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打电话》教案范文3篇(打电话优秀教案),以供参考。
《打电话》教案范文1
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由音乐切入的艺术课。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在学唱《打电话》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和创编新的歌词和表演动作,能尝试给不同的人物打电话,享受通讯手段带给人类的便捷,在快乐的气氛中,分小组进行模拟创作和表演活动,通过表演激发孩子们下意识的情感态度,发展其语言表达和即兴表演的能力。
活动建议:
1、欣赏与模唱。
2、生活练习。真电话:妈妈、朋友;假电话:圣斗士、火车侠、奥特曼。
3、音乐游戏练习。
4、创作与表演。留任务,分成三组给不同的人打电话。生活中:妈妈、朋友、119、110;假想:
5、评价与创新。提供服装、道具、化妆来激发表演欲望。
多种选择:
1、音乐。
2、VCD光盘。
3、服装与道具、化妆。
4、电话与手机。
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进行音乐游戏,大胆的改编歌词和创编动作;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活动中投入。
2、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打电话》
场地:活动室、睡眠室,与孩子们玩起来。
教学过程:
⑴欣赏与模唱
①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歌曲。幼儿:什么歌曲?
教师:小朋友仔细听,就能发现。
②放音乐《打电话》,一共三遍:妈妈、朋友、9小哪吒
③教师:你知道歌曲的名字吗?幼儿:《打电话》。
教师:你会打电话吗?幼儿:会。
教师:打电话需要注意什么呢?幼儿:知道电话号码、有事、占线、节省时间。
⑵学打电话
①生活电话:打外线。
②想象电话:打内线、园内教师配合。
⑶音乐游戏:《打电话》
幼儿创编新歌、新动作、模仿状态。
⑷创作与表演
①教师:我们会打电话啦,而且将电话打给了妈妈、外星人、119,能不能表演一个打电话的节目呢?
幼儿:能。
教师:好。我请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表演三个不同的打电话节目,现在我们去排练,一会儿演出。
②请幼儿分三组来练习和创作。
③请幼儿来看节目,推荐一名节目主持人或教师主持。
⑸评价与再创造
①评价刚才同伴的表演,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②提供服装、道具和化妆。
③幼儿再一次表演,幼儿欣赏。
⑹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表演角继续排练打电话的节目,我们一起准备需要的服装和道具,好吗?
活动反思:
这节课,围绕“尽快通知到每一个人”这一核心问题,构建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1、在教材处理上,实现了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打电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评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其情境是打电话尽快通知15名学生参加演出。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把握,在尊重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估计到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方案比较困难,因此采取分层递进的.方法,先让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7人”的方案,进而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方案。这样处理教材,分散了难点,也符合数学归纳的思想和方法。
2、“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涵决定了其过程性目标的重要地位。本节课将探究“怎样打电话最省”的过程作了较大的铺陈,教学中有意让学生不断经历试误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设计不同的方案,于是,从方案一的“逐个通知”,方案二的分组通知,最后逐步优化到 “所有人不空闲”,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的思想。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图、式等方式来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结果,彰显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解决策略,同时也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以及建模思想的渗透。因此,尽管此环节的教学时间大大增加,但是,这一学习材料的教育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拓展。
3、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这节课是从让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7人的最佳方案开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继而,教师建议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分析、归纳,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所有的人的最佳方案的形成、规律的发现,不是老师“给予”的,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主动获得的。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
当然,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就本节课而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还很多,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小百科:电话英语:Telephone,出自希腊语τ?λε(tēle,意为“远”)和φων?(phōnē,意为“声音”),旧译德律风]是一种可以传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
《打电话》教案范文2
一、活动目标
1、明确歌曲的情境,带幼儿了解歌词大意。
2、学会歌曲,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进行演唱。
3、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小娃娃手偶两个
2、玩具电话一部
3、音乐《打电话》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教师情景表演,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她叫点点,他叫豆豆(教师从背后取出)。点点和豆豆今天要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啊?
2、教师布偶表演歌曲情境,请幼儿安静欣赏
豆豆:喂喂喂,你是点点吗?
点点:哎哎哎,我是点点啊。
豆豆:点点,点点,你在哪里啊?
点点:豆豆,豆豆,我在幼儿园呢!
教师提问:故事中豆豆和点点在干嘛啊?点点告诉豆豆自己正在哪里呢?引导幼儿回忆思考,大方回答。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安静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读歌词,可以配合节奏动作,拍手或者拍腿。
(3)教师幼儿进行问答游戏,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演绎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表演歌曲
(1)教师利用布偶,与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
(2)鼓励幼儿利用玩具电话跟随音乐进行情景表演。
四、活动延伸
鼓励和帮助幼儿记忆生活中的常用电话号码,比如紧急电话110、119、120等。为幼儿提供区角游戏,任由发挥表演,情景模拟。请幼儿回家后将歌曲唱歌自己的.家人听!
五、活动总结
通过《打电话》音乐游戏初步让幼儿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意识,知道打电话可以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另外通过活动延伸还讲生活中的紧急电话告诉幼儿,在发生意外和危险时可拨打这些电话!让幼儿在玩中学习知识!
《打电话》教案范文3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2~133页内容。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画图,列表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3、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会绘制示意图设计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
2、通过观察示意图,探寻规律。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小黑板)小明帮妈妈烧水,给客人沏茶。烧水需8分钟;洗水壶需1分钟;洗茶壶茶杯需2分钟;沏茶需1分钟。客人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喝到沏好的茶?
生:思考汇报。
师: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节省时间)对!可以节省我们宝贵的时间,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生活中蕴涵着不少数学知识呢,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还要多动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合理,更科学。
师:大家打过电话吗?打电话时应该注意什么?(板书:打电话)
生:思考汇报。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都说得真好,看来打电话之前,一定要想好内容设计好方案,这样才能省时省钱高效节能,现在有这样一个打电话的问题,请看小黑板:
有一个重要通知,校长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通知给3个老师,每分钟通知1人,通知这3位老师最快需要几分钟?
师:谁知道,并说说你是如何打电话的。
生:三分钟。一个一个通知,共需要3分钟。
师:谁同意他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吗?
生:两分钟。在第1分时,校长通知了第1位老师。(板书:示意图)在第2分时,校长通知了师2和师1同时通知师3(继续完善示意图)(画示意图时,我把第一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竖组,第二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竖组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楚)师边说边板书: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通知3个人只需要2分钟。
师:打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同时打,不重复通知,通知的每个人都不能闲着,每分钟都给要通知的人员打电话。
师:我们通过示意图的`设计帮助我们找到了打电话最省时方案。
我们继续看小黑板。
(出示)一个合唱队有7人,为庆祝六一临时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
师:谁来读一遍题?
师:“尽快”是什么意思?
生:用最短的时间最省时。
师:我们看到给3个人打电话最少用2分钟,这次通知7个人,怎么打最省时呢?
师:看来已经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想到了答案了,有同学还在思考,这样我们请前后4人一组合作学习,用集体的智慧商量一套最省时方案,要像老师一样画一个示意图,既可以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使我们的思路不混乱。又使他人看得更加清楚直观。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7个人怎么打最省时呢?开始吧!
师:停!同学们设计好了吗?那咱们就汇报交流一下,交流时要先说出最少需要几分钟,再说说你是怎么打的?看谁说得最干脆最有条理,哪组先来?
师:其他组设计的方案和他们都一样吗?哪组和他们的不一样请你来说说?
(若一样在叫一组重复一次;若不样对比两组方案那组设计的最省时,让学生在把省时的方案说一遍。)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很快就设计出了最佳方案,
师:没想到打电话,还蕴含着这么多丰富的数学知识呢。
师:如果要通知15个人,又怎样打最省时呢?先来猜一猜。
生:可能是……利用示意图独立探究答案。
师:演示通知另8人的示意图。
师:通知15人最少只需要4分钟就可以。
师:让我们来看看统计的打电话的情况吧,你们发现了么?
时间/分钟
通话的人数/人
通知的人数/人
生:思考汇报。
(三)探讨规律
师:现在老师要通知1023人,最少需要几分钟?先来猜一猜吧!(可能是……)如果让你求出到底用几分钟?你会怎么做?能不能还是画示意图了呢?
生:遇到要通知的人数特别多的时候,用示意图就太麻烦了,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师: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求解呢?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分钟,通话的人数4可以写成:(2×2=22),通知的人数:22-1;
3分钟,通话的人数8人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2x2x2=23)通知的人数:23-1;
4分钟,通话的人数16人可以怎么写呢?(2x2x2x2=24)通知的人数:24-1;
猜一猜5分钟,已知的总人数用算式怎样表式?
归纳得到:n分钟,通话的人数为:2n,通知的人数为:2n-1。
(小黑板出示2的1次方道2的10次方让同学们读并参考,解决思考题。)
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29=512210=1024
师:通知1023人仅需要10分钟,这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
(四)深挖内涵
师:现通知5人需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
师:3分钟。因为2分钟时最多可以通知22-1即3人,3分钟时最多可以通知23-1即7人,5人在3人和7人之间。因此时间在2分和3分之间,要保证全部通知,应该选大不选小,因此只能是3分钟可以通知5人。要通知17人,又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24-1<17<25-1,通知17人在4到5分钟之间,所以要选5分钟。
师:通知50人最少要几分钟呢?
(五)课上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打电话的学习,我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虽然学习的是打电话的方法,其实更重要的是通过打电话这件事,打开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更加聪明,更加有条理地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动脑筋,统筹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合理。
六、板书设计
打电话
n分钟,最多通话人数:2n最多通知人数:2n-1
《打电话》教案范文3篇(打电话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 打电话教案7篇
★ 大班音乐教案《小老鼠打电话》6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 小老鼠打电话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