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8选4篇 《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20 12:13: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美术教案8选4篇 《美术》教案,以供参阅。

美术教案8选4篇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8选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2、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自身身影的观察,激发对复杂平面形的兴趣。 情感价值观: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3、 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观察后对影子进行更丰富的造型表现。

  2、能进行一定的配色和创意造型与表现。

  难 点:影子的互相重叠以及想象和描绘。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

  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

  师: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谜语,你们帮我猜一猜好不好?

  生:好!

  师:好,这个谜语是: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就在脚底下,怎么也抓不住。

  生:影子!

  师:非常好!是影子。(板书,影子大王)同学们再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的影子?

  生:课桌,书本,盆栽,黑板擦…..

  师:对,还有我们自己的影子……那老师就有一个问题了,看下面这张图片,告诉我为什么会有影子?

  生:有光照就有影子。

  师:对,所以在我们教室只有被阳光照到的一部分的同学和物体有影子。老师这还有别的影子,同学们看看这些影子像什么?(播放幻灯片)

  生:兔子,长颈鹿,蛇,马……摩托车,狐狸…..

  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影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可以让这些影子变成各种形状。(时间5-8分钟)

  2、学生实践

  每一组选一名同学上讲台上用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

  六、课堂作业:

  从上来做手影的同学们中选一名同学再做一遍,其他同学在下面将他做的手影形状画下来,并且同桌之间小讨论一下像什么。最后进行填充配色,完成作业。(时间15分钟左右)

  七、作业展评:

  师生互评(时间3-5分钟)

  八、课堂小结

  把你喜欢的影子勾画下来,大胆填充颜色,你的作品就是最棒的。

美术教案8选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难点: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具准备:

  各类彩色笔、各类质地的绘画用纸、教学范画。

  课 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二、 导入新课

  1、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带的各类彩笔,当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用?

  2、 揭示课题

  三、 欣赏感知

  1、 教师出示各类的范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1) 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 他们画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笔?

  4) 猜猜是怎么画的?

  5)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挂在哪比较好?为什么?

  2、 看看他们的用纸,有什么不同?

  1) 教师出示各种

  质地的绘画用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纸的质感。

  2)分组挑选喜欢的纸,猜想会有怎样的效果?

  3)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3、 交流体会,相互欣赏

  四、 学生作业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的画画。(室内、市外均可)。

  五、 教师巡回指导

  1、 指导学生正确用笔。

  2、 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的绘画。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课堂小结

  1、 学生说说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

  2、 说说绘画的乐趣。

  3、 相互评价。

  4、 教师总结。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 绕绕涂涂 (1)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 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3、 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大胆涂绘出物体的形状,并体验绕绕涂涂的乐趣。

  难点:绕线涂绘方法的掌握。

  教学具准备:

  各色、各质地的各类线、范品、学生用纸

  课 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美术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1、 出示一堆杂乱的各种线材料。(各色、各质地的线)

  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

  教师与学生自由的围坐在一起,教师请学生帮忙整理线,边整理边自由的谈谈:

  1) 让学生自由的感知各类线;毛线、丝线、塑料线??

  2) 各类线的呈现状态;直的、曲的、硬的、软的??

  3) 生活中的运用;

  4) 线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头发、蚊香??

  2、 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 学生成功整理的线团(规则形)欣赏感知。

  1) 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 一个线团象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线团添加成物体。

  3) 出示葡萄照片,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将线团组合?

  4) 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水果。

  2、 感知边上那堆未整理的杂线(不规则形)。

  1) 启发学生看看象什么?

  2) 如何摆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组合)

  3) 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绕绕动物,再添加一些环境。

  3、 游戏:

  教师绕画,学生猜猜绕的是谁?为什么?(抓特征)

  四、学生作业。在大纸上,学生将自己绕画出来,教师绕画自己,完成师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教师巡回辅导。

  1、 及时反馈、纠正。

  2、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 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 作品展示。

  2、 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的绕画。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 我的太阳 (2) 教学目标:

  1、 能抓住太阳的基本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 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太阳的基本形,大胆的进行想象。

  难点:创造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教学具的准备:

  范画图片,绘画用纸。

  课 时:80分钟

  第一课时

美术教案8选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站立的折纸动物的研究与制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立体造型的一般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2.对动物的造型表现进行适当的夸张与装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与制作,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动物是人类的好伙伴。可爱的小猪、神气的小鹿、英俊的小马、笨重的大象、天真的企鹅……这些动物是小学生心中童话王国的嘉宾。利用身边随手可及的材料加以立体表现,引导学生探讨动物能站立的方法,研究折法、剪法和画法等,使纸做的动物站立起来、漂亮起来,这是完全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好美的心理发展规律的。

  怎样让动物生活得更愉快,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小学生思考得较多的问题。只要激发小学生这种良好情感与表现欲望,就能让小学生较好地去合作表现立体的折纸动物,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铁铸的小鹿、陶塑的疣猪、铜雕的.群牛……形式多样,情趣盎然。具象与抽象、现实与想象、传统与现代并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与思路。这些精美的雕塑艺术品,主要是让学生真切感受雕塑之美、立体之美,懂得对于身边熟知的动物,可运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大胆发现、认识、联想及灵活运用各种材质的媒材,应物造型,蓄情创造,就会使材料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个人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独立制作完成能站立的折纸动物,当然也可以与同桌一起互助完成。第二课时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动物乐园”。

  2.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平面思维向立体形象思维的转换,研究与实践动物站立的方法。

  难点:启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根据多种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和制作。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色彩纸、卡纸、废旧挂历纸、旧报纸以及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各种动物图片资料、纸折动物实物若干、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动画引入。

  听一听:听课件播放的各种动物的声音。

  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

  谈一谈: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为什么?

  学一学:最喜欢的动物的叫声(如小狗汪汪、小猫喵喵……)。

  :这些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2.展开。

  继续欣赏动画和图片,逐渐地导出动物雕塑图片。

  说一说:看了雕塑家雕塑的动物,你有什么感受?(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神情。)

  比一比:这些雕塑的制作材料是不同的,你能说说它们各自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找一找:这些雕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提示:都是四肢着地站立着的。)

  想一想:用你手中的纸来制作站立的动物行吗?

  试一试:一张纸怎样才能立起来?(提示:折、卷、揉等。)

  折一折:有哪几种折法?(提示:对折、二折、三折等。)

  想一想:怎样充分利用纸张呢?(提示:构图要大、满。)

  剪一剪:展示剪成两半的失败的作品,动画反复播放剪的过程,让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提示:剪时要注意留好连接处。)

  贴一贴:给剪好形状的动物形象贴上花纹图案,进行美化。

  学一学:这些纸做的立体动物是老师课前制作的,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3.作业与辅导。

  作业要求:模仿或自创站立的折纸动物。

  学生大胆制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4.与。

  玩一玩: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走路动作,上台表演,作。

  评一评:谁做的作品大、美,站得牢。(提示:可采用实物投影方式。)

  延伸:下节课制作“动物乐园”。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准备好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类纸张、剪刀、胶水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海洋馆或观看温馨“动物家园”的图片或录像资料,较大的有色卡纸和相关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和分组情况。

  (2)欣赏评述上节课的优秀作品。

  2.讲授新课。

  (1)欣赏动物园、海洋馆、花鸟市场等相关的动物图片或录像资料。

  讨论: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可以怎样把它制作出来?

  (2)用最快的速度折好卡纸并设计出最喜欢的动物外形。全班同学举起来,比一比谁设计的动物最大方、最美;合作小组的同学之间相互赏析,指出修改意见。

  (3)讨论:准备添加什么样的花纹图案?可选择哪些合适的颜色?

  3.自主表现。

  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单件作品,教师巡视辅导,帮助解决制作中的问题。

  4.分组合作。

  分小组合作完成“动物乐园”,巧妙添加背景,如山、水、树木、花草等。

  5.展示讲评。

  (1)参观各组合作完成的“动物乐园”。

  (2)投票选出最佳合作小组。

  6.课堂。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收获?还有些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完善“动物乐园”。

美术教案8选4

  教学目的: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学生能够的艺术特点。

  2、通过学习,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的作品,能力强的学生能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能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3、激发学生不满足过去,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1、马蒂斯艺术特征,学习他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2、学习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方法,体会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给观者带来的观感。

  教学难点:

  对马蒂斯教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电脑、电视机

  学具: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20世纪的艺术的师——马蒂斯

  出示马蒂斯的肖像。

  二、欣赏斯的作品

  1、《蓝衣女人》创作于1937年。

  组内谈感受

  2、《金鱼》创作于1912年。

  面对这幅画谁愿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欣赏剪纸作品

  (马蒂斯的照片)这是他手术后正在创作,猜猜看,他在搞什么创作?

  《常春藤与花》是他晚年的优秀作品。这幅作品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给你什么感受?

  欣赏马蒂斯的《王者之悲》、《小鹦鹉与美人鱼》

  四、评价

  1、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意什么?

  色块的组合对比()

  夸张的装饰色彩()

  细腻的写实色彩()

  2、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通过本课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马蒂斯的绘画()

  马蒂斯的剪纸()

  马蒂斯一生不懈的追求()

  马蒂斯与野兽派()

  其他()

  五、小结

  你们知道吗?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和一位出色的设计师呢。谈一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美术教案8选4篇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范文6篇(小学美术课优秀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边》3篇 中班幼儿园设计美丽的花边

关于大班美术教案模板6篇 大班美术教学教案

小班美术教案《小鸭》3篇(幼儿美术小鸭子教案)

小班美术教案《伞》10篇(小班美术雨伞简笔画)

优秀实用的美术教案5篇(美术教案优质课)

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热带鱼3篇(幼儿园美术教案美丽的热带鱼)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手印画3篇(小班美术大螃蟹手掌印画)

美术教案6用4篇(小学实用美术教案)

有关小班美术教案范文6篇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