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5篇(中班科学有趣的风教案)

时间:2023-10-21 10:1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5篇(中班科学有趣的风教案),供大家阅读。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5篇(中班科学有趣的风教案)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

  活动目标

  1、产生对动物睡觉方式的探索兴趣。

  2、了解动物睡觉方式的不同。

  3、尝试用动作表现动物不同的睡觉方式。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动物睡觉的课件、图片,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导入:小朋友们都是怎么睡觉的?请幼儿简单说一说,教师进行总结。

  (2)教师继续提问:我们喜欢的小动物们是怎么睡觉的?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

  2、阅读故事,了解动物的睡觉方式。

  (1)以小猴子也想去看看小动物们睡觉,引出故事“猴小弟学睡觉”,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加深幼儿对动物睡觉的印象。

  (2)故事结束,教师提问:“从故事中,你都发现了哪些动物睡觉的秘密?”师幼共同总结动物睡觉的方式。

  (3)出示大象、猫头鹰、丹顶鹤睡觉的图片,让幼儿了解这几种动物独特的睡觉方式。

  3、玩游戏。

  (1)游戏:我来问你来答。

  教师说出儿歌的上一句,幼儿听一听是哪个小动物并接上下一句,如:“什么睡觉蜷成球,刺猬睡觉蜷成球;什么睡觉睁着眼,鱼儿睡觉睁着眼。”

  (2)游戏:看谁学得像。

  请幼儿随音乐学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当音乐一停,幼儿马上做出小动物睡觉的姿势来。

  4、教师指导幼儿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正确的睡眠姿势。

  5、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更多动物睡觉的独特方式。

  教学反思:

  动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子们对着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本次活动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交流,老师的讲解、分析了解多种动物的睡姿,并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巩固了对睡姿的了解,目标达成。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冰的特性。

  2、体验参与小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谁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呢?

  你怎么知道是冰呢?冰是怎么来的?

  2、感知讨论

  (1)幼儿玩冰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比较发现

  提问:冰和水有什么不一样呢?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冰变成水?

  3、冰块实验

  (1)介绍材料及方法

  出示记录表及实验用具:把冰分别放入冷水、温水、热水中,比一比哪一个会融化得比较快。

  幼儿猜想

  (2)幼儿实验并记录

  (3)交流验证:把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水温越高,冰块融化得越快。

  4、拓展延伸

  继续进行水结成冰的实验,如做冰花等。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整合语言“冰锅盖”,在听赏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并体验儿歌的有趣。

  2、活动中的冰可以事先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本次活动中冰在冷水、温水、热水中的融化仅仅是教师预设的,冰的融化也可以用其他不一样的方法,如让它自然融化、放在手中用手的温度融化、用吹风机吹等等,本次活动后,可以让幼儿在探索区继续实验探索,教师多提供一些辅助的材料。

  3、长时间玩冰,幼儿的小手有冻伤等危险,建议老师在旁指导。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3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试一试。

  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数一数。

  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想一想。

  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4

  活动目标:

  1.简单认识一些农用器械,知道农业机械的使用能给农民带来很多的便利。

  2.产生设计新机械的欲望。

  活动准备:农民劳动、现代机械等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农民田间劳动的方式:

  1.师:小朋友,我们都学过古诗“悯农”,在诗里农民是怎样进行劳动的?(利用已有经验入手)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田辛苦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农民伯伯们是怎么种田的。

  3.幼儿体验以前农民耕作方式

  我们也来学学农民伯伯种田插秧的样子好吗?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4.小结:农民伯伯的劳动非常辛苦。如:翻田,播种、拔秧、插秧、收割等都要用手一点一点进行,干活又慢又累,但是现在农民伯伯有一些好帮手来帮助他们了,你知道有哪些吗?

  二、了解一些现代农用机械的作用:

  1.看课件(拖拉机):

  这又是什么机器?(拖拉机)它可以帮助农民做什么呢?

  师:对,有了拖拉机耕地,农民就不要用锄头一锄一锄地翻地,只要在拖拉机耕完后稍微用锄头拉拉就可以了,这样农民比原来就省力了。

  2.看课件(播种机)

  见过这种机器吗?有什么用?

  师:这是花生播种机,农民们只要把花生装进兜里,开动它就可以播种了。(再放课件):这是棉花播种机,还有是玉米播种机,有了它们,农民播种就又快又方便了。

  3.看课件(收割机):

  (1)你见过这种机器吗?它叫什么?(收割机)它用来做什么?

  (2)你发现用收割机来收割稻子有什么好处?(速度快;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

  4.看课件(花生播种机、棉花播种机、玉米播种机)

  5.师小结:有了收割机可以帮助农民收割稻子,农民就不用弯着腰用手一棵一棵去割,这样速度又快效率又高。

  三、讨论:

  1.师:现在有了这些农用机械,农民伯伯的劳动轻松多了,而且比以前更节约时间了。如果请你为农民们再设计一种机器,你想设计怎样的机器?为什么?

  2.小朋友想得很仔细,想出了许多能帮助农民伯伯的机器,那你们回去画下来明天带来好吗?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5

  设计意图

  引导幼儿充分动手操作感知、发现物体摩擦后产生静电现象,初步了解静电的相吸、排斥、放电现象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静电的利用与防止。使幼儿用观察记录的方式,交流探索摩擦起电现象的过程和结果,并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表达与描述。科学《会飞的纸屑》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尝试与他人不同的方法,不但增强其自信心。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摩擦起电的兴趣,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

  2、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碎纸屑、塑料尺、钢尺、水彩笔、铅笔、毛皮、棉布等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引出探究问题。

  1、回顾会飞的东西。

  教师: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谈论会飞的东西,你知道有哪些熊熊哦会飞吗?

  这里有许多小纸屑他们也想飞,你有什么办法让它们飞起来?

  2、引导幼儿想办法让小纸屑也能飞起来。

  3、介绍操作材料。

  教师:我们看看,桌子上有哪些材料?请你们想办法,试着用这些材料让小纸屑飞起来。

  二、分组探究

  分小组,探究如何使纸屑飞舞起来。

  试着用这些材料让小纸屑飞起来。

  三、教师演示,幼儿实验与讨论。

  1、教师演示

  教师:刚才老师用了塑料尺和毛皮让纸屑飞起来,其他材料行不行?你们试一试?

  2、幼儿进行实验,尝试用本组的材料或其他替代品使纸屑飞舞起来。

  这次实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并给大家演示一下。

  3、幼儿演示自己的实验结果,交流其他可以使纸屑飞舞起来的材料。

  4、讨论纸屑飞起来的原因,了解摩擦生电的现象。

  教师小结:因为我们的塑料尺经过摩擦,产生了电,电能把很轻巧的纸屑吸过来,纸屑就是被塑料尺上的电吸过去的。这种现象叫摩擦生电。

  四、请小朋友仔细听录音:静电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静电,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我的.存在。从一粒灰尘在空中飘荡,到震天动地的电闪雷鸣,都有我静电的作用,平时我很安静,人们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当两个物体摩擦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我了,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除了塑料小棒摩擦绸布可以吸起纸屑、手套摩擦有机玻璃板可以让蝴蝶飞舞,平时小朋友梳头的时候有时会感到头发跟着梳子飘了起来,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开玩笑,另外,我最喜欢干燥的环境。在空气干燥的冬天,有时小朋友的手和别人猛的一碰,会感到被电了一下,还有小朋友晚上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滋拉滋拉"的声音,关了灯还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现在你们认识我了吧。

  <<<12活动总结:

  原来是这样。今天我们小朋友认识了神奇的静电,知道了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哪些东西容易产生静电,还懂得了有关静电的许多知识,大自然里蕴藏着无穷的奥秘,等着小朋友去发现、去探索。老师在科学区里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小朋友可以在活动时继续玩产生静电的游戏。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里为幼儿准备大量有关玩静电游戏的材料,除教学活动中所用过的以外,还添置如毛皮、丝绒、铁梳、木梳等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供幼儿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认识了静电现象,初步感知了摩擦起电的原理。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探索欲望很强烈。在探索中孩子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只要将塑料物品在衣服或头发上磨擦或用手不停地与塑料物品磨擦,就能将彩片吸起来。课间活动时,他们兴致勃勃地拿起手中的塑料物品在身上摩擦,然后去吸彩片,他们认为任何东西磨擦后都能将彩片吸起来。对此,我没有给予否定,而是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一些不锈钢杯子、积木、玻璃杯等材料,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发现问题。当孩子们发现不是所有东西磨擦后都有吸力时,我又及时向孩子们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在科学实验教育活动中,我们应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从而热爱生活,为孩子独立进行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活动评析

  一、选材贴近幼儿生活《纲要》指出:

  科学教育的内容要在幼儿生活经验上,从身边的事入手。本活动以幼儿熟悉的水彩笔、纸屑及几种常见的生活材料为载体,让幼儿在操作摆弄材料过程中体验纸屑“飞”起来的心动感觉,感知摩擦生电这种科学现象。让幼儿边玩边学体验成功的乐趣,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王老师对教材分析比较透彻,明确重难点,以及活动中的三个环节也是一目了然。

  二、目标表述明确

  操作性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从王老师对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制定来看,是全面、具体的,也具有科学性,并符合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活动结构合理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5篇(中班科学有趣的风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教案10篇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2篇 下雨了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实用科学教案范文5篇 科学应用教学设计

实用的科学教案4篇(科学领域教案实验)

大班科学教案范文5篇(大班科学20案)

小学科学教研组的工作总结9篇(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word)

实用实用的科学教案3篇 科学的实用性

中班科学教案范文3篇(中班科学教案大全集200)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 大班科学一分钟教案

中学第二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3篇 第二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