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练习5》教案12篇(练习5综合练习),供大家参考。
《练习5》教案1
教学目标:
1、描红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入体。
2、继续认识一批繁体字,了解一些汉字简化的情况。
3、将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4、理解和运用学过的关联词语,能根据前后分句的联系填空。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古诗《大风歌》。
7、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提问、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8、学写毛笔字。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等。
教学时间:
四教时
练习5 第一教时
一、揭示课时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5的第1至3项练习。注意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二、教学第一题
1、出示教学内容。
2、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句子,注意每个字的字形。
3、你觉得这两句话中的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出来。
4、讨论该怎么写,可适当让学生说出行楷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教师示范。
5、学生描红,要求: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从字的整体入手,不能看一笔描红一笔,要一气呵成,并注意整体布局。
6、反馈评议,强化练习。
三、教学第二题
1、复习学过的部分繁体字。
2、从以前学习繁体字的实践中,你发现了汉字的简化有什么规律?
3、小结:认读繁体字可以记住主要的部件、偏旁的简化,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识记一批繁体字。
4、学生认读本题中简化字组成的`词语。
5、将简化字和繁体字进行对照比较,认读。
6、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简化规律识记繁体字。
7、多种形式认读繁体字,以达到熟练。
四、教学第三题
1、复习学过的成语。
2、审题。
⑴指名读题目。
⑵让学生说一说这一题应该怎样练习。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自行填写。
4、反馈。
⑴指名将成语补充完成。
⑵根据成语的意思,按要求归类。
5、反复诵读,积累词汇。
练习5 第二教时
一、揭示课时任务
1、复习学过的关联词语。
2、审题。
⑴指名读题。
⑵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3、学生逐条读题,体会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联系。
4、启发学生从自己的记忆库中提取相应的关联词语,小组讨论后自行填写。
5、学生自由朗读填好的句子,凭借语感,体会所填的关联词语是否正确。
6、反馈:指名学生读完整的句子,交流评议。
二、教学第五题
1、复习旧知,背诵学过的成语歌。
2、学习新知。
⑴多种形式准确练读。
⑵多种渠道词义。
①这些成语中哪些是你熟悉的?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②提出还有哪些不大明白的成语,交流讨论。
⑶边读边想,寻找联系。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你们发现了什么?
⑷反复吟诵,读出韵味。
⑸熟读成诵,积累巩固。
三、教学第六题
1、复习前四个单元中学过的诗歌。
2、学习古诗《大风歌》。
⑴简要介绍。
⑵准确认读,自由试读,指名试读。
⑶读懂诗意。
①教师点拨,重点突破。
②说说诗的意思。
⑷反复朗诵,注意停顿,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⑸熟读成诵,巩固积累。
练习5 第三教时
一、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安排学生看“新闻联播”、“大写真”等电视节目,观察记者是如何对人物进行采访的。
2、讨论导入,激发兴趣。
⑴引导学生讨论本周观看的“新闻联播”、“大写真”节目中,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记者的采访,将其表演给同学们看。
⑵说说从同学的表演中你学到了什么?
3、指导。
⑴通过看同学的表演,你是怎么理解“采访”的?什么是采访?
⑵分小组讨论后,使学生明白,采访就是了解情况,搜集材料。
⑶小结:采访不是随便的交谈,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它寻语言的要求很高。因此,采访前要确定好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采访时提问题要有礼貌、要得体。
4、模拟采访。
⑴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中有许多好人好事是很值得采访的,请你选择一个人,列好采访提纲。
⑵小组内交流。
⑶指名说一说。
⑷将学生提名的教师或学生请到教室,进行现场采访。
⑸教师出示采访时应该用的一些句式。
⑹教师用其中一些句式作示范。
5、总结。
采访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都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大量采访而公布于众的,这是个有意义的事情,请同学们都来当学校的小记者。
练习5 第四教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注意字的运笔特点。
3、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
屋 眉
本次临写“屋”、“眉”均为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赋予”字的“尸”、“眉”字的上面部分稍偏右,撇要出锋至内宫外,“至”、“目”要向上,偏右,略宽,使整个字平稳。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评价
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
《练习5》教案2
重点难点:
1.学习字词句,给独体字加偏旁,再组成词。
2.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仿写时既要正确又要美观。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材分析:
这个练习安排了7道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按顺序写好铅笔字。2.学习字词句,给独体字加偏旁,再组成词。3.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仿写时既要正确又要美观。4.熟记4条成语,读背诗歌《腊梅花》。5.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
教学要求:
1.按顺序写好铅笔字。
2.学习字词句,给独体字加偏旁,再组成词。
3.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仿写时既要正确又要美观。
4.熟记4条成语,读背诗歌《腊梅花》。
5.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此项分散在各课教学中进行。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另 苍 家”三个字。
2)引导学生会议前面提出的描红的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写字。
3.练习。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一)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下一页
《练习5》教案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倍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复习倍的认识
整理与复习第4题。
⑴出示4题,观察思考,说一说题意?
⑵3的倍数是什么意思?怎样找3的倍数?
⑶在书上划出3的倍数。你是怎样想的?
⑷独立找出8的倍数
三、复习解决问题
1、练习十九第3题。
⑴独立完成1--2小题。
⑵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⑶说说你用50元可以买那些商品?小组交流,
⑷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全班讨论
2、练习十九第4题。
⑴口编应用题。小组讨论
⑵独立写出算式
⑶反馈
3、练习十九第5题。
⑴口编应用题。
⑵独立写出算式
⑶反馈
四、介绍数学知识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5》教案4
学习内容:
教科书P57
学习目标:
1、结合书本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整理1-5的乘法口诀,并应用;
2、进一步巩固1-5的乘法口诀
学习重难点:
重点:1-5的乘法口诀
难点:灵活运用教学准备:
学习准备:
学具: 小棒
教具:教学课件、本子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1-5的乘法口诀
1、这节课我们来书本子。猜一猜老师手中估计又几本本子?
你打算几个几个数?
我们一般比较常用的是那种方法?
你能2个2个的数数吗?谁来数一数?
1个2是2,谁能列算式?我们可以用那个口诀来计算?
2个2是4,谁能说出这句口诀?……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再补充3、4、1的乘法口诀。(要注意把算式和口诀相联系)有意将1-5的乘法口诀排出阶梯状
2、找规律。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口诀。横,竖
观察黑板上的口诀。你发现什么规律?
二、展开练习
1、练习十一的第1题。(超级跳跳跳)
小朋友们对口诀真熟练,瞧,小动物们都赶着来看你们了。让我们看看谁来了 ?他们分别一次跳几格?你能说出乘法算式和它相应的口诀吗?想一想再出示答案。
件演示小动物跳格,再说口诀。
2、第2题:小动物过河。
让我们和可爱的.小动物们一起到森林里走一走。瞧,有一些小动物正需要帮忙呢,小朋友们,你能帮助他们过河嘛?
由学生独立练习,再校对。
3、第3题:小朋友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小动物的表扬,瞧,他们送来了最美丽的智慧花。
独立完成,小组校对。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背口诀,对口令。
《练习5》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设计意图:小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用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复习旧知,既为本节课的学习辅垫,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认识加法?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学生交流想法)?师: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计算加法时要用到加号(板书:+)也就是3+2?一共有5人。写成3+2=5(板书:3+2=5)认识加号,学生读算式。让学生结合图意,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图
3、理解算法?提问: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学生各抒已见)
小结:3和2合成5,所有3+2=5
4、学写算式?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算式(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算法: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也是对简单数量关系的渗透)
5、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3)追问:把1人和2合起来,可以写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算出得数。(设计意图:有前一例题的基础,这里可以简单一些,并且多进行同桌交流,给每个人更多的`锻炼机会)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6、小结?“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能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看图列式(“想想做做”第1题)?依次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出图意,说算式,算法。?独立填写课本上的算示并求出结果
2、先画一画,再填得数(“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看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画后算出得数,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两个小题?
3、送信游戏(“想想做做”第5题)?动物王国国王送来了许多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必须把信送对(准确计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设计意图:课将结束,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题设计成答对题得奖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把加法计算从看图算到脱离图进行计算,从计算到课堂都达到了高潮)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再次带学生回忆加法的含义、加号、等于号,算式的读法,加法的作用)
《5以内的减法》这一节课是主要的基本减法运算,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对于减法,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不能完整的表达出减法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减法的含义。先让学生观察动画情境图,说说图中表示什么意思。接着进一步让他们去理解“吃掉、飞走、去掉、走掉“等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渗透减法的意义。可以发展学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在练习的过程大部分学生对于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都是比较熟练了,只是对于算理就有点说不清了,需要教师着重引导他们理解减法计算的算法,我提倡算法多样化,可以从分与合的思考出发,或者让学根据自己从前的学习经验进行思考,在练习的时候,我通过运用开小火车等一些小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口算的速度。
《练习5》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练习十第4`~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悉5的乘法口诀,记住5的乘法口诀。
2、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通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对口令
一五()()()()一十四五()()
三五()()()()二十五二五()()
学生模仿,同桌同学互对口令,看谁对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通过对口令,熟练了五的的口诀。
2、写乘法算式
正正()×()=()
正正正()×()=()
正正正正()×()=()
3、填口决。
三五()()()()一十四五()()
五五()()()()二十五二五()()
4、计算
5×3=5×1=1×5=5×5=5×2=4×5=5×4=2×5=
5、看图写算式。
△△△△△△
△△△△△△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对乘法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二、实践题
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算式。
三五()
二五()
四五()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实践后,达到熟练口诀的记忆。
三、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练习5》教案7
练习5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并背诵儿歌。
5.仔细观察图画,能根据图下问题说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水彩笔。
1.审题。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语句。
⑵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生要求。
2.指导。
⑴指导观察。
A.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B.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⑵指导涂色。
⑶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图上田字格分别画了什么?指名说一说。指导看图编故事。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3.练习。
⑴分小组看图讲故事。选一人上台讲。
⑵课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认读:十、牛、丰。指名按笔顺书空,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复习描红,教师范写。
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综合性学习。
1.审题。
⑴教师讲解本题要求:
⑵指名读题目,让学生说说本题先练习什么,再练习什么。
2.指导练习。
四、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哪几个要求。
2.辅导。
3.练习。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应该怎样做。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录像带。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下的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讨论:图中的同学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读一读录象上的歌谣。
四、练习
1.说说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
2.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3.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
《练习5》教案8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学习把句子写具体,把自己的意思具体表达出来。
2、读背《边疆小夜曲》,领会诗歌的意境。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设计公益用语。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⑴、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读情景对话。
⑵、教师把爸爸的话提出:想想看,怎么写才能让人具体地感到大海的大呢?
⑶、学生说出小芳的话: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
⑷、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句还可以怎样补写,也能写得具体?
⑸、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基本方法:要紧紧抓住前句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2、教学第二部分。
⑴、学生读这部分的句子,想想每句后半部分横线上可以怎么补写,才能使前半部分更具体。
⑵、学生试着补写句子。
⑶、学生分组读自己补写的句子。(师生评议,有错误的及时纠正。)
⑷、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⑸、教师设计巩固练习。
A、今天晚上可真黑呀, 。
B、天安门广场真大啊, 。
C、小明可真着急, 。
D、演出就要开始了,我的`心里紧张极了, 。
⑴、学生读《莫高窟》一文中的相关内容,感受文章是怎样把情景写具体的。
⑵、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或名胜古迹)写具体。
⑶、小结。
《练习5》教案9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2)学习儿歌。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字就按什么顺序书字。
(3)出示:同
3.练习。
4.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2.(出示图二)图上的李良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三、拓展训练
1.请三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们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练习5》教案10
教学要求: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5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景:
学生读这 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2.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
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3.教学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 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指名读,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
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学习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写好钢笔、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article/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练习5》教案11
教学内容:《练习5》
课时目标:
口语交际:笑话会,丰富课外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笑话的能力。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我的.十分钟。
(一)师生谈话: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小段节目。(放一段笑话)这是什么节目?它有什么意思?今天咱们也来开个“笑话会”,一块分享笑话带给人们的乐趣!”
(二)指导交流
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
2、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笑话。
3、全班同学评议: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
4、每个人再准备.
5 比赛讲笑话,评出笑话大王.
二、学写毛笔字
一)、指导学生观察“八”字中的捺——竖捺
1、向右下直下起笔;
2、逐渐按笔;
3、提笔,笔锋至尾处渐渐收笔。
二)、教师执毛笔范写竖捺.
三)、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1、指导观察“过”中的捺——平捺:将捺起笔处的笔锋向下,不是平直起笔,而是逆锋向右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平直运笔,渐渐拖出笔锋。
2、学生临贴描红。
3、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捺,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捺画的字。)
《练习5》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比较指定的形近字。
2、 会给指定的词语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能划初步同类的词。
3、 能看图回答问题,并按要求写几句话:进一步懂得邻居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 能比较指定的形近字。
3、 会给指定的词语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教学过程:
一、 第1题。
1、 比较上半部分的3组形近字,想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指名说。
2、 比较下半部分的3组形近字,同桌互相说说。
3、 独立完成组词。
4、 反馈、校对。
二、 第2题。
1、 复习音序查字法。
2、 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并填空。
3、 校对。
三、 第3题。
1、 读题,明确题意。
2、 独立完成练习。
3、 读句子,看一看词语填得对不对。
4、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近义词。
例:迎—送生—熟收—放早—晚苦—甜
四、、第4题。
1、 读题,明确题意。
2、 独立完成练习。
3、 校对。
4、 读读句子。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能划出不同类的.词。
2、 能看图回答问题,并按要求写几句话;进一步懂得邻居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教学过程:
一、 第5题。
1、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以及做法。
2、 看例子,说说为什么“鸭子”这个词下面要划上横线。
3、 做题。
4、 说说为什么这么划。
二、 第6题。
1、 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式。(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
2、 让学生说说:家用电器有哪些?水果有哪些?
3、 独立把句子补充完整。
三、 第7题。
1、 指名读图下的问题,搞清题意。
2、 自由练说。
3、 指名看图说话。
4、 讲评。
《练习5》教案12篇(练习5综合练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