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范文4篇(关于大班社会教案),供大家阅读。
大班社会教案范文1
活动背景
过节后幼儿刚返园,自选活动前,孩子们在给活动区准备和材料时,我发现几个孩子在一起互相交流:“哎,没意思,怎么还是这些区域?”“是啊,我都不高兴玩了。”“要是有个跳舞板就好了。”孩子们的声音并不响。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看着他们的表情,听着他们的话语,我若有所思。大班下学期幼儿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对某些事物也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和看法。可他们又不愿或不敢表达出来。既然家长对活动区有看法,为何不把区域的内容和设置交给他们去做主?说不定会有大收获。
活动目标
1. 乐意与同伴共同商量班级活动区域的调整,并形成统一意见。
2. 共同制订活动区域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
活动准备
1. 区域设置调查表
2. 32开白纸若干、水彩笔、剪刀
3. 彩色卡纸 若干
活动过程
1. 谈话
师:开学了,小朋友又回到了幼儿园,一起学习和生活了。我们的六个活动区又要开放了,这学期我们可以设置哪些区域?这些区域可以安排在活动室的`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你觉得哪些区域可以保留?哪些区域可以调整?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
2. 调查记录
(1) 师出示调查表,将幼儿所喜欢的区域名称及地点逐一记录在表格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不同的意见。
(2) 师:大家说出了这么多自己喜欢的区域,可我们的活动室不是很大,我们安排不了这么多区域怎样?这也要听听大家的意见。老师一个一个地报出区域名称,你同意的话就举手表示。师边说出区域名称边记录幼儿举手人数 ,并逐一登记。
(3) 师:怎么知道哪六个区域是小朋友最想设置的区域呢?
师边指表格中数字边启发幼儿从数字最多的依次往下找,师在备注栏中打勾。
3. 交流讨论结果,老师补充并完善,全班统一意见。
4. 共同讨论活动区规则
师:活动区需要规则吗?活动区有哪些规则?我们可以用什么标记来提醒大家呢?
5. 幼儿为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制定规则。
(1)共同为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制订规则。
(2)喜欢同一区域的孩子围坐在一起。
(3)幼儿分组讨论、分工绘画。
师:你想给这个活动区制定什么规则?想一想怎么画让人一看就明白它表示的意思呢?
幼儿分工,把制定好的活动区规则用水彩笔画下来,然后剪下来。
6. 交流、反馈
(1)小组里介绍讲自己画的是什么规则?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这些规则合适不合适?
(2)每组请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所在区域及制定的规则。
(3)教师
活动延伸
教师与幼儿一起将制作好的“规则”图片贴在彩色卡纸上,并布置在相应活动区域的墙上。鼓励幼儿共同交流,共同遵守。
教学反思
活动区域的设置引发了孩子们的许多不同意见,这是笔者在组织这节活动前时没有想到的。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使集体活动气氛很是活跃,师幼关系很是融洽。关于活动区域的取舍问题孩子们都想保留自己喜欢的项目,争论得比较激烈,因而在制订规则时有点急促。
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深深体会到,活动区域的设置,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深信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区域活动是孩子的日常活动。因此他们对此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动嘴、动脑、动手的一系列活动都是自己自主的,而教师在其中只是穿针引线,幼儿真正做到了“我的区域我做主”。
大班社会教案范文2
活动目标:
1、认识和展现自己的优点。
2、培养幼儿自信心。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毛遂自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本次活动。
1、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毛遂自荐》,仔细听故事,待会钟老师要考考你们呢!(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那我要开始考你们咯!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说的是谁?你们知道什么是自荐吗?(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自荐就是自我推荐,即自己说出自己的优点和本领。
2、通过提问引出本次活动。
教师:一个人如果有本领,别人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呢?是一个人呆在一边等人来请呢?还是不怕讥笑,勇敢地站出来自我推荐呢?(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试着个别的回答。)
教师小结:当一个人有本领,别人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可以勇敢地站出来自我推荐,就像我们在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后,如果我们自己知道,那我们就可以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也是自我推荐。
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本领或优点。
1、教师先以自己为例说说自己的优点,并鼓励幼儿大胆自荐。
教师:小朋友不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或本领,钟老师也有自己的优点,今天我先来说一说我的优点或本领,我是幼儿园里的一名教师,我会教小朋友们新的知识和本领,而且我每天都能够按时起床来幼儿园上班。我的优点是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当有小朋友需要帮助时我会及时的帮助他,瞧!老师是不是很棒啊!
教师: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有自己的优点呢?我们也来夸夸自己身上的优点(或自己会的本领),来毛遂自荐吧!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请幼儿来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可以先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优点或自己会的本领,待会请小朋友跟大家一起分享!(先让孩子与同伴分享交流)
3、幼儿在表述时,对幼儿说出的优点给予回应。如你会画画呀,真能干,下次请你展示你的作品等等。用这些激励的话语,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教师小结:原来小朋友们各自身上都有这么多的优点,以前老师我都不知道呢!现在听你们这么一说,我更加喜欢你们了,你们喜欢自己吗?(喜欢)
三、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毛遂自荐”,你们开心吗?原来我们都是最棒的!那么回家后也向爸爸妈妈自我推荐吧!
活动反思: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集体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为他们创造说话的环境,使他们敢说、想说、喜爱说、有机会说,要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幼儿观察新奇的东西,最能调动他们说话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大班社会教案范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兔子,认识兔子的外形特征和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
2.使幼儿萌发喜欢小白兔、愿意亲近小白兔的情感。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白兔1只。兔子图片、菜地图片若干。
2.PPt课件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认识兔子的外形特征。
2、难点:由兔子的局部特征寻找小兔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随儿歌《小白兔白又白》学兔跳进活动室。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讲讲小白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是谁呀?
(1)幼儿自由观察小白兔
出示小白兔,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自由观察小白兔的外形特征,亲近小白兔。
(2)教师一道幼儿说说小白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兔子的外形特征:兔子的颜色、耳朵的形状、眼睛的颜色、尾巴的长短、前腿与后腿的不一样等。
生活习性:小兔吃什么?小兔走路的样子等等。
同时,渗透数的概念:小兔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瓣嘴?几条腿?几条尾巴?等等。
教师利用儿歌概括兔子的特征: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呀四条腿,前腿短来,后腿长,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3.根据兔子的外部特征来寻找小白兔,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兔子外形特征的认识。
幼儿玩游戏《捉迷藏》。把藏在图画中的小白兔找出来,进行经验再现,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兔子的.认识。
帮小兔子找到它最喜欢吃的食物。一只小兔找一种喜欢吃的食物,进行一一对应。
4.发散思维,欣赏不同的兔子。
5.师幼一起跳《小白兔白又白》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我感觉本次活动设计符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整个活动,我围绕目标,层层递进,特别关注活动中细节的把握,致使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活动热情高涨。我觉得,教学细节的把握就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愿我们做幼儿教师的都来关注教学、把握细节,孩子们将会收获更多。
小百科:白兔是兔子的一种,全身为白色,眼睛一般为透明,古代以为瑞物。 相传为秦始皇的骏马名为白兔,另有同名地名,白兔。
大班社会教案范文4
活动目标:
1、能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与新的生活要求。
2、有初步的责任感。
3. 体验升入大班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中班与大班的班级标志牌各一块,并先将中班的'标志牌挂在教室门口。
2让幼儿收集自己在中班时用过的物品、完成过的作业和拍的照片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
请不同的幼儿运用自己带来的在中班时穿过的衣服、拍摄的照片等物品来介绍自己一年中
发生的各种变化,如:身体长高了,能力变强了等等。
二、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升到大班了。
1、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班级标志牌由中班换成大班。
2、教唱歌曲《庆祝歌》。
三、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应该怎样做大班的小朋友?
教师提问,请幼儿结合幼儿园整体课程《社会X以下简称《社会》)第1-3页的内容发言,然后小结。
1、大班的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课,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专心做作业等等。)
2、大班的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应该怎样做?(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共同分享玩具)
3、大班的小朋友在家里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尊敬长辈,积极做能做的事,给爸爸妈妈当帮手。)
四、请几个幼儿对照做大班小朋友的要求来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没有好,应该怎样改正。
五、学习儿歌《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大班社会教案范文4篇(关于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 大班社会教案含反思:好朋友3篇(大班社会我们的首都教案反思)
★ 大班社会教案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