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5篇(美术小学教案大全),以供借鉴。
小学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
教具学具:
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授:
(一)导入:(播放描绘动物的音乐《野蜂飞舞》)
师说:同学们听这是描绘什么的音乐?
生答:蜜蜂。
师说:在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它们的颜色和纹样真漂亮。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动物、植物。
(二)新授
1、播放课件(有着漂亮颜色或纹样的动物、植物)
(1)我省的省花是月季花,低矮直立落叶灌木,茎有尖刺;叶面平滑有光泽,花冠肥大,花瓣很密,有的是重瓣,有的是单瓣;花的颜色大
部分是红色,深浅不同。
(2)斑马:是非洲大陆的特产动物,主要产于埃塞俄比亚南部和东部、索马里、肯尼亚北部。斑马的外形与一般的马相似,是马的近亲,各种斑马都有深色的条纹遍布在较浅色的身体上。这些光滑的条纹,看上去很像一幅抽象派绘画,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色彩斑斓,格外耀眼。这些条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因为在阳光或月光的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到了模糊或分散斑马身体轮廓的作用,远远望去,很难将它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
(3)向日葵:圆形的花盘外长着黄色的花瓣,花盘上有密密麻麻的籽。
(4)蝴蝶:翅上布满绚丽的花纹,优美的飞舞姿态倍受人们的喜爱。
(5)大狮子:雄狮体貌雄伟,体长约3米,头大脸阔,从头部到颈部有鬃毛,毛通常为黄褐色或暗褐色,尾端有长的毛束。
(6)蒲公英:叶子肥厚,叶子中伸出一直长长的茎,茎上顶着一朵黄色的花,花瓣落后变成圆圆的绒球,轻轻一吹随风飘荡。
(7)长颈鹿:是现今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的头颈和腿都非常长,站起来能达到6米高,就像一座高高的瞭望台。长颈鹿的长颈长腿,使得它站得高,看得远,容易发现敌情,便于及时拔起长腿快速逃离险境。
(8)虎:属于大型猫科动物,浅黄色的皮毛上布满黑色横纹。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小耳朵,耳朵背面的毛色呈黑色,中央有一明显的白斑十分醒目。虎四肢健壮有力,尾巴又粗又长上面布满了黑色的条纹。
(9)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鸟儿。有雄健勇猛的山鹰,有小巧玲珑的异蜜鸟,有美丽多姿的孔雀,有歌声优美的黄鹂,有勤劳灵巧的缝叶鸟……鸟儿以它们婉转悦耳的啼声,艳丽丰美的羽毛,给人们带来愉悦,带来美的享受。
2、学生分小组共同欣赏每人带来的动物、植物的图片资料、实物或标本,仔细观察它们的漂亮颜色与纹样,展开自由的联想与想象。
3、选择几幅图片让学生用简短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播放描绘动物与植物的音乐)
孔雀、企鹅、长颈鹿、熊猫、斑马……
牡丹、樱花、荷花、茉莉花、菊花……
4、赏析以动物、植物为题材的艺术家的'作品,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评价。
(1)欣赏卢梭作品
师说:画家卢梭在他的画中画了什么?你喜欢他的画吗?
(2)播放课件(播放以动物、植物为题材的艺术家的作品)
(3)你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4)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5)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好多的动物与植物,感受到它们的颜色与纹样的美丽,并能用简单的话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课后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用绘画与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出漂亮的动物与植物。
小学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2。感受“哈哈小人”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范画、记号笔、人手四张不同颜色的彩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请小朋友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诶,那什么是顶天立地呢?
二、观察“哈哈小人”,尝试画出一模一样的“小人”。
1。重点解释顶天立地。
教师出示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原来,顶天立地就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的意思。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模仿画出相同的“哈哈小人”。(第一次请个别幼儿画)
2。比较作品与范例的差异。
三、探索“哈哈小人”,发现画面造型与折纸的关系。
1。请幼儿在折好的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第二次画)
师:在第二张纸上再画一遍你观察到的顶天立地的小人,注意不能打开这张纸。你发现这张纸跟刚才那张纸有什么区别吗?注意在画的时候不能把纸打开。画完后放好笔,打开来看看跟刚才画的小人有什么区别。
2。幼儿绘画,观察幼儿选择绘画的位置。
3。引导幼儿观察打开后白纸上小人的变化。
教师小结:折纸的方向和断掉的部位有关。把身体的某个部位画在折过的地方,那个部位就断了。折过的地方叫折痕。
4。探索小人变化的原因,观察连线后小人的变化。想想出现不同变化的位置的原因。
师:有什么办法把小人断的地方连起来呢?请全体幼儿在自己的纸上把小人断的地方连接起来。连接完成后把断的同样部位的小人贴在一起,教师讲讲分别把什么部位变长了。
5。小结研究后的结果。
6。幼儿再次操作,老师提操作要求。(第三次画)
师:再给你第三次画的机会,这次请你先想好要把身体的什么部位变长,再把要变长的那个部位画在折痕上。画完后打开来把断的地方连接起来,看看又有什么变化。
7。 展示幼儿的作品,观察彼此把画面的哪里进行了变形。
看看谁变得最有创意,评出最佳创意奖。
四、延伸活动:
引发思考,想象折纸方向、数量的变化会给变形带来什么变化。师:如果把纸斜着放再折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小朋友回家去试试看。
小学美术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泥玩具,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泥玩具的知识。(了解)
2、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接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间泥玩具的特点。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认识、感受中国民间泥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
1、教具:计算机、CAI课件、大屏幕投影、实物展示台、
部分民间玩具实物。
2、学具:各种民间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民间玩具实物,引入课题。
2、出示课题
二、欣赏泥玩具
(注:所有图片欣赏的玩具都通过电脑及大屏幕进行展示,部分比较小的实物玩具通过视频展示台欣赏。)
1、导言: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泥土是我们周围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千百年来,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却用它雕塑出许许多多造型优美、形象可爱的艺术品。
2、欣赏《彩色羊》《大鸡》《花小狗》《娃娃鱼》《麒麟送子》
小组讨论:
①问: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问: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什么特点?
(玩具,样子很可爱)
③问:它们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红、黑、黄、绿、蓝)
三、艺术实践
模仿民间泥玩具的造型特点和色彩,创作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教师指导创作。
四、小结:
同学们,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手创造了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间玩具,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欢乐。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案4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泥工的乐趣,了解汉代陶俑的造型特征
实践与创造:抓住形象特征,运用概括方法,塑造人物
欣赏与评议:观摩和评论同学的作品
教学重点
人物动态造型
教学难点
人物神态的塑造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欣赏
1.欣赏《陶俑》图片,并讨论作品所表现的是什么人物?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
2.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特点,模仿表演人物动作。
3.比较陶俑中的人物造型与现实中的人有何区别。
二.分析与感受
1.了解人体大致的比例关系,坐姿与立姿的大体比例。
2.陶俑的造型很夸张,然而夸张的的重点在哪几个地方?
三.制作与指导
1.学生讨论制作步骤,先整体后局部。
2.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制作方法。
① 团块捏塑:塑造人像时,可先仔细观察人物动态,然后按照人体结构的四大部分用大团块来处理,分别塑头部、躯干、四肢等有动态的造型,各部分要接牢,整个比例大小要相配。
② 拼接:处理局部细节,采用拼接、添加等方法。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尝试。
四.展示与评价
1.交流制作经验:小组先讨论,对他人作品发表看法。
2.各小组选代表发言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加以表扬和鼓励。
小学美术教案5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
板书课题。
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小组讨论:
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
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
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
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
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案5篇(美术小学教案大全)相关文章:
★ 新版广州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3篇 广州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材
★ 小学生暑假安全教案最新版大全3篇 小学生暑假假期安全教育教案
★ 小学消防安全优秀教案范文6篇(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