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自己的名字》中班教学反思3篇

时间:2023-11-28 18:54:37 教学反思

《学写自己的名字》中班教学反思 篇1

  一、教育目标。

  通过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向大家讲解自己的名字含义,让大家都相互了解,然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点下,可以写出自己的名字。

  二、教育准备。

  标有孩子名字的卡片。

  三、教育过程。

  1.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下,人的名字的重要意义;

  2.孩子们按照顺序,上台讲解自己名字的意义;

  3.讲完之后,老师把标有名字的卡片发给孩子们;

  4.孩子根据卡片上的名字,学习写自己的名字;

  5.孩子将自己写得较好看的名字,给同学们展示。

  在上面的这个幼儿园教案中,孩子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彼此,可以让孩子快速的相互认识。

《学写自己的名字》中班教学反思 篇2

  《名字的故事》一课分为2课时执教,在时间的布置上比较富余,第一教时主要学习写名字,用名字的笔画线条巧妙地分割画面空间。开始创设了召开新同学见面会的活动情景,以书写名字、传送名片的形式交流,同学反应热烈,在交流中增进了相互了解,融洽相互感情。由于习惯影响,一个班级上下来,发现同学写的名字普遍偏小,笔画拘谨。对此,我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调整了教学战略。我采用同学作业当场反馈比较的形式,让同学看看比比谁把名字写得很大,很丰满。形象直观的比较一下子使同学发现把名字写大的优点。为了协助同学克服写小字的缺点,我采用诙谐方式,要求他们写得“大名鼎鼎”、“顶天立地”,同学易记易学,饶有兴趣。后来,把这环节空虚到教学设计中。同学通过涂一涂、练一练的绘画实践活动,掌握了基本的色彩平涂方法和接色法,有的同学还学有余力,教师就鼓励他们大胆变化,探索运用其他的方法和资料创意表示,组合成“名字的故事”画面。有的用绳线绕知名字,再填色,有的`则先画好彩色底版,再用漆笔画写名字……用综合方式表示无限创意。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同学在写名字、填颜色的过程中,有局部同学的作业颜色很花,五颜六色的,却识别不出写得什么名字。教师可建议同学从这几方面调整修改。(1)把用浓重、粗黑的线条把字的笔画加粗、加重。(2)调整色块,用刮蜡、罩色等方法减淡色彩的对比度。

  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有些同学表示得相当积极出色,而有个别的则表示淡漠,像个旁观者。如何调动这局部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都动起来。我想可以通过谈话、做游戏、与老师、同学合作描绘表示等形式,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融入教学过程,在愉悦的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审美素质,让每个小朋友都有发展。

《学写自己的名字》中班教学反思 篇3

  幼儿对自己的名字有着很深的好奇心,对于名字后面的秘密也急于进行探索,因此,对此我注意了以下方面的提升:

  1.照片寓意的提升:妈妈将祝福寄托在孩子的名字里,如甜甜、乐乐、大伟等,那你们的名字里藏着怎样的故事呢?(照片与名字故事的结合,而不是脱节。)

  2.介绍自己名字的故事后,引导感知男孩、女孩名字的`不同(借助自己名字)。可在区角里为自己未来的孩子取名字,或者将自己名字的故事画出来与大家分享。

  3.幼儿讲自己名字的故事后,教师要结合故事、名字,加深对汉字的认识(不认识的会关注看教师提醒激发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始终保持对名字秘密的探索兴趣,找出其中蕴含的社会、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学写自己的名字》中班教学反思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