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中班科学教案6篇

时间:2024-04-27 14:3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优选中班科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优选中班科学教案6篇

优选中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观察一些竹制品,了解它的用途。

  2、愿意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与同伴分享。

  3、使幼儿对探索竹的自然现象并且感兴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各种竹制品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题。

  1、小朋友,我们来猜一种植物,它在我们赣南地区有很多。请听谜面“小时破土而出,长出节节高升,高山遍野都是,用处多而广泛”。

  2、幼儿猜并说出谜面。

  二、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竹制品。

  1、竹子可以做成各种物品,你们看到过哪些物品是用竹子做成的`?

  2、幼儿自由发言。

  老师下结:刚才小朋友说到了很多物品,有些是竹制品,有些却不是。那些是竹制品呢?杨老师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播放图片。提问:你看到什么?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要用竹子做这些东西呢?竹制品有什么特别的用处吗?

  三、了解竹子的用处。

  1、用竹子做房子、篮子有什么好处呢?

  2、你想用竹子做什么?为什么?

  小结:竹子除了可以制作各种竹制品外,它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既然竹子这么有用处。我们应该多种竹子,让竹子多起来。

优选中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花朵的外观,学习从颜色、形状等多角度观察物体特征。

  2、大胆想象,感受将花朵形状与具体的物品形象结合在一起进行感知。

  活动准备:

  1、各种花朵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认识花朵的外观。

  二、请教师扮演成春姑娘,手持装有各种花朵图片的`布袋,请幼儿每人从布袋里摸一张花朵图片。观察它的外形特征。

  1、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自己手中的图片。

  2、幼儿独立观察,教师引导幼儿从花朵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

  3、集体交流。

  三、激发幼儿想象力,用花朵形状与具体形状对应的方法,巩固对花朵特征的了解。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2、请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上花朵的形状特征,想象它像什么,并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

  3、幼儿在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比较花朵之间的差异。

  5、鼓励幼儿画己最喜欢的花朵,并说说它的特征。

优选中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有兴趣的阅读知识性刊物。

  2、了解昆虫的伪装行为。

  3、学习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有遮蔽物的户外场地。

  2、昆虫模型若干或伪装物品数种。

  活动过程:

  1、玩"找一找"的'游戏。

  请翻开图画书,找一找第2页至第7页中有什么昆虫?

  为什么不容易找到这些昆虫呢?

  蟑螂、蚱蜢、纺织娘是什么颜色?这些颜色与它们生活周围的颜色一样吗?为什么?

  2、和幼儿一起阅读图书,将各种昆虫各自的保护方法介绍给幼儿。

  请小朋友找一找,书中还躲着哪些昆虫?

  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它们为什么有这些本领?

  带幼儿一起阅读《昆虫躲猫猫》。

  3、玩"昆虫小侦察"游戏。

  找一个有一些遮蔽物(如树木、花草、泥土、落叶)的户外场地,事先沿途放置和环境颜色相仿的昆虫模型或物品(放置的数目暂时对幼儿保密)。

  将幼儿每3到5人分为一组,带着纸笔出发寻找藏匿的物品,看能发现几个(发现了不要捡起)。

  时间一到,请幼儿回来告诉老师找到昆虫模型或物品的总数及名称;如果没有人答对,老师就公布数目,让幼儿再找一遍。

优选中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并感知相邻两面镜子之间角度变化与影像数量的关系。

  2、喜欢探索发现两面镜成像的现象,并乐意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初步了解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两面镜、塑封美羊羊人手一个。

  活动重点:

  探索发现相邻两面镜子之间角度变化与影像关系。

  活动难点:

  初步了解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活动过程:

  一、播放《喜洋洋和灰太狼》音乐,导入美羊羊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T:美羊羊最喜欢做什么?(照镜子)

  二、幼儿第一次照镜子,知道在光的反射作用下镜子可以照出物体影像。

  T:请你也来照照镜子,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T:除了脸上的东西你还看到什么?(身后的)

  三、第二次照镜子,初步感知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1、幼儿听美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

  T:美羊羊用镜子把灰太狼吓跑了,请你把美羊羊面向镜子站中间,你有什么发现?(镜子里面照出…个美羊羊)

  (T:美羊羊继续照镜子,小朋友看老师)

  2、教师示范总结

  T:原来双面镜里可以照出好多个美羊羊,美羊羊就是这样把灰太狼吓走的。

  四、第三次照镜子,进一步探索相邻两面镜子之间角度变化与影像关系。

  1、幼儿操作,美羊羊照镜子。(教师巡回指导,怎么会变多的'?)

  要求T:请你把镜子动一动,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T:怎么会不一样多的呢?(学习并拢、张开这个词)

  2、用并拢、张开再照一次镜子。

  T:并拢、张开有什么不同?(教师示范)

  3、幼儿再次操作美羊羊照镜子。

  T:试试看能不能照出2个、4个或者6个?

  教师总结:原来双面镜能照出这么多的美羊羊是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活动延伸:

  T:下次小朋友可以尝试把美羊羊放在两面镜子的中间看看又会有什么发现。

优选中班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产生对颜色的兴趣。

  2、通过颜色的变化,能仔细地观察实验。

  3、通过探索懂得颜色的混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桔子、茄子、白菜头饰各8个。

  2、红、黄、蓝颜料,透明口杯,红、黄、蓝、橙、紫、绿色卡片若干。

  3、棉签若干,调色盘,分别装有桔子、茄子、白菜图片篮子3个。

  4、儿童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介绍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成员,引出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2、以小熊敲门送礼物引出红、黄、蓝、三种颜料,并让幼儿说出颜色。

  二、教师边操作实验边讲解,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今天,老师要当个魔术师,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请你们仔细观察好吗?

  1、将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倒入一个空口杯中,轻轻摇一摇,变成了什么颜色?(桔黄)

  2、用同样的办法变出绿色、紫色。

  并记录如下:黄+蓝=绿色 红+蓝=紫色

  三、交代实验要求,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刚才老师变了魔术,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魔术师,自己来变魔术好不好?

  1、分别请一个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来变魔术,逐个变出桔黄色、绿色和紫色。

  2、让每组幼儿颜色卡片在桌上操作实验结果。

  3、教师小结,简评。

  延伸活动: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都当了魔术师,小熊也想当魔术师,我们来看看小熊要变什么呢?

  1、小熊逐个变出一篮子桔子、白菜和茄子,其中一部分没涂颜色,需要小朋友来帮忙。

  2、让小朋友们用自己变出的颜色,边听音乐边用棉签给没上颜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涂上漂亮的颜色。

优选中班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古时候传递信息的方式。

  2、知道鸽子能够传递信息。

  3、引导幼儿积极地参加体验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科学:《鸽子信使》,儿歌《信的旅行》。

  2、小旗子、哨子、鼓,鸽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一起念儿歌:《信的旅行》

  提问:想想看儿歌中的信,经过了哪些地方?经过了什么人?通过怎样的步骤送到小朋友家的?(邮筒、邮局、邮递员)

  提问:古时候没有邮递员,也没有电话、计算机,那么人们用什么方式传递消息呢?(信号:放烟火、打旗语;声音:号角、鼓声;文字:人走路送信、飞鸽传书、把字条装到空瓶里丢入河海里)

  二、与幼儿一同欣赏挂图及幼儿用书中的“科学”《可爱的鸽子》

  师: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鸟吗?这是鸽子,小朋友知道鸽子可以帮助人们干吗?(幼儿讨论)

  个别回答

  师:古时候的鸽子是用来送信的`,小朋友有没有听过“飞鸽传书”,飞鸽传书就是靠这种鸽子,因为鸽子很会认路。

  三、让幼儿运用哨子、鼓、小旗子,体验古人互通信息的方式

  师:我们今天就来模仿古代的人,用小鼓、哨子等来传递信息。

  介绍玩法:现在请第一、二、三组的小朋友到教室外,另外三组的小朋友在教室里,我们用哨子、鼓、小旗子来互通信息。

  分别请小朋友进行活动,另外一个老师辅导一组幼儿。

  附儿歌:信的旅行

  一封信,去旅行。

  邮筒里,停一停。

  到邮局,盖个印。

  邮递员,按门铃。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

优选中班科学教案6篇相关文章: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篇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7篇

小学科学教案12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篇

小班科学好吃的橘子教案3篇

科学活动教案8用6篇

中班教案实用7篇

中班美术教案:葡萄熟了3篇

家乡游中班教案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