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教学设计10篇(详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22 13:36: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练习教学设计10篇(详细教学设计),供大家赏析。

练习教学设计10篇(详细教学设计)

练习教学设计1

  练习5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并背诵儿歌。

  5.仔细观察图画,能根据图下问题说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水彩笔。

  1.审题。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语句。

  ⑵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生要求。

  2.指导。

  ⑴指导观察。

  A.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B.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⑵指导涂色。

  ⑶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图上田字格分别画了什么?指名说一说。指导看图编故事。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3.练习。

  ⑴分小组看图讲故事。选一人上台讲。

  ⑵课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认读:十、牛、丰。指名按笔顺书空,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复习描红,教师范写。

  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综合性学习。

  1.审题。

  ⑴教师讲解本题要求:

  ⑵指名读题目,让学生说说本题先练习什么,再练习什么。

  2.指导练习。

  四、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哪几个要求。

  2.辅导。

  3.练习。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应该怎样做。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录像带。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下的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讨论:图中的同学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读一读录象上的歌谣。

  四、练习

  1.说说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

  2.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3.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

练习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习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习

  第二课时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习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习读。

  第三课时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三、练习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练习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语文与生活,关于读书。

  2.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读书篇)

  3.写好钢笔字。

  4.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关键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3.刘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中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读书方法,让我们来读一读,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的收获。

  (一、二两则讲的是要博览群书,“采得百花成蜜后”,不能局限过分单一的读书种类和内容;三四两则

练习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会正确地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求末知角的度数。

  3、会正确地指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会正确地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要求作图并回答:

  (1)画一条直线, 问:直线有什么特征?

  (2)在这条直线上点一点。问:你发现一了什么?

  (3)再地直线上点一点。 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4)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2、出示图例:P65 2

  (1)先说一说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2)再量一量这些角的度数?

  (3)说一说,锐角、钝角、直角的度数或范围?

  (4)你认为哪一类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3、填空练习:

  (1)平角=( )直角

  周角=( )平角=( )直角

  (2)请用二只锐角拼成一只钝角?

  请用一只锐角和一只钝角拼成一只平角?

  4、看图练习:展开阅读全文

  (1)判断这些角的度数:(图)P65 5

  角1=45度 角2=( )

  角3=( )

  角4=( )

  (2)找一找有几只角? P65 6

  有( )只锐角 ( )只钝角

  ( )只直角 ( )只平角

  (3)过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测量哪些直线互相平行? P66 8

  5 、动手画一画:

  画出下列角(任选一组)

  A 、 75度 120度

  B、 170度 50度展开阅读全文

  6、P66 思考题

  (二)总结

  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区分不同角的度数与范围。

  会画平行线与垂线。

  (三)作业:

  作业本展开阅读全文

练习教学设计5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综合练习,学会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2.按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3.朗读背诵儿歌。

  4.学习打电话,学会打电话的礼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指导学习第1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指导。

  教师范读,边读边勾画山冈、太阳。

  教师:小朋友这时你站在山冈上,面对刚刚升起的太阳,读读儿歌,就知道该怎样辨别方向。学生自由读儿歌。

  讨论:你学会怎样辨别方向了吗?

  请一名同学上台辨别方向,集体评议。

  同桌互相演示,集体演示。

  ⑶齐读儿歌。

  2.指导学习第2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谁能说说刚才学过的辨别方向的儿歌?齐背儿歌。

  ⑶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指名上黑板填空,追问: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表扬填写正确的同学。

  小结:

  3.指导学习第3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交流。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搜集资料,想想中午怎么利用太阳辨别方向。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二、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值得老师表扬。第一大家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明白了中午如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第二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非常了不起。以后,小朋友要继续这样去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影。

  ⑴出示卡片认读:花、点、前。

  ⑵指导辩析3个字的异同。

  ⑶复习描红和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教师巡视。

  3.指导练习临写。

  ⑴观察3 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指名上黑板临写“花、点、前”。

  ⑶评价、纠正。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上下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学生按要求练习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⑴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在干什么?

  ⑵自由读儿歌,想想儿歌里都写了哪些内容。指读儿歌,纠正错误读音。

  ⑶讨论:读儿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练习朗读,试着把自己想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

  3.边看图边练习背诵,会背的给自己画一颗星,背得有感情可以画两颗星。

  交流汇报背诵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打电话

  一、课前准备

  1.准备教学投影片。

  2.准备电话两部。

  二、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题目:打电话。

  2.解题:打电话时要面带微笑,声音不要赤字高,要自觉地说“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3.学生借助拼音读图旁边的提示。

  讨论:是给谁打电话?为什么要打电话?

  三、指导

  1.指导看图,明确要求。

  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⑵图上的小朋友在打电话时会说些什么呢?

  ⑶结合看图,提出说话要求:

  2.指导说话。

  ⑴指名一人扮演小亮,另一个同学和他表演电话。

  指导分析:哪些值得表扬?还有什么不足?

  ⑵同桌练习。

  ⑶指名上台表演,评分。

  3.小结。

练习教学设计6

  训练目标: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5.熟记12条成语。

  6.讲《水浒》故事。

  7.学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3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二.教学目标 :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描红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笔画多的字的结构:如:艇,舟字旁较瘦长,左右两边要靠紧。“赢”、“豪”上中下结构竖向要紧凑。提醒学生要把这些字写得入体、美观。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己读词语。

  (2)学生说读词语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题词语告诉学生变调的规律:两个第三声相连,前一个第三声字改读第二声;三个第三声字相连。前两个第三字都改成读第二声。

  3.练习。

  (1)教师范读。

  (2)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纠正读音。

  4.反馈。

  (1)学生说变调规律。

  (2)学生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2.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例句。

  (2)给“大得很”换词,使学生明白仅凭这类词,还不足以使句子具体。

  (3)引导学生明白“一眼望不到边”,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大”到什么程度。

  (4)学生讨论:该句还可能怎么填?

  (5)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要紧紧抓住句中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3.练习。

  (1)学生尝试填句子。

  (2)学生“开火车”读自己所填的句子。

  (3)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4)老师设计巩固练习。

  夫子庙的灯真多啊,————————————。

  小东非常聪明,——————————————。

  4.反馈。

  逐题讨论,教师注意纠正。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病句。

  (2)三位学生上黑板练习,其余学生自行修改病句。

  (3)讨论板演的作业 。

  (4)教师归纳改这类病句的步骤:先计句子,找出用错的词语,然后选择意思较为接近的合适的词语来替换,最后读一读,看换上的词语是否恰当。

  3.反馈。

  (1)教师设计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我们可以订一个读书策划。()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亲切。()

  (2)逐题讨论巩固练习,确定正确答案。教师及时矫正。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熟记成语。

  2.讲《水浒》故事。

  二.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座位的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二)教学第六题。

  1.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一个月安排学生阅读《水浒》。

  (2)选择《水浒》中一个精彩的或者说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重点阅读,并练习有表情地讲故事。

  2.审题。

  (1)教师简介《水浒》,导出《水浒》故事。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练习的步骤:先分小组讲故事,然后每级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余学生评议。

  3.练习。

  (1)每四人一小组,在小组内讲《水浒》故事。

  (2)每组派代表在讲台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有表情。

  (3)全班同学评议:故事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有没有讲错的地方?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讲的故事进行评议。

  (3)鼓励学生回家后给家人讲《水浒》的故事。

  (三)练写毛笔字(略)

  1、分析写法。

  2、练写。

练习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熟练地解答相遇问题应用题。

  2、沟通“相遇问题”三种类型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沟通“相遇问题”三种类型的内在联系

  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题练习沟通联系

  1、练练

  ⑴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3千米,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⑵两列火车分别从474千米的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3千米。几小时后相遇?

  ⑶两列火车分别从474千米的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说说

  教师板书:

  ⑴(75+83)*3=474千米

  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⑵474/(83+75)=3小时

  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⑶474/3—75=83千米

  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比一比

  这3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要求学生填表:

  条件

  算式

  一共行的路程

  相遇的时间

  速度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归纳小结:不管是哪一类总是先求速度和。

  二、变式练习加深理解

  1、小青和小刚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小青每分钟行60米,小刚跑步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小青的2倍,两人20分钟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提问:应先求什么?为什么?

  学生练习(60+60*2)*20

  还有别的方法吗?

  2、小青和小刚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小青每分钟行60米,小刚跑步每分钟行120米,两人20分钟后还相距400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学生练习:400+(60+120)*20

  你能说说“两人20分钟后还相距400米”这句话的意思吗?

  三、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八(一)第2——7题

练习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难点: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解答题】

  一袋玻璃球红的、绿的各8粒,红色玻璃球占袋内玻璃球总数的 .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 和8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 )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然后说一说用哪个数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8 .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 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小明对本班15 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 本的有1 人,拥有3 本的有2 人,拥有4 本的有4 人,拥有5 本的有3 人,拥有6 本的有5 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20xx 年9 月人数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 1 )估算一下,这15 名同学平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 2 )估算出这15 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小力对本单元10 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 户,订1 份的有3 户,订2 份的有4 户,订3 份的有1 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xx 年5 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 1 )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 ? 2 之间吗?为什么?

  ( 2 )计算出这10 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小结】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拓展练习】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1 号2 号3 号4 号5 号6 号7 号8 号

  数量/个l5 29 l6 2O 22 16 18 16

  ( 1 )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小北对15 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制成了下表。

  15 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情况统计表

  户数111354

  每户用塑料袋只数12131415l617

  1 . 计算出15 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练习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32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归纳推理能力,并向学生渗透概率统计思想。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分析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3、理解百分数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求百分率问题的能力。

  5、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分析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求百分率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探究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习题、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班是六年级八班,请问你能根据这两个数,提出有关百分数的什么问题?

  板书:6 8

  学生同桌提问,并回答。

  二、合作学习,巩固新知。

  1、哪组同桌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成果?

  (1)生1:我的问题是6是8的百分之几?

  师:请同桌回答。

  生1同桌:6÷8×100%=75%

  师(笑着说):现在该你提问了。

  生1同桌:8是6的百分之几?

  师眼光看向生1。

  生1:快速回答:8÷6×100%≈133.3%

  师(及时肯定):你真细心。

  (2)、师(面向全班):听了他的算式,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生2:除不尽时百分号前通常保留一位小数,要有约等于号。

  师:你的数学语言很准确,你能说出公式吗?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100%

  (3)、师:哪组同桌想合作完成(指着6和8)剩下的问题?

  学生踊跃举手。

  (4)生3:6比8少百分之几?8比6多百分之几?

  师(看着生3的同桌)微笑着说:你得回答两个问题了。

  生3同桌(板书)(8-6)÷8×100%=2÷8×100%=25%

  (8-6)÷6×100%=2÷6×100%≈33.3%

  师:谁能说说这两个算式的公式是什么?

  生4: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差量÷标准量×100%

  师及时表扬,我觉得大家少点什么。(学生掌声鼓励)

  师鼓励生3的同桌:你有没有问题要问你同桌?

  生3同桌:6是两个数和的百分之几?8是两个数和的百分之几?

  生3(板书):6÷(6+8)×100%=6÷14×100%≈42.86%

  8÷(6+8)×100%=8÷14×100%≈57.14%

  师:谁能给这两个百分率起个名字?

  生5抢答:占有率。

  师(笑看他):反应挺快,能不能把占有率的公式写在黑板上?

  生5板书:占有率=部分÷总体×100%

  师带头鼓掌。

  (5)师生交流学过的百分率。

  2、师:刚才是两个数你们想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现在老师想用一个数和一个百分数提出问题,请你们六人一组,自己先选两个数。每组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后,独立解决。

  (1)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2)现在我们请一个组选一个组长,六人一起上台展示你们的成果。

  组长:我们用的数据是60和20%,一共提了六个问题。分别是:

  ①果行有苹果60千克,是梨的20%,梨有多少千克?

  ②果行有苹果60千克,梨是苹果的20%,梨有多少千克?

  ③果行有苹果60千克,苹果比梨多20%,梨有多少千克?

  ④果行有苹果60千克,梨比苹果少20%,梨有多少千克?

  ⑤果行有苹果60千克,苹果比梨少20%,犁有多少千克?

  ⑥果行有苹果60千克,梨比苹果多20%,梨有多少于克?

  师:先请你们六人分工解决这六个问题。

  分别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一一讲解。

  (3)师:请大家观察并对比这六道题,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生6:我发现这六道题都是已知苹果的数量,求梨的数量,百分率也相同,但由于题目中关键句子不同,数量关系就不同,解答的方法也就不同。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她说出了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要会分析题。具体怎么分析,请你再说说。

  生6:先找关系句,在关系句中找关键字,要认准谁是单位“1”。看清数量所对应的分率,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4)师:请看下面这道题,你能找到单位“1”吗?

  出示:修路队要修一段长5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30%,修了多少米?

  学生7抢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第一天修了总长的'30%”,关键字是“的”,单位“1”是“总长”,算式是:500×30%=150(米)

  (5)你们太棒了,我还有一个问题,刚才这几位同学用的都是算术法,观察刚才这六道题第5小题和第6小题,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请你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单独辅导。

  (6)展示列方程解决问题。

  3、请你独立完成数学书第32页1、3、4、5题。

  4、理财活动。

  (1)小调查:你的压岁钱是怎么管理的?

  (2)关于利息你都知道哪些公式?

  学生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请你独立完成书第34页第11、12题。

  三、挑战自我,拓展练习。

  1、师:我对你们今天的表现100%满意,现在请小组交流挑战自我,争取更上一层。

  2、出示练习

  (1)有一条绳子,减去总长的62.5%,又补上27米,这是绳长是原来的6/7,求原来绳长多少米?

  (2)某仓库原有一批货物,运出2/5后又运进840吨,这时比原来增加了30%,求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3、请小老师上台讲解。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请你自己给同桌设计3个问题,明天互相交换,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1、积累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2、学习、感悟沈杰的散文诗歌《欣赏自己》,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让孩子们体会“这一刻,我想对你说”,从而唤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留恋,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情感的能力。

  4、练习多选一的习作方式,为多种作文方式的选择打基础。

  教学重难点: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有关沈杰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习《欣赏自己》

  师:谁读过沈杰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沈杰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欣赏自己》,引导学生读。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试着像例文一样,用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总结自己的感悟。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在交流沈杰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己的自信。

  二、作业

  读、背《欣赏自己》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再有十几天,我们即将离开亲爱的母校,离开共同生活了两千多日子的同学和老师。大家的心中一定和老师一样依依不舍。风雨同舟的六载,我们一直相伴在一起,有多少美好的瞬间值得回忆,有多少难忘的镜头值得珍藏。时间过得太快了,或许我们还有一些话没有来得及说出口,也许是感激,也许是歉意,也许是追忆,也许是憧憬……这一刻,你最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呢?

  2、小组内交流: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想说的话,这也是相互之间启发的机会。提醒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对别人的发言要尊重,并提出有益的建议或适当的评价。每小组评出一名最佳代表作发言人。

  3、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一些最佳代表发言。无论这位同学的发言时针对某一位同学,老师还是大家,老师或同学都要予以反馈。例如,发言的同学对某位同学表示歉意,对方一定要有回应,使发言者的情感得到回馈。这样的互动,即使语言的互动,又是情感的互动。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师:就要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了,同学们一定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有难舍得轻易,有表达的激情,老师和大家一样,都想表达一下,就像刚才的口语交际一样。不过,这次不是说,而是写。这次的小笔头和以往不同,有四个活动,请你任选一个。

  (一)亲手制作小工艺品。

  你想送给同学和老师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吗?那就赶快动手做作罢。

  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亲手制作和真情赠言。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和表达自己更多的感情,这是购买的物品所不能比拟的。临别赠言的内容要健康积极,运用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深刻情感。

  (二)给母校、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

  同学们,母校将随着我们的毕业成为记忆中熟悉的风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将各奔东西,美好的童年生活渐渐远去,你们想不想抓住这次写作的机会留住美好的回忆?这次习作我们给母校、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然后老师把大家的信珍存起来,多年以后我们在聚会的时候,我们将再次分享小学生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师:写信,要先确定写信的对象,然后确定信的内容,内容没有局限,想说些什么,就说些什么,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一定要有感而发,表达真情实感。

  (三)编辑诗作集。

  同学们,你们想出版自己的“书”吗?

  选几名同学作为小编辑,分类整理全班同学的习作,把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可以起名为“多彩童年”等等,在全班、全校展览。

  (四)组织歌咏联欢会

  六一节目汇演上,同学们多才多艺的表演让广大师生称赞,快毕业了,我们再庆祝一下吧。

  不过这次我们不再唱歌跳舞了,我们来个诗歌朗诵。

  先让学生准备诗歌散文等作品,可以是自己写的,也可以是摘抄的,交给主持人筛选,由主持人写好串词,利用班队会时间举办歌咏联欢会。

  以上活动可以任选一两种。

练习教学设计10篇(详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6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在家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绘本《在家里》教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7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一等奖

《夹竹桃》教学设计7篇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计4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板书)

《ai ei ui》教学设计10篇 ai ei ui教学教案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4篇(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球爷爷的手)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6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8篇(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4篇(教学设计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