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心得体会3篇 初读儒林外史的感受

时间:2022-07-07 14:00: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儒林外史读后心得体会3篇 初读儒林外史的感受,以供借鉴。

儒林外史读后心得体会3篇 初读儒林外史的感受

儒林外史读后心得体会1

  这本书被视为我国讽刺文学的经典之作,因为这本书是用一则则平实又深刻的故事,让我们知道科举制度对中华民族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多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在对知识的追求上,造成了多么严重的伤害。十八世纪,吴敬梓在南京完成这部杰作,留下他对懦弱学子的感叹。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勤学苦读的王冕、爱财胜命的严大育、骗吃骗喝的张铁臂、坐吃山空的权勿用、还有知情达理的戏子鲍文卿……作家吴敬梓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仿佛就发生在我身边一样。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戏子鲍文卿,他帮助了一位知县,保住了知县的乌纱帽,知县感谢他,让他在身旁坐下,但鲍文卿不肯,知县请他吃饭,鲍文卿还却直摇头,直到管家陪他吃饭,他才欢欢喜喜地说笑起来。一位戏子都这么知礼守义,我们真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我比较佩服王冕的身处诱惑时表现出来的坚定,唾弃权勿用、牛浦郎、张铁臂等人的不知廉耻。

  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述了清朝科举制度腐败、考试弊端百出,既可以请人考试,又可以行贿,还可以冒名顶替。当安东升为安庆知府他去考察童生时,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笔的,有传考卷的,有丢纸团、扔砖头的,挤眉弄眼的,恶形恶状,无所不为,甚至还有一个童生,借口出去方便的机会,走到土墙根前,竟把土墙挖了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的出现,给了天下所有读书人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因为它不分贫贱富贵,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能凭借真才实学进入仕途,为国效力。但随着岁月流逝却慢慢变了质。至使到了清朝这样的环境下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官吏,而在这种环境下演生出一批批各种使诈耍滑的官员,又怎么能使清政府千秋万代呢。

《儒林外史》给我了许多思考,不仅有丰富的深刻的思想,还有卓越独特的艺术风格,通篇贯穿了“讽刺”艺术的技巧,所以我更加喜欢这本书,它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都是堪称一流的。书中描写了很多人物,读了之后,我感触万千,知道了什么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孝子,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儒林外史读后心得体会2

“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此为鲁迅先生对文木老人所著的《儒林外史》的评价,可见此书成就之高。我读罢全书,果然觉得回味无穷,其中王冕是最不得不说的人物,他是和陶渊明一样的真隐士自风流,让世人为之景仰。

“隐而不仕”四个大字可谓是高度概括了王冕一生的追求。但是既已成大器,又为何不从政呢?以他的才华,荣华富贵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这个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使我困惑不已,很是不解。但通读全书,答案便可显而易见了,贪官当权,小人得志,社会颠倒黑白,人民苦不堪言,为保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故隐而不仕。而这一行为便与之后粉墨登场的假儒士显得格格不入了,但优劣之分便呼之欲出了。假儒士们个个势利、贪婪、刻薄,而王冕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是一个真儒士、真读书人也。

  再回望王冕的童年,便更为其能够成才而啧啧赞叹了。幼年丧父,母亲以针线活为生,而王冕读书的费用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不久后,王冕不得不辍学,为人放牛,王冕平庸的一生似乎已成定局。但王冕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以节衣缩食省下钱财托人购得图书自已钻研。其好学的劲头令多少人自愧不如啊!

  可是,真正让王冕名声赫赫的却并非读书,而是作画。

  话说当天,乌云密布,须臾大雨倾盆,正值夏日,荷花正艳,分外妖娆。雨过天晴,露珠在荷叶上肆意滚动,红绿相袂,阳光照耀,美丽动人。王冕见了,好生喜爱,于是便心生留住之意,可又能奈何。思来想去,倏然间灵光乍现,何不以画定格此美景。

  寒来暑往,持之以恒,画枝终成。所画之物,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抚掌叫绝。

  渐渐,王冕名声大噪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画师。地主官僚都欲购其所画,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从心而作,不畏权贵,也不在意官爵,颇有陶公之风范。元灭明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慕名拜访,拟授王冕官职,但王冕并未接受。而那些假儒士与王冕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虚伪无立场,以隐博名,将钱财视为挚爱,抛弃尊严,真是可悲啊!

  除此,王冕之孝也是感煞众人,亲奉汤药床前伺候母亲六年,又坟前守孝三年,且严遵母亲遗嘱:世不为官。他也成为世人举孝廉的楷模,被竞相效仿。

  王冕的一生并非大富大贵,但他无惧权贵,忠守孝道,淡泊名利,自在洒脱,将自已的情感全部寄托于书画作品中,是一个真儒士。这也坐实了他在小说第一回的原因。而每当忆及此书,我都不得不想起王冕,他的一言一行,至今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标杆啊。真的隐士无须荣华傍身也自成一代风流人物。

儒林外史读后心得体会3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人耳熟能详,但其中能上榜的“英雄”女性只有三位,可见在古代,女性想活出自己的风采真是不容易。近来,一本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吸引了我的眼帘,其中女性角色沈琼枝她那有胆有识的形象更是深深印入了我的心中。

  初次见她,我就被她那从容镇定的模样给惊住了。她出生于儒生之家,父亲清高正直也儒雅老实。嫁人时被许下的是做夫人的婚约,父亲不远千里送她去扬州夫家成亲,却在出嫁当天生生变成了妾的待遇,没有三媒六聘,没有迎亲仪式,只让她自坐小轿入府。面对这样的羞辱,沈父又惊又怒,但沈琼枝冷静分析了形势,决定先进宋府查看一下再做打算。我不由感叹:在古代,竟还有女子如她这样的从容,不仅没有像寻常小姑娘家一样乱了阵脚,哭哭啼啼地向父母求助,求给个说法;反而临危不乱,有勇有谋地分析安慰自家的父亲,说且看他日后待我怎样!这一番说辞颠覆了我对古代女子的看法,同时,让我感到好奇。想着:这怕是个奇女子。

  再次见她,就被她那泼辣又直爽的大侠风范给镇住了,果真是个奇女子!就见她干净利落地下轿,一点都没有新娘的故作羞怯之态,而是以一通责难审问之词“我常州姓沈的,不是什么低三下四的人家!……”给宋府当了“见面礼”。一长段话说下来,有理有据,责任分明,把宋家那群明面上以君子之态,暗地里却怠慢无礼,毫不把她当主子看的那些个欺软怕硬的小人说得哑口无言,慌乱不已。好不爽快!她拿婚书要求与宋为富当面对质,逼得那宋为富暗道不好,躲着不敢见她,以“不在”为借口,逃过了一劫。原以为她会“乘胜追击”,谁知她却不慌不忙、不吵不闹,自己把自己妥妥的安顿了下来,这并不是胆小了,懦弱了,而是以退为进,待机行事。不久,这个机会便来了,父亲状告宋为富毁约,但在贪官和宋家的勾结下败诉。她又开始了她的自救行动,收拾金银,扮作老妈子,买通丫鬟,趁夜出逃到南京,雷厉风行,毫不迟疑!我想:她这豪放不羁,麻利果断,说做就做的言行,还真是大侠风范。

  最后一次见她,更被她那不卑不亢,英气逼人的举止给彻底收服了。这时的她在“南京卖书”,吸引了一众名士,面对挑事的,她能以智服人;面对杜少卿这一类名流,她也能从容应对,尽显大家闺秀之范;面对县令,她亦能完美的,从容不迫的,替自己和父亲申冤。而面对贪污小人,她机智应对,却也能靠着自己的本事度过难关,毫不退让!这让我不禁深思:面对人生的不公正遭遇,即使自命为君子的大男人萧云仙都选择了妥协;面对弱流女子明明白白的冤情,所谓的豪杰名士杜少卿和武生也选择了冷眼旁观,明哲保身;而沈琼枝却不屈服,不阿谀,用真才实学赢得了王府塘知县的赏识,得到了周旋和解脱。我想,即使是男女平等的今天,如果遇到同样的命运和遭遇,我能活得像她一样出彩吗?恐怕很难。

  沈琼枝不似大家闺秀一样,面对人生,听从“旨意”一味顺从;不似深宫里的女人们,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勾心斗角。她是一个侠女,虽不是一个拯救苍生的武林侠女,却不失为一个从容镇定,自信乐观,豪放不羁敢于向自己悲惨命运抗争的侠女,向这个腐朽社会抗争的侠女。她是这本书中最让我喜欢的女性形象,希望你们也喜欢她。

儒林外史读后心得体会3篇 初读儒林外史的感受相关文章:

儒林外史读后感初三学生范文怎么写4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初三

儒林外史读后感初三2篇(初中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感作文2022【3篇】(作文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心得体会6篇 读《儒林外史》的心得体会

读儒林外史有感范文3篇(儒林外史读后感600-作文)

高中生儒林外史读后感范文3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优秀作文

2022儒林外史读后感3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百度文库

《儒林外史》读后感3篇(儒林外史读后感内容)

最新《儒林外史》笔记及读后感3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感2020 儒林外史读后感初三


相关热词搜索: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