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学习心得3篇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心得,欢迎参阅。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学习心得1
深圳市XXX科技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
拟制: 审核: 批准:
目 录 目录 前言 公司概要 1 术语和定义 2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管理体系 总要求 文件要求 总则 管理手册 文件控制 记录的控制 5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管理方针 策划 管理目标 管理体系策划 职责、权限与沟通 职责和权限 信息沟通 管理评审 总则 评审的输入 评审的输出 6 资源管理 资源提供 人力资源 总则
能力、意识和培训 生产设备设施 工作环境 7 产品的实现 产品实现的策划
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有关的过程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沟通 设计和开发 设计和开发策划 设计和开发输入 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评审 设计和开发验证 设计和开发确认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采购 采购过程 采购信息 采购产品的验证 生产和服务提供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确认 标识和可追溯性 顾客财产 产品防护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总则 监视和测量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 内部审核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 不符合控制 不合格品的控制
事故、事件及其他不符合的控制 数据分析 改进 持续改进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9 附件
前 言
深圳市XXX科技有限公司管理手册是按GB/T —2000(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004(idt ISO :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2001(OHSAS :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之要求, 遵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现行条例, 遵照客户之要求而编写。
本手册由深圳市XXX科技有限公司管理代表组织人员编写。经管理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公布。
本手册之制(修)订、发放﹑换版﹑回收和处置由公司总裁办管理。手册之发放包括书面版及电子版,在满足使用要求之前提下,应尽可能以电子版形式发放, 并以此电子版做为最新和有效文件之标准版本。
手册分受控版本和非受控版本,以书面形式发放时应严格进行登记,受控版本发给相关部门及人员。仅受控版本之所有者可得到最新版本。
书面形式发放之受控版本之所有者得到最新版本时,应将旧版上交发放部门,由文控中心加盖“作废”章后妥善处理。
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复制﹑外传﹑涂改﹑拆册。
本手册之适宜性和有效性通过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得到验证。 公司概要
公司名称:深圳市XXX科技有限公司
Company:Shenzhen XXX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公司地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 Address:
术语和定义
GB/T 、GB/T 、GB/T 和GB/T 所确定的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本管理手册。2 范围
本管理手册按GB/T —2000(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004(idt ISO :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2001(OHSAS :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国家标准,规定了深圳市X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组织机构,规定了公司管理职责和权限,制定了公司的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阐述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管理手册确定了公司运用GB/T —2000(idt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国家标准规定的八项管理原则,采用过程方法,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包括了GB/T 、GB/T 和GB/T 规定的全部要求,本管理体系覆盖HYT无线对讲机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过程。
本管理手册是公司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它证实我公司有能力生产出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以及适用的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本管理手册用于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公司管理体系的审核,更重要的用于加强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管理手册的引用而成为本管理手册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管理手册,然而,鼓励根据本管理手册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管理手册。
GB/T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2000,idt ISO 9001:2000)GB/T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2000,idt ISO 9001:2000)
GB/T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004,idt ISO :2004)GB/T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 —2001, OHSAS :1999)4 管理体系 总要求 公司按GB/T 、GB/T 和GB/T 国家标准及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公司应确保:
a)公司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公司中的应用,包括建立管理方针和目标,识别相应的环境因
素、危险源及其所需的控制措施等;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明确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关联影响,使其达到预
期的控制目的;
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和对其实
施的监控;
e)监视、测量和控制这些过程;
f)公司各管理层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过程进行策划,通过内部审核、管理
评审等保证对这些过程及相关因素的持续改进;
G)公司应对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进行识别和控制。
以上一体化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 文件要求 总则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可以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管理手册》(包括形成文件的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b)GB/T 、GB/T 和GB/T 国家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C)为确保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如: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其它有关技术性、管理性文件,国家、行业、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d)GB/T 、GB/T 和GB/T 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提供客观证据的记录。文件可以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如纸张、磁盘、光盘、标准样品或其他电子媒体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 管理手册
公司管理手册具体由总裁办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编写,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裁批准后予以发布。管理手册的内容包括: a)确定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范围; b)公司组织机构和职责与权限的描述;
C)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所需的形成文件的程序,见附件1; d)一体化管理体系内容的描述。 文件控制
总裁办编制和实施《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文件按其性质分为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和外来文件;按其受控状态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
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的要求进行控制。 记录的控制
记录是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字迹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生产技术资料是产品档案资料,应按《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要求执行。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记录管理程序》,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作废和处置所需的控制,以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5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总裁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总裁通过如下活动对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提供证据:
a)向公司的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以及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负责组织制定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方针;
C)根据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负责组织制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管
理目标和指标;
d)主持管理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e)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公司总裁要遵循并向公司全体员工贯彻以增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为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对公司的要求,确保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并力争超越顾客的期望。
国内销售部和海外销售部要通过市场调研和预测,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直接沟通的方式,了解和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并在公司内部进行沟通,以便调配资源、明确职责和予以实施。
确定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关爱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健康安全。 管理方针
总裁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的管理方针,并确保管理方针满足以下要求: a)与公司发展宗旨相适应;
b)包括对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提供制定和评定管理目标的框架; d)在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管理方针: 质量方针:
让我们的顾客更满意!环境、健康安全(EHS)方针 关爱环境,珍视健康。我们承诺:
a)持续优化EHS管理体系,改进EHS运营绩效,满足或超出所有相关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及
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 b)增强员工EHS意识和责任感;
C)在产品开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一切经营活动贯彻EHS理念,杜绝环境污染,节约能资源,建
立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d)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关注员工职业健康,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e)与员工、客户、政府、社区及公众等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共同致力于全球环境的改善。 策划 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公司总裁在公司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并保持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
总裁应确保在公司管理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制定公司的质量管理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相关的目标由公司在每年的年底制定下一的目标。相关的目标应考虑其合理性和可量测性。必要时,管理者代表在管理评审会议时,可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目标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由职能部门制定新的目标,报公司总裁批准,并贯彻执行。 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协调,并确保: a)管理能力与实际需求相适应;
b)管理体系应在受控状态下,做到持续改进,并保持其完整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c)保证提供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为了保证实现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a)保持质量管理能力与实际需求相适应。对有从事关质量管理的人员、物资、信息和交通 工具等的需求进行策划,要保证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
b)质量管理体系要做到持续改进,应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在改进期间要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
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环境管理体系策划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策划程序》,用来识别环境因素,从中判定哪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并及时更新环境因素信息。
公司各部门应对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编制、实施相应的
管理方案,以便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公司各部门识别环境因素的范围,必须覆盖公司范围内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
相关方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通
过识别这些特征,以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正确性及完整性。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以下类型: a)大气的污染; b)水体的污染; c)土壤的污染; d)噪声的污染; e)废物的污染; f)能资源的消耗; g)其它环境问题. 对环境因素的评价,应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范围、严重度、发生的频次、持续时间、与法
律之相关度、客户关注、公众形象、股东收益、技术可能性及经济可行性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危险源辩识、评价及控制策划程序》,以持续对危险源的进行识别、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的范围包括:
a)本部门生产、活动、业务和服务中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b)进入工作场所的所有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工作场所的设施。
危险源的识别应考虑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发生的可能及结果等方面的特点,为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提供条件。通过识别这些特征以确保危险源识别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识别危险源主要可能的类型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空坠落、坍塌、透水、放炮、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中毒和窒
息等。
总裁办负责组织各部门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
当生产、服务活动发生较大变化及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变更时,应及时对危险源进行补
充识别和评价。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外来文件、资料控制程序》,以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应遵守的要求,以及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渠道。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EHS目标、指标及其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以实施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职业健康安全持续改进的承诺。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控制的对象; b)要达到目标和指标;
C)针对目标和指标所采取的措施、方案、方法、技术要求。d)明确完成的时间;
e)规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职责; f)资源配置的要求。
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发生变化,或方案中的措施不适应新的环境因素,或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出现新的情况,而需要更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时,由总裁办组织监
督各部门及时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职责、权限与沟通 职责和权限 总裁:
a)向公司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并认真贯彻实施;
b)制定管理方针,确保全体员工理解,并认真贯彻实施;
C)确保管理目标的制定,并在公司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管理目标; d)提供开展管理、执行和验证活动所需要的资源; e)落实组织机构,确定职责和权限; f)批准、发布《管理手册》;
G)任命管理者代表,授权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h)主持管理评审,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i)主持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公司办公会、质量和生产等分析会,协调和布置工作,推进质量、环境
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正常开展。 管理者代表
总裁在公司领导层指派一名管理者为管理者代表,除履行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外,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a)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司全体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参与意识;
d)代表公司就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外部联络。
e)建立文件化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签。
ISO专员(副管理者代表)a)协助管理者代表工作;
b)管理者代表不在时,履行管理者代表职责。 员工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总裁在公司员工中指派一名员工为员工代表,除履行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外,员工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a)监督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落实;
b)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反映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c)参与涉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管理方案、作业指导书的评审、讨论工作; d)参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管理方案的制定; e)负责员工与公司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的沟通,反映员工要求。组织架构、部门职责参见公司红头文件。 信息沟通
公司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程序,以确保员工和其它相关方就管理体系的信息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信息交流管理程序》程序,并保持其持续有效性。同时也是体系信息的综合管理部门,其它部室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并与总裁办配合做好信息交流工作。 内部信息交流
a)正常信息之处理: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规定,直接收集和传递日常信息。总裁办按照相应程序文件规定,传递方针、目标、指针、内部审核结果、更新之法律、法规等信息。b)相关方之意见﹑建议或投诉的处理:(1)各相关部门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负责本单位意见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及时的将征集的意见﹑建议或投诉,不能处理的,反馈给总裁办。
(2)公司总裁办负责汇总各部门收集各的员工关于环境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信息,从而有效解决。
(3)对于员工所反映的问题,须在接收到后三个工作日予以回复,一时难以解决应说明原因,给出解决期限。重大事项应予以记录,以便后续跟踪、统计及改善,记录表格见<<内外部意见建议记录表>>。
(4)对于员工的投诉,涉及到环境和职业健康与安全不符合的,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处理。
C)不符合信息之处理,详见<<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d)其它内部信息,以正常之程序或书面数据,进行传递和处理。 外部信息交流
a)总裁办负责收集和反馈安全卫生、环保、监测、检测等部门监测检查之结果信息,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再传递至相关部门。若监测或检查结果出现不符合项,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进行处理。
b)各相关部门负责与其工程合同方、供货商、废弃物回收方等进行信息沟通,对他们的环境和职业健康与安全行为施加影响,对来自上述相关方之投诉处理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进行。
C)各部门也可直接或间接从外部获取信息,如环境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信息等,并尽快以相应之书面资料反馈至总裁办。 员工与其它相关方的沟通
公司应确保员工就相关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进行相互沟通。公司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 管理评审 总则
公司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程序,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由总裁主持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评审的输入 评审的输入是为管理评审提供持续改进的信息,输入应包括以下内容: a)内部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及守法性评价结果; b)顾客反馈(包括对顾客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及顾客投诉等);
C)品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异常原因及预防、纠正措施所采取的改善对策、预防方法、改善方法的记录和执行的绩效;
d)过程业绩和产品符合性(符合顾客、法律、法规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目标的达成情况);
e)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和跟踪验证情况; f)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的实施情况;
G)可能影响管理体系变更的各种变更(包括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h)采购、培训、合同履行情况; i)过程、产品和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 J)资源配置(人力和物力)情况和合理性。 评审的输出
管理评审应以管理评审报告形式输出,目的是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使管理者对管理体系及方针、目标等做出决策,管理评审报告要有以下内容: a)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措施;
b)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有关产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改进;
C)为适应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的发展而导致对资源需求的变化。6 资源管理
总裁应当确保识别并获得实施公司战略目标所必需的资源。资源是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资源提供
公司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a)实施和保持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b)通过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人力资源 总则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公司招募政策及相关制度,《培训管理程序》、《内部讲师管理办法》,对从事影响产品设计、生产以及服务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以确保胜任其工作。 能力、意识和培训
通过培训或采用其他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树立让我们的顾客更满意的意识,以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具备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能力。公司应: a)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b)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c)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d)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管理目标作出贡献; e)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f)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生产设备设施
制造中心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设备管理程序》,确定、提供并维护达到产品质量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所需的以下基础设施: 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
设备设施是公司实现产品符合性的物质保证,应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基础设施,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工作环境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环境因素辨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质量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中的各项因素,以确保工作环境对员工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公司的业绩。
工作环境是公司实现产品符合性的重要支持条件,应不断地改善工作环境,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7 产品的实现 产品实现的策划
研发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产品开发设计程序》,对特定的质量要求作出规定,确保产品符合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
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公司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C)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d)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是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的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称为质量计划。
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有关的过程
国内、海外销售部负责编制和实施《客户沟通及满意度调查分析程序》。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公司应按《客户沟通及满意度调查分析程序》、《信息交流管理程序》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主要包括: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服务;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要求;
d)公司全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合理要求; e)公司确定的任何要求。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公司对已识别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同公司所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一起实施产品要求的评审。评审应在产品投标和签订合同之前进行。在接到招标文件后,销售部会同研发部组织相关部门参加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生产周期、技术特点、生产环境条件及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进行可行性评审。评审完毕,确定投标后,由市场开发部组织制造中心人员编制生产组织设计,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参加投标。评审应确保:
a)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b)当顾客没有以文件形式提出要求前(口头),公司在与顾客签订合同前,应对这些要求予以书面 确认;
C)经合同评审后,形成一致意见,由国内销售、海外销售部同顾客洽谈,并拟订合同,若双方对某些条款有异议时,经协商解决,并再次对合同进行评审;
d)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国内销售、海外销售部负责跟踪和记录合同执行情况,根据需要及时与顾客和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准确掌握顾客对产品质量及服务满意程度的有关信息; e)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顾客原因或公司原因,合同条款改变时,由国内销售、海外销售部与顾客协商一致,拟定补充协议,但在补充协议签订前,由国内销售、海外销售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补充协议签订后,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认真实施;
f)当合同条款更改涉及产品要求更改时,相关部门应确保相应文件得到修改,并将更改结果通知有关人员。制造中心对更改要求,通过评审予以确定,确认结果必须得到顾客的签字认可;
G)所有评审工作都应有书面记录,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记录包括因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实施记录;
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沟通
国内销售、海外销售部应通过当面交谈、调查表、电话方式或邮件等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在合同签订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顾客和相关方对产品的要求信息,向顾客和相关方介绍公司的生产业绩,回答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咨询。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变更时,及时联系沟通和传递;
b)在合同执行中,接受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合同执行情况的问询。发生问题或顾客提出意见、建议时,与顾客协商处理。发生修改时,及时回复顾客和其他相关方。
C)产品交付后,收集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信息反馈,组织回访,接受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反馈意见,妥善处理投诉事件;
d)要保存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沟通的安排和进行沟通的记录,对顾客或其他相关方来电、来函、传真、电子邮件等问询和咨询,设专人解答并记录,以证实公司与顾客或其他相关方之间双向信息沟通是畅通的;
e)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不适用时,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顾客,协商解决。 设计和开发
开发部和技术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开发设计程序》、《工程更改控制程序》,确保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设计和开发策划
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公司应确定: a)设计和开发阶段及其任务和要求;
b)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规定活动的时机、参加人员 和要求;
C)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
公司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 责分工。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更新。 设计和开发输入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包括: a)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b)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c)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d)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
应对这些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是充分与适宜的。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
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包括: a)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
b)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 c)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
d)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确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设计和开发评审
在适宜的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确保: a)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b)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和开发验证
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和开发确认
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应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的产品的影响。
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采购
采购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采购管理程序》、《供应商开发评审程序》、《供应商发展程序》,评价和选择供方,确保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规定。 采购过程
公司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分为重要产品、一般产品和辅助产品。
公司应根据供方按公司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选择供方,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采购部根据产品质量、生产能力、环境行为、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交货进度和产品价格以及服务等对供方进行调查,将比较结果逐一列入初选名单。
采购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依据评价准则进行评审,确定合格供方名单。 采购部负责建立合格供方档案,根据供货记录以及供货市场变化和评价准则,重新对其进行评价。 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应包括:
a)供方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 b)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
C)供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与供方沟通之前,公司应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采购产品的验证
公司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当公司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公司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生产和服务提供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国内销售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内客户服务程序》,品质管理部负责编制和实施《标识管理程序》,制造中心负责编制和实施《制造管理程序》,总裁办负责编制和监督实施《EHS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的提供,以确定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适用时,受控条件包括: a)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b)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 c)使用适宜的设备;
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e)实施监视和测量;
f)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确认
公司应对生产和服务中的特殊过程实施确认。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公司应对这些过程作出安排,适用时包括: 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b)对设备的性能和人员资格进行鉴定;
C)编制相应的对策、规程、控制方法和作业指导书; d)对过程实施必要的监控并记录; e)再确认。
标识和可追溯性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标识管理程序》,确保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以防止混淆和误用,并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实现必要的追溯。 顾客财产
制造中心实施《制造管理程序》,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在公司控制下或公司使用的顾客财产。若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及时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 产品防护
制造中心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制造管理程序》,在生产全过程对产品进行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防护,以防止产品的损坏和丢失。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测量仪器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序》,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以确保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符合要求。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 b)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 c)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 d)得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e)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f)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公司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公司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保持。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 环境和职业健康运行控制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监督实施《EHS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对影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运行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符合规定的要求。
总裁办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生产、办公、生活和服务中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进行策划。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严格按策划的管理方案及其作业指导书执行。总裁办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进行改进。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对可能出现的危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其他灾害事故进行控制,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作出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损失,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
制造中心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根据适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识别紧急情况。
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并认真落实。
当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制造中心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按应急准备进行应急处理。 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研究防止再发生对策,以减少或避免再次发生。8 测量、分析和改进 总则
公司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与改进过程: a)证实产品的符合性;b)确保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上述策划时,应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 监视和测量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 国内销售部、海外销售部负责组织实施《顾客沟通及满意度调查分析程序》,作为对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公司应对顾客有关公司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以评价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可改进的机会。 内部审核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内部审核程序》,公司应按策划的安排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管理体系是否:
a)符合策划的安排GB/T 、GB/T 、GB/T 标准和3C规定的要求以及公司所确定的管理体系的要求; b)得到有效事实和保持。
公司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并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证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生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并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验证和编写验证结果的报告。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监督实施《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公司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监视或测量的结果未达到所策划的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制造中心组织编制和实施《制造管理程序》,公司依据其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公司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表明有权放行的人员。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按《EHS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的规定,对公司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 环境监视和测量的主要内容:
a)公司的环境表现,如采取的预防污染措施的实施效果,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效果等; b)公司有关环境运行结果与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比较; c)定期的守法性评价。
对测量活动各有关部门应根据环境因素确定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和监测频次等。必要时,委托环保监测机构进行。
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规定,使用和维护环境监测设备。
监测结果超标时,应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的规定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
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按《EHS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的规定,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
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的主要内容: a)公司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 b)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执行情况; c)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的实施情况。
总裁办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职业健康安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测量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测量。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 总裁办负责保存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 不符合控制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以防止不合格产品非预期使用或交付,以及防止或减少事故、事件和其他不符合的发生。 不合格品的控制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 公司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 a)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c)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
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公司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事故、事件及其他不符合的控制
当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或报警。
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或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再发生。
行政办公室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工伤和职业病患者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再发生。
针对环境事故应根据采取与有关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应的措施予以处理,防止再发生。 数据分析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统计技术使用基准》,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 a)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 b)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将上述信息提供给管理评审、内部审核和有关责任部门等。 改进 持续改进
总裁办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EHS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利用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和指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总裁办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对确认富有成效的改进按本管理手册的规定进行文件控制。 纠正措施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纠正与纠正措施程序》,分析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评审不符合(包括顾客抱怨); b)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C)评价确保不符合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d)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e)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f)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对确认富有成效的纠正措施按本管理手册的规定进行文件控制。 预防措施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分析潜在不符合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不符合的发生。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确定潜在不符合及其原因;
b)评价防止不符合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d)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e)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对确认富有成效的预防措施按本管理手册的规定进行文件控制。9 附件
附件一 程序文件目录 附件二 行政组织机构图
附件三 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附件四 环境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附件五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学习心得2
三体系学习心得
——工程技术部、技术管理部、安全管理部
公司管理手册自5月15日发布实施以来,我技术管理部、安全管理部和工程技术部组织部门成员认真、系统、全面的学习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加深了大家对管理体系的理解,有助于进一步落实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于2010年5月15日正式发布实施。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管理手册
三体系管理手册是对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描述,它是全部体系文件的“索引”,对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特殊的意义,是管理体系中的A层文件。
公司管理手册确定了公司管理方针:精心设计 诚信服务;预防为主 保护环境;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科学管理 持续改进。并制定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手册的内容包含了管理体系运行的一系列相关的程序描述,和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的界定,制定了管理体系的运行准则。我技术管理部和安全管理部是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负责部门,负责管理体系的日常维护、年审和管理体系文件的归档整理。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就是为了完成管理体系要素所规定的方法。在书面或文件化的程序中,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做;应采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其内容是描述实施管理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是管理体系文件结构中的B层文件。
公司根据管理手册和公司运营特点,制定了20个程序文件,用于支持管理手册的相关要求。程序文件详细的规定了公司运营中各个部门的过程职责,并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的实际运行步骤和方法。设计到我工程技术部、技术管理部和安全管理部的程序文件主要有: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施工安装管理过程控制程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程序、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符合事件处置控制程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改进过程控制程序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第三层次:作业文件
作业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一个程序文件可分解成几个作业文件,能在程序文件中交待清楚的活动,就不再编制作业文件;作业文件与采用要素的程序相对应,是对程序文件中整个程序或某些条款进行补充、细化,不脱离程序;国家、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规范不作为作业文件,单独在“标准规范目录”中体现。在作业文件中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
做,应采用什么方法、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即5W1H原则。作业文件的内容是描述为实施程序文件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活动。作业文件是管理体系文件结构中的C层文件。
公司的作业文件由各个部门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制定,用于支持程序文件,使之便于操作。
通过此次的管理体系学习,我部成员对管理体系有了重新的认识,以下是我对管理体系的一些理解:
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在于通过按照标准要求使公司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最终使得公司产品在质量上满足顾客要求,并达到公司自定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整个环节中,过程的概念一直贯穿其中。所以我对过程这一概念有较深的理解,公司的质量、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就是按照过程建立。
对单个过程的管理,基本思路是采用PDCA的方法
1)过程的策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一级活动计划的制定。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和计划。
2)过程的实施。
实施就是具体运作,按照策划要求组织实施,使过程正常运转起
来。在实施中,应当对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
3)过程的检查。
对过程的结果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对过程进行确认。所谓验证,就是对过程输出进行某种方式的测量,然后对照输入的要求,看其是否符合。如果符合要求,说明过程是成功的,如果存在问题,就应该采取纠正措施。
4)过程的改进。
过程经过检查,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进行改进。也就是对过程的结构、输出、输入、活动、人员及其它资源进行改变,甚至可能导致对过程的重新策划。
对公司内各种过程或部门内各种过程的管理,也是采用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要求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关注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的应用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1)过程的识别
识别过程可能会遇着两类情况。一是过程已经存在,则仅是过程的识别;二是过程尚未存在,那么此时的识别即为对该项过程的策划。
2)理出关键过程
企业的过程网络非常错综复杂,不管是对于哪一级管理者来说,理出关键过程,并对其进行重点控制,对质量管理来说尤为重要。
3)简化过程
过程越复杂,过程的结果、运行成本、管理难度、失控可能性等各个方面就越容易出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过程进行简化,我认为是小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功。所谓简化,一是将过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较为简单的小过程,二是将不必要的过程取消或者合并。
4)按优先次序排列过程
由于过程的重要程度不同,管理中应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将资源尽量用于重要过程。当然,这并不代表对次要过程可以放弃管理,可以不给予资源保障。
5)制定并执行过程的程序
要使过程的输出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必须制定并执行程序。没有程序保障过程就会混乱,结果是过程要不未能完成,要不输出达不到要求。我认为程序的类型应包括两种,一种是已形成文件的书面程序,一种是以工作习惯形成的一些潜规则。一个公司的潜规则不能太多,应受到控制,有所节制。
6)严格职责
任何过程都需要人去控制才能完成。因此,必须严格职责,确保人力资源的介入。
7)关注过程接口
所谓接口,是上一个过程的输出和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之间的连接处。如果接口不相容或不协调,过程的运作就会出问题,而这可
不是影响一个过程那么简单。
8)过程的监控
过程一旦建立、运转,就应对其进行控制,防止出现异常。控制可通过了解过程的信息,当信息反映有异常倾向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
9)过程的改进
任何过程都存在着改进的可能性。对过程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其效率或效益。我们所谈的持续改进,其对象主要就是过程。
通过对公司管理体系的学习了解,我部门成员对公司的组织结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分配、日常工作的作业程序和依据、公司总体方针和目标都有了系统的了解。
公司在“精心设计 诚信服务;预防为主 保护环境;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科学管理 持续改进”方针的指导下,确立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我部门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部门目标。并实施动态管理,在公司总目标变动后,我部门成员将对部门目标做及时修改。
按照公司结构和职权分配,技术管理部、安全管理部由工程技术部中分立出来,并独立承担各自职责拥有相应权限。技术管理部在此次的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中,负责技术归档、技术指导、内审组织、内审和外审的准备工作。安全管理部负责公司各部门危险源的辨识、不可接受风险的评估;环境因素的识别、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在日常工作中,本部门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题:
1)技术管理部应加强数据收集整理的管理,力求使各个部门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统一化、规范化;同时,技术管理部应加强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部应加大安全宣传管理力度,务必使项目现场每位员工心中安全警钟长鸣;同时,全面识别各项目现场的危险源,进行不可接受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项目现场人员设备的安全。
3)工程技术部应加强项目过程记录的管理,并结合技术管理部做好项目问题的改进。
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尽快解决,并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学习心得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一、质量总体要求
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满足顾客及相关方需要,项目经理组织经理部各职能部门依据合同和设计要求进行过程识别、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对管理体系进行周密的策划,形成项目质量计划,据此实行质量管理。项目经理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专项技术资源支持。
二、质量控制目标
项目部根据合同、业主的管理要求,局、公司质量控制目标,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质量控制目标的制定如下: ⑵
工程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⑶
创优规划兑现率95%以上; ⑷
顾客满意度达到90%以上;
⑷ 确保全部达到国家、行业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
三、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为达到质量目标,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负责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督促检查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1.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项目质量管理的控制,成立项目部工程质量领导小
0
组。各项目部质量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各工程队领导、技术负责人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2.项目部主要质量管理工作内容:
①制订本项目质量目标,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②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设置专门的项目质量管理部门,配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明确现场各工程队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建立各级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质量责任。
③督促检查各工程队在资质允许范围内进行施工,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
④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对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进行排查,编制项目质量控制计划,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查后,报公司总工审批。
⑤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推广实施工序作业要点卡片,指导操作工人执行好操作规程和作业要点,实现作业标准化。
⑥编制关键工序施工应急处理技术方案,报公司或局指挥部审批,落实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技能培训,保证充分的应急救援能力。
⑦项目部每旬分别组织工程技术、安全质量环保、物质设备、综合管理部等相关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指定专人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⑧事故发生后按规定程序如实上报,并全力开展救援抢险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后续调查、安置等工作。
四、关键工序控制措施
⒈ 项目部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制定工艺的实施细则。
⒉ 作业指导书编制前,根据设计文件以及施工特点,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项目。
⒊ 项目部负责落实作业指导书在施工现场的贯彻执行,在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前,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技术交底或培训必须有相关记录,并存档备查。
⒋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领工员检查落实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如发现违规操作的,应及时制止,对不听劝阻的,应向上级汇报,对多次警告无效、造成严重后果或质量事故的,要坚决将其清退出场。
⒌ 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应严格按施工规范、作业指导书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监督和检查,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并加强对工序的监测工作,进行信息反馈,消除不稳定因素。
⒍ 涉及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施工时,尤其是外协劳务队伍承担的施工,项目部必须派技术人员及责任心强的领工员对施工全过程旁站监督,确保工序关键环节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7.工序检查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以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
8.班组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各环节进行自觉检查,边施工边检查,工班长或项目部质检员负责对完工后的工序进行初次检查,作出检查记录,特别是定量的数据记录。
9.工序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质检工程师按照设计图纸和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填写检查记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0.工序完成或不同专业施工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确保工序的工艺流程、操作标准达到质量规定的要求。
五、环境总体要求
合理有效利用资源,防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植被的破坏,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环境控制目标
项目部根据合同、业主的管理要求,局、公司环境控制目标,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环境控制目标的制定如下: ⑴ 施工及生活废水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法规规定标准; ⑵ 烟尘、粉尘排放控制在国家及地方法规规定标准以内; ⑶ 施工场界噪声控制在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标准以内; ⑷ 固体废弃物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要求;
⑸ 资源、能源消耗实行限额管理,严格控制在额定指标以内; ⑹ 杜绝重大环境投诉事件、事故的发生。
七、环保组织机构
1.项目部应成立环保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项目经理为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明确和配备环保管理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2.专(兼)职环保人员负责对工程项目和生活区域的环保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及时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沟通,加强环境监测,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八、环境因素调查和风险评价
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由项目管理层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从工艺流程、工序、材料机具、文明施工等方面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具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污染物排放类;一类为能源资源的消耗;并按照ISO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分析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1.按下列要求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⑴ 选择活动和过程应考虑: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交验——回访维修全过程。
⑵ 识别环境因素时考虑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2.按下列要求进行环境因素评价:
⑴ 确定评价流程:分析调查环境因素的影响——评定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据局重要环境因素确定本项目重要环境因素。
⑵ 环境因素评价依据: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行业标准的要求;环境影响的范围;环境影响的程度;环境影响发生的频次、概率;环境影响的持续性或可恢复性;能源资源消耗量的影响;相关方关注程度。
3.项目部在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时,采用评分法、专家评价法、经验分析法、类比法等方法进行。
九、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对重大环境因素,应采取的措施: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培训与教育;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制定过程控制措施。
2.项目部针对本项目《重要环境因素》,组织编写《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方案》,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是围绕施工现场环境目标和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来制定的,使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控制,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十、环境因素动态监测与控制措施
当环境因素在管理过程中有变化或出现新的内容时,技术部和安质环保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工程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更新。
1.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对环境因素进行更新或补充识别: ⑴ 施工生产过程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 ⑵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⑶ 内审、外审及管理评审提出要求; ⑷ 发生事故、事件、不符合;
⑸ 引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改变了生产流程及工艺;
⑹ 相关方抱怨或提出要求。
2.对生产过程和服务环节变化导致新的环境因素变化,由技术部和安质部负责进行补充识别。
十一、职业健康控制目标
项目部根据合同、业主的管理要求,局、公司职业健康控制目标,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职业健康控制目标的制定如下: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以及企业劳动安全卫生保障规章制度,为劳动者创作符合国家劳动安全标准、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减少职业病危害,依法对女职工孕、产、哺乳、和月经期进行保护,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制定职业健
康安全目标:“职工职业发病事故率控制在小于2‰,杜绝因劳动力保护措施不力而造成的重伤及其以上事故。”为完成目标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十二、工地医疗卫生
a.食堂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合格证;有基本的炊事用具;有排污水暗沟;有隔油池;有油烟滤过器。b.项目部应配备常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C.项目部开工前,应进行施工新区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当地生活饮用水、气候条件、地方病、传染病、流行病和职工就医条件等情况,制定防病措施。
d.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注射或预防服药。进行职业病防治。下页附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图
十三、劳动保护
a.进入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应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保护措施。b.操作有放射性仪器的人员应佩带个人计量剂。c.劳动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6).职业病危害公告与告知制度
a.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 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b.对从事存在职业危害的项目部在录用人员时,将工作过程
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设施、权力和义务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注明。劳动者调动工作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改变时,应重新或补充订立劳动合同。
十四、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a.购置设备应优选低噪声设备,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振动和摩擦,防止设备空转。
b.合理安排从事放射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运输、保管放射性仪器设备,必须具备有效的屏蔽设施。非操作人员与辐射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C.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作息时间。防止中暑。
十五、员工健康保护
a.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b.女工在经期、孕期、哺乳期,不得从事高空、低温、重体力劳动。
C.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得安排其从事所禁忌的作业,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人员、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妇女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
d.对接触粉尘的劳动者每三年进行一次尘肺病普查;对尘肺患者和观察人员的体检,每年进行一次。(8).职业禁忌症:
a.粉尘: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部疾患,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b.噪声: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C.高温: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血管舒缩调节功能不全,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的内分泌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疤痕患者、重病后恢复期。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学习心得3篇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心得相关文章:
★ 小学教师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
★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5篇 幼儿园食堂安全管理制度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