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教案6篇(东方明珠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22 16:10: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东方明珠》教案6篇(东方明珠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

《东方明珠》教案6篇(东方明珠美术教案)

《东方明珠》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球与杆连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3.激发科学探索欲望,体验成功喜悦。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学具:球杆若干、塑料球三个(带有连接孔)人手一份。

  2.教具:大记录纸一张、ppt课件一份、用球杆连接搭成的物品2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课件,出示图片“东方明珠塔”,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你去过上海东方明珠塔吗?漂亮吗?为什么?

  请大家仔细观察,东方明珠塔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东方明珠的基本构造由球和柱子建构而成。)

  师小结:东方明珠塔是三个球体和几根柱子连接而成的。

  今天也想请大家来当一回小小建筑师,也来建一个东方明珠塔,你们愿意吗?

  二、造第一层塔:用一个球和几根杆的'连接,探索“最少用三根杆就能稳稳地支撑起物体”的科学规律。

  1、师:我们造房子,应该从哪里造起?对,要从最下面建起,把基石打稳,打牢固了,才能往上造。

  2、师介绍材料。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球和杆,球上有连接口,连接时稍用力。

  3、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先造第一层。请你取一个球,将球杆一根一根连接上,看谁先让球站稳。

  4、统计操作结果。师在记录表上记录。

  “你们用几根球杆让球站稳了?”师根据小朋友的情况,进行记录。

  并根据记录表提问 “最少要用几根球杆让球站稳?”

  5、请幼儿再尝试用三根球杆连接球体,让球站稳了。

  6、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让球站稳了。而且我们发现只用三根球杆就能又方便又稳固地让球站稳。那么用三根杆子撑起的架子我们可以叫﹍﹍?(三脚架)

  三、结合ppt介绍各种“三脚架”

  1 提问:“生活中,你还在哪里也见过三脚架?有什么用?”(幼儿讨论回答)

  2、播放ppt,让幼儿欣赏生活中所应用的各种三脚架,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一起看看,还有那些东西也是用三脚架的。如:话筒架、晾衣架、摄像机架、帐篷、三脚椅子等。

  四、造第二、第三层塔,再次尝试连接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

  1、师:好,我们有了稳定的基石,把塔的第一层造好了,下面就请大家完成东方明珠塔的全部建设。

  要求:稳固而又省材的东方明珠塔。

  2、幼儿操作。(轻音乐)

  3、相互欣赏作品。

  活动延伸:

  师出示用球杆连接搭成的其他物品——椅子、房子,让幼儿欣赏,建议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用杆和球连接,搭出更多更好玩的东西,发现更多的秘密。

《东方明珠》教案2

  教材分析:

  《东方明珠》是一篇时代感很强的课文。通过介绍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观,使上海这座大都市在我们眼里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教学目标:

  认识8个二类字,认识并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通过图片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享受自主练说、自主识字、自我感悟的乐趣,激起自愿搜集图片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第二、三两个自然段的词句。会认、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并能把这8个字写好看。

  教学构想:

  本课在设计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感官上全方位地感受东方明珠。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以自己的眼光来欣赏东方明珠。随着对东方明珠感性认识的增强,再来读文字,感悟东方明珠的高大美丽,就能使学生人情入境。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一项作业,即寻找一些东方明珠的图片,旨在拓展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走向网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们,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一起去欣赏一座广播电视塔,看!(多媒体课件显示东方明珠。)你们知道这座广播电视塔吗?谁来说说?(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说说;她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多媒体课件显示课题:东方明珠,指名认读,注意正音。(明,后鼻音;珠,翘舌音。)(多媒体课件显示书上东方明珠和上海建筑等的全貌图。)东方明珠,她就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显示:黄浦江边。)这座塔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颗绚丽多彩的明珠。(多媒体课件显示书上夜晚的东方明珠和上海建筑等的全貌图。)晚上,塔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显示:五光十色。)这么美的广播电视塔,课文里是怎么介绍的呢?小朋友们能借助拼音自己读吗?自读课文时要一目双行,读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第一组词和词组一座广播电视塔。(在读准“一座…‘广播电视塔”的基础上,连读好“一座广播电视塔”。)一个美丽的名字。(注意轻声“个、的、字”。在读好“一个”“美丽的名字”的基础上,连读好“一个美丽的名字”。)

  (2)第二组词和词组。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在读准、读好“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的基础上读好这句话。)塔上的灯都亮了。(在读好轻声“上、的、了”的基础上读好这句话。)

  (3)第三组词和词组。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在读准“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的基础上朗读这个句子,注意它的连贯性停顿。)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不仅读准词了,还注意了句子一定的连贯性的停顿。

  4、(多媒体课件显示书上东方明珠和上海建筑等全貌图。)看,上海广播电视塔以她独特的风采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小朋友,你们能认真看看图再读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她的位置和她的名字吗?

  三、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2、认真读了课文,现在能想法子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这座塔的位置和她的名字了吗?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也可以用书上的话来说。小朋友们先自己看着图试着说一说。

  3、指名看图介绍。教师及时帮助,及时鼓励表扬。

  4、这么美的广播电视塔,让我们一起看着图来介绍一下吧

  教师引述:上海——,有一座——。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

  四、指导写生字“东、方、有、广”。

  1、记忆字形,注意要点。

  东:第二笔是撇折,下面是小。

  方:共四笔。第三笔是横折钩。

  有:下边的“月”要与撇连接好,不能脱离。

  广:共三笔。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撇,二、三两笔不要连成一笔。

  2、按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板书设计:

  东方明珠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活动。

  1、这些生字谁会读?(出示卡片:东方有广。)

  2、能给“方…‘广”这两个生字找朋友吗?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一定对东方明珠有所了解了,谁能看着这一填空说一说。(多媒体课件显示东方明珠的全貌图。)东方明珠——。

  4、教师小结:正如小朋友们所说的那样,东方明珠这座广播电视塔不管是在白天l还是在夜晚,都显得非常美丽。

  5、看图练习说话。

  (1)你们想亲眼看一下东方明珠这座电视塔吗?

  (2)(教师点击多媒体显示六种不同姿态以及有文字说明的东方明珠。它们分别是晶莹的东方明珠、顶天立地的东方明珠、五光十色的东方明珠、秀丽的东方明珠、热情的东方明珠、欢乐的东方明珠。)小朋友们,请你们边看边拼出下面的文字,看谁看得快、读得准。(学生练习。)

  (3)指名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不同姿态的东方明珠?

  (4)看完这些美丽的图片后,请你选择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图片,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张图片用这样的句式来说:我最喜欢,因为——。

  (5)学生练说。教师适时提醒、点拔,及时表扬。

  二、教学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刚才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了对东方明珠的喜爱。想不想读读作者是怎么来表达对东方明珠的喜爱的呢?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多媒体课件显示白天东方明珠的图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文字,即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显示夜晚东方明珠的图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文字,即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边读边想这两句话,你从中分别读出了东方明珠的什么特点?

  (2)交流汇报。第一句读出了东方明珠的什么特点?(高。)教师适时点评。反复指导把这句话读流利、读出东方明珠的高。

  教师小结:像这样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就是“顶天立地”。(显示词语:顶天立地。)第二句读出了东方明珠的什么特点?(美。)教师适时点评。反复指导把这句话读流利、读出东方明珠的美。“五光十色”的意思和哪些词语的意思差不多?(显示词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3)指导背诵。(分别显示白天和夜晚的东方明珠塔的图,隐去文字。)教师引导学生背诵:白天,东方明珠头顶蓝天……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小组背。自己背。集体背。)

  3、品读第三自然段。这么高、这么美的广播电视塔,她高高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难怪人们会这么说(显示图文对照的第三段自然段。)

  指名读。集体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电、头、了、是”。

  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形。

  2、注意要点。

  电:竖弯钩的竖要出头。

  头:两点为上下两点,撇要舒展。

  四、课外实践。刚才我们欣赏到了东方明珠不同姿态的图片,如果小朋友们还想寻找一些东方明珠的图片,可以到网上查找。(教师示范如何上网找图片。)东方明珠:即上海广播电视塔,1994年建成,高468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它位于中国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尖上,从上到下设有太空舱球体、上球体、下球体等11个圆球,宛如11颗明珠。夜晚,塔上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分外引人注目。

  板书设计:

  东方明珠

  电 头 了 是

  课后反思:

《东方明珠》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上海广播电视塔。体会到科学在发展的喜悦

  教学重点:

  1、学会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上海广播电视塔。体会到科学在发展的喜悦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上海广播电视塔。体会到科学在发展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简介东方明珠。

  2、出示课题。指名读题,注意正音。

  二、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映出东方明珠的画面。

  2、教师在配乐中叙述: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上海黄浦江边,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东方明珠。

  3、欣赏配乐朗读。

  三、初读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目标做到:

  (1)读准字音。

  (2)画出遇到的.生字,多读几遍。

  (3)把不理解的词圈出来。

  (4)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新词。

  3、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点名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指名答。

  (3)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及名字?

  (4)你喜欢这座塔吗?为什么?

  (5)指导用喜爱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

  2、尝试背诵。

  3、小结。

  五、指导写字

  1、记忆字形,提醒注意。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

  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教案4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简介东方明珠。

  2、出示课题。指名读题,注意正音。

  二、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映出东方明珠的画面。

  2、教师在配乐中叙述: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上海黄浦江边,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东方明珠。

  3、欣赏配乐朗读。

  三、初读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要求做到:

  (1)读准字音。

  (2)画出遇到的生字,多读几遍。

  (3)把不理解的词圈出来。

  (4)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新词。

  3、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点名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指名答。

  (3)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及名字?

  (4)你喜欢这座塔吗?为什么?

  (5)指导用喜爱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

  2、尝试背诵。

  3、小结。

  五、指导写字

  1、记忆字形,提醒注意。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映示东方明珠。

  (1)指导看图,学习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东方明珠的样子。指名说。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2)出示: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指名读。说说怎样的人才是“巨人”?点名读,集体评价。

  (3)看图联想,学习第二句。

  出示句子: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点名读。想象美丽的夜景。直到朗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游客们,看到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什么感叹?

  (2)出示句子: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3)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3、尝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三、巩固

  1、小导游介绍东方明珠。

  2、想象一下,当那些外国游客看到这美丽的东方明珠,他们会怎么说?

  四、指导写字

  1、认读。

  2、指导书写。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东方明珠》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东方明珠》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第一个内容进行得还算顺利。(现在总算比前几天好些了。)指名读课文,不少小朋友读得还不错,不过还是有一小半的孩子读得不好。不过不要紧,学完了生字,回家做完亲子作业,再读读课文,相信明天再讲读课文时,应该好很多。

  接着让孩子们标出小节,巡视了一下,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标对了。再请人说说,对一对,过去了。

  然后我们一节一节地读读课文,再把每一节中的'生字找出来,读读,第一个内容就算过去了。

  学习本课生字,前一段时间是让孩子们自己看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再看课件演示,自己描红的。今天没有让孩子们看书,让他们猜猜这些字怎么写,书空出来给我看,接着我们再一起看课件描红,孩子们非常高兴,“耶,耶”地叫个不停。只有“方”字笔顺错了,集体纠正了。

  只是没有时间写字了,只得利用课外的时间让孩子们写字了。

  反思:

  这是这一段时间来上的第一节完整的课,能引导孩子读通课文,并指导书写好生字。

  在想现在大概真的可以让孩子学习着如何预习了。如可以让他们自己先回家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事实上,有不少孩子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借助拼音自学“绿色通道”里的生字。亲子作业可以提前布置,在第一课时里检查检查,发现问题再纠正,这样可以节约课上的时间,同时指向性也会很强。

《东方明珠》教案5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出示课件:黄浦江边东方明珠塔)

  在美丽而繁华的黄浦江边,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是谁?

  2、(出示: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视塔。)

  比一比,看谁读得流利、读得响亮。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这个新朋友有多少了解呢?

  4、读题过渡:今天让我们继续读课文,你会发现课文中的东方明珠更加美丽。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东方明珠到底有多美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一、二两小节。

  2、四人一组讨论:你觉得东方明珠哪儿最美?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也可以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给学习伙伴听。

  3、交流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你觉得哪儿最美?

  (A)教学名字美:

  1、哪儿读出来的?(生读句子)

  原来它和我们小朋友一样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谁能把它的名字读得最美呢?(指名学生朗读)

  2、你喜欢这个名字吗?带上你的笑容大声地告诉大家这个美丽的名字,好吗?(指导朗读)

  3、真不错!谁敢跟他比一比!(学生赛读)

  过渡:让我们继续交流,还有哪儿让你觉得最美?

  (B)教学灯光美:

  生:(我看到塔上的灯光了,很美。)

  1、你真了不起!会用看图的方法来学习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的灯光吗?(让学生看图,补充。)

  2、还有谁喜欢塔上的'灯光呢?你从哪儿读出来灯光特别美?(五光十色)

  3、谁想读这个词?(开火车读)

  4、老师听了,好像看见了塔上银光闪闪,像满天的星星,多亮啊!还有红的、绿的……我都数不清了,小朋友,你们好像看见了什么呀?

  (学生想象说话)

  师小结:是呀,多美的灯光!(引读)夜晚,……,塔上的灯……,……,非常……。

  (出示这句话,指导朗读)

  (1)同桌互读,互评,互相打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全班赛读。

  过渡:小朋友不仅会读书,而且会用看图的方法来学习了,让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

  (C)教学塔的高大:

  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

  1、谁像一个巨人?你们觉得它怎么样?(指名学生回答)

  2、那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告诉大家它有多高有多大呢?

  (小组讨论)

  引导使用这样的方法:

  ①读书,并加上自己的动作。

  ②画画:头顶蓝天,脚踩大地

  ③改句子,发出自己的感叹:啊!(哇!)东方明珠……

  相机指导朗读

  小结:和小朋友一起学习,连老师都发现东方明珠不但名字美,而且灯光美,还非常高大呢!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赛读一、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朋友把东方明珠读得那么美,老师忍不住想夸夸它!(出示第三自然段,老师故意读漏“真”字)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把“真”扔掉?

  3、同桌互读,互相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4、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深化主题:

  (一览黄浦江边的美景)

  师:其实,黄浦江边不仅仅有东方明珠,你们看,高楼大厦到处都是,我们的祖国和小朋友一样也在成长着,而且和小朋友一样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五、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有、是。

  2、指名读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指导书写。

  5、在书上描红。

  6、在田字格里书写。

  六、课外作业:

  背诵课文

《东方明珠》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三、教学准备

  课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也和生字宝宝们见了面,过了一夜,你们再见到生字宝宝时还认识吗?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一座广播电视塔

  一个美丽的名字

  一个巨人

  黄浦江

  脚踩大地

  塔上

  五光十色

  2.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明

  浦

  塔

  踩

  地

  颗

  方

  了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好吗?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二.精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

  自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知道了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式练习:

  A

  (什么地方)有(什么)。

  B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根据句式,结合第一句内容进行填空。

  2.创设情境,理解内容。

  小朋友们,有一位老奶奶想到上海广播电视塔去看一看,可是,她找来找去却没有找到,小朋友愿意帮助她吗?(师扮演老奶奶,师生交流。)交流过程中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交流问题如下:

  1)奶奶想到上海广播电视塔去看看,你能告诉我它在什么地方吗?(通过交流了解到东方明珠在上海的黄埔江边。)

  2)奶奶去过黄浦江边,可是那儿的建筑物大家都称它是东方明珠。(使学生明确东方明珠是上海广播电视塔的名字。)

  3)读第二句,既然它的名字是这样美丽,我们可得好好地夸一夸它。指导朗读,注意学生朗读时情感是否充分。

  3.把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教师小结:通过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了解了东方明珠在什么地方,并且知道了它的美丽的名字。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数数一共有几句?

  2.学习第一句。

  (1)指读句子。出示“巨人”一词,看看老师,说一说,老师像不像一个巨人?说明理由。(明确巨人应该是非常高大的人)。

  (2)东方明珠像一个巨人吗?怎么体会到的?(找到词语: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并谈出自己的体会,感受到东方明珠的雄伟。)

  (3)出示课件,感受东方明珠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雄伟风姿。简介东方明珠:它是亚洲第一高塔,高度居世界第三,高达468米,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设计者将十一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通过三根直径九米的擎天立柱串联起来,充满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情画意。东方明珠塔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住宿、广播电视发射为一体,已成为上海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和旅游热点之一。

  (4)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东方明珠的确像一个巨人?示范读。

  3.学习第二句。

  (1)读第二句。说一说,读了这一句话,你觉得夜晚的东方明珠怎么样?(非常美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找句子中的词语来说一说。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我们的同学都是出色的小画家,对色彩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说一说,可能有哪些颜色?

  (2(出示课件,展示夜晚东方明珠的'景象。)让我们一起走近夜晚的东方明珠,感受它的五光十色的美丽。)

  (3)朗读这一句,读出你对它的夸赞。

  4.再读课文,深化感受。

  (1)看了文章的介绍,老师也很想到上海去看一看东方明珠,可是由于时间紧张,我只打算在那呆半天,你们说我是白天去,还是夜晚去?说说理由。

  (2)这样吧,你们读读对白天及夜晚景象的介绍,谁读得美,我就听谁的意见。

  (3)听了你们的朗读,我觉的东方明珠白天有白天的姿态,夜晚有夜晚的风采,你们的意见我都采纳,干脆,我在那多呆一段时间,把白天和夜晚的美景都细细欣赏。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景吧。看课件,共同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东方明珠是如此的迷人,难怪到过那儿的人都情不自禁的赞叹它。齐读最后一段。(注意对“真是”的指导)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如:对东方明珠的向往;对东方明珠的赞美;对祖国拥有这样雄伟而美丽的东方明珠的自豪......)

《东方明珠》教案6篇(东方明珠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玩具店教案9篇 逛玩具店礼仪教案

小班教案逛果园5篇(去果园教案)

音乐春天来了教案10篇 音乐教案《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教案反思8篇 《春天来了》教案反思

小学美术课教案5篇(美术课标准教案)

木兰诗教案3篇

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教案4篇 小学跨越式跳高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美术课教案模板4篇(小学美术课教案万能模板)

小班安全上下楼梯教案5篇 小班安全上下楼梯安全教案

小班安全上下楼梯教案5篇(小班安全上下楼梯安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