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赏析。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1
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这学期我们便开设了大学物理的演示实验,老师通过对实验的演示来给我们揭示一些物理现象,令我感触较深,下面就这次物理演示实验谈谈自己的见解和心得。
物理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课程,但是往往在这些深奥的知识中恰恰能揭示自然界的本质,这便是物理吸引人的地方了。令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实验便是磁悬浮的演示,悬浮本身就是很吸引人的东西了,平常我们只能在魔术中看到悬浮的情况,但是现在已经可以通过科学而不用任何外加机器的协助便可以做到,我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老师首先告诉我们要达到超导的状态才可以悬浮,首先便是要对物体进行降温,老师用液态氮对导轨上的小车进行降温,大概进行5次左右达到了超导的状态,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小车在导轨上悬浮了起来,当用手推动小车时小车在导轨上开始运动,并且看起来轻飘飘的,此时它只受到空气的阻力。这样的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神奇,就好像对于人类来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人类的智慧可谓是非常超前了。我们通过研究这些物理现象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其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能源加以运用,前面所说的磁悬浮,我们现在已经研制出了磁悬浮列车,可以供人们出行远地使用。再比如说极端放电这个物理现象,电荷聚集在尖端,先放电。那么我们是怎么去运用它的呢?那便是避雷针的应用了,在一些高楼大厦的顶层我们总会看到旁边有一个和它高度差不多的形状似针的物体,那便是避雷针了,当遇到了雷电的天气,我们应当排除一切不好事件的发生,如果闪电劈中了大楼,那将是多么大的损失,但是当有避雷针的时候,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2
物理实验课是一门培养同学们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优秀课程。自从学习该课程开设以来我受益颇深。
首先,物理实验教授传统的热学、电学、光学等实验,使我们增加了动手能力,学到了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知识。
其次,物理实验课中,老师从实验原理到实验操作步骤一丝不苟的给与我们指导,努力使我们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思维方式。为我们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在基础性的'实验基础上,老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布置一些自主选题的论文设计。通过自己亲自动手选材、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动手操作,使我们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切实的提高我们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创新的素质。应该举行“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实验竞赛活动,增强我们的成就感,激发我们探索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物理实验培养了缜密的思维方式,创新的素质,它是使我们受益匪浅的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3
一、收获
《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是理工科院校和农业院校化学、化工、制药、生化、食品、医药等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仪器分析的内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迅速,课程教学内容多、更新速度快,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都远远不能满足课程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丰富的课程内容与有限的课时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对大量的内容进行取舍,使之在课程教学中使学生既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使学生对课程整体及学科发展前沿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仪器分析教学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分析仪器的原理、结构、影响因素与操作条件选择等内容,抽象、枯燥难理解而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多媒体技术与虚拟实现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利支撑。
刘志广教授的《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在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室构建、数字化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双语教学、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形成了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特色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
在实验教学方面,刘志广教授开发了系列化、多层次的网络虚拟实验室,配合所研制的《基础化学实验》开放实验网上预习、测试与预约管理系统,结合实验内容的改革,率先实行了全方位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并成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这次培训的《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数字化资源建设、双语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为我国高等学校在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中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我深入学习和研究,值得我们所有学校主讲的分析化学及实验的教师学习。
二、存在的问题
1、一线教师普及率不高
作为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工作20xx年以来,参加培训的机会太少。据了解,我周围的其他同事情况基本上也是如此,甚至有一些同事几乎近几年都没有培训的机会。这样的现状不利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术交流,各个学校重视不够。
2、培训期限较短
这次培训只有三天。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期限的长短直接决定这授课效果、培训效果的优劣。培训的内容过多,时间太紧张,导致我们受训教师普遍感觉老师讲的很好,就是没有完全吸收,这就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我们深感遗憾。
3、网络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本次“国家精品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层次很高,教师培训班水平非常高,但是网络培训达不到面对面的效果,我们一线教师都非常珍惜每次培训机会。多举办全国、国际领域的教学、学术探讨,有利于一线教师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当然,也就相应的会提高授课对象——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有利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高校质量工程的建设,我相信随着高校教师培训规模的扩大,层次的提高,这势必是造福高校学子,造福千秋万代的明智之举!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