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美术教案8选4篇 《美术》教案,以供参阅。
美术教案8选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2、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自身身影的观察,激发对复杂平面形的兴趣。 情感价值观: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3、 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观察后对影子进行更丰富的造型表现。
2、能进行一定的配色和创意造型与表现。
难 点:影子的互相重叠以及想象和描绘。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
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
师: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谜语,你们帮我猜一猜好不好?
生:好!
师:好,这个谜语是: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就在脚底下,怎么也抓不住。
生:影子!
师:非常好!是影子。(板书,影子大王)同学们再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的影子?
生:课桌,书本,盆栽,黑板擦…..
师:对,还有我们自己的影子……那老师就有一个问题了,看下面这张图片,告诉我为什么会有影子?
生:有光照就有影子。
师:对,所以在我们教室只有被阳光照到的一部分的同学和物体有影子。老师这还有别的影子,同学们看看这些影子像什么?(播放幻灯片)
生:兔子,长颈鹿,蛇,马……摩托车,狐狸…..
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影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可以让这些影子变成各种形状。(时间5-8分钟)
2、学生实践
每一组选一名同学上讲台上用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
六、课堂作业:
从上来做手影的同学们中选一名同学再做一遍,其他同学在下面将他做的手影形状画下来,并且同桌之间小讨论一下像什么。最后进行填充配色,完成作业。(时间15分钟左右)
七、作业展评:
师生互评(时间3-5分钟)
八、课堂小结
把你喜欢的影子勾画下来,大胆填充颜色,你的作品就是最棒的。
美术教案8选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难点: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具准备:
各类彩色笔、各类质地的绘画用纸、教学范画。
课 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二、 导入新课
1、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带的各类彩笔,当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用?
2、 揭示课题
三、 欣赏感知
1、 教师出示各类的范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1) 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 他们画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笔?
4) 猜猜是怎么画的?
5)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挂在哪比较好?为什么?
2、 看看他们的用纸,有什么不同?
1) 教师出示各种
质地的绘画用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纸的质感。
2)分组挑选喜欢的纸,猜想会有怎样的效果?
3)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3、 交流体会,相互欣赏
四、 学生作业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的画画。(室内、市外均可)。
五、 教师巡回指导
1、 指导学生正确用笔。
2、 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的绘画。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课堂小结
1、 学生说说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
2、 说说绘画的乐趣。
3、 相互评价。
4、 教师总结。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 绕绕涂涂 (1)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 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3、 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大胆涂绘出物体的形状,并体验绕绕涂涂的乐趣。
难点:绕线涂绘方法的掌握。
教学具准备:
各色、各质地的各类线、范品、学生用纸
课 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美术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1、 出示一堆杂乱的各种线材料。(各色、各质地的线)
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
教师与学生自由的围坐在一起,教师请学生帮忙整理线,边整理边自由的谈谈:
1) 让学生自由的感知各类线;毛线、丝线、塑料线??
2) 各类线的呈现状态;直的、曲的、硬的、软的??
3) 生活中的运用;
4) 线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头发、蚊香??
2、 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 学生成功整理的线团(规则形)欣赏感知。
1) 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 一个线团象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线团添加成物体。
3) 出示葡萄照片,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将线团组合?
4) 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水果。
2、 感知边上那堆未整理的杂线(不规则形)。
1) 启发学生看看象什么?
2) 如何摆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组合)
3) 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绕绕动物,再添加一些环境。
3、 游戏:
教师绕画,学生猜猜绕的是谁?为什么?(抓特征)
四、学生作业。在大纸上,学生将自己绕画出来,教师绕画自己,完成师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教师巡回辅导。
1、 及时反馈、纠正。
2、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 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 作品展示。
2、 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的绕画。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 我的太阳 (2) 教学目标:
1、 能抓住太阳的基本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 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太阳的基本形,大胆的进行想象。
难点:创造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教学具的准备:
范画图片,绘画用纸。
课 时:80分钟
第一课时
美术教案8选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站立的折纸动物的研究与制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立体造型的一般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2.对动物的造型表现进行适当的夸张与装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与制作,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动物是人类的好伙伴。可爱的小猪、神气的小鹿、英俊的小马、笨重的大象、天真的企鹅……这些动物是小学生心中童话王国的嘉宾。利用身边随手可及的材料加以立体表现,引导学生探讨动物能站立的方法,研究折法、剪法和画法等,使纸做的动物站立起来、漂亮起来,这是完全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好美的心理发展规律的。
怎样让动物生活得更愉快,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小学生思考得较多的问题。只要激发小学生这种良好情感与表现欲望,就能让小学生较好地去合作表现立体的折纸动物,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铁铸的小鹿、陶塑的疣猪、铜雕的.群牛……形式多样,情趣盎然。具象与抽象、现实与想象、传统与现代并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与思路。这些精美的雕塑艺术品,主要是让学生真切感受雕塑之美、立体之美,懂得对于身边熟知的动物,可运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大胆发现、认识、联想及灵活运用各种材质的媒材,应物造型,蓄情创造,就会使材料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个人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独立制作完成能站立的折纸动物,当然也可以与同桌一起互助完成。第二课时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动物乐园”。
2.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平面思维向立体形象思维的转换,研究与实践动物站立的方法。
难点:启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根据多种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和制作。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色彩纸、卡纸、废旧挂历纸、旧报纸以及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各种动物图片资料、纸折动物实物若干、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动画引入。
听一听:听课件播放的各种动物的声音。
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
谈一谈: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为什么?
学一学:最喜欢的动物的叫声(如小狗汪汪、小猫喵喵……)。
:这些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2.展开。
继续欣赏动画和图片,逐渐地导出动物雕塑图片。
说一说:看了雕塑家雕塑的动物,你有什么感受?(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神情。)
比一比:这些雕塑的制作材料是不同的,你能说说它们各自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找一找:这些雕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提示:都是四肢着地站立着的。)
想一想:用你手中的纸来制作站立的动物行吗?
试一试:一张纸怎样才能立起来?(提示:折、卷、揉等。)
折一折:有哪几种折法?(提示:对折、二折、三折等。)
想一想:怎样充分利用纸张呢?(提示:构图要大、满。)
剪一剪:展示剪成两半的失败的作品,动画反复播放剪的过程,让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提示:剪时要注意留好连接处。)
贴一贴:给剪好形状的动物形象贴上花纹图案,进行美化。
学一学:这些纸做的立体动物是老师课前制作的,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3.作业与辅导。
作业要求:模仿或自创站立的折纸动物。
学生大胆制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4.与。
玩一玩: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走路动作,上台表演,作。
评一评:谁做的作品大、美,站得牢。(提示:可采用实物投影方式。)
延伸:下节课制作“动物乐园”。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准备好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类纸张、剪刀、胶水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海洋馆或观看温馨“动物家园”的图片或录像资料,较大的有色卡纸和相关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和分组情况。
(2)欣赏评述上节课的优秀作品。
2.讲授新课。
(1)欣赏动物园、海洋馆、花鸟市场等相关的动物图片或录像资料。
讨论: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可以怎样把它制作出来?
(2)用最快的速度折好卡纸并设计出最喜欢的动物外形。全班同学举起来,比一比谁设计的动物最大方、最美;合作小组的同学之间相互赏析,指出修改意见。
(3)讨论:准备添加什么样的花纹图案?可选择哪些合适的颜色?
3.自主表现。
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单件作品,教师巡视辅导,帮助解决制作中的问题。
4.分组合作。
分小组合作完成“动物乐园”,巧妙添加背景,如山、水、树木、花草等。
5.展示讲评。
(1)参观各组合作完成的“动物乐园”。
(2)投票选出最佳合作小组。
6.课堂。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收获?还有些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完善“动物乐园”。
美术教案8选4
教学目的: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学生能够的艺术特点。
2、通过学习,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的作品,能力强的学生能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能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3、激发学生不满足过去,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1、马蒂斯艺术特征,学习他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2、学习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方法,体会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给观者带来的观感。
教学难点:
对马蒂斯教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电脑、电视机
学具: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20世纪的艺术的师——马蒂斯
出示马蒂斯的肖像。
二、欣赏斯的作品
1、《蓝衣女人》创作于1937年。
组内谈感受
2、《金鱼》创作于1912年。
面对这幅画谁愿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欣赏剪纸作品
(马蒂斯的照片)这是他手术后正在创作,猜猜看,他在搞什么创作?
《常春藤与花》是他晚年的优秀作品。这幅作品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给你什么感受?
欣赏马蒂斯的《王者之悲》、《小鹦鹉与美人鱼》
四、评价
1、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意什么?
色块的组合对比()
夸张的装饰色彩()
细腻的写实色彩()
2、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通过本课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马蒂斯的绘画()
马蒂斯的剪纸()
马蒂斯一生不懈的追求()
马蒂斯与野兽派()
其他()
五、小结
你们知道吗?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和一位出色的设计师呢。谈一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美术教案8选4篇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边》3篇 中班幼儿园设计美丽的花边
★ 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热带鱼3篇(幼儿园美术教案美丽的热带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