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科学教案3篇 科学蘑菇的结构小班教案,供大家赏析。
科学教案1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应用题来源于生活,它是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来表达数量关系和阐明要求解答的数量问题,在学习这类问题时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开始活动时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设计这节活动课时,先在活动室里布置一个"森林"环境,利用了多种小动物图片等幼儿喜欢的学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学习、交流。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编口头应用题。
2、初步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习用三句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
3、学习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5、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蝴蝶、小鸟、小猴子等许多动物磁性学具。
2、用许多大树、小草、小花等道具设置的.森林背景。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天气晴朗,这么好的天气,你们愿不愿意出去玩?(愿意)。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用道具设置的森林里)今天的天气真不错,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许多的小动物们看着这么好的天气,也愿意出来玩了;现在咱们就看看那些小动物出来玩好不好?(好)但是,在这里有一个要求,你们要会用三句话把事情讲清楚,然后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出示动物磁性学具,在磁力板上演示。
(1)小朋友,你们看这一棵棵茂密的大树那么美,你知道它是谁的家吗?(知道、小鸟的家)你们看树上有几只小鸟?(1只),又飞来了几只?(1只)一共是几只?(2只)(1+1=2)
(2)鼓励幼儿复述:谁能像教师一样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树上有1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一共是几只?(1+1=2)
(3)猴子是森林里最顽皮的小动物,(教师演示:树上有3只小猴,又过来1只小猴。)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鼓励幼儿大胆的举手)树上有3只小猴子,又来了1只小猴子,一共有几只小猴子?(3+1=4)
(4)今天的天气这么好,阳光照在小花的身上,花儿也竞相开放了,你们看一看是谁闻到花的香味飞来了?(蝴蝶)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让幼儿编出三句话的口头应用题)。花丛里有2只蝴蝶,又飞来了1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2+1=3)
3、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动物图片,它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你们愿不愿意和小动物们玩?(愿意)请幼儿观看图片,并鼓励幼儿用三句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
4、每组一幅图片,让幼儿小声讨论,然后请一名幼儿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
5、活动小结:让幼儿了解了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并学会用三句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还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延伸:
让幼儿找一找,身边那些东西还能用三句话把它讲清楚,并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草地上3只大白鹅,有走来2只大白鹅,一共有几大白鹅?(3+2=5)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科学教案2
学情分析:
幼儿对玩沙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在沙池里面玩的时候总是乐此不疲。于是,我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生成了此次探索活动。本活动设计注意充分挖掘“沙”这一资源的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能引起幼儿兴趣,促进幼儿有效探索。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知沙子的特点:松散的,细小的,轻轻的,流动的'等。
2. 让幼儿知道沙子的用途与危害,并学习简单的记录。
3. 通过玩沙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探究,让幼儿知道沙子的特点。
活动难点:
学习简单的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玩沙玩具、吸管。
2. 课件:沙画图片、视频;沙尘暴图片等。
3. 水杯、搅拌棒、种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进入课题:请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提出要求:玩时不要把沙子扬起来,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
(二) 基本部分:
一. 初步认识沙子的特征:
(1) 沙子的特征:松散的
请小朋友用沙子团“汤圆”,发现沙子松散的特征。
(2) 沙子的特征:细小的
请小朋友把沙子装满筛子,发现沙子细小的特征。
(3) 沙子的特征:轻轻的
轻轻地吹手心的沙子,发现沙子是轻轻的。
(4) 沙子的特征:流动性
请小朋友用沙子把吸管装满,发现沙子流动的特征。
(5)请小朋友用小手变成画笔在沙子上自由画画,说说有什么感觉?
二. 进行试验,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请幼儿进行溶解试验:先猜想、记录,再试验、记录,了解沙子不溶于水的特性。
三. 了解沙子对人类的用途和危害。
(1) 沙子的用途:
造房子、做沙包、玩耍、沙画等,观看沙画视频。
(2) 沙子的危害:
沙尘暴来临会带给人们许多不便和危害。观看沙尘暴图片。
(三) 结束部分:
提出问题:沙子能用来种植吗?请幼儿去沙池进行种植实验。
科学教案3
设计意图
近段时间各种水果陆续成熟,上周我们刚刚带领着小朋友一同收获了幼儿园的琵琶,我们以“琵琶”为主题,组织幼儿通过观察、品尝、制作琵琶膏等一系列的活动,学习关于琵琶的知识。在过程中,小朋友很积极、主动分享着有关各种水果的话题。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春季到初夏时期的时令水果,提高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感知调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每个小朋友对各种水果的喜好。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主题分组制作调查表,并将其调查结果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记录;
2.能协商、分配任务,与同伴合作进行调查统计,体验不同统计记录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3.出现争执时,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根据主题分组制作调查表,并将其调查结果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记录。
2.出现争执时,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难点:
能协商、分配任务,与同伴合作进行调查统计,体验不同统计记录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活动准备条形统计图图例、统计记录纸、任务卡、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以“近段时间水果”的话题,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一起品尝了幼儿园的琵琶,好吃吗?”
“那谁知道还有哪些水果也是这段时间成熟呢?”
小结:随着气温的升高,季节的'变化,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水果也逐渐成熟。在4月底到5月初的这段时间,除开琵琶成熟了,我们还可以吃到新鲜的草莓、樱桃、番茄、芒果、荔枝、柠檬······
(二)引导幼儿根据近期时令水果的类型,分享自己喜欢的。
“这段时间有这么多的新鲜水果上市,那你们都喜欢吃这里面的哪些水果呢?谁愿意来分享一下!”
(三)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水果有多少人喜欢吃,最受欢迎的水果”引发幼儿思考、讨论。
“这段时间有这么多好吃的水果,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个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有哪些,每种水果有多少人喜欢吃呢?最受欢迎的水果是什么呢?”
小结:对,要了解每种水果有多少人吃,哪种水果最受欢迎,不管一组一组地问,还是一个一个地问,都要通过调查才能知道答案。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调查,记录。
“刚刚我们说的要通过调查才能知道答案,那怎样做调查呢?可以怎样做记录?”
“调查表必须需要些什么?”
小结:可以制作一个关于近段水果的调查表,调查表必须要有调查主题、被调查的人、调查内容、调查人。
(二)引导幼儿共同确定今日的调查主题、被调查的人,以及调查内容、调查人。(调查近期水果,你喜欢什么?针对小组成员调查,最后标记组名)
(三)出示记录纸、笔,幼儿分组协商、讨论,制作调查表。
“现在老师给小朋友提供了记录纸和笔,一组一套,请小朋友一起商量、合作,制作调查表,调查你们那一组小朋友都喜欢和不喜欢近期的哪3种水果?”
(四)个别小组分享、展示调查结果。
小结:1.符号不明确,不知道具体谁喜欢,谁不喜欢吃哪种水果。
2.调查过程中,漏掉了个别组员,导致结果不正确。
(五)幼儿第二次调查,并了解调查表的特点。
1.幼儿合作进行第二次调查;。
2.引导幼儿了解调查表的特点。
“这个调查表中,你能看出几个小朋友喜欢吃琵琶?几个小朋友喜欢吃樱桃吗?”
“你怎么看出几个人喜欢吃琵琶吗?”
“怎么知道是3个呢?表上没有数字3呀?哦,要数数。”
小结:如果调查的人数再多一点,你觉得这样的记录方法容易马上看出结果吗?对,不容易。
(六)介绍新的记录方法,尝试用条形统计图记录小组幼儿喜欢的水果信息。
1.阅读条形统计图
还有一种记录方法,也能让我们知道调查结果。
“谁能看出这张表想调查什么?“
“怎样看出来的?你怎么知道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
“结果是什么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旁边的一列数字是什么意思?”
小结:横线下面记录了要调查的内容,横线上面用格子记录数量,要注意格子和数字对整齐。
2.幼儿用条形统计图来记录喜欢的水果情况。
“你能用这种方法来统计一次你们这组几个人喜欢吃什么水果吗?”
(提醒幼儿对照之前的数据)
3.分享交流。
“这是xx的,能看出结果吗?记录的真清楚。”
“这张能看出结果吗?发现了什么问题?”
小结:记录时符号要分清楚,格子的数量要准确,最好和左边的数字对整齐,从下往上记录,这样就能清楚的看出结果。
4.对比分析幼儿两种记录方式,了解不同的记录方式反映出的信息也不相同。
小结:其实,每种记录方式告诉我们不同的信息:这样的记录表能让我们很快看出几个人,但不知道具体是哪几个人,而这张表就能告诉我们是“xx、xx喜欢琵琶”当我们要知道具体是谁喜欢吃琵琶的时候,这样的记录方法更清楚;当我们想要知道是几个人时,这样更方便。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回家后完成调查任务。
“你们家人最喜欢的四种水果做一个调查,每一种水果几个人喜欢吃,哪一种最受欢迎?哪一种最不受欢迎?明天带过来给小朋友分享。”
活动总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指出:幼儿应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去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目标理念出发,我设计了此活动。
实施过程中,幼儿参与非常积极,能根据自我生活经验大胆分享,与同伴共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让幼儿在各种综合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克服与战胜困难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发展。
但同时,在活动设计方面,还有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谁来画调查表,怎么画的环节中,幼儿存在争吵,幼儿共同商讨、合作意识的意识方面有待提高。
二、活动环节设计紧凑,但在对条形统计图的记录方法上,介绍得不是很清楚,造成幼儿记录结果有误。
科学教案3篇 科学蘑菇的结构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 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模板5篇(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