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案5篇

时间:2024-01-16 16:2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5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任务1——人机对话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进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任务2——电脑翻译助手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任务3——文字识别进行时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进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学生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任务,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概括出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元素与内容,会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界面。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升合理利用原则与方法设计优秀界面作品的能力。

  3.培养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媒体作品设计的原则。

  【难点】合理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带领观看《京剧宛》网站,引导学生从色彩、布局与导航思考,简要说明界面设计的.重要性,并提问学生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界面呢?它要遵循哪些原则?

  ——引入新课《布局设计》。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作品感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呈现优秀界面作品《快乐校园》,并将班级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作品界面有什么内涵,从哪些信息可以体现;2.作品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内涵。教师提示学生:布局设计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去观察,在欣赏作品时要注意其整体风格,不要过分注意作品的具体内容,是“浏览”作品。

  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随机进行提问,最终归纳出该多媒体作品的特点有:这是一个充满优良传统与团结活泼的校园,是快乐的;画面各元素布局精美,内容丰富明朗。色彩以浅蓝色为主,表示校园美丽、洁净、安定,是读书的好地方。

  任务二:设计原则和方法

  参照教材内容,教师设计6个问题。1.你认为作品的设计要遵循什么原则?2.如何进行界面的布局?3.如何突出主题?4.如何使用色彩?5.如何使用文字?6.如何设置交互功能?

  学生根据书本给出的原则,围绕以上问题分组讨论,并记录相应结果。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结合学生提交信息总结、布局设计与美术设计,简要讲解交互设计,特别按钮在界面上的位置、大小。

  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和汇总。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成果强调设计一个界面的各种原则和方法:界面布局要一致;简明清晰要突出主题;文字、色彩要搭配;交互设计要方便。最后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

  (三)巩固提高

  通过浏览常见网页界面的布局与颜色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弥补课堂知识。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对多媒体作品《伟大的祖国》进行界面布局设计。

  四、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3

  课 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授、分层、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

  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明白载体的含义。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3.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间接的。

  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信息可靠性强

  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费时、费力

  直接的方法举例:做科学研究、做调查

  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省时、省力

  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信息可靠性不强

  间接的方法举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我们主要讲解从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在有目的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保存和传输。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远古时代,人们是通过感观来收集和处理信息。

  2.近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扩大了人们处理信息的时间,缩短了空间。

  3.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讨论:1、每个同学举出你身边是信息的案例;反过来找出一些承运信息的载体。

  2、找出信息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差异。

  小结:

  1.什么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3.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媒体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2、通过观察自主归纳、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归纳和团结协作能力。

  3、通过学习多媒体的相关应用,体会多媒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媒体、多媒体的概念和类型。

  【难点】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不论是拨打电话还是写信,都是使用媒体去表达和传播。媒体顾名思义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人类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者技术手段。请学生踊跃发言说说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过什么媒体来传递信息,从而使学生更有代入感地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我们身边的媒体

  教师让学生先阅读教材,找到媒体的概念是什么,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他找到的概念。【我们将类似文字的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体。】教师补充媒体的形式和发展。

  教师组织学生以相邻四人为一组,进行5分钟的讨论,结合课本上对多媒体的分类,说说看都有哪些分类,每个分类是如何定义的。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将媒体分为五类,信息技术每一组学生分别总结一类的定义。【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引起视觉反应的文本、图形和图像等】【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它有各种编码方式,如文本编码、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等】【表现媒体: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和摄像机等输入媒体以及显示器、打印机和扬声器等输出媒体】【存储媒体: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软盘、光盘和胶卷等】【传输媒体: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和光缆等】教师补充总结媒体在生活中的其他实际应用。

  2、多媒体的冲击

  教师引导:多媒体除了应用于学习外,还可以应用于娱乐。电子游戏就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多媒体应用形式。“上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浏览各种信息、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实际上吸引我们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网络上丰富的多媒体信息。

  老师讲解多媒体不是多种单一媒体的简单组合,它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数字化的产物,不仅属于媒体范畴,也属于技术范畴。因此,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说,多媒体就是指多媒体技术。尽管对多媒体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多媒体技术的共同特征,即能够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构成一个交互的'统一整体,实现多种媒体的集成应用。

  布置任务让学生对教材上的分类进行总结。学生能够回答出三个特征。【①集成性②数字化③交互性】教师可以点评学生总结精炼等,之后分别为学生具体举例说明,每个特征是如何定义,例如以电子游戏为例,电子游戏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足球比赛游戏要求参玩者全程参与,比赛进程会随着参玩者的操作而变化,结果就是参玩者通过对游戏的操作“编辑”了一场比赛。而电视不具有多媒体的交互性,我们通过选择频道收看不同的内容,但我们始终是被动地收看,我们无法控制其播出内容的变化,也不能参与内容的加工和处理,诸如此类的举例说明。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知识以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书上实践与思考的4个问题,检验学生的习得程度。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可夸奖学生听课认真,理解到位。

  作业:完成书中最后的“活动”模块的两个小活动。

  四、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5

  教学课题

  信息安全和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2、知道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

  3、知道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4、知道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信息安全和保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难点:理解不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原理。

  支撑环境

  所有计算机能够上因特网、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或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

  信息安全和保护,

  教学目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一台出现异常图形、显示信息突然消失、运行速度减慢、频繁出现死机等现象的计算机,让学生讨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计算机感染病毒所致,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又如何防治呢?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二、病毒的特征和防治

  1、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就象人感染了生物病毒一样,不能正常工作,那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一样吗?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有什么异同?(学生看书或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单)

  信息安全和保护,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

  2、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类型?它们防治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分成六组,每组了解一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对象、传染方式等,填写学习任务单;教师引导各组同学进行交流病毒的工作原理以及病毒的危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填写“学生学业成长记录表”。

  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以及病毒防治的工作原理。

  3、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

  由曾经有过“中毒”经历的`同学现身说法,说明感染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症状,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填写任务单)

  信息安全和保护,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

  4、面对计算机病毒我们有哪些防治方法?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明不同类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教师汇总,共同归纳出基本防治方法。

  让学生知道防治病毒的一般策略

  这些是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一些方法,那在网络盛行时期如何来保护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呢?

  引入下一知识点

  三、信息的保护方法

  信息安全和保护,

  1、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安全的保护?(学生看书思考)

  2、如何在网络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你在信息交流中准备采用哪些简单二有效的保密技术?(学生讨论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单)

  了解信息安全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四、小结

  回忆一下,你今天懂得了多少知识?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今后在病毒的防治及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方面会做的很好。

  信息安全和保护,

  设计者:刘建霞 单位:兰山区第一综合高中 电子邮件:zhgzljx@126

  “信息安全和保护”学习任务单

  一、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异同点

  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生物病毒

  信息安全和保护,

  计算机病毒

  二、分组学习,每小组重点了解一种类型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完成下表。

  病毒类型

  传染对象

  传染方式

  信息安全和保护,

  三、你所经历的计算机“中毒”的症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查阅资料,总结不同类型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病毒类型

  防治方法

  系统引导型病毒

  可执行文件型病毒

  信息安全和保护,

  宏病毒

  混合型病毒

  特洛伊木马型病毒

  Internet语言病毒

  五、网络安全保护的措施:

  信息安全和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通过信息,你在病毒防治和信息安全方面还有哪些新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5篇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教案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7篇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12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内容)

高中化学教案3篇

信息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3篇 信息技术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

高中开学班会教案3篇 新学期高中开学主题班会教案

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9篇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总结

教师信息技术提升2.0个人研修计划7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2.0研修计划)

推荐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5篇(信息技术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