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容量和升》的教学反思3篇 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

时间:2024-01-25 18:19:00 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认识容量和升》的教学反思3篇 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供大家赏析。

《认识容量和升》的教学反思3篇 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

《认识容量和升》的教学反思1

  “升和毫升”这两个单位虽然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可能会知道一些东西可以用升或毫升作单位,但具体“升”

  或“毫升”有多大是没有概念的,因此这节课让学生联系实际和生活中的常识并通过操作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可行的。

  原教案中是通过直接比较茶杯装水多少来揭示容量的概念。因为杯子有大有小,形状也可能不一样,而且学生对于杯子中的多少并不一定能够一口说准。为避免争论,因此我改用了牛奶瓶导入,因为牛奶瓶学生比较熟悉,上面也标明净含量,可能与学生实际联系得更紧密些。接着有用饮料瓶进行比较,道理也是一样的。通过两次比较,即使了容量的概念。接着通过两幅图提出问题,学生交流后发现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过渡到“升”的认识。首先让学生观察几种常见容器,说说哪些东西可以用升作单位;接着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让后通过进一步的操作、观察,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容器加深对1升的认识。这样教学,既使学生产生兴趣,也会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靠。

  

《认识容量和升》的教学反思2

  《认识毫升》教学反思《认识毫升》这节课是在上节课已经认识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的基础上,继续认识毫升及升与毫升的进率。为了让学生更精确地感知“毫升”, 在课前学生收集了一些有容量单位毫升的容器,如:花露水、眼药水、风油精??我准备了有刻度的试管和滴管,让学生感受1毫升大约有多少滴水。这样让学生经历从1毫升到几十毫升再几百毫升最后到一千毫升,单位有小到大的一个过程。教学时先让学生回顾一升的水有多少,接下来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到“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做单位”。启发学生主动提出“1毫升有多少”的问题。我是通过用针管吸入一毫升水,放入试管中,先让学生感受1毫升到底有多少。有学生说出:1毫升要比1升少得多。再用针管吸入一毫升水,把1毫升水滴在手心里,边滴边数,大约有20滴左右,学生再次直观感受1毫升的实际大小,获得对1毫升的认识和体验。在认识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时,由于缺少一升的量杯,所以我是通过光盘上的`动画让学生发现1升=1000毫升。在练习中,有许多的容器都是生活中经常能看见的,教材的编排意图很好,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练习时学生展示收集的这些容器,在课堂上用这些容器来装上液体,让学生观察,以便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整堂课始终引导学生“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估一估”,尽量从多种角度让学生感受探索。学生这样在理解上更直观,认识肯定比较深刻点。并且在教学中一定要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出示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来猜多少毫升等等。更重要的是要能学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书上有道题是这样的:倒出100毫升饮料,数数你要几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结合学生带的养乐多的瓶子,学生估计在一般情况下4口左右可以喝完,这样算下来一口能喝25毫升左右,为下节课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做准备。

《认识容量和升》的教学反思3

  在上本节课之前,不光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准备了许多瓶瓶罐罐的东西,感觉课上忙忙碌碌的,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起来了,但是有些同学只是被有趣的实验所吸引,没有真正掌握关于比较容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因此在后来的练习中(通过看图,比较两容器容量的大小)出现了错误。如何加强操作掌握知识的有效性还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还有,在比较两个冷水壶容量的大小,由于我只找到两个容量差不多大的,因此在比较的时候不是很明显,感觉有些遗憾。对于认识1升的'大小以及一些常见物体的容量的感知我则采用了吴版的设计,教学效果好象不错。另外,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还有一些问题,很不完整,在《一课一练》中,写出家里哪些容器的容量大于1升,哪些小于1升,一些同学居然写到了:牛奶、油等,我想除了表达不完整外,对于容量(应该是器物的所能容纳物体的数量,而不是器物里装了什么物体)的理解可能也有欠缺吧!

《认识容量和升》的教学反思3篇 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相关文章:

《树真好》教学反思10篇 树真好教学活动反思

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11篇 1000以内数的认识 反思

《ang eng ing ong》的教学反思8篇 ang eng ing课后反思

升和毫升教学反思5篇 毫升与升的认识反思

升和毫升教学反思7篇(毫升与升的认识反思)

小学教师期末教学反思3篇(小学期末教学总结与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9篇 颐和园 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8篇 大气压强课后反思

新教师个人教学反思5篇 教师个人教学反思数学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11篇(一上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