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面是热心网友“mb7”分享的部编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供大家赏析。
昨天下午,大家在幸福路举办了一年级数学的教研活动。这次与以往不同,不再是老师单方讲解,而是由教研组的王松枝老师主持,几个年轻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构思。
对我来说,一年级的教学是全新的挑战,要准备教材、学生和课堂等各方面。尽管我早已教了十多年书,但今年每天都要触碰大量新知识,工作量比以前更大。总感觉在课堂上有很多想法未能实现,很多活动未能进行。这次教研培训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
王老师对于教材,介绍了每个单元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重难点,尤其是在探讨重难点时,很多老师积极发言,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
在提到20和21页的问题解决对策时,王老师询问参会老师,什么老师真正引导学生开展深度思考,什么只是按教材讲授知识。这一问题让我思索,虽然今年是我第一次教授一年级,但回望近些年的教学,我意识到在解决问题时,我的确在成为一个典型的“教书匠”。
当讲到33页有关100之内数据认知的内容时,来自淮河东路的一位老师分享了一堂精彩的课,她语言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及其问题设计的突破令人震撼,彰显了年轻教师对教育真知的不懈追求。
在探讨51页的活动课时,我们平时可能会忽略的内容,经过一位来自陇海中路的年轻教师的讲解后,全部老师都听得津津有味。她渗透了有序化和找规律等数学规律,令我意识到自己课堂上存有的众多不足。和她严谨的教学心态相比,我感到惭愧,经常纠结于学生的表现不佳,觉得课堂没法依照预置开展,没法组织小组合作,而通过她分享,我看见了老师在引导中的重要性。在这种课堂中,学生能够不断动手与思考,自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动作。
之前在听示范课时,极少有老师敢试着算理课的教学,而此次培训中,一位老师对于65页的例2展开了示范,根据备考凑十法引进简易题目,再转换到不进位的加法,让学生充分体验与理解两个数相加的算理,课题设计得十分出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观、思想和动手能力。
原本昨日下起大雪,王老师在培训前提到四点前要完毕,但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并没提早离去,大家都认真听讲并记笔记。最终,王老师再次强调,作为教师,大家到底是教授知识的“教书匠”还是得教导孩子自由探索知识的海洋?
作为一名任教十余年的老师,我意识到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存有得过且过的心态,但在会上,王老师和发言的年轻教师让我意识到,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例题和习题上,而是要深挖教材,让学生在学习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就需要老师要用心观察学生,关心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如同最近低迷阶段的一个引导,给了我前进的方向。我将带着这些思索,再次调整自己的教学,力争在教学上有所突破!
部编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