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母鸡教案范文4篇

时间:2024-04-26 16:4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有关母鸡教案范文4篇,供大家阅读。

有关母鸡教案范文4篇

有关母鸡教案范文1

  教学目的:

  1.认识“疙、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会写“讨厌、理由”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描写母鸡的词语中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找到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变化的原因。

  4.比较《母鸡》和《猫》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母鸡图片。提问:大家都见过母鸡,它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

  2.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先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是否已经通过预习认识了它们。

  出示词语,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齐读。

  重点指导“疙瘩、侮、撮、啄”的读音和“恶”的多种读音。

  2.重点指导“毒、孵、警、戒、伏”,在田字格中范写。(“孵”左边“卵”的笔顺:撇、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7笔写成。“伏”字不要漏了点。)

  3.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然后交流感受。(讨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

  3.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请用横线画出作者直接表达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4.出示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①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读句子,抓住“一向”“不敢”体会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

  ③从开始的“讨厌”母鸡,到后来的“不敢再讨厌”母鸡,作者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着读出情感的变化。

  5.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

  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

  4~10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四、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对母鸡的尊敬、赞颂)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作者。

  2.找一找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回顾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老舍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第1~3自然段,想想:老舍为什么讨厌母鸡?画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

  (1)母鸡的叫声。

  ①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

  ②作者写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我”一向讨厌母鸡。)

  ③老舍对母鸡的`观察多么细致呀!听到母鸡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的叫声,觉得母鸡很讨厌。谁能读出作者厌烦的情绪?

  (2)母鸡还有哪些方面让人讨厌?

  ①你觉着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欺软怕硬、喜欢炫耀)

  ②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抓住“不反抗、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咬”,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抓住“发了狂、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体会写出母鸡的喜欢炫耀所使用的夸张手法。)

  ③读出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3.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

  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喜欢炫耀)

  (二)学习第4~10自然段。

  1.因为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齐读第9自然段。

  2.老舍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哪些句子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10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做批注。

  3.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它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4.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句子。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5.你对这三句话有了哪些新的体会?(这三句话既是在赞颂母鸡,也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6.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和伟大,所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试着说说你的体会。(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尊敬、赞颂,是情感的升华。)

  三、拓展延伸。

  老舍认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你是如何理解母爱的?

  四、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1.《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2.学生交流。

  3.相同之处:①文章结构清晰。《猫》用过渡句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小鸡前后的不同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浑然一体。

  ②善用“总—分”结构。《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古怪的表现。《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

  ③都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特点。例如,《猫》列举了猫遇到蛇也敢斗一斗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勇猛;《母鸡》列举了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的具体事例,来表现母鸡的不辞辛苦。

  ④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猫》全文就像“拉家常”一样,如“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母鸡》全文也很口语化,带有浓郁的“京味儿”,如“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

  不同之处:①写作手法不同。《猫》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猫当作孩子来写。《母鸡》主要运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

  ②表达的情感不同。《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写了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2.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吧。

  母鸡

  讨厌——不敢再讨厌

有关母鸡教案范文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小朋友。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师生一起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身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俺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考虑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身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身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同学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

  当俺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祥、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俺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俺还优秀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有关母鸡教案范文3

  分析:

  1、音乐情感:这首音乐描写了母鸡孵蛋的温馨场景。

  2、音乐知识点:歌曲分为四段,每一段都含有不同的数量,其中有上行下行的旋律。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运用肢体、道具、乐器感应歌曲中的数目,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2、进行唱名的识谱与排谱,感知旋律的上行、下行。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砂锤、母鸡手偶、玩具蛋、废旧纸箱做的鸡窝、圆舞板、五线谱卡、大五线谱垫、小鸡图做的音符号、

  活动队形

  半圆形和自由站队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应歌曲中的数目。

  教学难点:进行唱名的识谱与排谱,感知旋律的上行、下行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小鸡走进场。听到大风的声音做躲起来的`动作。

  二、 动作及叫声的模仿活动

  1、(音效:风声从大到小)故事引导:可怕的台风总算走了,母鸡家庭终于可以出来唱唱歌了。

  2、幼儿创意动作和模仿叫声:鸡的一家怎么叫?

  1)公鸡怎么叫?(公鸡:鸡冠/双手放头顶“喔喔喔”)

  2)母鸡和公鸡叫声一样吗?(母鸡:翅膀/手肘弯起来“咕咕咕”)

  3)谁来学小鸡叫?(小鸡:啄米/双手食指放嘴前“叽叽叽”)

  三、学唱歌曲

  1、(出示故事图卡)故事引导:宝宝听见台风走了,急急忙忙走去他家的鸡窝里去看他养的小母鸡,哈!小母鸡还在孵着蛋呢!宝宝与强强表哥一起唱起了歌替小母鸡加油。我们一起听听宝宝和强强哥哥是怎样唱歌给小母鸡加油的。

  2、幼儿完整欣赏并学唱歌曲,初步感应歌曲中的数目。

  师:母鸡孵了几个蛋?

  3、幼儿再次完整欣赏并学唱歌曲,进一步感应歌曲中的数目。

  师:这次你们知道母鸡敷了几个蛋?

  4、老师:拿母鸡受偶左右摇摆代表孵蛋,并出示鸡蛋来带领幼儿数出或者拍出歌曲中的数目。

  5、大纸箱孵蛋游戏:幼儿当小母鸡躲在大纸箱里面唱歌,数数时,站起来拍手表示数目。(这里强调游戏的规则,幼儿在纸箱里必须是蹲着的,不能躺和坐)

  4、配乐器敲奏

  师:我们一起帮母鸡数一数。

  1)第一遍唱歌坐着摇摆砂蛋,再敲奏出数目。

  2)第二遍唱歌学母鸡走路,再敲奏出数目。

有关母鸡教案范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引导幼儿了解母鸡萝丝散步时的场景,感受绘本带来的诙谐乐趣。

  2、尝试运用红黄色系来装饰母鸡萝丝散步时走过的场景,引导幼儿发现黄色为主色的暖色调。

  活动准备

  《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ppt、母鸡萝丝图卡、彩色卡纸、记号笔、油画棒、冷暖色系色块、一段轻柔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回忆故事情节

  1、出示母鸡萝丝图卡,引导幼儿回忆绘本情节。

  2、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母鸡萝丝去农场散步,但是在它散步时却发生了好多有趣的事,谁还记得,请你来说说看。

  二、再次欣赏绘本,塑造母鸡萝丝散步时的场景

  1、母鸡萝丝在农场散步时发生了这么多趣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母鸡萝丝,再次去感受一下吧!

  2、师幼共同欣赏绘本,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母鸡萝丝散步场景的色彩变化。(每个场景是以红黄色系为主、黄色为主色的暖色调。)

  3、谁发现了 请你来说说看。

  4、你看到的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谁来说说看 (这些颜色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暖色调。)

  5、教师出示暖色系色块ppt,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暖色调带给人的温暖感觉。

  6、暖色调有一个好朋友叫冷色调,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出示冷色系色块ppt。)

  7、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来说说看。(寒冷。)

  8、出示冷暖色系对比图,引导幼儿通过对比发现母鸡萝丝散步时场景的主色调是暖色系。

  9、我们的作画材料中有暖色系的颜色吗 请你把他找出来。(油画棒。)

  10、接下来,请你们也来扮演母鸡萝丝,想一想,母鸡萝丝散步时还会去哪些地方 请你将它画在你们的纸上。(教师简单介绍作画要求。)

  三、幼儿绘画母鸡萝丝散步的场景,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运用红黄色系来装饰母鸡萝丝散步时走过的场景,并注意画面的饱满。(播放轻音乐。)

  2、教师适时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进行创作。

  3、提醒幼儿将不需要的物品放置筐中,保持桌面地面干净、整洁。

  四、观赏评析,说说你的母鸡萝丝趣事

  1、请幼儿自主地将完成的作品贴于展板上。

  2、这张画是谁画的 这么温暖,请你来说说看。说说你的母鸡萝丝去了哪些地方。

有关母鸡教案范文4篇相关文章:

有关安全教案3篇

有关大班语言教案模板3篇

有关《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范文5篇

有关小班美术教案范文6篇

有关大班科学教案6篇

有关语文教案模板6篇

有关大班美术教案范文7篇

有关体育课教案范文3篇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6篇

有关分数乘法教案范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