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玩积木》教案3篇(幼儿园中班一起玩积木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4-01-01 16:5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一起玩积木》教案3篇(幼儿园中班一起玩积木教案及反思),欢迎参阅。

《一起玩积木》教案3篇(幼儿园中班一起玩积木教案及反思)

《一起玩积木》教案1

  活动目标

  1、锻炼触觉。

  2、学习看图拼搭积木。

  3、感知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用稍大的纸箱做成“魔箱”。

  2、小型积木人手一套。

  3、教师事先用小型积木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构成各种操作底卡,有些图案没颜色,有些图案上的颜色与积木上的面的颜色一致。

  4、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搭积木》。

  活动过程

  一、游戏《神秘魔箱》

  1、摸一摸:出示装有小积木的“神秘魔箱”,请一幼儿伸手进去摸摸看箱子里装了什么宝贝。

  2、猜一猜:请几个幼儿分别从箱子里摸积木,让幼儿先猜猜是什么形状的积木,再摸出来看看是否猜对。

  二、游戏《堆积木》

  1、交代游戏规则:选择一张操作底卡,从摸箱中摸出相应积木拼搭出底卡上要求的形状。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底卡,分组摸积木拼搭。

  3、鼓励幼儿选择没色彩的操作底卡进行操作,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在底卡上(为操作底卡涂色)。

  三、总结分享

  展示幼儿的建构作品。

  请幼儿分组介绍自己搭建的作品。

  四、引导幼儿操作学习包《搭积木》

  活动延伸

  将各类积木投放到建构区让幼儿练习搭建。

  将若干积木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分类、排序。

  幼儿园搭积木教案设计

  幼儿园搭积木教案,搭积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锻炼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变得更聪明,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游戏。

《一起玩积木》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具准备:

  每两个学生准备20块正规的小正方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们玩过搭积木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搭积木》。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积木增减游戏。”

  1.老师说说游戏规则:两人20块积木(同桌互相合作),每次谁来先玩,有石头剪刀布来定输赢。赢的同学先来玩,输的同学做小老师,看看对方说对了吗。每个同学一边玩,一边说:“先摆几块,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现在有几块?”摆放积木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

  2.学生动手搭一搭。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中学乐,学生脑海里呈现对20以内不进位的加减法的计算,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出示课件

  (1)我们来看看笑笑在做什么?

  ①说说图的意思?----先摆13块,再放2块

  ②问:现在有多少块?

  ③你能列出算式吗?(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积木摆一摆),在书本P74上写一写。

  ④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3+2=?(板书)

  ⑤请一个学生在计算器摆一摆这里的积木。----先在个位摆上3个珠子,在十位上摆1个珠子。

  (师分别用黄色粉笔在个位上描一描,十位用白色)

  ⑥可是笑笑再放多2块积木,那么这个2又在哪个位上?——个位。

  你怎么知道的!---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所以在个位摆上2个珠子,之前个位上有3颗珠子,后来再个位上放多2个,所以个位现在有5个珠子,十位上还是1。

  刚才我们通过摆珠子,帮笑笑列出算式,还求出得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不能随身带计算器,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15 13 + 2 = 15

  【设计意图】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2)看淘气是怎样摆积木?

  ①说说图的意思?

  问:剩下多少块积木

  (原来有多少块积木,你怎样知道是18块?可淘气拿走了2块)

  ②学生汇报,你能不能说说你计算的过程? 18—2=16

  (引导学生说出18、2的个、十位)

  ③教师说明:我们在计算器摆一摆,原来有18块,18表示1个十和8个一, 2表示什么?(生:2个一)。

  因为淘气是拿走2块,所以,老师在哪个位上拿走2 块?(生:个位)。当老师拿走了两块之后,计算器变成多少?(生:16)。

  看看同学们算的,跟老师从计算器摆的结果怎样?---一样

  那么我们怎样在算式里计算出16呢?先18上的个位上的8减去个位上的2,所以个位剩下6颗,(黑板写6),在来看,十位上的1有没有拿走,所以十位上的1不变,直接写1, 现在这个数是16。

  (3)总结算法。

  ①学生试着总结。

  ②教师订正并板书。

  三、巩固新知

  1.书本做一做

  (1)动手写一写,在书本写一写

  (2)学生汇报

  (3)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书本说一说

  (1)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完成。每组分别有个数字,谁能先写完,就能出来分别跟其他组的同学相碰,哪组列得算式越多,加的星星越多。

  (2)学生汇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积木 13+2=15或2+13=15

  18-2=16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一起玩积木》教案3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十几加几、减几。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师板书:10+5=15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10+6=1610+7=17

  11-1=1016-6=1017-7=10

  11-10=116-10=6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一起玩积木》教案3篇(幼儿园中班一起玩积木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一起玩》活动教案10篇 一起玩耍教案

《一起玩》教案9篇 小班玩具一起玩教案

大家一起玩小班教案12篇

小班美术和太阳宝宝一起玩教案3篇(和太阳宝宝做游戏教案)

《平平搭积木》教案8篇

我们一起玩社会教案3篇 一起玩社会教案大班

大家一起来教案8篇(大家一起来动手教案)

中班主题大家一起来刷牙教案3篇(幼儿园教案大家一起来刷牙)

小班玩具大家一起玩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玩具大家玩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一起来分享3篇 小班健康分享真快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