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范文5篇 中班音乐教案20案

时间:2023-10-12 20:3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范文5篇 中班音乐教案20案,欢迎参阅。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5篇 中班音乐教案20案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1

  一、活动目标。

  1、在故事中听辨和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

  2、听辨小老鼠和胖厨师音乐形象,并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

  3、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二、活动准备。

  1、乐器:沙球、三角铁、鼓、单响桶。

  2、乐曲:《胖厨师和小老鼠》。

  四、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听音乐摆造型。

  欣赏故事《胖厨师和小老鼠》。

  1、出示图片胖厨师,引出主题。

  胖厨师长什么样子呢?用动作表示。

  2、讲述故事《胖厨师和小老鼠》。

  胖厨师的家是一幢二层小楼,一天,胖厨师正在厨房里擦锅子(演奏沙球模仿擦洗锅子的声音),突然,楼上传来了奇怪的声音(手指快速敲击地并在地板上画圈)。胖厨师决定上楼去看一看。他走上楼梯(敲鼓模仿走路声),推开门(演奏刮胡长音模仿推门的声音),打开灯(演奏三角铁,同时做抬头看灯的动作)可是,什么都没有看到。于是胖厨师关掉灯(做关灯的动作),关上门(演奏刮胡)走下楼(演奏鼓),回到厨房继续擦锅子。

  (二)学习区别音色和演奏简单的'乐器。

  1、请幼儿听听不同乐器的演奏,并请幼儿告诉老师这些乐器所演奏的声音分别在故事中代表什么声音?

  2、你们觉得楼上可能是谁?为什么胖厨师会看不到小老鼠?

  3、将乐器分给几个幼儿,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情节和动作提示演奏乐器,没分到乐器的幼儿扮演小老鼠。

  (三)听辨不同乐曲,表现胖厨师和小老鼠的形象。

  现在,我们来听两段音乐,一段是胖厨师走路的音乐,一段是小老鼠跑的音乐。

  1、你觉得哪段更象小老鼠?

  2、听听小老鼠是怎么跑的?

  3、跟着音乐用手来学一学小老鼠跑。

  4、听音乐的末尾,小老鼠跑到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听音乐的开始,小老鼠什么时候出来?

  5、扮演小老鼠出来玩一玩。

  6、欣赏胖厨师走路的音乐。

  7、用拍手来学一学胖厨师走路。

  8、完整欣赏两段音乐。

  8、分组扮演小老鼠和胖厨师(当胖厨师听到小老鼠出来的音乐时就停在原地不动)

  9、互换角色再次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2

  设计意图

  《小青蛙》是选自福建省中班领域教参里的一首歌曲,其词曲天真活泼,难度适中。整个活动以“猜猜虫子躲在哪”的猜测游戏中享受找到虫子的惊喜,并学习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意境,尝试用歌声表达小青蛙快乐逍遥的心情。

  2.能调动情感和想象投入“找害虫”游戏中,并根据指令要求回到原位。

  3.体验猜测虫子的乐趣和猜测成功的喜悦。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歌曲音乐《小青蛙》。

  2.布置三个草地,草地里藏着自制的小虫子。

  3.写着号数的小杯子5个,虫子造型的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歌曲。

  1.提出“咕呱”叫声,引起幼儿对青蛙角色的猜想。

  2.完整清唱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及歌词内容。

  二、提出练习找虫子技能的游戏情景,在游戏的过程中初步习得歌曲。

  1.提出练习“找虫子”的游戏情景。

  2.和幼儿一起玩“找虫子”的游戏3—5遍。

  3.根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歌唱的情况解决重难点问题。

  三、增加游戏挑战,引出三块草地的游戏情景,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1.讲解玩法,提出要求。

  2.跟唱歌曲,学习捉虫。

  3.反思游戏,再提要求。

  四、引出“快乐逍遥”的歌词,并请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有感情的演唱。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于是,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次以节奏为基础,渗透简单的音乐常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围绕感知休止符到实践体验运用休止符这两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几个不同的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感受休止。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3

  设计意图:

  “小木偶去旅行”中的乐曲选自韩国歌曲《kiyomi》,整首乐曲经过剪辑之后成为ABA’结构。在“小木偶去旅行”活动中,结合乐曲节奏鲜明、乐段和乐句清晰、曲风俏皮可爱的特点,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将幼儿喜爱的“模仿与扮演小木偶”的韵律活动巧妙地融入音乐游戏情境之中,以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目标:

  1.欣赏韩国歌曲《kivollli》,感知并理解其俏皮可爱的风格。

  2.尝试倾听、分辨歌曲中“演唱”“念白”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并根据“演唱”“念白”的不同音乐提示玩音乐游戏,体验趣味扮演、结伴玩耍的乐趣。

  准备:

  1.幼儿观察、了解过动画影视片段中木偶人的肢体动作具有呆板、僵硬的特点。

  2.韩国歌曲《kiyomi》MP3音乐(扫文末二维码可获取),故事“小木偶去旅行”图片PPT。

  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知歌曲俏皮可爱的风格

  1.律动:跟着音乐散散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到阳光下、草地上去散散步吧!准备好了,大家一起出发咯!

  2.分享与交流。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外国歌曲、歌词听不懂、念白ki—yomi。)

  3.教师小结。

  师:原来,这是一首非常特别的韩国歌曲,名叫“Kiyomi”,就是“小可爱”的意思。

  师:我们试一试用这个动作(教师示范点赞动作)来表示“Kiyomi”,也就是“你真可爱”。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好吗

  二、完整欣赏音乐,再次感受歌曲活泼、鲜明的`节奏

  1.教师介绍小木偶洛克,幼儿交流有关小木偶的已有经验。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他的名字叫洛克。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洛克和小朋友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小朋友说得对。洛克原来是一棵小树,它长着木头的身体、绿色的树叶头发。有一天,他被森林里的小仙女施了魔法,变成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木偶。

  师:今天,小木偶洛克想要出门去旅行,他要到小仙女的魔法城堡里去做客。他还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魔法城堡玩。你们想去吗

  师:洛克说小朋友要扮成小木偶的样子,才能做他的好朋友,才能和他一起去魔法城堡玩。那么,谁来说一说,小木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小木偶走路的动作呢(幼儿个别表演。)

  师:大家一起来走走看。

  师(小结):小木偶的模样各不相同:有的圆圆胖胖,有的高高瘦瘦;有的滑稽可笑,有的俏皮可爱。待会儿你可以扮演最喜欢的小木偶的样子,跟着洛克一起去旅行。

  2.尝试扮演小木偶跟着洛克一起去魔法城堡,随音乐旋律和节奏做小木偶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跟着洛克,学着小木偶走路的样子,一起出发去魔法城堡吧!魔法城堡建在高高的魔法山上,要经过很多弯弯曲曲的山路,还要走过一座漂亮的彩虹桥才能到达。所以,我们要一步跟着一步稳稳地走,千万不能掉队呀!大家跟着音乐一起出发吧!

  三、互动游戏,感受并体验“互动击掌”的乐趣

  1.强调游戏规则:跟着音乐玩游戏。

  师:跟着洛克一起去魔法城堡,要走很多很多的山路,非常辛苦。所以,当听到“kiyomi”的时候,你们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找一个好朋友和他一起玩。你们可以亲热地拍一拍手掌打招呼,可以相互拥抱表示很喜欢好朋友,还可以轻轻地夸赞好朋友“你真可爱”。然后,我们还要继续走路,一起走到高高的彩虹桥上去吹一吹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最后才能顺利地到达魔法城堡,找到我们的朋友小仙女。

  2.群体互动游戏:跟随音乐节拍“互动击掌”。

  师:请你们回忆一下,当听到“ki—yomi”时,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动作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吧。

  延伸活动:

  在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及节奏,掌握音乐游戏玩法及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创编歌曲中“ki—yomi”念白部分的“两人合作、多人互动”的交往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游戏的可变性、趣味性,体验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亲密无间、融洽交往”的情谊。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通过想象、创编出多种用身体唱歌的方式。

  2、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体验用身体唱歌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准备:一段优美的音乐、一段欢快的音乐、电脑、数码摄像机、手、脚、嘴、舌头、拍屁屁、排腿、拍肩的图片,节奏谱、小蜻蜓音乐、《你好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请幼儿随欢快的音乐入场。

  2、 请幼儿有节奏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且和老师一起有节奏的拍手或者拍身体的.其它部位互相问好,同时伙伴之间互相问候唱《你好歌》。

  (二)基本部分

  1、 请幼儿说一说刚才问好的时候,我们都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唱歌了,请幼儿边说,教师边用图片表示出来,同 时请幼儿来实际操作(演示用这些部位来唱歌例如捏鼻子发出声音,叩牙齿发出声音,弹舌头发出声音,伙伴之间拍手或者拍肩等),感受用身体的这些部位来唱歌。

  2、 教师出示一段节奏谱,请幼儿说出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

  唱出来,并且用图片标记记录下来,接着请幼儿来表演(可以用一种方式、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或者大家一起商量、讨论出最好听的唱歌方法一起来表演)。

  3、 教师播放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请幼儿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唱歌”。

  4、 再次播放这段音乐,请幼儿换一种方式用身体来“唱歌”表演,教师用数码摄像机录下幼儿的表演。

  5、 请幼儿通过电脑欣赏自己刚才的表演。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2、请幼儿随《小蜻蜓》音乐做动作走出教室,到外面去寻找更多更美妙的声音。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5

  【设计思路】

  延续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结合主题,体现同伴间的友好情感,我选择了歌曲《两只小象》,老歌新唱,动听的旋律犹如讲述着一则动听的故事,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歌曲中不仅表现了两只小象团结友爱、一起游戏的情景,而且这首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对幼儿来说也比较新鲜,所以试图通过这首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旋律后尝试接唱表现,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从而感受到动物之间友好的情感,进而演绎到人和人、人和动物之间友好的情感。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从感受歌曲的意境中引起学唱的兴趣;从梳理歌词、欣赏歌曲节奏的`氛围中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规律,结合肢体动作保持唱歌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组接唱;在歌曲表演中明白朋友间的友爱团结。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规律,尝试以接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2.在唱唱演演中明白朋友之间需要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引起学唱的兴趣

  1.有两只小象,他们一起结伴来到了小河边,他们到底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聆听歌曲,了解歌曲的意境。

  二、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规律,结合肢体动作保持唱歌的兴趣并尝试接唱

  1.欣赏歌曲,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边听边打拍子。

  2.小象在做什么?

  3.学唱歌曲

  4.分两组,尝试接唱(要求接得快,不拖拍)

  三、表演歌曲——在唱唱演演中明白朋友间的友爱团结之情

  1.鼓励幼儿自由两两分组,跟着这首歌曲的旋律来表演两只小象。

  2.两只小象玩得可高兴了,吸引了很多的小象来到了小河边,我们一起来表现小象玩耍的情景吧。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5篇 中班音乐教案20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4篇 中班音乐咚咚锵教案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幼儿园中班的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11篇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来了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5篇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5篇(中班音乐课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精华9篇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3篇(中班音乐三轮车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5篇 中班音乐教案详案

精品中班音乐教案范文4篇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大全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7篇(中班音乐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