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摆的研究教案3篇 《摆的研究》教材分析,供大家赏析。
摆的研究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思考推测出影响摆摆动的因素,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知道对比实验中的定变量关系,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和探究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具准备:
铁架台、线绳、曲别针、小螺帽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一个简易摆。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的装置吗?
(摆钟,秋千,吊环……)
师:在科学上,我们将这个简易的.装置叫做“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摆。(板书:摆的研究)。
师:同学们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这根线叫什么?下面的重物叫什么?
这根线在科学上我们称它为摆线,下面悬挂的重物我们称它为摆锤。
你们想不想做这样一个摆呢?请材料员拿出材料,开始吧!
2.学生做摆。
(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制作)
3.数摆。
师:同学们,做完了吗?那我们怎样来数摆摆动的次数呢?哪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一生上台示范,大家观察。)
师:我们在数的时候,手拿着摆锤,摆线要拉直,实验时,将手轻轻一放,不要用力去推,摆出去,再回来,这样往返一次,我们叫做摆动一次,数1。
教师示范,将摆锤轻轻放下,口中倒计时:3、2、1,放——停,一共摆动了几次?
教师再示范,在摆锤还没有返回的时候喊“停”,要求学生弄清:如果没有摆回来,就不能算一次。
二.展开:
1.数自己做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
师:同学们,会数了吧!那让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了多少次?
在数之前,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学生提出数摆注意点)
师:是啊!在数摆之前,周老师也有一个友情提醒:(小黑板出示要求)
(1)合理分工:1人掌握摆锤,1人看时间,1人数数,1人记录。
(2)实验一次记录一次。反复实验三次。
(3)实验后共同分析,选择好我们的数据。
2.汇报,教师板书。
3.这些数据都是我们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在相同的时间内,为什么摆的次数会不一样?——这是最主要的)
4.是啊!都是10秒,摆的次数有多有少,这说明摆的快慢不同。你猜测为什么都是10秒,摆的快慢会不一样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重点的板书: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角的大小)
(摆角的大小学生可能不会说明白,但应该可以说出这个意思,例如学生说出摆的幅度师就概括揭示:在科学上,我们称这个为摆角。)
三.加深:
1.制定实验方案。
师:同学们,我们猜测摆的快慢跟这些因素有关,事实真如你们猜测的那样吗?我们还得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师:现在请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呢?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的假设是什么?我们的猜想是什么?不变的条件和可变的条件有是什么?
请记录员拿出记录单,小组讨论,并填写完整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
2.讨论实验方案。
师:好了,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家的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
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的实验方法,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结果。
特别是在当学生说到摆线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为了让实验的结果更明显,在选择两次摆线的长度时候,要相差大一些,不要太接近。
3.学生实验。
师:下面就要开始实验了,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4.实验汇报。
师:实验完成了,我们要照例开一个实验的报告会。
请各小组的报告员将你们的实验结果告诉给我们。
学生汇报结果。
汇报的重点: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跟你们实验前的猜测一样吗?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如果实验中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那得让学生上台展示一下,共同来找找出错的原因在哪儿?
摆线的长短汇报时,还应再引导学生得出:摆线越长,摆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就越快。
5.实验小结。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都是无关的,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
四.拓展:
1.再做摆。
师:同学们,通过研究,我们知道摆的快慢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系,如果周老师要求你做一个在10秒钟内摆动10次的摆,你会吗?赶快试试吧!
学生做摆,调试。
2.学生展示。
师:大家都好了。请将我们的摆全部放到桌子上,请各小组的材料员拿摆锤,周老师为你们计时,一起来数数。
一起数摆。
师:成功了吗?请成功的小组举手告诉大家。
师对成功的一些小组:请问,你们现在的心情如何?
师:非常好。记录数据是非常科学的方法,有了数据,就更有说服力了。
五.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了刚才这么长时间的研究,能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收获吗?
(我知道了摆锤、摆角和摆线,我还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重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还有,摆线越长,摆速越慢,摆线越短,摆速越快。)
附板书:
摆的研究
摆锤
无关
摆 摆角
越长越慢
摆线 有关
越短越快
摆的研究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2、方法过程: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认识到在试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四、教学准备:
铁架台、记时器(手表)、线若干、钩码、记录表格、教学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伽利略的故事。(幻灯2)
2、复习旧知。(幻灯3、4)
(二)探究新知
1、板书课题(幻灯5)
2、学生预测(幻灯6)
生:a、可能与摆锤重量有关。
b、可能与绳子长短有关。
3、材料建议:(幻灯7)
为使单摆接近理想化,摆线选择避免使用有一定质量的粗线,而选择质量轻的细线;摆锤选择,为减少空气阻力对摆幅的影响,选择体积小一些、质量大一些的钩码为摆锤,没有钩码用螺帽也可以。
4、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幻灯8)
比较测定15秒摆摆动的次数,在实验时要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并多次测定保证实验的准确。摆线要拉直,不能弯曲;摆幅不要超90度;轻轻放掉摆锤不能用力送,要自然释放;如果摆锤碰到障碍物时(如铁台),要重新开始;注意观察摆的快慢,并及时记录次数。
5、操作方法:(幻灯9)
用手指夹住摆锤,将摆线拉直慢慢抬高(不能过高)。检查摆线与横杆是否垂直;松开双手,使摆自然摆动,摆锤摆动必须严格控制在一个竖直平面内振动
6、实验分工:
记录员1名,计时员1名,计数员1名,操作员1名,汇报员1名,器材员1名。
7、实验一:(幻灯10)(幻灯11)
师:我们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重量有关,那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摆幅大小和摆线长度不变,改变摆锤重量,重复观测原重量,2倍重量,3倍重量的'摆锤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
8、实验二:(幻灯12)(幻灯13)
师:我们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那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摆幅大小和摆锤重量不变,改变摆绳长度,重复观测原摆绳长,2倍摆绳长摆锤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
(三)、汇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填写的报告单,把本组测量的数据在全班展示。
(四)、得出结论:
1、提问: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幻灯14)
2、推测:这两个摆每分钟摆动次数一样吗? (幻灯15)
3、师演示实验。
4、小结。(幻灯16)
(五)、总结:
1、本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2、师提问学生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六)、课后延伸:
1、练习设计:(幻灯17)
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 )
摆动次数与( )无关,与( )无关,与( )有关。
摆线越( ),摆动越( );摆线越( ),摆动越( )。
2、知识应用:
小明家的摆钟走慢了,应该把摆长怎样调一下?
(应该把摆长调短一点,让它摆快一点。)
3、鼓励学生:(幻灯18)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的快慢与
摆锤重量有关 摆线长短有关
(×) (√)
摆的研究教案3
设计意图:
学生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常常发现:实验中获得的一组数据差异很大,能充分说明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而获得的另一组数据差异虽小,但不能充分说明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我们把第二类数据称为“特殊数据”。面对这样的“特殊数据”,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发现新的问题,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持续探究力和提高实证是非常有益的。本节课试图作一尝试。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实验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2.尝试在实验数据的观察分析中发现新问题,对实验进行多次修正。
3.提高控制变量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实证。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实验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教学难点:
尝试在实验数据的观察分析中发现新问题,对实验进行多次修正。
教学准备:
铁架台、细绳、钩码、实验记录单、计时钟。
教学过程:
注意力集中1
1.课前预习:自学五下《科学》教材P60~61,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常态数据和检验实验的方法。
2.说一说你的预习收获是什么?适时板书: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无关。
3.出示上节课的实验数据,复习:
这些数据说明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适时板书:摆绳短摆动快,摆绳长摆动慢。
在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是哪一个条件?控制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4.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有没有关系”,要改变的是哪一个条件?控制不变的条件是什么?用钩码来作摆锤,你准备怎么改变摆锤重量?
5.师补充实验要求(以PPT形式出示)。
要求实验完成后,由记录员负责把数据填入电脑表格中。
数据预测:你估计实验中的数据会是怎样的?
注意力集中2
6.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记录员认真记录数据。
注意力集中3
7.分析数据:这些数据能说明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吗?
通过查资料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也就是说三次的数据都应该相同?有些小组的实验数据却不一样,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呢?
8.小组讨论有可能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可能与实验材料、操作方法等因素有关)
9.集体交流:原因是什么?准备怎样改进?
注意力集中4
10.学生再次实验
第二种:不交流,直接让学生再次实验。
注意力集中5
11.第二次汇总数据,观察分析:这些数据能说明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吗?
11.请三个数据不一致的小组上来演示,大家帮着找找原因。
12.:从刚才的几次实验中,你有什么收获?
13.继续探究:出示两个摆(摆绳短但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猜测:你觉得它们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快慢(次数)会一样吗?为什么?(一样,因为两个摆绳的长度一样;不一样,因为摆锤的长度不一样。)
14.请两生上来演示实验,其他同学观察,思考:要让两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有什么办法?
15.请两生再次演示实验,其他同学观察,思考:有什么新发现?
摆的研究教案3篇 《摆的研究》教材分析相关文章:
★ 托班教案我爱小动物3篇(幼儿园小班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及反思)
★ 小学教案7篇
★ 有关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