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教案3篇(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时间:2022-08-04 09:13:00 课件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先秦诸子选读》教案3篇(先秦诸子选读课件),供大家参阅。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3篇(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1

  1.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评析]做臣下的存有仁义之心来侍奉自己的国君,做儿子的存有仁义之心来侍奉自己的父亲,做弟弟的存有仁义之心来侍奉自己的哥哥,这样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之间舍弃私利,怀着仁义之心来互相交往,这样却不成就王业的,还从未有过。

  孟子历来倡导人与人之间、任何群体之间都应该把“施仁义”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而极力反对谈及什么利害关系。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才能关系融洽,友好相处,社会各项事业也才能和谐发展,国家才能强大。

  2.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

  [评析]鸡叫就起来勤勉行善的人,跟舜是一类;鸡叫就起来一刻不停地求利的人,跟蹠是一类。

  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勤勉行善,他的德行就是高尚的,因此跻身于君子的行列,即“舜之徒也”;如果一个人一心追逐私利,其德行就难以提升,始终与人格卑下的人为伍,即“蹠之徒也”。因此在生活中,不能过分关注“利”,甚至为了利不择手段。为了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我们应把践行正义、培养善德放在自身修养的第一位。

  3.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评析]这样君和臣、父和子、兄和弟最终舍弃仁义,心里想着私利来相互交往,这样却不使国家灭亡的,还从未有过。

  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竞争的社会,一些人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却空虚得一无所有。

  [问题1]选文1,孟子列举王、大夫、士庶人的目的何在?

  [明确]列举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论证,从王到士庶人,代表整个国家。这些人都为了各自获利的话,国家也就危险了。

  [问题2]选文1中的“不夺不餍”一句有何含意?

  [明确] “夺”指夺取全部利益,“餍”指满足。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取利”的贪欲,暗示了国亡的结局。

  [问题3]选文3,为什么将舜与蹠对比?

  [明确]言明“为善”与“为利”的区别,表明自己“为善”的主张。

  [问题4]如何理解孟子所谓的“义”?

  [明确]孟子所谓的“义”,本质上也是一种“利”,它注重统治者长治久安的大利,反对的是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利。

  [问题5]你认为文中唯利是图的价值观有何危害?

  [明确]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完全忽视了“义”的要求,把求利作为终极目标,为了追求“利”的最大化,必然会使人不择手段及丧失对道义的关怀,不关爱、不体恤他人。如果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必将陷入无序状态,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孟子遇于石丘秦、楚之王悦于利

  B.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何以利吾家

  C.以罢三军之师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

  D.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苟为后义而先利

  解析:A.介词,在;介词,对。B.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C.均为结构助词,的。D.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何必曰利

  C.先生将何之D.何以利吾家

  解析:A项,“然而”,这样却;B项,“何必”,为什么一定;D项,“家”,古代卿大夫的封邑。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B.不远千里而来

  C.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解析:A.动词使动用法。B.形容词意动用法。D.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先生将何之B.秦、楚之王悦于利

  C.孟子见梁惠王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解析:A项与例句均是宾语前置句。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正常语序。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叟,不远千里而来(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B.上下交征利(索取)

  C.弑其君者(杀害)

  D.苟为后义而先利(苟且)

  解析:D项中的“苟”意为“如果”。

  答案:D

  6.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

  A.不远千里而来B.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C.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D.王何必曰利

  解析:A项,意动用法,以……为远;B项,使动用法,使……获利;C项,意动用法,以……为后。

  答案:D

  7.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建议梁惠王绝对不要考虑利,只要做到仁义就可以了。

  B.孟子的关于“仁义”的观点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

  C.孟子的“仁义”思想对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D.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形象地说明用仁义治国安身有很大好处。

  解析:A项中“绝对不要考虑”说法错误。

  答案:A

  8.如何理解文中“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这两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孟子对“利”字对国家的危害的阐述。孟子认为,如果给卿大夫太多的财利,就会使他们产生无尽的贪欲,有了贪欲就会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财利,所以,虽然拥有了国君的十分之一的财利,也会试图杀害国君,并全部夺取国君的财利。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9~13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孟子·梁惠王上》)

  9.这段文字在说理上,除取譬之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理方法?这样说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类比、对比;类比揭示实质,对比以显鲜明。

  10.这段文字阐述了孟子怎样的观点?试简要论述(结合课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阐述了作者的仁政思想。论述略。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并谈谈孟子引用这句话的作用。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个制造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该会断绝后代吧!表明孟子对始作俑者特别憎恨,并视以政杀人者为始作俑者。

  12.下列对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杀人以梃与刃②左右欲刃相如③兽相食,且人恶之④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解析:①名词,刀子;②动词,杀;③厌恶;④何,怎么,读wū。

  答案:C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您的)老百姓面带饥色,城外横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

  (2)因为土偶、木偶像人形,却用来殉葬。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寡人很乐于听从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杀人用木棍和用刀子,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说:“没什么区别。”

  孟子说:“杀死人用刀子和用政治,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说:“也没有区别。”

  孟子接着说:“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健马,可百姓却是面带饥色,城外横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率领着野兽来吃百姓啊。兽类自相残食,人尚感厌恶。身为百姓父母,主持政事却免不了率兽吃人的情况出现,又怎么能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曾说:‘第一个制作人偶来殉葬的人,该断子绝孙了吧!’孔子所痛恨的,是因为土偶、木偶像人形,却用来殉葬。用人偶殉葬,尚且不可,又怎能让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三、语言表达

  14.近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我国传统的“节气”是生命的四季,四季的景致莫不附着生命的律动。

  (1)请你根据示例猜一节气名。

  示例:谜面:雾散之后冰消融(打一节气)

  谜底:雨水

  谜面:三人同日相别离(打一节气)

  谜底:________

  (2)模仿示例,从“立春”“惊蛰”“清明”“夏至”“寒露”“霜降”“大雪”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写两则对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字数相等,意蕴贴切,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大暑——骄阳似火,热到极致,繁荫蔽日,蝉歌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三人同日”即“春”字,“相别离”有“分开”的意思,即“春分”。

  (2)描写的内容要契合节气的特点。

  答案:

  (1)春分

  (2)立春——春已归来,收尽余寒,草长莺飞,花香鸟语。惊蛰——轻雷隐隐,凝聚雨露,万物苏醒,虫叫蛙鸣。

  15.“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是苏轼《阮郎归·初夏》中的词句,请展开合理想象,对词句进行生动描写,突出“雨”的作用。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个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属情景再现型扩展语句题,解题时,首先要把握词句的情景,结合句子中的景物描写,将情景再现出来。“微雨”“小荷”“榴花”是扩展的关键对象,且要突出“雨”的作用。另外,要注意修辞手法和字数的要求。

  答案:(示例)初长成的小荷叶,碧绿娇嫩,一阵细雨飘过,荷叶翻转,翩翩起舞;鲜红欲滴的石榴花,经雨一洗,更红得像火焰一般。

  听南怀瑾讲孟子

  自古关于“利”的成语很多,例如追名逐利、见利忘义、利欲熏心。提到这个“利”字,似乎所有君子都嫌它是一块烫手山芋,不敢明着去招惹,可是有几人仔细想过,究竟什么是利?

  南怀瑾先生这样说:“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事,当某一时间、某一空间中,能够产生‘利用安身’的功能效果,那么它就具有‘利用安身’的价值;也就是在当用、该用、要用、可用、适用、值得用的条件下,那么对这人或事或物来说,就构成了价值;也就是对这人或事或物的利。”

  讲得明白些,就是人生在世,怎能不讲利?人类文化思想包含了政冶、经济、军事,乃至人生的艺术、生活,等等,都是以求利为目的。如果不求有利,又何必去学?做学问也是为了求利,读书认字,不外乎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自求适意。即使出家学道,是为了成仙成佛,这何尝不是求利?

  其实早在两千年前,孟子已经思考过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义与利这千古一辨。孟子来到魏国,见到魏国国君梁惠王,于是遭遇了这句问话:“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老先生,你能为我们国家谋什么利益吗?)孟子听后,没有拍案而起,针锋相对,而是颇有风度、庄重地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说,大王您何必只图目前的利益?其实只有仁义才是永恒的大利。按照孟子的说法,仁义也是利,道德也是利,这些是广义的、长远的利,是大利,不是狭义的金钱财富的利,也不只是权利的利。可见,人们追求有用或没用的东西都是利,只不过有大利、小利之别而已。

  人与人的追求不同,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能够对自己产生“利用安身”的价值的东西也不同。有的人求子孙满堂,得之,心满意足;有的人求福如东海,得之,心中无憾;有的人求无上智慧,得之,最是得意;有的人求万事如意,得之,甚为欢喜;有的人求名扬四海,得之,心中风光无限;有的人求家财万贯,得之,幸福无比。但是无论是求喜求乐求名求财,说穿了,求的还是一个利。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2

  王何必曰利

  [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弑其君者(shì)

  2.不夺不餍(yàn)

  3.孳孳为善者(zī)

  4.蹠之徒也(zhí)

  二、通假字

  愿闻其指通旨,意旨,意向

  三、古今异义

  1.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连词

  2.利与善之间也

  古义:……的差别今义:中间

  四、一词多义

  1.接

  2.去

  3.遗

  4.说

  5.于

  6.之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事:侍奉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

  2.名词使动用法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利:使动用法,使……得到利益

  3.名词意动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后:意动用法,以……为后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后:意动用法,以……为后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不远千里而来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者,……也”表判断)

  (二)状语后置句

  1.孟子遇于石丘(“于石丘”作状语,后置)

  2.秦、楚之王悦于利(“于利”作状语,后置)

  (三)宾语前置句

  1.先生将何之(疑问代词“何”做“之”的宾语,前置)

  2.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代词“之”做“有”的宾语,前置)

  3.何以利吾国(疑问代词“何”做“以”的宾语,前置)

  [课文·译注]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3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一课时

  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2、启发探究式

  自主预习:

  一、请同学们背诵第1、3、6、7、8、9、11、12则,并按要求默写。

  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

  4、,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大车无輗,小车无軏,_________。

  7、岁寒,。

  8、逝者如斯夫,______!

  二、翻译并分析课文,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重点:①诲:;②女;③为:表,相当于""④知1:;知2:;知3:.⑤是:.

  翻译:

  【探讨:第1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选文第1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角度:求知方面-------

  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之何也已矣!"(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重点:①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或"怎么";②末如之何:也作;末:指;(总)拿他没有办法;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翻译:

  【探讨:第2、3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选文第2则,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末如之何”,“末”通“无”就是无如之何,即拿他没办法。面对问题,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说明他在动脑筋,说明他在做着解决问题的努力。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他的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

  选文第3则: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错误不在犯错误,而在犯了错误而不改正,一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这句话真是充满了智慧。

  角度:对待错误-------

  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而在于能否,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4)、自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重点翻译:①之1:;②之2:;③食;④之3:。⑤更:

  翻译:

  (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翻译:

  选文第5则:“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即卜商(前507—?),字子夏,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4岁。“小人”在古代常指地位低的人,也常指人格卑下的人,这里是后一种意思。“文”是动词,意思是掩饰。子夏的意思是说,。──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君子不犯错误,而在于他犯了错误从不掩饰,而是勇敢地面对。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翻译: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重点翻译:①厚,薄:;②而:;③远:

  翻译:

  【探讨:第7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应当理解为“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省略了一个“责”字。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重,那些要求别人很严苛而要求自己却很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自己身上下工夫。

  角度:与人相处方面--------

  启发: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而不能一味别人的.不是。所以,“”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二课时

  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翻译:

  【探讨:第8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莒父是鲁国的城邑,具体位置现在还不清楚。“宰”指城邑的长官。“问政”就是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无”通“毋”,意思是不要,表示禁止。“欲速”是指。“见小利”是指。“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说。孔子这句话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做事不能贪图快。就如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第二个要点是不能急功近利,要照顾到百年大计。“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的典型例子。

  角度:从政方面--------

  启发:“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否则就无法达到;不要,否则就。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否则,“欲速则不达”。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①其:;②何以行:.

  翻译:

  选文第9则:“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一个。大车是古代用牛力的车,小车是古代用马力的车。两种车子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大车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活销儿叫輗,小车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活销儿叫軏。如果大车、小车没有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关键,就没法套上牲口来拉着车子行驶了。孔子的意思是说,做人没有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如果没有輗、小车如果没有軏,就无法行走一样,人不讲诚信就丧失了立身处世的根本。

  (10)自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重点翻译:①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②于斯:于,;斯:.③何先:

  翻译:

  【探讨:第9、10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子曰: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角度:为人治国---------

  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

  翻译: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

  【探讨:第11、12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角度:为人处事-------

  启发:人应松柏一样,要有且要经受得起各种,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奔流不息、。借此劝戒后人要,用的时间投入到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一、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

  1、求知-----2、处世-------

  3、从政-----切记“”4、治国处事-----“”

  5、为人处事-------

  二、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  

  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

  “吾与夫子再罹难”罹:;“苟毋适卫,吾出子”苟:出:盟可负邪   负:

  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从以上材料可知,孔子很强调“信”……试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他所说的“信”的原则。孔子说人必须讲诚信,这是就一般的原则而言的,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违背道义。因此,我们不能把孔子张扬的“信”理解为一般的“言必信,行必果”。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就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公叔氏据蒲地反叛卫国,按照孔子的观念是无道的表现,所以尽管他为了脱身而答应蒲人不去卫国,结果还是到了卫国,并且把蒲地反叛的情形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而已。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3篇(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先秦诸子选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