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4篇

时间:2024-05-02 12:2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4篇,以供借鉴。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4篇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

  2.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认读词语,自主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看书读词,引导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借助拼音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2)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看清韵母读准:冰、丁、争、鸣(后鼻韵母)

  看清声母读准: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看清声调读准:复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

  自编谜语记字:鸟儿张嘴唱(鸣);“文”字踩高跷(齐)

  偏旁联想记字:柳、冰、泉(想想偏旁跟字意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记字:百(一+白)

  3.熟读词语,加深记忆。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改动词语或调换词语顺序读。

  4.补充说句子,理解字词。(方法:一人描述说句子,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卡片认读。)

  (1)出示例句: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出词语:万物复苏

  认读生字:万复苏

  (2)照样子说句子,找词语、读字。

  句子: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

  词语:柳绿花红(柳)莺歌燕舞(歌舞)冰雪融化(冰)泉水丁冬(泉丁)百花齐放(百齐)百鸟争鸣(争鸣)

  5.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顺及笔画的位置。

  “万”字的笔顺是“一ノ”,横要写长一些,笔画横折钩中的“横”比较特殊,应该写的向右下方斜一点,“ノ”在竖中线上起笔。

  “丁”字横要长一些,写在上半格的中间,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百”字的横写法同前两字,中间的小撇不要超过“日”字的左竖。

  “齐”字上边的撇和捺要舒展开,下面的.两画是竖撇和竖。

  “冬”字的结构和“齐”字相同,可对比练写。“冬”字上面的折文,强调学生注意两点①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撇;②书写时,上撇短小,下撇和捺要写长,舒展开。

  三、品读词语,发挥想象

  1.看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

  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稍做停顿,以显示韵脚。

  2.自己读词语,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四、说画结合,拓展延伸

  1.出示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跟春天有关的词语。

  画一画:美丽的春景图。

  2.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同学们像小草一样呼吸着春的气息,像小鸟一样享受着春的温暖。让我们看一看谁眼中的春天最美丽,谁笔下的春天最迷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展示作品。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一下识字1教学设计五,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ㄥ”和“刂”

  2、会读课文。

  3、体会人与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一棵小树

  学习:棵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很温馨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爷爷和小树之间。板书课题。

  3.学习“爷”。

  二、初读课文

  1.想来读读这个温馨的故事吗?请小朋友们翻开语文书,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吧!争取把故事读通顺,读流利。

  2.请再次读课文,拿出铅笔,把课文中的生字圈一圈。

  3.指名分节读课文

  这篇课文一共有三个小节。开头空两格就表示一个小节。我们一起来标一标序号。

  请三个小朋友来读课文。随机纠音。

  三、学习课文,随机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棵小树吧!

  (1)指名读。提示停顿。再指名读——齐读

  (2)你觉得这是一棵怎么样的小树?

  2.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转眼就到了冬天,(课件显示冬天图)板书冬天。学习“到”。

  北方的冬天可冷了,天上下着大雪,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课件演示寒风呼呼的声音。

  (2)在这么冷的.冬天,小树会怎么样呢?

  (3)爷爷在干什么呢?出示第二小节。

  学习“给”“暖”。 你还会说暖和的什么?

  暖和的衣裳指什么?让学生联系动画图片,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稻草。

  (4)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怎么样?(板书:不冷)

  学习冷字。

  (5)多么有爱心的爷爷啊!给小树带来了温暖。谁愿意来读读这段话?指导朗读。

  (6)指导背诵。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出示“不开”

  观察一下不,要想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两边要对称。开两本也好对称,最后一笔是竖。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的生字词。指名认读——齐读

  2.上节课,我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

  3.齐读第二小节。

  二.学习第三小节。

  1.过渡: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嫩绿叶子。那么夏天小树又长得怎么样?它又是怎样对爷爷的呢?

  2.自由读第三小节。

  3.夏天到了,天气很热很热,你有怎样的感觉?

  4.这时,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又是怎么做的?

  (1)(板书:绿色的小伞)学习“伞”。

  (2)指导读:撑开。

  (3)绿色的小伞是什么?让学生看动画图片,理解绿色的小伞就是树冠,也就是树茂密的树叶。问:爷爷在树下怎样?(板书:不热)学习“热”

  5.指导朗读。

  多有爱心的小树啊!谁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三.环保教育。

  1.同学们,爷爷这么爱护小树,那我们应该怎样做?(也要爱护小树)2.你打算这么做呢?

  小朋友都明白了要爱护小树,爱护花草,爱护大自然的一切。

  四.书写指导

  1.出示“四五”

  2.观察一下四,要想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提示第四笔是竖弯,学习这个笔画

  3.生写

  4.评议

  5.再写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3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针对教材的特点,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注重感悟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滥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媒体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风声,把学生带人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悟到了“埋怨”、“心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二、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相机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几个词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述顺序,在学生复述后,我就提示学生:“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三、注重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说:“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还有的同学说:“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保护它,不应该破坏它,砍伐它。”透过这些精彩的回答,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感悟、积累、迁移”是语文教学的“三步曲”,只有依据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11个生字,认识7——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品读,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加强朗读与理解能力的自我诊断与矫治。

  4、有条理地叙说森林的环保作用,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认识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指导初读,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反馈正音。

  (3)再读课文,想想带生字的词语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把课文读通读顺。

  (4)依据课题质疑。

  (5)浏览课文,找到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相机板书: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自渎课文,看看课文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2、交流讨论,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3、抓住关键词语自学说明森林重要的前三部分,边读边体会。

  4、检查自学效果:

  (1)第1段:抓住“漫天飞舞”、“睁不开眼”、“贫瘠”体会乱砍滥伐造成的危害;指导读好埋怨的语气;练习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

  (2)第2段:“从像脱缰的野马”、“咆哮”、“冲垮”、“淹没”体会说明什么;从“大伞”、“挡住”、“吸收”、“渗进”、“储存”体会森林是一座大水库;出示反问句式,体会反问语气,指导朗读;仍用上一段的句式练习说话,领悟云雀***话。

  (3)第3段:生自渎自说自悟,抓住“枝叶茂密”、“挡住”、“遮挡”、“不容易散失”等词语来体会。

  5、再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森林的重要,读后有条理地说一说。

  6、读后两个自然段,读出“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的感叹,读出“一定”、“让沙漠变成绿洲”的决心和期盼。

  四、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熟读的基上练习复述,鼓励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3、结合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将对“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的体会写下来。

  五、拓展延伸:

  1、后将课文排练成课本剧。

  2、选读有关科普文章,举行“环保我知道”主题会。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能给多音字“强”据词定音;理解“偏僻、勉强、资助、尝试、实际”等词语;理解“才”在本课几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童弟周青年时代发愤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感受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1、揭题,简介童第周。

  2、听录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朗读。

  3、课文写了童第周哪两个时期的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同一件事的?

  4、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

  5、自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6、正音“鄞”理解“偏僻”

  7、理解句子:

  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书。

  8、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

  9、作业:

  《课堂作业》1—3

  第2课时

  1、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

  理解并朗读三个“才”的句子。

  用“再三”说一句话。

  2、理解句子。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

  重点理解“更加”、“发愤”。

  3、从哪些句子可看出童第周发愤学习?

  4、理解句子。

  童第周看看成绩单,心想:“……”

  说说“努力”。(稍慢、有力)

  5、作业:

  《课堂作业》4、6、7

  第3课时

  1、出示童第周第一次的话,说说为谁争气。

  2、找出童第周第二次的话,说说为谁争气,与上一次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为什么要暗暗下决心为中国人争气呢?

  4、童第周是用什么为中国人争气的?

  5、这个实验难吗?从哪儿可看出来?

  6、童第周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刻苦钻研、反复实践)

  7、再次朗读感受。

  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经过努力,也能办到。

  8、作业:

  《课堂作业》5

  摘抄句子。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4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教案:草虫的村落6篇

语文教案9【6篇】

优选语文教案3篇

《山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3篇

语文教案:陈情表11篇

陈情表语文教案9篇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计划12篇

精品小学美术教案模板6篇

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教案7篇

小学语文教案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