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学习分享教学反思_微课程学习心得分享反思 学生对微课程学习的感想和体会

时间:2022-05-27 09:35: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微课程学习分享教学反思_微课程学习心得分享反思 学生对微课程学习的感想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微课程学习分享教学反思_微课程学习心得分享反思 学生对微课程学习的感想和体会

  微课程学习分享教学反思有哪些?微课的出现使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课程学习分享教学反思,供你参考!

  微课程学习分享教学反思篇1

  “将理论倒过来讲”当然是比较理想的做法,但是不是很复杂?

  李玉平:单从操作来看,难度并不大,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还以合作学习为例,现在有两个问题:怎么有效互动?怎么体现学习过程?这看起来很复杂,过去常常是请专家办讲座,现在用微课程则不同了,可播放一集《四色笔》,5分钟的学习也许就让教师有了思路。(《四色笔》简介:学生准备黑、绿、蓝三支笔:自己写作业用黑色笔,同伴互相修改使用绿色笔,自己再修改时用蓝色笔,最后教师使用红色笔点评或批改。)

  因为字迹颜色不同,所以能看到互动的过程,也能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在这个策略的实践过程中,合作理论不知不觉地嵌入了实践。

  《中国教师报》:我们总是强调,要想办法让教师脱离“被动”,主动参与教研和培训,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微课程在这方面有什么突破?

  李玉平:微课程只是在做一些尝试:

  第一,主动嵌入。微课程化整为零,每集虽然只一个小点,但结构完整,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学习,选择实践。

  山东省临沂市实验小学的傅会然老师分享经验时曾这样说:“微课程《心情管理园》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过去我关注孩子能力的发展比较多,看了《心情管理园》后,我开始有意关注孩子的心情。半年下来,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对待不良情绪,情商得到了明显提升,自信心更强了。(《心情管理园》简介:选择“高兴”“孤独”“难过”“愉快”“想打人”等表示情绪的词汇,再准备一些袋子,将这些词分别贴在袋子上,将他们布置到“心情管理园”中,孩子们有什么心情,便将自己的姓名放到什么袋子中,这样教师、同学可以提前关注。)

  第二,引领实践。微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基于一个问题,层层深入,策略水到渠成,虽然只有5分钟,但引发的思考并不少。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校把它引入教研活动。比如学校组织“合作学习中,怎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教研活动,大家提出的多是“奖励分数”“语言激励”“随机发言”等策略,思维局限在教师教的行为改善的层面。这时播放一集微课程《我能不合作吗》,就能给大家一个新的思维视角。于是,大家开始思考除了教师的教,还有同伴的作用、自我的调整等角度。视角宽了,研讨自然会深入。用微课程引领,简单方便,而且信息衰减少。(《我能不合作吗》简介:因为弱者跟不上的问题,教师收到小组组员的信,进而研究4种交流文化——话语霸权、冷嘲热讽、极端集体主义、畏惧害怕,进而研究安全的合作环境。)

  微课程学习分享教学反思篇2

  微课程诞生时间不长,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师个人成长的方式,还是作为一种培训方式,为什么会受到众多一线教师和教研部门的热捧?它与之前传统的教研培训方式有何本质区别?

  李玉平: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从教研员到教研室主任,再到现在的专业研究者,在“被培训者”与“培训者”的转换与循环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体验:一般以为“理念”决定“行为”,只要理念转变了,行为自然会跟进。所以培训课程的结构大多是这样的:背景——现实存在的问题,改革的迫切性;理论——新课程的理论体系、结构等;操作——基于理论的案例、操作办法。

  这从表面上看顺理成章,但现实却复杂得多:每位教师的头脑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它从宏观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众多专家的理论,一下子进入教师头脑中,与原有的“系统”对接时,会经历一个选择、分析、淘汰、嵌入的过程。处理不好,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都“吸收”,于是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像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最终找不到自己;另一种是索性将自己屏蔽起来,“刀枪不入”。

  其实,从理论到实践有着漫长的路。大家对“合作学习”都认同,但是合作学习中遇到的以下问题却不一定能处理好:课堂纪律不好管理、学生讨论没有深度、教学时间不够、学生矛盾与冲突增加……这些问题如小草一样不断生长,一个问题刚刚解决,另一个新问题又来了。当这些问题不能顺利解决时,教师往往还会回到老路上。

  微课程则换了一个角度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理论暗含到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中,在对它们的层层剖析、梳理中,将新的理论不知不觉地浸入教师已有的系统中,并不知不觉地开始影响其行为——所谓“将理论倒过来讲”。

  刘静波: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习不再只是学生的任务,已成为每个人必须终身从事的事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人学习的特点,对培训者的培训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操作性强——成人更需要的是有效的、现实的操作方法;基于已有——嵌入成人已形成的风格或习惯,而不是覆盖,另起一套;选择性强——能有多元的自主选择权,而非强制性的灌输。用这样的标准来看,微课程显然更适合现在的学习。

  微课程学习分享教学反思篇3

  在这个明媚的周六,我来到烟台市毓璜顶小学学习,内心激动。终于见到了黎加厚教授,这位在微课程领域贡献卓越的老先生。

  黎加厚教授就《微课程设计与教学发展》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报告。微课程与传统教材相辅相成,但忌照本宣科,也不是课件和说教的结合。黎教授反复强调:微课程在于创意,创意是灵魂。微课程有老师个人魅力、幽默、智慧的体现,它与纯粹的知识一起影响、感染受教育者。黎教授从选题、设计、制作三方面讲解微课的制作要领。制作方法有:手机摄像、PPT+批注,计算机+写字板,ipad等。其中,Camtasia studio 的画面变焦(放大与缩小)、降噪等是非常实用高效的。

  微课程丰富了课堂组织方式,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打造高质量微课程的观念。黎教授播放了淄博、深圳、江苏等地的精品微课。沙画中国梦,三位数相乘等精美微课,让人大开眼界。

  对于微课程的评价,黎教授提出他的观点。高质量的微课程符合聚集、简明、技术和创新四个特点。聚集即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难点。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理解内容,不需要教师制作微课程。简明即微课程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抓住学生注意力黄金时段,简明扼要。技术即针对不同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几种方法,恰当地运用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流畅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创新即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

  报告中黎教授还提到幕课、有的、百度云管家、信息反馈板、学习单等,这些新鲜词汇和技术冲击我的思想。科技这么发达,不掌握先进的技术,不改变自己的观念,势必会被淘汰。


微课程学习分享教学反思_微课程学习心得分享反思 学生对微课程学习的感想和体会相关文章: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范文(《槐乡的孩子》教案)

马说-教学反思 石壕吏教学反思

通分教学反思12篇 小学数学通分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反思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0篇(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共12篇(第十一章三角形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12篇(轴对称图形的画法教学反思)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共12篇(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教学0认识时教学反思(0的认识课后教学反思)

《太阳》教学反思(共0篇)(太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相关热词搜索:微课程   学习分享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