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③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①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②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①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④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③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对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①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③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
“域”字应读“yù”,不能读“huò”;
“衍”字应读“yǎn”,不能读“yán”;
“构”字应读“gòu”,不能读“gǒu”;
“蚀”字应读“shí”,不能读“sh9”;
“耕”字应读“gēng”,不能读“gēn”;
“频”字应读“pín”,不能读“píng”;
“择”字应读“zé”,不能读“zhái”。
还有一些字形相近,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误写。因此,这样的字应该放在一起,按音、形、义区别组词。
祸(祸害) 择(选择) 衍(繁衍)
锅(锅盖) 译(译文) 衔(衔接)
沃(沃土) 吨(千吨) 迭(更迭)
跃(跳跃) 顿(顿时) 跌(跌倒)
蚀(腐蚀) 构(结构) 域(地域)
浊(浑浊) 钩(鱼钩) 或(或者)
2、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忧患:困苦患难。
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
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植被:覆盖在某一个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许多植物的总和。
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
关键: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悬河:河床高于地平面,远远看去好像悬挂在空中,故称悬河。
(三)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第4~6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四)结合思考题,学习课文。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但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课后思考题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自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就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
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
齐读课文,激发学生了解黄河的积极性。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自然条件很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书:摇篮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
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黄河为什么变了,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黄河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忧患
(黄河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板书: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请同学继续自学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
(因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畅,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坝决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一,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二,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板书:牧林为主 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利
(五)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的启发。
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
(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总结全文。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为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科学家为此设计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的治理黄河的计划,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认识8个生字,理解“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到?等词语的意思。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
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
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焦点问题了,因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从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就发起了“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板书母亲河)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河是指那条河吗?
生:母亲河指黄河(师板书:黄河)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的确指的是黄河(继续板书是怎样变化的)看过黄河吗?(没有)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黄河,看看它是怎样变化的(手指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学生读课题质疑,出示课件。
1、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
2、黄河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3、怎样治理黄河?
三、初读文章,感知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感知文章内容,围绕黄河都写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品味精华
1、抓变化:解决问题一,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呢?
板书:原来————摇篮
现在————祸河
感受以前黄河之美。
(1) 理解摇篮:本义指孕育婴儿的用具,文中指发源地。
(2) 为什么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读书找答案。
(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3)出示课件,介绍母亲河。
(4) 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学生自由表达)
感受现在的黄河。
(1) 现在黄河变了,由原来的摇篮变成了祸河,她都惹下哪些祸患?(学生表达)
(2) 什么是决口?什么是改道?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3) 此时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展开想象)
2、解决问题二
黄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泥沙量大 )
(1)文章哪些地方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大河,是长江的68倍。每年黄河从上游带入河中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运到了大海,还有4亿吨就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
(2)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列数字)
(3)泥沙多造成了什么后果?
河床上升,使黄河成了悬河。(出示课件,解释悬河,进一步感受黄河为什么会成为祸河)
黄河的含沙量为什么会这么?
(学生找相关句子,老师总结: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4)展示图片,感受黄河的变化。
3、解决问题三
怎样治理黄河?(研读最后一段,看科学家的治理方案)
总结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你还有哪些治理黄河的建议,学生自由表达。
五、拓展
1、学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随心所欲地破坏自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3、为保护母亲河设计宣传标语。
六、全课总结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河又会变成中华民族的摇篮。
出示课件,带着憧憬读:黄河清了,大地绿了,我们的地球又充满生机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篇4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黄河素称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可以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么,有的同学不禁要问:曾经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怎么会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研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看课文,听录音。
要求:听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听后,思考讨论作答。
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 学习提示:
1、学习时,要基本完成下列问题:
①利用资源库或其它方式,理解不懂的词语。
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③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④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
⑤黄河的变化给我们怎样的教训?
2、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把它记录下来。
三、汇报学习效果:
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解决不了的困难?
四、归类梳理问题:
1、老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类梳理,然后链接到网页教案上,再次激发学生合作解决。
2、学生自主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老师及时肯定、鼓励、引导、纠正。
五、作业: 思考题:由黄河的变化所想到的。
第二课时
一、展示相关资料: 展示通过因特网、图书、音像等渠道,查阅有关黄河变化的资料。
二、课文延伸:
1、 回顾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课文浏览一遍。
2、 读写结合:学习课文后,有什么体会,在留言板上发表自己的想法。由“黄河的变化” 所想到的。看谁的创新思维新奇,文笔流畅,打字速度快。
参考题目:
(1)黄河的呐喊
(2)50年后的黄河
(3)我为黄河献良策
3、 作品展现。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已经学完了。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黄河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因,懂得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绿色植被的重要意义。从课外,我们也了解到许许多多与黄河相关的知识。
四、作业:
把自己的作品精心雕琢,给它找个归宿。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自读课文,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语文教案>
学法提示:
小朋友,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进一步引导你们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二是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学习本篇课文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学法:①首先,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有关问题,如: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然后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圈点勾画,批注感受,最后把感受和同学们交流。②学习本文要把浏览、默读、朗读有机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
同学们在课前查阅图书资料,搜集关于黄河及黄上高原的有关材料,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通过认真读课文我能很好的完成下列任务:
1、我掌握的拼音较牢固,我会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媲美(bǐ pì)繁衍(yǎn yān)折腾(zhē zhé)叫苦不迭(dié diē)
祸河(huò hùo)江淮(huái tān)侵蚀(qīn qǐn)频繁(bīn pín)经营(yíng yéng)
2、我请同学帮我听写下列词语:
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凶猛暴烈、开垦荒地、保护资源。
3、我能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读音。
(1)人们不禁(jìn jīn)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nán nàn)的祸河,怎么能成为(wèi wéi)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2)黄土高原气温转(zhuǎnzhuàn)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sànsǎn),很容易受到侵蚀和崩塌,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防止()修筑()恢复()
设计()坚持()保护()
5、课文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如:“河床、悬河、河道等”,这些词语可以通过查资料,课下请教老师等方法理解。还有一些词语,如:“摇篮、生息繁衍等”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己试着解决并且批注它们。
6、通过预习,我能理清文章脉络,批注这是一篇什么类型文章,课文首先写了……,接着……,最后……。
7、我有收获,有几点疑问批注在文中想在课堂交流:
(二)交流探究
1、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是从几个方面说明黄河变化的?通过认真读文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学法提示:自读自悟,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圈点勾画,批注感受。
①、简单概括批注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②、简单概括批注黄河变化的原因了!
③、梳理批注科学家设计了治理方案分别是什么?
④、批注本篇文章的说明方法。
2、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和同学交流后批注启示感受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篇6
1、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解“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到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朗读课文。
课文第二段写黄河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
中国地图;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启
1.用电教手段出示有关黄河的画面,配乐,导言揭示课题:在我国广褒的国土上,一条条河流日益奔流着,从不停歇,它们为大自然弹奏着万物生机的交响曲,慷慨无私地哺育着两岸的人民。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黄河的文章。教师板书课题后学生述说课题。
2、学习本课要达到什么目的?请大家学习“学习要求”。
3.学生自读自学程序与方法,讨论安排学时。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三
学生按平常整体理解课文的程序与方法自学,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教师巡视、辅导。
三、知一
1.指导学生重点述说生词学习情况,教师加以点拨。
2.学生述说分段情况,说明理由,教师加以点拔。
(课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概括他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第二段是2、3自然段,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第三段是第4--6自然段,讲黄河变化的原因;第四段是第7自然段,介绍设计治理黄河方案)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四
1.教师提示学法:①先读课题,找出课题中的一个重点词。②读课文,了解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弄清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及其关系,读课文,说说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③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一段后述说。(“表现”的意思是所做的事情。“摇篮”在课文里的意思是发源地。从20xx年、2oo年,15oo多次,26次这几个数字可以看出黄河给两岸的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是深重的。)
教师点拨:这一段用数字说明了黄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我们在说明一种事物时也要经常运用列数字法,把事物说具体。这样,使文章很有说服力。
六、结
七、作业
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想一想,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词语;
指名背诵第九课。
二、继续学习课文。
1、学生读第二段后述说。第二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把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应该这样写: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通过联系上下文,从上述几个数字可看出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通过联系下文的五自然段也可以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从第三自然中的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很好表明,黄河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不禁”的意思是“抑制不住,禁不住”,在课文里表现出作者的强烈情感。
3.学生读第三段后述说。这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黄河造成灾难的直接原因是堤坝决口或改道。深层原因是黄河含沙量大,从68倍、16亿吨、12亿吨、4亿吨等可看出。造成堤坝决口的原因是:①黄土高原气候变化和黄土本身结构松散;②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从4000吨、550万亩知道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从最后两句中的几个“越”字可看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从课题人手紧紧抓住“变化”这个词,弄清了黄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这恰恰又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我们把这种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叫课题人手,找准题眼,围绕题眼展开阅读法。
4.学生读第四段后述说,通过读这一段,知道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有四点:一是坚持林、牧为主的经营方向;二是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三是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四是大量修建水利设施。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觉得应该自觉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教师点拨:1997年10月28日,黄河小浪底工程顺利截流,它翻开了治黄史上的新篇章。有条件的可以放有关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的录像资料。
三、练知
1.完成课后习题,学生自做,教师辅导。
2.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检。
第二题:比喻,拟人
第三题:随心所欲(想要、希望)不折不扣(折扣)叫苦不迭(屡次)土地肥沃(肥)生息繁衍(繁殖)忧患(忧虑)频繁(多)
第四题:①(只有)把泥沙管住,不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才)能把黄河治理好。
②(因为)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显著下降,(所以)农作物大量减产。
四、结
1.学生自说本课学习所得,教师加以评价肯定。
2.表扬先进,指出努力方向。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懂得要自觉地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黄河流域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后来黄河变了。那么,它是怎么变化的呢?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怎样变化,变化原因,怎么治理。)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查字典理解释:摇篮、悬河、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
3.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的治理方案是什么?
4.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三、解答疑问:
1.黄河的变化: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很好。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后来黄河变得凶猛暴烈起来,经常决口、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2.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是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黄土本身结构松散;二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两方面原因的关系:自然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土流失,使得农作物减产;而农作物减产,人类就会多开垦荒地;开垦越多,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3.治理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四、小结:
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这里曾经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可随着时间的变化,黄河发生了变化,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水土流失和农作物减产,而人口的增长,使得人们更多地开发荒地,水土流失就更加严重了。为了治理黄河,科学家制定了许多方案,保护森林、恢复植被、兴修水利、合理利用土地,黄河变好一定会成为现实。
五、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前: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母亲河)
黄河流域
变化后:凶猛暴烈,经常决口。
(忧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巾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力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③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①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②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①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④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③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对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①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③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20xx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册。
板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决口
变化:
含沙量大<
>大水灾
改道: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人为造成
治理:
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汇编10篇】相关文章:
★ 描写同学的变化的初中英语作文16篇(关于同学变化的英语作文)
★ 家乡的变化的作文800字4篇(家乡变化的作文800字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