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优秀教学反思3篇 一分钟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3-09-16 10:44:00 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一分钟》优秀教学反思3篇 一分钟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供大家赏析。

《一分钟》优秀教学反思3篇 一分钟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分钟》优秀教学反思1

  也许是天气闷热的缘故吧,今天上课的状态很糟糕,感觉头晕晕的,透不过气来。头脑中一片空白,教案不知道被记忆在哪个角落。可是,再怎样难熬,时间也是会过去的,这不?就这样结束了!

  下班的车里,我细细回想起教学过程,突然记起有个问题好像没有提过,我问身边的同事,她说的确没有问。天,我怎么会忘记了?也许头真的晕了吧。可是我又转念一想,教学中可以遗漏这个问题,想必这个问题可有可无,不提也罢,说不定少了这个问题,可以让另外一个问题更凝练更集中。这也算一种自我安慰吧!

  都说我的课实在,没有花架子,同事们的评价让我沾沾自喜,我也觉得那就是自己的风格。可是今天,我发现自己根本就是一直在追求着花架子的,也很浮夸。《一分钟》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安排的是写话,其实我的用意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这次教训,写一写元元第二天会怎样做。可是在备课的时候我想,如果我的过渡语是:“通过这次教训,那元元第二天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写一写。”那多平淡呀,一点都不吸引人的眼球。我得来句精彩一点生动一点的过渡,于是就有了课堂中的这句过渡:“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一切可以重新来过,那元元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写一写。”语言是美了,可教学效果也霉了。第一个被叫到的学生是这样写的“我还是再睡一分钟吧,反正时间会倒流的……”我一惊,首先意识到的是学生没有听明白我的要求。后来我保险一点地叫了一个我们班的小博士,他竟然也是说,还是再睡一分钟吧……我这才猛然意识到不是学生没有听清要求,而是自己的引导出了偏差。就为了追求一句动听的过渡语,我把学生引入歧途。我真的很愚蠢!这次教训,更让我明白,教学中应该追求简单但是有实效的教学方式,不可以为了追求所谓的花架子,去考验学生的领悟能力,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关于写话,我想可能很多老师心里有想法,是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时髦让它出现在公开课里?是不是在二年级训练课堂写话,学生会有难度?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年段读写训练的重点及其教学》,里面清楚地写着低段的习作训练内容:

  1、练习主谓、偏正词组的搭配。

  2、练习说完整的一句话,连贯说几句具体的话。

  3、循序渐进地开展各种造句练习,初步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4、模仿写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子。

  5、练习连贯地写句群。

  看完我很震惊,因为我觉得我们低段的习作水平好象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于是我就开始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写话训练,以接近文中的要求,当然也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平时的训练一般都给足学生时间,像今天这样在紧凑的教学课堂中写话还是第一次。

  试教的时候,有老师就说是不是可以先让学生说,再让学生写。我想,说话的训练在课堂中已经安排很多,再说就显得有点多,而且说过后,写得雷同的就多。反正低段中还没有出现过现场写话,就让我做先吃螃蟹的那一个吧。但是因为学生第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中写,效果真的很不好,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只写了个头,就没有了下文。但是在中午的批改中,我还是发现了好片段。这是蒋骐羽写的:丁零零,闹钟响了。元元睁开眼睛,心想:今天我可不能再迟到,否则不仅知识学不到,还要挨老师的骂。元元想完就很快地起床了。

  我想,多写写,学生心里就会有写的概念,而且多写多写,句子的感觉就会加强,动笔能力自然也会加强,对中高段的习作训练是很有帮助的。我这样做,也算是对中高段的语文老师负责吧!

《一分钟》优秀教学反思2

  可以说这是我踏入老师这个行业之后,第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汇报展示课。这堂课是基于学生在第一课时扫清课文生字词,对事件前因后果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教学。

  我意在以学生自身的朗读体会为主线,以珍惜时间的情感领悟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总的来说,针对每个自然段的学习我都设置了不同的重点。比如第二自然段的朗读知道以及对词语“要是”的理解;第三自然的“看图说话”,这也是整个低段教学的重点。还有学生的实践活动,演一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可是,整堂课下来,一切并没有自己预想得那么顺利,学生举手的积极性反而没有平时高涨,当初的构想、重点也并没有得到体现。现将问题总结如下,供今后参考鉴戒。

  首先,作为一名新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过渡,衔接更自然这是最难也是最应该学习的方面。从这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的语言不够简洁,有时候一个指令或者问题下去,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我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不用说去完成布置的某项任务或者说是某个要求,尤其是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简洁、活泼而有趣的儿童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对于整堂课的氛围甚至是教学效果都是相当关键的,而这方面正是我非常欠缺的。

  其次,我认为所有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在备课环节,我只是一味地备课,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备课堂,备学生。每节课都会有不同的状况出现,老师就应该预设各种不同的课堂突发情况,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不应该设置框架,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往往是有效的资源,而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种课堂资源,使谬误成为教学亮点,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积累、学习的。

  第三,虽然我一直认为要在课堂中,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体会。可是课上下来之后,我发现留给学生读的时间还是少得可怜。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让教材鲜活的语言文字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第四,评价语的欠缺以及评价方式的单调这个问题也是从这节课中体现出来的。我在评价的时候多次重复学生的回答,这一方面没有任何效果,另一方面更是浪费时间。在今后的课堂评价中,应该使评价不是形式上的“你真棒!”“你读得真流利!”等等,而应该具体到词语,句子中。到底棒在哪里,好在哪里,有个明确的指向性,使评价更有层次性,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第五,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一节课下来,应该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写作业或者去理解、巩固。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吸收不了,就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学习,实践和积累。

《一分钟》优秀教学反思3

  《一分钟》这篇课文以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课文内容较为通俗,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一、从课题入手,游戏导入

  首先,创设生动地教学情境,把孩子们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先设计“看一分钟动画”,学生觉得“快”,又设计了“静坐一分钟”学生感觉一分钟过得很慢。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课文中的元元,他认为一分钟长吗?一起来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二、抓住“两次叹气”朗读感悟,体会元元的心理

  教学中,我以“元元一共说了几句话?”让学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两次叹气:“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要读好这两次叹气,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融,进而读出感情,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

  另外,创设多种多样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逐步感受“一分钟”的长度。本节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1、读书,一分钟大约阅读多少个字;2、写字,一分钟大约书写多少个汉字;3、口算,一分钟大约能算几道。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时间的可贵,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一分钟》优秀教学反思3篇 一分钟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