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更替公开课教案2篇 夏商周的更替优质课教案

时间:2023-03-09 07:4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夏商周的更替公开课教案2篇 夏商周的更替优质课教案,供大家赏析。

夏商周的更替公开课教案2篇 夏商周的更替优质课教案

夏商周的更替公开课教案1

  【目标教学】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了解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了解西周分封制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故事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因为夏朝的建立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

  2.难点: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对分封制的理解。因为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分封制比较抽象,难于理解。

  突破方法:利用对比禅让制和世袭制区别的方法,理解世袭制的概念;采用班级活动探究的方法,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阅读材料,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掌握分封制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角色扮演、提问、小组讨论

  【教学课时】

  1课时

  【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电视剧《封神榜》吗?里面有哪些主要的人物?他们生活在哪个朝代?那么商朝之前是哪个朝代?之后又是什么朝代?下面你就要学到这些内容了。

  讲授新课

  一、夏朝的兴衰

  导语: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大家回忆并回答。

  多媒体出示问题:

  (1)夏朝的建立者是谁?

  (2)他在建立夏朝之前是什么身份?

  (3)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

  教师总结:如按照“禅让制”的惯例,禹的继承人应该是一个叫伯益的人,但是,禹在位时不给伯益实权,使他得不到锻炼,难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禹把实权交给自己的儿子启,并让启的亲信也掌握了许多权力。这样启的`威望远远高于伯益,大多数方国的首领和普通的人民群众都支持启。后来,启打败伯益,并把他杀掉,自己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个国王。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教师提问:启是如何当上国王的?

  多媒体出示问题:

  (1)世袭制的概念是什么?

  (2)你能举出古今中外有关世袭制的例子吗?

  教师小结:有了这种父传子王位世袭制,“公天下”也就变成了“家天下”,这种制度和“家天下”的局面一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才被彻底摧毁。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0页第二段文字。

  对媒体展示《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思考问题:为什么说夏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国家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角色扮演:把全班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奴隶主,一组扮演平民、奴隶。通过角色扮演,使同学们理解国家机构的作用。

  过渡:夏朝经历了400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请同学们阅读第21页有关夏桀的内容。

  2.夏桀的暴政及夏朝的灭亡

  多媒体展示夏桀的图片及资料。

  提问:夏桀的个性特点?

  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夏桀是一个暴虐的、残暴的、荒淫的的君主。说明夏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建立:公元前1600年,商汤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21页“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下面的第一段。

  教师提问:谁灭了夏?灭夏的时间?建立了什么朝?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

  (1)商汤为什么能够灭夏建国呢?(夏桀失去民心。商国力量强大。)

  (2)商国为什么能够强大呢?

  教师讲述商汤任用伊尹的故事。让同学们归纳商汤的特点:宽厚待人、仁慈、任人唯贤、关心百姓。商国强大的原因:商汤是位能干的君主;任用了有才能的伊尹。

  2.盘庚迁殷

  商朝前期,都城并不固定,为什么商朝前期不断迁都?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什么时候有所改变?

  预期效果:学生答出:政治暴乱和水患。盘庚迁都到殷。

  教师归纳:因为盘庚迁殷后,商朝为定下来,所以商朝又称殷商;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的大国。由此可见,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3.商纣的暴政

  多媒体展示图片《炮烙之刑》,引导同学们得出商纣王暴政的事实。与此同时,周文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过渡:周文王为灭商打下了基础,到周武王时,商朝的统治更加腐败,灭商的时机已经成熟。

  4.武王伐纣及西周的建立

  商纣王的暴政,失去了民心,引起了人民的不断反抗和前阵倒戈。与此同时,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的部落,共同伐纣,最终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三、西周的分封制

  多媒体展示图片:《武王伐纣》

  过渡:多媒体展示《西周初期形势图》,思考问题:西周势力范围很大,如何进行有效地统治?

  活动探究:班级管理(同学们分组讨论班主任是如何管理班级的),得出结论是逐级管理的。一个班级是这样管理的,那么一个国家是怎么管理的?分封制。

  多媒体展示《等级示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

  (1)周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分封了哪些人做诸侯?

  (3)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

  (4)分封制的作用是是什么?

  教师讲述:西周分封制是层层分下去的,形成了森严的等级。这样通过一个直观而简明的示意图把西周不同的阶层以“金字塔”的形式表现出来。图最上面一层是周天子,其次是诸侯,第三层是卿大夫,第四层是士,第五层是平民,最底层的是奴隶。其中,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者。

  过渡:“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同学们并不陌生,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爆发了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结束了西周的历史。

  多媒体展示《夏商西周的更替表》。

  【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了解了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并且理解世袭制及分封制的概念。

夏商周的更替公开课教案2

  内容标准

  知道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大致过程,包括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分封制、宗法制及东周建立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通过对甲骨文的辨认,激发学生探寻古文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懂得可通过考古材料来了解历史。

  ②指导学生制作夏、商、周三代比较表和家庭亲属世系表,培养综合、归纳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比较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夏、商、周的灭亡说明昏庸、暴虐的统治注定要失败。

  ②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其对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起了一定的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教学要点

  1.重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 分封制在西周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而在后世中央集权制下又成为离心因素;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及其对后世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这些都是初一学生较难理解、掌握的。

  教学分析

  1.夏、商、周的更替

  ①简要说明夏、商、周三代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向学生交代“公元”、“公元前”、“公元后”、“世纪”等基本概念。

  ②夏朝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其主要标志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帮助学生理解,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公天下”转化为“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2.周的分封制和守法制

  ①宗法制 思考西周实行宗法制的原因,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使学生辩证地看待宗法制的历史作用,进一步突出教材的重点。

  ②“宗法制示意图”和《汉书食货志》的有关记载,加深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

  ③“家庭亲属世系示意图” 制作家庭亲属世系表,以增进家庭亲情关系,并培养实践能力。

  3.西周的灭亡

  ①本目不是教学重点,只需帮助学生弄清从西周到东周的历史发展线索。西周末年政局动荡不安,而幽王还在演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王昏庸、诸侯离心离德、周边少数民族尤其是犬戎日崛起,皆成为西周灭亡的原因。

  ②启发学生回忆史书、小说、电影中的商纣王、妲已、周武王、姜太公、周幽王褒姒等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比较商朝与西周灭亡的原因的共同点,明白统治者的品行和统治政策,与国家兴亡的密切关系。

夏商周的更替公开课教案2篇 夏商周的更替优质课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学教案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教学设计

幼儿口才公开课教案3篇(幼儿口才公开课详细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公开课程教案年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详案范文

艺术公开课教案3篇 优质艺术公开课教案

大班综合活动公开课教案3篇(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优质课)

大班科学公开课好玩的空气教案3篇(幼儿园大班科学课好玩的空气)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公开课教案参考3篇(五年级下册沪教版说课稿)

公开课健康领域教案6篇 健康活动公开课

幼儿园生动的音乐公开课教案及反思3篇(幼儿园生动的音乐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中班)

声乐课公开课教案3篇 声乐公开课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