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学习数据库的心得体会4篇,以供参考。
学习数据库的心得体会1
一、学习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数据库课程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创建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的操作的基础知识。数据库这门课涉及到以前的知识不多,是一门从头学起的课程,即使基础不是很好,只要认真听讲、复习功课,还是一门比较容易掌握的课。
课堂上讲的知识比较理论化,如果不动手就无法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而动手去做能够让我们将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找到知识漏洞,并且能学到更多关于实际操作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
第一次接触sql语言,虽然陌生,但是可以让我从头开始学,就算没有基础的人也可以学得很好。刚开始练习sql语言的时候,并不是很难,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步骤来做,还很有成就感。我们通过老师的一些ppt,我们可以巩固课内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access与excel的.区别
access--中小型数据库开发系统,内嵌vba编程语言,面向对象编程
excel--数据表格处理系统,编程能力有限.
access是数据库管理软件,内含的是数据库(基本对象),一个数据库包含多张表主要用于开发系统,日常办公用起来不方便,他主要是做软件的后台的。
而excel只是一般的表格处理软件,主要用于一些日常的办公而已
两都所用到的地方不一样.
access是一个数据库软件,一个access文件由存储特定结构化数据集的表集合组成。表中包含行(有时称作记录或元组)和列(有时称作特性)的集合。表中的每一列都设计为存储某种类型的信息(例如,日期、名称、美元金额或数字)。表上有几种控制(约束、规则、触发器、默认值和自定义用户数据类型)用于确保数据的有效性。表上可以有索引(与书中的索引非常相似),利用索引可以快速地找到行。可将声明引用完整性(dri)约束添加到表上,以确保不同表中相互关联的数据保持一致。
学习数据库的心得体会2
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SQL是专为数据库而建立的操作命令集,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在使用它时,只需要发出“做什么”的命令,“怎么做”是不用使用者考虑的。SQL功能强大、简单易学、使用方便,已经成为了数据库操作的基础,并且现在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均支持SQL。
它的强大功能以前就听人说过,所以就选了这门课。经过一个学期的数据库课程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创建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的操作的基础知识。幸老师的教学耐心细致,课堂上我们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都反复讲解,使我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数据库这门课涉及到以前的知识不多,是一门从头学起的课程,即使基础不是很好,只要认真听讲、复习功课,还是一门比较容易掌握的课。
通过学习,我对数据库没有了神秘感,简单的说下我对数据库的理解吧。我觉得它就是创建一些表格,然后再用一些语句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最基本的就是子查询了。我
的子查询经验就是先写出select * 我们要找什么,然后写条件,我们要找的东西有什么条件,然后在写条件,我们的条件涉及那些表,那些字段,再在这些字段中通过我们学过的简单select语句选出来,有时候还要用到几层子查询,不过无所谓,只要思路是清晰的就没什么问题了。接下来,关联查询之类的,学起来也是不难的,但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上课必须跟着老师的进度走,一定要注意听讲,勤做笔记。这样,你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没什么困难。
总之,这是一门很值得学的课程,自己学过获益匪浅,就算自己将来不从事这个行业,但是至少对数据不再陌生,甚至还略知一二。呵呵…谢谢老师~!
学习数据库的心得体会3
在大二的下学期刚学了数据库这门课,对这门课的第一印象是书本蛮厚的,感觉学起来应该会很难很累。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在对数据库的了解过程中,慢慢对数据库有了感观。数据库这一词并不是很难想象,并不是像外人看来很神奇。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样的专业术语或者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
学习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上课能听懂就基本还可以。但是问题还是出在书本有点厚,有的时候上课的内容都要找很久才能找到,甚至有的时候老师讲的知识书本上是找不到的,是另外补充而且是相当重要的内容。有的时候开小差,没有听到老师讲的知识点,这就导致了以后的学习无法顺利进行,使得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所以在数据库这门课的学习中,上课一定要听牢,就像老师说的那样,这样的专业课如果想凭考试前几天突击是行不通的,必须是日积月累的知识才能取得好成绩。
通过对数据库的学习,我也明白了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据库,就算是一个小型的超市也离不开它。可见数据库这门课的广泛性,如果能够认真学好它将来必有成就。我就是抱着这种信念去学习数据库的。第一次接触数据库,第一次接触SQL语言,虽然陌生,但是可以让我从头开始学,就算没有基础的人也可以学得很好。刚开始练习SQL语言的时候,并不是很难,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步骤来做,还很有成就感。后来学了单表查询和连接查询后,就慢慢发现越学越困难了,每个题目都要思考很久,并且每个题目基本上不止一个答案,所以必须找出最优的答案。后面的删除、插入、修改这些题目都变化蛮大的,书本上的例题根本无法满足我们,好在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课件,通过这些PPT,我们可以巩固课内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除了老师布置的一些基本作业外,还有一份大作业。就像我们小组的是杂货店的销售管理系统,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一家杂货店。过程是很复杂的,杂货店需要员工,还有百来种商品,不仅需要大量的数据,还要完成需求说明,数据词典,还有E-R图等,虽然想象起来并不是很难,但是要转化成文字,转化成人们能够读懂的文字就显得十分困难。特别是一个完整的销售系统,对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在做大作业的时候经常是前面改改,后面改改,因为一些数据不能很好地对应起来,经常会遗忘一些,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也就是在这样修修改改的'状态下完成的,也给了我很大的反思。第一、一个数据库的完成一定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现实因素。第
二、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修修改改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厌倦。第三、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一定不能出现错误,否则会在现实生活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通过本学期数据库的学习及大作业的完成,很有去作项目的冲动,但深知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还需要更多的学习。
本学期开设的《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课程已经告一段落,现就其知识点及其掌握情况以及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学习总结。
一、数据库主要知识点
我们首先从第一章绪论了解了数据库的概念,其中有几个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即数据库系统
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概念以及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职责。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数据库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第二章介绍了数据模型和三层模式数据库。本章要求我们理解实体-联系方法,并学会绘制E-R图。此外还应掌握概念数据模型的意义和传统的三大数据模型,以及数据独立性和数据库三层模式结构。
接着开始着重讲述现在普遍使用的关系数据库。包括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术语,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和关系代数运算。重点是关系模式完整性的分类和功能,以及关系代数中集合运算和关系运算。最后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三层模式结构。
第五章系统讲述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的定义功能、查询功能、操作和控制功能。重点在于数据查询功能。另外还介绍了视图的用法和动态SQL中定义、操作和查询功能。
第六章知识点有:存储过程的创建和执行过程、修改和删除;触发器的基本概念,建立,插入和删除视图,插入、删除和更新类触发器。最后介绍了数据完整性。
第七章介绍安全性,包括安全性措施的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功能等,用户管理和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其他的安全问题包括:数据加密、审计、统计数据库和用户定义的安全性措施。
事务管理这一章首先介绍了事务的概念、性质以及SQL对事务的支持。并发控制——干扰问题、可串行性、封锁、死锁、隔离级别、封锁与隔离级别;恢复——故障类型、备份类型、日志的概念、恢复模型、备份转储、还原。
第九章为关系数据理论:函数依赖术语和符号;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Amstrong公理的内容及其正确性、逻辑蕴含和闭包、公理的完备性、闭包的计算、函数依赖集的等价和最小化;规范化——1NF、2NF、3NF、BCNF;模式分解。
第十章:数据库设计。完善E-R模型中的概念——弱实体,依赖关系,强制联系;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主要掌握其建立的步骤。
第十一章介绍面向对象数据库:新的数据库应用和新的数据库类型;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对象与类;对象的属性、方法和状态、对象的交互和消息、类的确定和分化、封装、继承、多态;对象关系数据库与对象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研究。
十二章“数据库应用的结构和开发环境”并非重点,而第十三章的内容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就已经掌握,所以这两章的知识点就略过了。
第十四章分布式数据库与分布式数据管理:概念;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方式;分布式数据库特点和目标——更新传播、分布式查询处理、目录表管理、分布式事务管理;SQLServer的复制及其术语、复制模型。
十五章数据仓库:概念;结构;数据仓库系统;建立数据仓库系统;实现数据仓库的数据库模型;数据仓库与决策支持。
最后,数据库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这一章中掌握知识库的知识即可。
二、学习数据库的收获
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是用于执行查询的语法。但是 SQL 语言也包含用于更新、插入和删除记录的语法。
查询和更新指令构成了 SQL 的 DML 部分:
SELECT - 从数据库表中获取数据
UPDATE - 更新数据库表中的数据
DELETE - 从数据库表中删除数据
INSERT INTO - 向数据库表中插入数据
SQL 的数据定义语言 (DDL) 部分使我们有能力创建或删除表格。我们也可以定义索引(键),规定表之间的链接,以及施加表间的约束。
SQL 中最重要的 DDL 语句:
CREATE DATABASE - 创建新数据库
ALTER DATABASE - 修改数据库
CREATE TABLE - 创建新表
ALTER TABLE - 变更(改变)数据库表
DROP TABLE - 删除表
CREATE INDEX - 创建索引(搜索键)
DROP INDEX - 删除索引
数据库有保持数据的独立性,所谓数据独立,是指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独立于处理数据的所有应用程序而存在。也就是说,数据是客观实体的符号化标识,它就是一个客观存在,不会因为某一项应用的需要而改变它的结构,因此是独立于应用而存在着的客观实体。而某一项应用是处理数据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应用程序,它只能根据客观存在着的数据来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处理方法,而不会去改变客观存在着的数据本身。数据库的传统定义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主要表现为数据表的集合。
根据标准,SQL语句按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6大类:
数据定义语句(Data-Definition Language,DDL);
数据操作语句(Data-Manipulation LanguageSQL Server20xx 功能,DML); 操作管理语句(Transaction-Management Language,TML);
数据控制语句(Data-Control Language,DCL);
数据查询语句(Data-Query Language,DQL);
游标控制语句(Cursor-Control Language,CCL)。
这门课中仍然有许多不太懂的地方,还需要以后进一步学习。
三、对数据库课程教学的建议
1、精讲多练,自主学习。集中精力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精心讲授,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精讲必须多练,从能力培养着眼,注重讲、练结合,保证练的比重,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每一堂实验课均很好的“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在实验中“探索求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这样,使得课堂学生生气勃勃,师生互动,具有启发性。
学习数据库的心得体会4
在学习数据库和数据表创建和修改时,了解到表是建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结构,用来存储数据具有已定义的属性,在表的操作过程中,有查看表信息、查看表属性、修改表中的数据、删除表中的数据及修改表和删除表的操作。从课程中中让我更明白一些知识,表是数据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对象,表的创建好坏直接关系到数数据库的成败,表的内容是越具体越好,但是也不能太繁琐,以后在实际应用中多使用表,对表的规划和理解就会越深刻。我们上机的另一个内容是数据库的约束、视图、查询。从中我们了解到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和简单SELECT语句的使用,多表连接查询。而在视图的操作中,也了解到了视图是常见的数据库对象,是提供查看和存取数据的另一种途径,对查询执行的大部分操作,使用视图一样可以完成。使用视图不仅可以简化数据操作,还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不仅可以检索数据,也可以通过视图向基表中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存储过程、触发器也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之一,在操作中有建立存储过程,执行存储过程,及查看和修改存储过程,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东西,但对用户却是非常重要的呢,只有熟悉了T_SQL语言,才能更好的掌握更多的东西。我们还学习了,SQL管理、数据的导入、导出、备份和还原。有SQLServer安全访问控制;登录账户的管理;数据库角色的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是确保数据库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数据的`备份是对SQLServer数据事务日志进行拷贝,数据库备份记录了在进行备份操作的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状态。而数据的备份还分为数据库完整备份、差异备份、事务日志备份、文件及文件组备份。做数据备份就是为了以后的数据库恢复用。我们还做了仓库管理数据库,其中的要求包含了许多数据库的对象,综合了我们所学的许多知识,让我们更努力的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上去。
学习数据库的心得体会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