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大班音乐教案:娃哈哈4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音乐教案:娃哈哈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能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擀面皮、包饺子、煮饺子等过程中“饺子”的不同造型。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在音乐活动中的乐趣。
重点: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擀面皮、包饺子、煮饺子
难点:
在韵律活动中合拍的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已有知识经验,图片,《喜洋洋》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哇!是一盘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呀!”
你们吃过饺子吗?那有誰知道做饺子的过程是怎样的?
(擀饺子皮、包馅儿、煮饺子)。
二、播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欣赏《喜洋洋》曲子。
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讲的就是做饺子的事情。
1,听听有几段,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曲子是ABA的形式,第三段和哪段是一样的?
三、分别学习三段曲子的动作及创编。
1,把自己变成一个小面团,把自己身体部位和饺子一样杆的薄薄的。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幼儿集体学习。
2,饺子皮变薄了后,张开饺子要包馅儿。
(张开饺子皮,包起来)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幼儿集体学习。
多表扬,有创意的,和别人动作不一样的小朋友。
3,饺子包好了还要。。(煮)
饺子在锅里煮的时候好像在干什么呢?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游泳的饺子,幼儿集体学习。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跳舞的饺子,幼儿集体学习。
如果老师倒一碗冷水进去,会怎么样?
四、播放歌曲完整表演创编的舞蹈进行游戏。
请幼儿牵手,围成一个小锅子。
不能黏在一起,饺子会破掉、(声明纪律)
破了的饺子,老师会把它捞起来放回碗里。
五、活动延伸
回到教室和其它好朋友一起分享,如何做饺子。
大班音乐欣赏:采茶扑蝶
一、活动目标: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2. 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 二、活动准备:1. 乐曲:《采茶扑蝶》2. 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三 活动过程: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大班音乐教案:娃哈哈2
活动目标
1、能欢乐的演唱歌曲《娃哈哈》。
2、学习F调2/4拍曲子,能唱十六分音符。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新疆舞视频、音乐《娃哈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我们一起看一看。(播放视频)
1、她们的服饰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那这会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新疆)你们去过新疆吗?新疆是什么样子的?那边有什么特产么?
2、教师小结:新疆是我们中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那里有许多许多的棉花和牛羊,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们也很快乐、活泼、友好。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新疆歌曲,名字叫《娃哈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2、你听到了什么?
3、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
4、新疆的小朋友说要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愿意么?不过有一个要求,你要学会唱这首歌。
5、幼儿跟唱歌曲2~3遍。
3、这首歌是新疆小朋友们爱唱的歌曲,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活泼欢快、热烈)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幼儿唱完之后给予肯定并指出其不足。
4、用不同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唱歌边跳舞吗?
2、教师教幼儿简单新疆舞动作,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跳新疆舞。
3、请个别幼儿上台来边唱边跳,其他小朋友当观众。
四、结束:
全体幼儿手拉手儿,在音乐伴奏下歌唱着离开教室。
价值分析与调整反思:
价值分析:通过歌曲的再现,勾起幼儿的回忆,让幼儿能在熟悉的情况下进行活动。
观察与调整:
幼儿们对旋律还是很熟悉的,但两段不一样的歌词就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在回顾了两遍之后,大多能正确唱出歌词了。
价值分析:教师来示范舞蹈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看到动作,也能调动幼儿的兴趣。
观察与调整:
我边放磁带边示范动作,几个幼儿已经开始忍不住边看边做起动作了,歌曲的节奏感很强,所以看我示范一遍之后,幼儿就能跟着老师边唱边做舞蹈动作了。
价值分析:幼儿学习舞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与同伴的切磋来学习舞蹈。
观察与调整:
我请幼儿们围成圈,练习踏点布,主要是两脚微微交叉,前面的脚完全着地,后面的脚用脚尖点。几个妹妹宝宝做的有模有样的,弟弟宝宝美感稍有欠缺。
价值分析:幼儿完整表演舞蹈可以让老师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更进。
观察与调整:
今天学下来,单单做手上的动作没有问题,配上脚的踏点步,就会有点手忙脚乱了,个别幼儿的踏点步不标准,还需要纠正。
大班音乐教案:娃哈哈3
活动一:唱歌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欢快地歌唱这首新疆民歌。
2、学习F调2/4拍曲子,能唱十六分音符。
3、培养幼儿乐观愉悦的情绪。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风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孩子们,你们去过新疆吗?可能有的爸爸妈妈就在那里打工,那里有许多许多的棉花和牛羊,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们也很快乐、活泼、友好,他们还能歌善舞。今天老师就教你们一首新疆儿歌《娃哈哈》,一首比较快速活泼的歌曲。
(二)主体部分:
1、教师范唱歌曲两遍,幼儿听音乐,闭眼用心情去感受其中的欢快情绪。
2、熟记歌词:教师教幼儿念歌词三遍,达到比较熟悉歌词。
3、音乐教唱:
①、清唱教唱歌曲两遍;②、教师用风琴教唱两遍;③、幼儿合风琴歌唱两遍。
(三)结束部分:全体幼儿手拉手儿,在音乐伴奏下歌唱着离开教室,入厕。
活动延伸:
回家后锻炼扭脖子,为下一个活动做准备。
活动二:舞蹈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手脚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民族舞的认识及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娃哈哈》mp3.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娃哈哈》,幼儿列队入操场。
(二)动作分解教学:
①、挽花教学;②、托帽转圈;③、扭脖子;④、移步摆手;⑤、提裙位手脚动作。教学时注意正确手形的规范,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形和动作。
(三)清唱音乐,做舞蹈动作,熟记歌词与舞蹈动作的配对。大概做三遍,教学时视情况而定。
(四)合mp3音乐舞蹈。
中间间奏可做移步摆手、托帽转圈两个动作。
活动延伸:
将学到的新疆舞回家跳给家长观赏。
活动反思:
1、对于提问,要事先精心的设计、有的问题,应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得到真切感受后再作回答,这样才会真正引起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不至于迎合教师的感受。此外,还应通过教师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2、在学生学跳新疆舞这一环节时,要更大胆、放心地让他们自己实践,相信他们的能力,比如:先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新疆舞或跳跳会的新疆舞,然后再来学习几个舞蹈动作,自己编排一个新疆舞。这样既可以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状况,也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音乐学习心理,随着音乐跳一跳,把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出来,把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向深入。
3、我在歌曲的艺术处理方面有所忽略了,学生是能用准确的节奏、活泼愉快的心情演唱,但缺少了一点点感情。
课虽已结束,但我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在理论上有一个更高的飞跃,来指导我的教学。
大班音乐教案:娃哈哈4
活动目标:
1.掌握的节奏型拍奏。
2.能够在三色鼓上进行低音、中音的拍奏转换。
3.培养幼儿对非洲鼓及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及拍奏方法。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用身体声势律动尝试拍奏(ta)的节奏。(教师示范)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用身体声势律动尝试拍奏(titi)的节奏。(教师示范)
3.根据节奏谱,引导幼儿用身体声势律动尝试拍奏的节奏型拍奏。(教师示范)
二、尝试拍奏三色鼓。
1.了解三色鼓的中音区和低音区,并尝试拍奏中音区和低音区。去分两种音色的不同。
2.对照节奏谱音符颜色的不同进行三色鼓重低音的转换练习(红红黄红红黄)也就是(低低高低低高)的转换。
三、演奏乐曲《娃哈哈》
1.出示演奏图谱,引导幼儿识谱。
“有一群新疆小姑娘在跳舞,小老鼠想要拍着三色鼓为她们伴奏,小老鼠拍的是的节奏型,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小老鼠,为新疆小姑娘伴奏吧!”。
2.邀请幼儿拍奏乐曲《娃哈哈》
大班音乐教案:娃哈哈4篇相关文章:
★ 大班教案3用3篇
★ 关于大班教案6篇
★ 经典大班教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