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
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3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 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
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学习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了三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1、阅读与理解;
2、分析与解答;
3、回顾与反思。在仔细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再让学生自己列出综合算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个别汇报。] (2)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体会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A、画图。圈一圈。 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3)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可以运用例7中的画图策略或数的组成来解决,还可以利用10与5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鼓励学生思考:数目较大时,如果不用圈一圈的方法,你能知道装几袋吗?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 2、完成第47页练习十第1~4题。 [建议学生首先分清要分的“单位”不同,第1、2题物体的总数没有直接给出,隐藏在文字和图中,需要学生找出来,再用数的组成去解决,如果选择用圈一圈的策略就不需要找出总数,反而简单。第3题要用到“一打一打”装的情况,一打12个,数较大,圈的过程中应细心。]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圈一圈:能穿5串 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检测:5串是50个,还有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教学反思: 通过对穿珠子这一情境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动形成了表象,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学生的解题策略体现了多样化,用画图、数的组成、十个十个的数数、列算式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利用数的组成是目前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教材53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4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练习。 43×11=答案 32×12=答案 22×14=答案 2、出示: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情景图。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在引导、订正。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60÷2=30(人) 方法二:3×2=6(组) 30÷3=10(人) 60÷6=10(人) 或60÷2÷3=10(人) 答:每组有10人。 教师提问: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二种方法的3×2=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 2、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60÷3= 75÷5= 198÷9= 104÷8= 2、学校图书馆共有700本书,有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你知道平均每乘层放几本书吗? 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请计算一下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四、思维训练 1、某商店运来一批装微波炉用的塑料盒,准备每个卖9元,这批微波炉盒可以卖900元。每箱里有多少个微波炉盒?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连除应用题的解决思路和连乘应用题解决思路 一样,应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反思: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了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在认真阅读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3篇 三年级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件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2
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3
相关热词搜索: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