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六国论》教案5篇(六国论 教案),以供参阅。
《六国论》教案1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习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2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
3.思厥先祖父。 他们
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
5.与赢而不助五国。 亲附、亲近
6.始速祸焉。 招致
7.洎牧以谗诛。 等到、及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
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1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
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
(二)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并说出其含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
2.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以致、以至于
4.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力量
6.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旧事、前例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凭、凭借
(三)说出下列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2.洎牧以谗诛/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
二、新课研讨:
(一)1.(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历史上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请齐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一个字“赂”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纲举目张。
2.明确中心论点之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生读第一段,读出观点鲜明,肯定语气)
《六国论》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六国论》教案4
一、学习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习作业主要在夜自习上完成,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习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习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 (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习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习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习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习)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习
《六国论》教案5
学习目标
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简介写作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解题:
1、六国,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
正音正字
暴霜露为国者小则得邑
思厥先祖父与嬴洎牧以谗诛
邯郸燕赵革灭殆尽
胜负之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二、整体把握
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三、具体研习课文
研读第一部分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研读第二部分
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研读第三部分
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四、课文总结:
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三胜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4、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与: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向: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
犹:1、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在
始: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2、始速祸焉
终:1、终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
兵:1、斯用兵之效也.
2、非兵.不利
3、其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此言得之
五、文言句式
1、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句: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六国论》教案5篇(六国论 教案)相关文章:
★ 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归纳 六国论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