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品德表格式教学设计(精彩6篇)

时间:2023-11-10 21:19:25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品德表格式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2、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愿意改正。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

  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好吗?我们认识了这几天,你们对我有什么印象,你们能不能送给老师几句真诚赞美的话?

  二、以他人为镜,提升自我认识

  1、第一面镜子:家长

  在小组内交流父母写给自己的话,可以大声读,也可以交换看。了解自己在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第二面镜子:同学

  (1)阅读教材中的活动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

  (2)学生分组开展“我是谁”的游戏,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3、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三、活动拓展

  1、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可以做我们的镜子。

  2、准备三张小纸条,找三个你认为了解你的同学,把纸条给他们,让他们写下他们眼中的你。最好能说明评价的理由。

  3、学生记录下别人的评价,并表明自己对别人评价的态度。

  4、学生自我评价,填写“同学眼中的我”一栏。

  5、小组交流“同学眼中的我”。

  6、教师总结:通过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各有特点。别人的评价你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鼓励学生不断以人为鉴,完善自己。

  四、实践园地

  1、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相关的人。

  2、教师可当堂或事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加以下面积极的评价,完成“老师眼中的我”一栏。

  3、可让学生提前或在课后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采访,完成其他填写内容。

  4、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评价发表自己的意见。

人教版小学品德表格式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屏幕保护的作用,掌握至少一种屏保的设置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瞪眼睛》,这可不是比比谁的眼睛大,而是看看哪个同学最有毅力,坚持时间最长。大家有没有信心坚持到底?!

  下面我们宣布游戏的规则:

  1、同桌作为比赛对象,面对面坐好,两手背后,不要用手势和鬼脸干扰对方,否则视为出局;

  2、老师作为裁判,比赛口令为"开始"和"停",时间为1分钟;

  3、坚持到底且没有眨过眼睛者胜出。

  (游戏的目的不在于最后选出冠亚军,而在于让学生体验长时间不眨眼,眼睛会产生酸痛的感觉并可能伴有眼泪)

  游戏结束后的问题:同学们,经过刚才的比赛,我们已经选出了咱班的"毅力将军",那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刚才眼睛有什么感觉?

  小结及新知识的引入: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在做完游戏后眼睛的感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面前有一位老朋友,它一直在看着我们做游戏而且"眼睛"眨都没眨一下,大家猜猜它是谁?它的"眼睛"累不累,痛不痛?

  二、知识点讲解:屏幕保护的作用是在计算机的运行过程中,显示器会常时间停留在同一个画面上,这样会使部分荧光粉老化,从而对显示器造成损害,比如说:出现黑点等。那么怎样避免这种情况产生呢?在计算机系统里自带了很多种"屏幕保护程序",它们的作用就像我们眨眼睛一样,用来保护显示器,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并且进入屏保之后会出现一些动画,一旦动动鼠标或键盘,又可返回到正常画面。

  三、知识点示范:请一位同学跟老师合作来设置我们的屏幕保护程序。

  操作步骤:

  1、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

  2、单击"屏幕保护程序"选项卡;

  3、根据需要对"屏幕保护程序"进行设置。在设置屏幕保护程序时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选择并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可用"预览"全屏观察显示效果。可用"设置"按钮对选中的屏保进行设置。注意:不同的屏幕保护程序,其设置内容也不同)

  (2)、设置"等待"时间:既多长时间不操作可自动运行屏幕保护程序。

  四、操作园地:请大家自行练习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并选择一个自认为设置的最成功或自己最喜欢的屏保在下面的展示时间中和大家进行交流。

  (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向同学或老师求助)

  五、成果展示:请大家把自己设置的屏保向大家进行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思路及设置步骤。(老师附有讲解)

  六、结束: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如何像保护眼睛一样地保护我们的显示器,那就是给它设置一个美丽的屏保。并且大家也进行了展示,那么,老师这儿也设置了一个屏保,请大家也来欣赏一下:世界排名第一的屏保蝴蝶花园破解版

人教版小学品德表格式教学设计 篇3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我们的衣食哪里来》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了解农业对我们生命及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懂得尊重劳动者。

  知识目标: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技能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二、教学难点分析:

“衣食住行与农业”和“各行各业与农业” 三、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景导入

  教师:老师这 请同学们看一看。录像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学生:(生回答:在参加农业生产,在干农活…… 教师:对,他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板书:农业)活动二、了解农业

  教师:那么,你们还了解哪些农业生产活动呢? 学生:(生:种麦子、种花生、种菜、养鸡……)

  教师:其实,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一些劳动也是农业生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屏幕出示:栽培农作物,如棉花、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种植果树和林木;饲养家畜和家禽,如牛、羊、猪、鸡、鸭等;养殖或捕捞鱼虾及其它水产品,都是农业生产劳动。)学生:请一名同学读一读。

  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农产品。(学生动手画)学生:交流作品,说说自己的想法。活动三、探究农业

  教师:1、出示课件(一桌食物)猜猜这些食物都是什么农产品制成的? 教师:看来我们吃的这些食物都是由农产品制成的。(板书:食)

  教师:2、出示课件(衣服、被子等)说说这些又都是什么农产品制成的呢?

  教师:我们穿的衣服和盖的被子等都是由棉、麻、毛、丝等农产品制成的。(板书:衣)学生:3、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农业。

  教师:看来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板书: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师:出示课件(日常生活中看农业)你能将表中的原材料与物品联系起来吗? 学生:学生自由说说。

  教师:4、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对农业与我们生

人教版小学品德表格式教学设计 篇4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上册主题一

  课题3:我懂事了

  骊城学区第二小学 王艳 教材分析:

《我懂事了》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通过对“温暖的家”这一主题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所了解了,并且对于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抚育也有了感情触动。但学生对于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父母抚育自己、给了自己一个温暖的家的认识层面上,而应该是对父母的工作、辛劳也应有所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进而激发学生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情感。

  教科书中的这一部分内容分为四个步骤呈现:

  1.首先,展示了小主人公乐乐写的感想,反映了他通过随爸爸到单位一天的经历,体会到父母工作的单调、辛苦,体会到父母为了家庭而辛勤工作着。自己应该怎样报答父母呢?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段文字实际上是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对他们提出的基本要求。

  2.其次,以调查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都去了解、观察自己父母的工作。

  3.再次,通过对一组图画和照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学会自理并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日常小事中,表达对父母的孝敬。 4.最后,介绍了母亲节的由来,并请学生探究父亲节的由来,是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两个日子,并以自己的方式向母亲和父亲表达爱意。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较之以前,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身体长高了、长结实了,知识的积累逐渐增多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所增强。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比较娇惯,为人处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去关心他人,常常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应当的。在父母和亲人们的宠爱下,他们的个性也变得比较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他们从关心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父母开始,引导他们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认识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关心他人的意识,懂得为自己的父母分忧,乐于承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习目标:

  1. 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2. 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 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重点:

  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做个懂事的孩子。教学难点:

  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设计理念:

  本着从学情出发,本着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习兴趣,将主动权还给学生的理念。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营造宽松融洽的学习环境,创建有效课堂。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照片,了解自己长大的变化;并对爸爸、妈妈的工作进行调查访问,准备照片、汇报卡等材料。

(二)教师准备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主题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出示一组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照片,猜一猜他们分别是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呢?(学生猜)

  二、引导对比

  1.师:(同时出示对比照片)瞧,这些同学小时候多可爱呀!相信你小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可爱吧!现在同学们都长大了,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结合搜集的照片进行汇报交流。

(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家长参与,倾听学生的发言。(2)全班交流,请家长进行补充,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

  师:你们不仅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变高了,变壮了,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懂事了。

  三、交流感悟

  1.师:听到你们有了这样大的变化,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知道有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利用假期的一天,去了爸爸的工作单位。回来后,写了一篇感想,你们想听听吗?(播放录音)

  2.乐乐的感想是什么呢?(父母工作辛苦,应该为他们减轻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

  3.师:你们不是也和乐乐一样,对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你想说说吗?

  4.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5.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1)展示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

(2)交流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后的感想。

(3)展示自己制作的报道――“爸爸、妈妈的一天”,介绍父母的工作情况。

(4)播放自己拍摄的采访录像(录像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片断和对父母的访谈)。

  6.邀请部分学生家长补充和介绍自己工作的辛劳。

  7.师:听了大家的汇报,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你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来表达你的心意呢? 8.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全班交流。

  四、采访父母

  1.师:听到同学们都这样为爸爸、妈妈着想,懂得要为爸爸、妈妈分忧,老师都被深深地感动了。看来你们不仅长大了,而且懂事了,懂得体贴爸爸、妈妈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老师想对你们说:你们真棒!今天还有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不知他们看到你们今天的表现,有什么想法?你们想去采访一下他们吗?

  2.教师请一位学生采访自己的家长。 3.该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

  4.师:你听了爸爸(妈妈)的这番话,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和同学说吗?

  5.师:你们也想去采访一下你的爸爸、妈妈,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吗?如果今天爸爸、妈妈没来,你也可以去采访一下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和听课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

  6.全班学生去采访家长和听课的教师。

  五、全课总结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选派代表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3.教师总结。

  师:今天,大家通过学习和交流,体会到自己发生了变化,知识、能力比以前提高了、进步了。我和你们的家长都觉得你们长大了、懂事了。再过一个多月新年就要来临了,你们又要长一岁了,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康、更懂事。

  六、布置作业

  1.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了解家长的反应。

  2.落实计划几天后,完成教科书第13页“我的感受”。 3.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查找资料,了解父亲节的由来。【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的设置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历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课前我引导学生先就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搜集。让学生搜集小时候与现在的照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对比,为更好地体验“长大后的变化”进行铺垫。同时,我还让学生对父母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对父母或父母的同事等进行访问,为课堂感悟父母工作的辛苦进行情感铺垫,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认识,有利于他们认识的提升。

  在课上,我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引导他们从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感悟和理解。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我想,最了解学生成长变化的莫过于家长,他们对于自己工作的辛苦感触是最深的。既然本节课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自身的发展变化与家长工作的辛苦,为何不直接把家长请进课堂,和我们一起来交流、讨论,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给予学生最直接、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呢!因此在课堂上,我请家长参与学生的交流,并请家长进行补充,还让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说心里话,采访自己的父母,也让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说心里话,使学生和自己的父母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使双方那种最真的情感直接在课堂上传递。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比较与分等级。因此在课堂评价时,我引入多种评价形式和多个评价主体: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在小组中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教师再对个别学生进行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把家长请进课堂,让学生去采访自己的父母,并请他们对自己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去采访听课的教师,引入了社会评价

人教版小学品德表格式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第十册第74~7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做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2)出示折线统计图。这是什么类型的统计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你能猜一猜我们会学什么样的折线统计图吗?

  二、例题讲解

  1、出示青岛市降水量图

  观察:

①你能说出青岛市这一年那个月降水量最多?那个月降水量最少吗?

②从图中除了能看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你能说一说青岛市这一年各月降水量的增减变化吗?)

  出示昆明市降水量图

①从图中你又能了解哪些信息?

②谈话:图中各有几条折线,像这样的叫单式折线统计图。

  谁能说说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多少,增减变化)

  2、下面把两幅图放在一起比。

①继续观察,你能很快地回答:青岛市和昆明市20xx年那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

②你们为什么不能很快的回答?(发表意见)

  指出:每幅图只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情况。

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那合成的统计图叫什么统计图呢?你能想象出它的样子吗?

  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两幅统计图确实可以合在一起而成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板书的“折线统计图”前添上“复式”,完成课题书)

  3、出示:逐步呈现

(添加图例——添加折线及数据——修改名称)

  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xx年各月降水量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提问:

①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

②表示青岛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条折线?

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明确图例表示的意思。

④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能很快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吗?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⑤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小,说明了什么?

⑥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大,又说明了什么?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分别从每个城市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两个城市全年降水情况的共同点和差异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练一练”

  1、学生自主阅读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在小组里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1)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哪条折线表示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统计图的图例告诉我们什么?男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趋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里男生或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是指某一个男生或某一个女生吗?(这幅统计图统计的的是什么内容?你对“我国6—12岁小学男女生平均身高”是怎样理解的?)

(3)从图上看,从几岁到几岁之间男生平均身高比女生高?从几岁开始,女生平均身高超过了男生?(你认为我国6—12岁的小学生,是男生身高增长的快,还是女生身高增长得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大约几岁的男女生平均身高是相等的?)

(4)你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与同龄男生(或女生)的平均身高比,怎么样?当出现学生身高明显低于平均身高时,教师问其他同学:你们想对他提什么建议吗?(注意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

(5)从图中你还获得哪些信息?(每小格代表多少?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纵轴上的标尺一格表示多少厘米?而110厘米以下的部分是怎样表示的?这幅图为什么不从0厘米开始向上5厘米5厘米地一直画到155厘米,或者每格表示20厘米从1厘米画到160厘米?)

  谈话:为了是绘制的统计图更加美观,更能突出地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有时就像这幅图一样,把标尺省略一部分。

(二)、课件出示某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销售量统计图。

  1、情景介绍:假设你是位苏宁电器家电柜的部门经理,“五一”期间电器比较好买,现在仓库里电器不多了,需要你到厂家进一批电器来销售。

  2、问:你会选择哪一家呢?(口说无凭,要拿出数据来说话。)

  3、小结:看来学习统计图还真有用。

(三)、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题

  1、学生自主审题。提问:这道题让我们做什么?你有信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2、讨论:你打算先画表示哪组数据的折线?表示“最高气温”的这条折线应画成实线,还是虚线?你是怎么知道的?

  3、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提醒学生,先要认真细心地确定表示每天最高气温数据的点的位置,用实线连接各点;再认真细致地确定表示每天最低气温数据的点的位置,用虚线连接各点,画好折线后,不要忘记填写制图日期。)

(多媒体出现绘图过程,问:你认为要准确无误的绘制这幅折线统计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你来给同学们提个醒!)

  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5、引导学生看图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你是看统计表还是看统计图回答的?为什么?这说明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

(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及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更有利于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自选作业

  1、请把你和同桌家里近六个月来的电费统计出来,作成折线统计图,并作出分析。

  2、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生活中的好朋友——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篇教案是取自赵老师之手,我略作了修改,上完后,有几点感想:

  一是统计表的内容不能太单一。

  二是统计表的内涵需要和生活密切联系才有意义和现实价值。

人教版小学品德表格式教学设计 篇6

  11、新型玻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2、提醒同学哪些字最容易写错。

  三、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玻璃?

  四、学习夹丝网防盗玻璃

  1、默读第一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的句子。

  2、汇报

(指导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话)

  3、自述夹丝网防盗玻璃,要求说清特点和作用。

  4、总结学习本段的方法。

  四、按照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的3至5自然段。

  1、小组学习

  2、汇报交流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品德表格式教学设计(精彩6篇)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语文《黄河魂》教学设计【精华6篇】

人教版六年级苏珊娜教学设计【8篇】

人教版初二生物病毒教学设计【必备8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教学设计(精品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3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word文档

新人教版二上语文教学设计(精华5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9篇(五年级上册道法教案及设计意图)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3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绝句》【通用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