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共3篇 减法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4 16:02:3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共3篇 减法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共3篇 减法的教学设计

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共1

  横向对比 积累经验

——《做个减法表》课后反思

  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丁美玲

  本课时的教材地位是: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但减法中的各部分之间的名称还没有认识,是在第五单元的时候才认识。另外,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会了初步的分类,按加减分和按得数分。基于这种情况,本课时的设计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二是发现减法表中的规律:横着看,每一行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减去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从左到右,得数一个比一个少1;竖着看,每一竖行,从上到下,减号前面的数每次都增加1,减号后面的数也是每次都加1,得数都相同;斜着看,都是十几减同一个数,从左到右,减号前面的数一个比一个少1,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少1。、

  虽然我自己也是刚教完一年级,但是这次的备课与授课,我发现,每一份教案从课本走向学生,从理论走向实际,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与解疑下通透的。本周我上的这个内容,从一年(7)班、一年(6)班的试上课,到一年(5)班的正式开课。其实我自己是在与不同的学生对象交流中悟出教材的编排意图的,也真正理解教材定下的教学目标,进行不断地修改教学设计中的各环节。

  下面我就结合所上的三个班级,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如下对比与反思。

一、口算练习,导入新课。

  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三组口算题(一组减号前面的数相同的,一组减号后的数相同的,一组得数相同的)进行开火车的练习。一年7班的学生能比较快速说出口算得数,但由于课件中没有呈现算式,只是师生的口头交流,学生没法很快发现每组算式的相同点。一年6班的学生有了课件中的呈现,很快说出每组的相同点,但是由于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被减数、减数和差要在本册第五单元才正式介绍,所以个别学生会把减号后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即被减去的数),我没有及时理会学生的说法,以为学生会认识减法算式中的三部分名称,就纠正学生说被减数是在减号前面的数,时间稍微停顿一些。一年5班在开火车的时候,是不是因为后面坐的听课老师很多,加上我有点紧张,教师语言与表情影响了学生,每组算式开下来都不顺利,如12-4等于几,叫到的学生说不出来,这时我有让其他学生来帮忙,并说出破十法的思考过程,但是第二组中又有一位学生说不出得数,此时我又让其他学生来帮忙说出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时间比较拖拉。在说出各组算式的特点时,所设计的三组算式第三组是得数教是7的算式,不巧第一组和第二组也各有一个算式得数是7的,这时有的学生就横着看。

二、动手分类,寻找整理的标准。

  这个环节我是在小结第一环节后,用语言引导学生可以按三种不同的标准(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得数相同,减号后面的数相同)进行分类整理,一年7班没有适当的引导,大部分学生是按第一种分法和第三种分法,在一年6班试上时,我面对全班学生提醒了一下:可以先算出得数。不想一经这样提醒,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按得数相同来分。上一年5班前,我们也做了一个分析,按学生年龄特点来看,第一种和第三种分法是占大部分的,减号后面的数相同这种分法人数最少。全班交流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上展示台展示分法,是为了让学生有个对比,怎么排列有序,有序排列有什么好处。这种作法在一年5班体现了比较清析,为第三个环节做好铺垫。

三、整理表格,感受算式间的联系。

  当对学生提出独立完成书上第17页减法表的填空时,我这时才引出课题——做个减法表,时机比较合适(板书的安排比较满意的。)。三个班下来,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横着写,这样比较快,有一部分学生是想从中间下手的,比较慢。一年7班、一年6班在交流——说说算式与算式之间的联系时,学生说得不是很清楚,才想到要在课件上文字体现规律,但是发现一年5班学生想要全部说得很完整还是比较不够的,但是一年5班的孩子很积极,在交流完横着看的规律后,学生竖着看说不好,于是才让学生同桌说一遍的,但效果还是不是很好。

四、拓展练习、学会应用规律。

  抛给学生这三个开放式的算式,旨在运用算式与算式之间的联系,学生写出多种算式。时间比较仓促,设计是留为作业。

五、谈谈收获,全课总结。

  不同的班级能说出的收获是不同的,因为每一次课上完都做设计上的调整,但是一年5班的学生能说出“按顺序”,我觉得本课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当然,最后的公开课上还是存在着不足:1。教师的语言比较啰嗦,不够简练。2。时间安排上不是有欠思考。3。虽有一定的教龄,但是教师还是比较紧张的,课一开始这种紧张气氛就影响了学生,在课一半后,逐渐进入状态,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不断的提高。4。课堂中生成的部分,教师的处理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共2

《做个减法表》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20以内)》的最后一课时。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整理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算式的分类整理,这是学生第四次经历整理算式,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整理减法表,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有顺序地思考方法,体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同时感受整理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首先给出了一堆凌乱的算式卡片,同时还给了一个不完整的减法表。而这个减法表中的算式不是按规律给出的,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再根据自己整理减法算式的经验来完成减法表,得出完整的减法表。

  首先,我们进行了5分钟开火车的口算练习,并出示相应的算式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点,请学生汇报。学生根据共同点找出两组算式摆在一起,顺势我就提出问题:怎么给这些算式排队?排列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经过小组讨论,他们得出了三种不同的分类整理的方法:得数相同的分一类,减号前面的数相同的分一类,减号后面的数相同的分一类。接着,我请三位同学一起上来比赛,按照三种不同的标准来排列。这种动手操作的游戏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他们在竞争的加油声中,将整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分类整理好后,及时给与学生鼓励与评价,同时指导学生把这些算式进行有序排列,让学生在排一排的过程中体会有序排列的优越性。然后,利用这些排列好的算式,和学生一起完成课本上的减法表。最后,和学生一起找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从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方面展示规律,同时配与课件演示,让学生更形象、更直接的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体会有顺序的思考方法。

  在整理减法表的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了不同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整理过程,让每个学生都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共3

  一年级下册《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整理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整理的过程中按有序思考的方法,体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自制卡片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观察10道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的特点给算式分类整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孩子们都积极的完成各自的分工。各小组组长也特别负责。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快乐轻松的找出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规律,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了整理。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3重点难点

  学生学会有序整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方法。

  发现算式间的规律,根据所找规律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评论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们会计算吗?接下来老师就考考你们。

  板书:13―4= 13―5= 13―6= 13―7=

  生计算并汇报结果

  指名学生说说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算式的被减数有什么特点。

  生1:都相同

  生2:都一样

  生3:都是13

  师归纳:这4道算式都是13―几的算式

  揭题:做个减法表

  板书:做个减法表

  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 评论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每个小组组长都拿有10道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计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的又对又快。

  小组组长分发卡片,开始计算。

  师出示课件,各小组核对答案。

  活动3【活动】探究新知 评论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1: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10道算式中的被减数,你发现了十几减几的算式?

2、请同学们将15减几的算式放一堆,将16减几的算式放另一堆,将17减几的算式放第三堆,将18减几的算式放第四堆。

3、请同学们观察15减几的算式,按减数从小到大把算式排一排。(横排放)

  各小组根据活动要求进行摆放算式。

  师请1名同学汇报摆放的结果。板书:15―6=9 15―7=8 15―8=7 15―9=6

  师: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看活动

  2 课件出示活动2的要求。

  活动2: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得数是几的算式?

2、请同学们把得数是9的算式放在15减6的下面,把得数是8的算式放在15减7的下面,把得数是7的算式放在15减8的下面。

3、请同学们观察得数是9的算式,按被减数从小到大把算式排一排。把得数是8的、7的也排一排。

  各小组根据活动2的.要求摆放算式。

  师请几位同学汇报摆放的结果。

  板书:15―6=9 15―7=8 15―8=7 15―9=6

  16―7=9 16―8=8 16―9=7

  17―8=9 17―9=8

  18―9=9

  今天,我们同学表现的都很棒。

  活动4【讲授】探究新知 评论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整理这10道减法算式的过程,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减法表。

  师:1组、2组和3组拿的是减法表1。4组、5组和6组拿的是减法表2。

1、2、3组和4、5、6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整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完成减法表。

  展示学生的成果。

  请2个小组的代表分别说出自己找到减法表1、减法表2的规律。

  出示课件,师进行总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能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从中找出规律将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成减法表,便于理解和运用。

三、板书:

  15―6=9 15―7=8 15―8=7 15―9=6

  16―7=9 16―8=8 16―9=7

  17―8=9 17―9=8

  18―9=9

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共3篇 减法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