。选好材料内容后,我们当教师的还要通读教材,整合内容,正确地把握好教材的思想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这些,我们当教师的必须对教材内容多读多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好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更好地掌

  2020年最新握好教材的思想内容,选取最合适教学方法,完成好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总之,听了教授的讲座后,使我受益匪浅,豁然开朗。她的教学理念,教学的语言,教学的方法都是我值得学习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培训心得体会共3篇 如何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心得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培训心得体会(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