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人教版比教学设计与反思共3篇 比 教学反思,欢迎参阅。
人教版比教学设计与反思共1
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和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并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如果妈妈的菜地里的白菜长虫子了,妈妈会怎么办呢?肯定要买杀虫剂(浓缩剂)进行杀虫。那浓缩剂能不能用来杀虫呢?你们想不想解决这类有关的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那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的应用。
板书: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的54页。
出示教材54页例2
阅读与理解:
(1)、了解情境中的生活信息。
(2)、已知条件: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 4表示的是浓缩液与水的体积的比。
分析与解答:
(1)、稀释液:500ml 总分数:1+ 4=5
1 : 4表示什么意思呢?
浓缩液 : 水
(2)、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 4 。
浓缩液的体积是稀释液的1/5。
水的体积是稀释液的4/5。
方法一:
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先算出总分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
把每份是:500(1+4)=100(mL)
浓缩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方法二: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5;水占总体积的4/5。),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浓缩液有:5001/5=100(mL)
水有:5004/5=400(mL)
回顾与反思:
浓缩液体积:水的体积
=( ):( )
=( ):( )
答:浓缩液有100mL,水的体积有400mL。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第
1、2题。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按比的配制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 a、先算出总分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b、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
3、4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方法一 方法二
总分数1+4=5
每份数: 500(1+4)=100(mL)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5
水占总体积的4/5
浓缩液:1100=100(mL) 浓缩液有:5001/5=100(mL) 水:4100=400(mL ) 水有:1004/5=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的体积有400mL。
课后反思:
按比的配制稀释液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的配制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配制。按比的配制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的配制是比例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进行配制,去感悟按比的配制存在的价值。以生活实际例子入手,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每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其实就在他们的身边,因为数学源自于生活。其次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时能得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也凸现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人教版比教学设计与反思共2
人教版数学《比一比》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比一比》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比一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比多少教学内容:p6-p8、练习一 1-4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教学过程:
一、复习:从1数到10。
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 (板书:比一比)二、新课
(一)同样多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
第 1 页 能说一句话吗?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2、比一比: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多些、少些)
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提问: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同桌同学商量。)指名说。
3、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
第 2 页 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 ①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 △要比○多1个。 ②第一行摆4个□,在□下面摆△,△要比□少2个。 ③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三、练习
1、p11、12 练习一 1-4题。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么东西是少些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比较多少,明天我们要学习比较长短,请同学们每人准备一把尺子,一支用过的铅笔。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自认为最大的亮点是选用的材料很简单,都是运用身边的资源。
《比多少》这一课是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上,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本节课,我根据刚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运用有趣的动手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多种形象的事物,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资源。
课的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操作,尝试各种比较的摆法,在师生、生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观察,充分体验和感悟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在学生原有
第 3 页 比多少方法的基础,通过图片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逐渐理解知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操作是本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在操作中有不少学生玩起学具来,就停不下来,有的甚至忘记了老师提出的操作要求,随心所欲地玩起别的花样来。怎样让学生在操作中做到有目的地玩,在玩中学,并有始有终地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我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找出相应的对策。
本节课还要注意有些学生会根据以往经验:数量一样多的图片,头和尾一般对齐,容易错判断为同样多!
第 4 页
人教版比教学设计与反思共3
篇1:《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2.经历自主画图分析、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学习价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老师买了一瓶浓缩果汁,调制了三杯果汁水,我品尝了一下,你们想知道味道怎么样?(1号特别甜,3号特别淡,2号口感还不错)
师:都是用这瓶浓缩果汁调制的,味道怎么不一样?
师:这三杯果汁水都是我按照浓缩果汁和水一定的比配制的,浓缩果汁和水的比分别是1:
9、1:4和1:1,根据品尝的结果,把果汁水和相应的比连一连。 1号(特别甜)浓缩果汁和水的比是1:9 2号(还不错)浓缩果汁和水的比是1:4 3号(很淡) 浓缩果汁和水的比是1:1 师:每袋浓缩果汁的包装袋上都有调制建议,标明了浓缩果汁
和水的体积比,看来正如说明书上所说,按1:4的比配置的果汁水口感最佳。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生: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板书) 1.自己分析,独立解答。
师:通过阅读这道题目,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互相说说 生:500毫升是稀释后果汁水的体积
(板书: 500毫升 果汁水)
按1:4的比配置的。
(板书: 浓缩果汁:水) 1: 4 要求的是浓缩果汁和水的体积。
师:你是怎么理解1:4的?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画一画。然后解答这道题。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
(1)怎样理解1:4。
预设:①浓缩液是这样的1份,水是这样的4份,冲好的果汁一共是这样的5份。
(板书: 果汁 1份
水4份
果汁水 5份)
②
1份 4份
③
1份 4份
④把冲好的果汁看作单位“1”,浓缩液占总量的,水占总量的。
师:第4种方法与前三种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 ( 不仅看出了1份4份,还看出了每部份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浓缩果汁占果汁水的
水占果汁水的)
师:有的同学利用文字,有的同学通过画图,都是在表达你们对于1:4的理解,概括的说你们都分析出什么了?
生:分析出浓缩液和水的关系,分析出每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师:那我们对1:4的理解对解题有帮助吗?好,下面我们一起交流解答的方法。
(2)汇报解题过程。 ①归一思路:浓缩液是这样的1份,水是这样的4份,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 500÷(4+1)=100(毫升)
浓缩果汁:100×1=100(毫升)
水: 100×4=400(毫升)
②利用分数乘法解答: 1=100(毫升) 1+4 4水: 500×=400(毫升) 1+4浓缩果汁: 500×
师:怎么想到用分数解决的?
师:要转化成用分数解答,关键是什么?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已经分析解答了这道题,接下来我们该。。生:回顾与反思。
(1)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看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否是1:4。
和是否是500毫升。
师:为什么要从两方面检验。
(2)回顾解题过程。
做了哪些事?首先着重理解了1:4的意义
解答。解答时同学们用到了不同的方法,有的用到了小份的方法,有的用到了分数乘法。
师:正像你们所说的,首先我们对1:4进行了理解。不同的 理解,解题的方法不同;分析的越全面、深入,方法越多样。 4情境延伸。
师:特甜的这杯水我也配置了500毫升,你知道我放了多少浓缩果汁?多少水吗?
特别淡的这杯水呢?
师:刚才我们解答的这类题都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然后求出每部分各是多少,我们把这样的问题也叫做按比分配的问题。你们会解答了吗? 1. 2.按比分配的想象在生活中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在哪里见过吗?(生举例)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事情是怎么分配的?
(1)
篇2: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肖彦 授课时间: 课题: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抢答:
1.将10克糖放入90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多少?糖占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的几倍?糖是糖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水的几分之几?
2.小刚家养的鸡、鸭、鹅的只数比是7∶2∶1,那么鸡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 ,鸭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鹅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
()()()数的 。
()
3.根据“四二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2”这个信息,你能想到什么?
(二)口头列式计算: 3 1.果园有10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 ,梨树有多少棵? 52.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由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平均每个年级打扫多少平方米?
导入: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平均分)你认为这样分配任务合适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分配任务?
二、新课教学。
(一)改编复习题,分析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上题补充一个条件,改编成一道按比分的应用题: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两个年级各打扫多少平方米?
“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到什么?
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二)学生试做。
再请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自己看一看书上49页的例2。
(三)集体订正评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示意图,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四)再次改编复习题。
学校操场共有400m2,按1∶3∶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三个年级各打扫多少m2?
教师引导,师生一起完成。
(五)比较两道例题,小结。
这两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第1题中400 m2是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要打扫的面积总和,是按1∶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一年级打扫多少和六年级打扫多少。第1题中400 m2是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要打扫的面积总和,是按1∶3∶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一年级打扫多少、二年级打扫多少和六年级打扫多少。两题都已知要几个年级要打扫的面积总和,和几年级打扫的面积之比,要求几个年级分别打扫的面积。) 这种应用题,已知了几个数量的总和以及这几个数量的比,要求这几个数量,也就是要把一个数按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所以这种应用题叫做按比分配应用题。 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哪些方法呢?(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时可以把比转化为份数,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数,再用每份数×对应的份数=对应的数量。也可以把比转化为分数,先求出对应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总量×对应()的 =对应的数量。) ()
(六)结合教材第49页例2再次巩固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什么叫按比分配?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特征?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哪些方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吗?生活中有哪些按比分配的实例?)
五、作业:练习十二第1-4题。
五、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篇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_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课题: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和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 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抢答:
1.将10克糖放入90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多少?糖占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的几倍?糖是糖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水的几分之几?
2.小刚家养的鸡、鸭、鹅的只数比是7∶2∶1,那么鸡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 ,鸭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鹅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
()数的 。 ()
3.根据“四二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2”这个信息,你能想到什么?
(二)口头列式计算:
31.果园有10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 ,梨树有多少棵? 5 2.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由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平均每个年级打扫多少平方米?
导入: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平均分)你认为这样分配任务合适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分配任务?
二、新课教学。
(一)改编复习题,分析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上题补充一个条件,改编成一道按比分的应用题: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两个年级各打扫多少平方米?
“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到什么? 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二)学生试做。
再请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自己看一看书上49页的例2。
(三)集体订正评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示意图,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四)再次改编复习题。
学校操场共有400m2,按1∶3∶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三个年级各打扫多少m2?
教师引导,师生一起完成。
(五)比较两道例题,小结。
这两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第1题中400 m2是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要打扫的面积总和,是按1∶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一年级打扫多少和六年级打扫多少。第1题中400 m2是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要打扫的面积总和,是按1∶3∶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一年级打扫多少、二年级打扫多少和六年级打扫多少。两题都已知要几个年级要打扫的面积总和,和几年级打扫的面积之比,要求几个年级分别打扫的面积。)
这种应用题,已知了几个数量的总和以及这几个数量的比,要求这几个数量,也就是要把一个数按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所以这种应用题叫做按比分配应用题。
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哪些方法呢?(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时可以把比转化为份数,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数,再用每份数×对应的份数=对应的数量。也可以把比转化为分数,先求出对应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总量×对应()的 =对应的数量。) ()
(六)结合教材第54页例2再次巩固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什么叫按比分配?
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特征?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哪些方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吗?生活中有哪些按比分配的实例?)
五、作业:练习十二第1-4题。
人教版比教学设计与反思共3篇 比 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比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