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优秀教案4篇

时间:2024-04-21 16:00: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优秀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优秀教案4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0+2 8+10 50+7 4+20

  20+30 60+20 80+10 50+40

  2.口答:

  (1)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3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4)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3.30+40+6= 4+3+50=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教师再次出示算式:30+2,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师: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我们学过的知识.现在老师把这道题改变一下.

  板书:

  34+2.

  师: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你们会计算吗?知道计算方法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

  2.教学:34+2=.

  (1)动手操作,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4根,右边摆2根.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计算?4人一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可能结合实物这样回答:

  先把单根的小棒(4根和2根)合并起来,然后再和整捆的小棒(3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6根小棒.

  也可能结合算式这样回答:

  先把个位上的4加2得6,再加30得36;

  十位上的30不变,个位上4加2得6,30加6得36.

  (2)观察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4加2呢?(因为个位上的4表示4个一,2表示2个一,4个一和2个一相加得6个一,是6)

  师: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边讲边用红色粉笔把4和2连起来,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板书:

  接着,可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口算步骤.(把34分成30和4,先算个位上的4加2得6,再用6加30得36)

  (3)变式练习.

  试算:2+34=(板书:2+34)

  师:先算几加几?再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现在老师再把34+2这道题改变一下.

  板书: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优秀教案2

  构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对于教师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因此,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记忆、操练,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索、合作在与老师、文本、同学、自我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思考、感悟、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46-4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掌握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

  思维发展目标:弄清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区别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情感态度目标:发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小朋友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1.口答

  3个十是多少?3个一是多少?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2= 30+4= 30+6=

  70+20= 30+40= 30+60=

  生:指算口答。

  师:算70+2你是怎样想的?

  师:算70+20你是怎样想的?

  评价:你的计算过程说得真清楚。

  二、动手动脑,探讨新知

  (一)教学例1

  1.谈话:今天停车场里开来了几辆汽车。

  师:这是大客车、小客车、小轿车,你知道每辆车有多少个座位吗?

  生:口答

  课件: 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学45+30

  师:怎样列式?

  生:45+30= 如果有人报出得数 旁边板书75

  师: 45+30等于多少?让我们请小棒来帮忙算出得数。

  45+30等于75吗?让我们请小棒来帮忙,看算得对不对。

  3.学生活动

  4.生演示: 摆小棒

  师:谁来一边摆小棒一边介绍?

  生:先摆4个十5个一是45,再摆3个十是30,合起来是75。

  师:通过摆小棒,你怎样看出是75的?

  生1:因为有7个整捆和5个单根,合起来就是75根。

  生2:因为有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就是75。

  生3: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75。

  追问:7个十哪里来的?

  生: 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 教师:直尺画方框。

  评价总结:说的很好,要把几个十和几个十加在一起。

  5.生演示:计数器

  把计数器放在胸前,我们再用计数器拨一拨45+30等于多少。

  师:谁拨算珠的?请来介绍一下。

  生: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是45,再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合起来是75。

  追问:这3颗珠子,为什么要拨在十位上?

  生1:因为是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生2:因为加上30就是加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评价总结:说的很好!加30就是加3个十,这3颗珠子要拨在十位上。

  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 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75。

  6.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你准备怎样算45+30呢?

  请四人小组商量一下。

  全班交流。回应:某某同学,你当时是怎样算得?

  师:我们看看小萝卜是怎样说的。或者 小萝卜和你说的一样。

  板书: 40+30=70

  70+5=75

  总结:其实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我们都是先算40+30等于70,再算70+5等于75。

  我们一起读一读。

  (二)教学例2 45+3

  1.师: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

  师板书:45+3= 旁边板书48

  2.师:45+3等于多少?让我们用小棒或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

  45+3等于48吗? 让我们用小棒或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看看对不对。

  3.生动手操作

  4.生:上台操作演示。 摆小棒

  师:谁来一边摆小棒一边介绍?

  师:你怎样看出是48的?

  生1: 5个一加3个一得8个一,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8。

  生2: 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8

  追问:8个一哪里来的?

  生: 5个一加3个一得8个一. 教师:直尺画方框。

  评价总结:很好,要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5.拨计数器

  师:谁拨算珠的?来介绍一下。

  追问:这3颗算珠为什么要拨在个位上?

  生:因为是3个一。

  评价总结:说的很好!加3就是加3个一,所以要在个位上拨3颗珠子。

  5个一加3个一得8个一. 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8。

  6.师: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你准备怎样算43+5呢?

  请和你的同座说一说。

  师:我们看看小萝卜是怎样说的。或者 小萝卜和你说的'一样。

  教师板书 5+3=8

  40+8=48

  小结:其实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我们都是先算5+3等于8,再算40+8等于48。

  我们一起再读一读。

  7.完成书上45+30 45+3的算式。

  (三)比较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

  师:老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师:都是45加上一个数,一个是加30,一个是加3,那么

  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

  生:四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如果回答不出:

  师:45加30,30的3加45的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师:45加3,3加在45的哪一位上? 为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描红30 3

  总结:的确这样,如果加的是加几个十,就要和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如果加几个一,就要和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板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黑板纸

  师:你觉得自己学得很好的,请坐直,很自信!请先把小棒收起来放在。看练习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填出结果。

  26+20= 50+34=

  26+2= 5+34=

  生:写好的同学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得?

  集体订正。

  追问:在计数器上拨26+20和26+2有什么不同?

  在计数器上拨50+34和5+34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2题

  (1)不用计数器,你会计算这样的题目吗?让我们来试试

  先做第一组题,写好的同学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

  (2)师:41+50你是怎样算得? 41+5呢?

  计算41+50和41+5有什么不同?

  20+67你是怎样算得? 2+67呢?

  师:计算过程说得很清楚。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老师要请大家到水果店帮帮忙!看看水果店进了什么货?

  生:40个苹果,34个梨。

  茄子老师: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师:你会求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下面让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

  五、扩展

  1. 比大小。

  35+20 35+2 50+23 5+23 34+50 34+5

  生报答案。 师:你是怎样想的?

  2.踩地雷

  59+20 6+33 40+47 30+28

  43+6 18+70 41+5 6+31

  正确算出答案的同学可以看看算式后面是笑脸还是地雷。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优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课 时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9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 ()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

  3、合作探究: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 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 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 比较算法,加深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六、 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七、 作业P64的2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优秀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46~47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1.复习(出示卡片)①数的组成;②一位数加一位数;③整十数加整十数。

  2.(同学们学得这么开心,汽车兄弟也想跟我们一起学。)多媒体演示: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客车有30个座位。小轿车有3个座位。

  提问:观察这场景,你能提出哪些求和的问题,各怎样列式?

  45+3045+330+3

  再问:这三道式中,哪道能算出得数,得多少?学生回答后擦去30+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45+30(两位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算法。

  (3)整理算法。(板书)

  45 + 30 = 75

  40 5

  70

  (4)解答问题。

  现在有一辆有35座的客车和一辆20座的客车。(你可以提出一个求和的问题吗?)口答。

  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哪种方法算得快,简便一些?

  2、学习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这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2)交流算法。(板书)

  45 + 3 = 48

  40 5

  8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讨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再交流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图意。

  各自列出算式解答。

  四、课堂作业。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学得真不错,很多同学非常积极开动脑筋,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你想出两道题来考考大家吗?

  教学后记:学生学得真不错.学习气氛活跃.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48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算一算:

  25+50= 24+5=

  2.口算:

  34+40= 21+6= 8+81=

  75+2=60+15=70+23=

  二.练习.

  1.想想做做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5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最后比较谁跳得快?

  3、想想做做第6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做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4.完成第7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先指名说,集体订正。)

  5、完成第8题。

  师读题,生解答。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

  让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三课:时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加法实际问题的本领,养成口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60+23=54+40= 4+54= 41+50=

  2+75= 60+35= 3+62= 4+73=

  2.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两位数加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看着图说说这道已知求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小猴摘桃已经采了23个桃,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组织学生依*观图讨论,帮助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生答师板书:23+5=28)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树上原有28个桃. 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5.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答师板书:(5+23=28)

  谁来口答一下。

  这两种方法一样吗?为什么会一样的?

  6.小结:这道题已知小猴采了23个和树还剩下5个桃,求树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23+5=28,也可以列成5+23=28,计算后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指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互相说说

  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再指名说.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提问: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求什么?

  (并提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在计算完后别忘了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指明说说算法?为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解题过程,要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学生填一填。

  (2)集体交流时提问:公鸡比母鸡多3只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打开学生的思维.

  第四课时:练习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的练习七1~4.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位数两位加整数十或一位数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练习七1

  学生独立口算第1题,在学生口算后,选择几组对比。

  如:34+3 2+2520+25

  34+302+5220+52 先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分别怎样计算?

  2.练习七2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然后分别计算这六道题。计算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做完后要求他们检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集体订正,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练习七3。不计算,比大小。.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2)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思维开拓想出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4.练习七4。

  (1)出示第5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本

  《数学故事》?再指名说怎样求?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学生的交流水平有所提高.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学会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5里有几个和几个一?

  8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40 32206040 4530+5

  60+363+2627+4053+40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二.新授.

  1.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大巴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人,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要求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怎样列式?(板书:4530=)

  2)4530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拨摆的情况,及时辅导.

  集体交流摆小棒和拨算珠的过程并集体摆一摆,拨后,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3)老师小结:根据同学的摆法,在计算4530时,可以从4个十里减去3个的一个十,再把1个十和5个一合成15.

  板书:4530 =15

  405

  10

  4)结合老师的板说一说4530怎样算?(同桌互说)

  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1)出示图提是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一辆大巴共有45个座位,车上还有3个座位空着,车共坐多少人?)

  求车上共坐了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453)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计算,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453的计算方法,对想出多种算法的给予表扬。

  (3)老师小结:计算453时,我们可以先从5个一中减去3个一得2个一,再把4个十和2个一合成42。

  (4)请学生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453怎样计算?(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说o)

  3.比较4530和453计算的异同。

  想一想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

  (它们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4530先算4030=10,再算10+5=15,

  而453先算53=2,再算40+2=42。)

  老师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都是先把两位分成几十和几,然后再算几十减几十或几减几。

  三、教学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l。-

  要求学生先用算珠拨一拨,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拨?再说出结果.

  2. .完成想想做做2.

  独立口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比一比每组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3、完成想想做做3

  图中告诉我们了那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让学生列式计算。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学生能够动手操作,感兴趣.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优秀教案4篇相关文章: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说课稿6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10篇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9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4篇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4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9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8篇(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不足之处)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说课稿3篇(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数学教学反思4篇(人教版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12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优缺点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