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美术说课稿 11篇 美术说课稿模板,以供参阅。
美术说课稿 1
一、教学目标
依据幼儿园美术教育大纲中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要求,以及学前幼儿美术教育大班年龄段的培养目标,结合教材本身的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二点。
1、在幼儿已初步掌握水墨画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用水墨画表现方法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性绘画。
这条目标是根据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中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设计的。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热爱秋天的情趣。
这是一条情感目标,我在教学中允许幼儿讲述自己在秋天里的有趣故事,可小组交流、个别交流,并请幼儿欣赏范画,激发他们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及积极参与的欲望。
二、预知幼儿情况
水墨画是幼儿平时接触较少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前阶段的接触,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非常愿意参与活动,但在表现方法上还欠缺,本次活动将鼓励幼儿用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来创造,同时帮助幼儿解决画面的布局问题。
三、教材分析
根据季节变化及主题的确定,我选择了《我爱秋天》这个内容,在这之前,幼儿已经学习了有关秋天知识的音乐、语言、科学等教学活动,对秋天有着丰富的认识,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基础。活动的内容符合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
四、活动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用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根据主题创作。水墨画不同于其它的艺术形式,除材料的不同,对幼儿用笔及水分掌握有着很高的要求,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控制好用笔的水分。
难点是幼儿对画面的安排。通过讲述、交流、欣赏,幼儿的脑海里有着许多有关于秋天的画面,很多很多,不会安排画面,会使画面出现乱、脏的现象,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选材、抓住主题。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1、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重点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次提醒幼儿用笔水分,可以示范毛笔蘸墨的过程,帮助幼儿掌握水分,要求蘸墨后要在准备好的废报纸上试一试,调整好水墨量后才可在宣纸上作画,以免出现脏的现象。
难点策略:幼儿年龄较小,他们会认为画的越多越好,这恰恰是水墨画最忌讳的。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开阔幼儿的思维,还要帮助他们归纳,找出最主要的、最贴近主题的内容。例:如果是丰收为主题的,以田地、农民伯伯为主;或是以果园为主。如果是表现秋天风景的美丽,可以抓住秋天的落叶做重点描绘。总之,画面有一两个主要表现的内容就可以了,多反而会乱。
2、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方法及策略
(1)通过谈话、欣赏,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讲出秋天最喜欢去的地方,丰富幼儿关于秋天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谈话中,鼓励幼儿讨论、交流,并相互学习。通过观察、讲述、启发想象、配乐表演等,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
(2)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
在活动中,我还有意给幼儿创设表现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倾听、思考、来获得相关知识。如;在展示作品中,鼓励幼儿为自己的画命名、讲述画面、和同伴共同欣赏别人的作品等,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的条件。
(3)灵活运用体态语言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教师的体态语言在本次活动里使用较多。一方面,它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它又是教师与幼儿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老师鼓励的目光、赞扬的手势、认可的点头对幼儿都起着极大的激励作用,这也是纲要所提倡的。
六、教学环节设计 本次活动的教学环节主要有三大部分。
1、开始部分
教师启发性的谈话,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萌发幼儿进行“我爱秋天”主题画的创作愿望。
2、基本部分
首先是出示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主题画的画面安排及色彩的运用方法,并能大胆用水墨画的手法进行创作。
接着,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最后,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进行讲述,要求讲的有顺序,较完整。
3、结束部分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教室四周,供幼儿欣赏,并请幼儿从画面安排、色彩运用、形象处理、想象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自我、相互讲评。
美术说课稿 2
一、《漂亮的瓶子》试讲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应聘小学美术的三号考生,今天我要试讲的内容是小学一年级美术《漂亮的瓶子》(板书题目)。
一、动画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约嘉宾,他是大耳朵图图,可能有些小朋友认识他。图图遇到了麻烦事,他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今天带了剪刀、卡纸和彩笔,准备做手工,他想请大家来帮忙。到底是什么麻烦事呢?请看大屏幕。
2、哦,原来是图图把妈妈最心爱的花瓶打碎了,他非常着急,我们怎么帮帮他呢?
(学生回答:老师,我们可以帮助图图做一个花瓶)
我们可以帮图图设计一个花瓶(张贴:花瓶),设计的花瓶一定要漂亮(张贴:漂亮的),图图才能得到妈妈的原谅哟!
二、教学新知
1、中国人特聪明,在很久以前就设计出了许多漂亮的花瓶。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漂亮的中国陶瓷艺术吧。
师:你喜欢这些瓶子吗?为什么喜欢它呢?
(学生:因为它外形美观,制作精美,图案漂亮,色彩鲜艳)
表扬懂得从细处观察的学生。
2、这些漂亮的花瓶和我们人的身体一样,也有头有脚,它们的头叫做瓶口,脚叫做瓶脚,中间鼓鼓的大肚子叫做瓶肚,瓶口下面细细的部分叫做瓶颈。有的瓶子两边还长了两只大耳朵,我们就叫它瓶耳(老师边展示课件花瓶的图案边讲解)。
3、那老师如果在中间用一条线把瓶子分成了两半(课件),大家仔细观察这些花瓶,你发现瓶子左右两边大小怎样,形状怎样?(学生:两边的大小一样、形状一样)
老师:同学们真聪明,观察得真仔细。是的,这条线把瓶子分成大小完全相同的两半,我们就叫它对称。
老师: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对称的啊?
学生:我们看到的蝴蝶是对称的,蜜蜂是对称的,人也是对称的。
4、(1)我们用手中的纸也能折出对称型。拿起你们手中的纸,跟着老师一起来折对称的长方形。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对好了,然后按平中间线。
(2)在剪花瓶之前,我们要画出心中花瓶的样子。花瓶是对称的,我们只要画出花瓶的一半就可以了。老师把连起来的这边放在左边,开口的这边放在右边,然后我以左边为瓶子的中间线,画出花瓶造型的一半。(媒体:折剪法的提示)
5、师:那么,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大瓶子呢?(沿着纸的外形剪,尽量占满纸)
6、要让花瓶变得更加漂亮,我们还得给它进行装饰,让花瓶穿上漂亮的外衣。(出示做好的花瓶,贴于黑板上)这是老师装饰的花瓶,那么大家看一下,我们怎样能够让花瓶更加美丽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装饰让花瓶更加漂亮,比如:
(1)装饰花瓶时,我们可以给花瓶画上美丽的图案,涂上好看的颜色;
(2)也可以用彩色卡纸剪出各种图案,贴在花瓶上。
7、别的小朋友也设计了许多漂亮的花瓶,想不想看看?(媒体出示)
师:1、这些瓶子美吗?
2、这些瓶子美在哪里?用了哪些方法进行美化的?
(学生回答省略)
三、学生创作实践。
1、大家想不想也有这么漂亮的花瓶啊,哦,大家都想啊,那让我们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来动手设计自己心中最漂亮的花瓶,待会儿老师把你们设计出的最漂亮的十个花瓶放到柜子里展出,然后选出最最漂亮的花瓶送给图图好吗?时间不多了,老师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赶快行动吧!
2、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你们制作瓶子的时候。
(1)要保持安静;(2)有问题请举手。开始行动吧!
步骤如下:
A对折纸,画出半个瓶子造型;B剪出造型;C勾画花纹,装饰美化。
四、展评添趣,总结延伸
今天同学们做的瓶子都很漂亮,图图非常感激我们班的小朋友!那我们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大家回家后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再制作一个更漂亮的瓶子送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好吗?
美术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绘画《小花伞》这一个活动选自《春天的秘密》这一主题,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开了,而这段时间我们正好学习了简单的线条及图案装饰不同的物体,为此我想通过画各种各样的伞激发孩子的创造意识。同时通过画伞帮助孩子更好的了解伞。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激发孩子的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为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通过帮助孩子认识不同伞,通过自己观察,看看、想想、说说、画画,帮助幼儿掌握技能,培养创造意识。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为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
二、说目标
鉴于对该活动的认识,并结合小班幼儿的水平,我制订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线条及图案装饰花伞。
(2)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
(3)激发幼儿喜欢装饰的美术活动兴趣
给予对本次活动的分析,我把活动的重难点放在伞的造型设计上,通过多种感官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
三、说准备
教具准备根据活动的需要,及给予幼儿美的感受,我把幼儿的作画纸设计成白纸伞,同时我运用大图片供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伞,通过小图片的出示,让幼儿知道各种图形与线条组合后伞的造型,激发创造意识。
四、说教法
绘画活动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他们能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大胆创作。为此,我将此活动设计成让幼儿观察为主,通过故事导入,看看、说说,让幼儿感受各种伞的造型,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意识。这样做,我觉得不仅让幼儿大胆参与活动,还能激起幼儿大胆探索、创作,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进而达成目标。
图片引导法:小图片的运用对孩子的帮助是很大的,由于要创作各种不同的伞,在孩子的思维中伞的造型还不多,为此通过各种伞造型的小图片帮助幼儿进行梳理,,圆和线条又能创作出什么伞……给幼儿创作的意识。
五、说过程
1、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小朋友我们听过小花伞的故事,故事中:一会太阳就躲进了乌云里面,"轰隆隆"打雷了,"嘀嗒嘀嗒"下雨了,小动们出去玩,都忘记带伞了,哎呀小动物们被雨淋湿了,我们来帮帮他们吧。我们怎样才能使小动物不被雨淋到哪?
2、(出示图片)看这些伞有什么不一样呀?幼儿回答。
师:总结: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高矮不同。(在这一环中,通过孩子看看、说说,让孩子知道原来伞的造型是很多的,通过简单的线条及图案装饰不同的物体,为此我想通过画各种各样的伞激发孩子的创造意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伞。
3、你喜欢那一把伞?这伞是有那些图形宝宝和线条宝宝组成的呀?(幼儿回答)师示范画伞及组合的线条。(这是解决活动难点的环节,通过小图片的运用帮助幼儿进行梳理、提炼,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进行创作。
4、幼儿操作有了大家的交流及小图片的辅助,孩子们对伞的创作有了底,在操作中这时孩子们从探索中获得经验,操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5、讲评这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他可以帮助孩子进行互相的学习,从而激发孩子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美术说课稿 4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的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结合学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点及表现。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㈠创设情境 疑问导入
教学一开始,播放了奇奇买汽车的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汽车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汽车,为后面画汽车做好铺垫,并为学生设疑问,要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引出本课课题——《画汽车》。
㈡引导启发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㈢自主探究 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我的汽车我做主”环节,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㈣展示欣赏
评价作品,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做到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㈤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课虽尽,但趣无穷”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汽车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美术说课稿 5
一、 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八单元课程,属于“造型表现”类型课。编写意图主要是借助自然风景及表现自然风景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自然色彩变化的方法,获得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界色彩变化与关系的审美感受与认识,并直接为第8课《绚丽的阳光》中印象派风景画作品的欣赏做技术准备。
2、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观察和研究自然色彩现象中,分析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并思考它们形成的原因。引导他们感受、体会和解释自然色彩造成的视觉印象,领悟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为:
(1)知识目标
*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和规律。
(2)能力目标:
*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3)发展目标:
*在临摹或写生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观察自然色彩变化的方法,获得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明确并建立色彩空间的秩序感,即分析同一色彩在不同的空间前后产生的色彩差异,分析不同色彩在不同空间前后产生色相、纯度、明度的对比强度。]攻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和展示大量的自然风光图片和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并展开讨论。从而获得理性的认识。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 说教法
这一课的首要任务是观察自然色彩,了解写实绘画中色彩表现的问题。在第一课时中,首先把重点放在感受、分析自然色彩上,为理解绘画色彩作铺垫。通过图片观察自然色彩,有感情地描述色彩景物,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感受并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随着分析的深入,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转向对写实绘画作品的欣赏。从对画面整体的感受入手,描述对作品表现出的情绪、色彩和画面效果的理解。然后选取局部色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色相、明暗和纯度的变化和笔触的运用,讲解自己对作品主题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三、 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了加强学生对自然界色彩变化与关系的审美感受与认识,本课大量采用作品局部抽取放大法。在回顾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色彩对比所产生的感觉,如强烈、柔和、平静、明快、沉闷等;(明暗关系、冷暖关系),
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写实绘画作品中色彩表现的方法,获得的色彩观察方法与经验,然后,尝试利用参考图片或外出写生,画一幅写实性的色彩风景画。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
1、创设情景激趣活动导入
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借助自然风景与摄影、绘画作品,分析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关系。并思考它们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感受并运用语 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在描述过程中,启发学生讨论诸如光源、物体和环境之间的色彩关系,结合物理学的一般知识,分析光、大气层和照射角度,不同季节植物的色彩特点以及环境的反射光等问题。如:早晨和傍晚的色彩呈现暖色;阳光下景物,受光面与背光面形成冷暖色对比;雪地上的背光面呈现天空的颜色;叶子上的高光 受到天空色彩的影响等等。对不同季节、时间的风景图片进行较细致的色彩比较研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景物色彩产生的原因。
2、讨论绘画作品或摄影作品为什么总是倾向某种颜色?
对这个问题,通过活动来回答: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式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①. 教师用光源色来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②. 教师用环境色彩来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③. 师生共同总结:白色物体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响,背光面受环境色的影响。
3、切入正题
①. 欣赏风景图片(播放音乐)。
②. 请学生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倾向。
⑴. 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景物中物体的色彩往往多种多样,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的颜色,它的色彩会发生变化吗?
⑵. 教师从风景画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中间面中拖出色块,请学生来判断、分析,教师及时肯定学生并总结规律。
①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②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③背光面:固有色+环境色的反光。
3、教师提供风景图片,并标出同一景物的受光面、中间面、背光面。
4、深入分析
引导学生逐步转向对写实绘画作品的欣赏。同样,从对画面整体的感受入手,描述对作品表现出的情绪、色彩和画面效果的理解。然后选取局 部色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色相、明暗和纯度的变化和笔触的运用,讲解自己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5. 欣赏不同意境的画面。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迷人的夏日》和《三朵 云》两幅作品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了不同的情绪。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作品:
1、说出画面的色彩倾向;(色调)
2、 归纳两个不同色相,比较面积的大小;(整体的对比关系)
3、分析色彩对比所产生的感觉,如强烈、柔和、平静、明快、沉闷等;(明暗关系、冷暖关系)
6、绘画步骤:
(教师演示,多媒体播放)
1. 安排构图(展示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
2. 画出主要色块。
3. 适当补充和调整细节。
7、尝试表现
参考图片或写生,选择适合的画面,运用颜色和画具,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要求注意轻重、干湿、运笔的变化,)
8、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信评价与交流。探讨各自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五、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欣赏范画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美术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家乡的桥》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12课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以优美的文字描写了记忆中故乡美丽的小桥,展现了江南水乡那份优雅的意境。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二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2、过程与方法
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重难点与关键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三、说教法
自读自悟法,朗读体会法
四、说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入情入境。
1、师:江南水乡河湖交错,小桥流水,如诗如画,一起去看看吧!
2、齐读课题
3、审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生字组词。
2、,理解预习3的词。
3、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初识家乡的桥。
1、指名读课文,你对家乡的桥有哪些了解?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2、学生交流
①故乡江南的小河多。(板书:河多)
②小桥的数量多。(板书:小桥多)
③小桥的造型千姿百态。(板书:造型多)
④小桥的名称美,来历多,字体各不相同,关于小桥的故事多。(板书:名称美)
⑤小桥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是孩子们的“乐园”。(板书:乐趣多)
⑥作者最忆家乡的桥。(板书:忆桥)
四、欣赏家乡的桥
(一)数量多
1、出示句子
在我的故乡江南,弯弯绕绕的小河,象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着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2、那么多的桥造型却各不相同,千姿百态。
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像个大大的圆饼,两边的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3、指导朗读
(二)桥名美
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三)桥趣多
整个炎热的夏天,家乡的桥也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捉一对毛蟹呢!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我们__________,我们________我们____
五、配乐朗读,拓展感悟
1、此时,故乡的桥不再模糊,它清晰的展现在眼前。配乐朗读全文。
2、当年的孩子长大了,他时常想起家乡那千姿百态的桥。他爱的只是桥吗?
3、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随着弯弯绕绕的小河,象一条条血脉,网布在作者身上。这一座座小桥,不正将作者和故土相连吗?
六、课堂小结,感悟乡情
是啊!家乡的桥是那么千姿百态,富有情趣,他给孩子带来快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桥,童年的回忆就是对桥的回忆。时间可以让人淡忘许多东西,但对家乡的感情,对童年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这就是乡情!
七、作业设计
选家乡的一种事物写一写
板书设计:
12.家乡的桥
河长 桥多
故乡江南 桥千姿百态 孩子们的乐园
桥名 优美
美术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中国的印染工艺历经千年,生生不息,独树一帜,鲜明的色泽,简洁质朴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本课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本课既能提高儿童学习美术的爱好,又能与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把自己学到的,头脑中积累的图案形成学有所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美术知识和民间传统艺术。
2、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愉快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发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把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启发多种折叠方法,染制出色彩鲜明,图案漂亮的手帕。
难点:折法多样,色彩搭配合理。
4、说教具学具预备
根基教学内容的需要,本课需预备以下教具学具:
教具预备:花手帕实物、花手帕范作、教学录像等。
学具预备:纸、麻布、丝绸、包装布、颜料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法分析
教学本课我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练习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所把握的一些基本折纸方法,和对色彩的搭配的熟悉,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参观法”、“评价介绍法”等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法”、“讨论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教师发下的范作进行探究、讨论,互相启发以获取制作方法。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更客观、更全面的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我采用了“参观法”和“评价介绍法”。
2、学法分析
在学法上我采用“忆一忆”、“看一看”、“想一想”、“染一染”、“摆一摆”、“自主探究”、“论一论”、“制一制”、“评一评”的方法完成本课。首先,让学生回忆所熟悉的花手帕录像,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花手帕有什么异同之处,使学生对不同款式的花手帕有个初步的了解后,再启发学生想一想如何制作款式多样的花手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染一染,摆出来展示展示,接着发下范本让学生自主探究其制作方法,组员互相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作能力,然后动手制一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最后评一评,提高审美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6个环节:引题激趣——发现方法——尝试表现——创作表现——评价交流——拓展小结。具体如下:
1、引题激趣
课一开始,我现场迅速的表演了一个浸染纸巾的游戏,布满诱惑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我想: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应该是使孩子们对所学的新知识具有浓厚的爱好,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爱好才能积极参与。
2、发现方法
紧接着,我问:“老师是怎样制作这块花手帕的?”通过小魔术,学生便能很快得出结论:折纸——染纸——打开。进一步质疑:“在染的时候,我是怎样做的?”顺势小结浸染这一基本方法,让复杂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直观。
3、尝试表现
(1)、染法
首先,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出示一张实物花手帕,再一次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猜一猜,议论,通过欣赏浸染、点染相结合的作品,开阔学生在很轻松的氛围中把握知识。学生通过尝试,感受了不同方式的染法产生的丰富的色彩及图案的变化与韵味。
(2)、折法
我先出示几种基本折法的图案,让学生先分小组尝试模拟,然后讨论折叠的染制的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创作表现
在经历了多个环节对染纸艺术的了解后,学生已经急不可耐了。他们愉快地开始了,脸上都乐开了花。我也成了“客人”。学生把握了学习方法,就如同鸟儿学会翱翔,遨游天空,自己娴熟地进行创作设计。
5、评价交流
我主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1)、自评。让学生发现自己作品的闪光点。
(2)、互评。让学生们在共同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师评。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有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
6、小结延伸
(1)、延伸:“课将尽,但趣无穷”,展示不同的材料(出示实物:皱纹纸、麻布、包装布等。)以及染纸在生活中的运用,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下,不单只是学习,把握技能,还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有所用。
(2)、总结。将染制的书签作为小礼物奖给优胜组。
美术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岭南版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八册第九课内容,属于新课程标准中“综合·探索”类绘画创作课型,即“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本课主要是对以前绘画内容作一个回顾,使学生在巩固原有绘画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和掌握绘画日记的特点及绘画方法,并学会运用绘画日记记录每天所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2、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及创作方法,并应用到生活当中。
(2)难点:激发学生的记忆和创造思维,引发学生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想象,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说学情
小学生活泼可爱,思维独特,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现画面。好奇心强,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思维活动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掌握了空间关系、分类等基本能力,但还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思维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运用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采用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图等直观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
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结合语文、音乐学科,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练习过程中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此外,我还采用师生共评法对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充分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并巩固所学知识。
2. 学法分析
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本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图例和进行绘画过程的演示,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通过比较分析、实践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掌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学会绘画和运用。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都写过日记,日记能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兴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情,那么,既然我们都会画画,为什么不能给日记配以简单的画面,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呢?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屏幕。”(多媒体出示放大的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
①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后者既有文字又有绘画) ②这些绘画是干什么用的?文字内容有哪些?(日期、天气等)
③哪种日记比较美观?(绘画日记)
3、教师小结: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这两种方法的共性,也就是目的都是一样的,但绘画日记更直观、更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绘画日记。(多媒体出示课题——“我的绘画日记”)。师:那么,什么能帮助我们回忆起以前的内容呢?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少数寂静无声的场面,多数都是有声音相伴的,当我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会联想到以前看到或发生的事情,所以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听声音来回忆表现绘画日记的内容。(多媒体出示——听声音画记忆画)
(二)讲授新课
1.学习
(1)教师播放小朋友唱歌的声音,提问:“说说是什么声音?使你联想到什么场面?”(多媒体展示 :“听”字。)
(2)教师出示一幅小朋友唱歌图,提问:“观察这幅作品,除了绘画部分以外,还有什么内容?”(还有文字部分)(多媒体展示绘画日记结构:1.绘画部分2.文字部分)
(3)教师再次播放各种声音:国歌声、笑声、哭泣声、雨声。学生认真聆听并展开想象。(多媒体展示 :“想”字。)
2.探讨方法
(1)师生共同讨论:当我们听到其它声音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象好吗?(多媒体展示 :“说”字。)
(2)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并出示一些听到声音后学生想到的一些范图。激发学生想象,并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进
行表扬。(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画的情景,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记忆思维,突出本课的难点。)
(3)学生再次讨论: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画面呢?教师出示范图(唱歌图),让学生探索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师:那么我们要如何来作画呢?教师出示几例范图并出示绘画步骤:
(1)构思画稿(形象、匀称)
(2)涂上颜色(强调大胆,均匀,整洁)
(3)文字说明(日期、天气、事件、说明要简单明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各绘画图,动画出示绘画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迅速掌握绘画方法,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3.创新设计
按4人一组分组合作绘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组间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细)
4.完善提高
(1)学生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构思新颖的小组或个人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同学学习,鼓励不足的学生。
(2)学生创作时播放音乐,并用多媒体再次展示绘画步骤和一些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
(三)赏评拓展
1、作业展评。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台展示作品,讲解创作的意图,并通过比较、推荐、自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选择题材有意义、文字与画面组织有特点、画面主题突出、表现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讲评。教师小结,并寻找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评价以表扬为主,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新的方法记日记 ──用绘画记日记。希望大家在往后的日子里能运用这种新画法记日记!
五、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教学内容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美术说课稿 9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互联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我校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节美术课的教学设计,课题是《动物装饰—鱼》。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理念五个方面对我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动物装饰—鱼》是小学美术第七册第十课的内容,本单元动物装饰共有三课,鱼是第二课,这一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用变形、夸张、装饰等手法画动物,在绘画过程中感受装饰的美感。
在前一课《动物装饰—虎》的学习中,已经对装饰变形的手法进行了讲解,所以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对变形的方法可以一带而过,主要是通过欣赏各种鱼的资料,为学生提供变形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总目标,现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
(1)、通过画装饰鱼,让学生学习用变形、夸张、装饰等手法画动物。
(2)、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和装饰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色彩、花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主学习和绘制装饰鱼
难点:电脑绘制装饰鱼
二、教学方法
(一)、教法
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恰当的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法、交流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二)、学法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科学的学习是一把开发学生智能的金钥匙,也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赏图、评析、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等方法来达到学习目的。
三、教学媒体
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整合,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完成本课的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让学生欣赏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段(演示片段)。用学生感兴趣的直观生动的动画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引申到本课的教学内容“鱼”上,通过自主欣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评述影片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使整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
欣赏完后师生互动,教师进一步启发,如:“同学们看过这段动画片吗?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故事吗?”“那么除了海底有鱼之外,还有什么地方有鱼呢?”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互相交流,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联想到我们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鱼,自然的过度到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大家知道,创设良好的、适合学生生活和知识能力的情景,不但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极大的调动学生主题探究、质疑、创造的热情。
我从网上请来了一位朋友,它是一条会说话的鱼(课件演示)。
在情景教学动画鱼“丁娜”的建议下,我答应带同学去网上参观,并提出参观时的要求:要细心观察各种鱼的形状、颜色、花纹,参观结束后每人要完成一幅动物装饰—鱼,这里我把鱼进行了拟人化,创设了情景教学,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的揭示课题,提出本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带着目的的去仔细观察,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2、利用资源,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己在资源库中进行浏览欣赏。
课前,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的有关鱼的资料,如各种鱼的介绍、图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鱼、小朋友笔下的鱼……把所有的资料组成了一个鱼的网络资源库,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的探索、发现。并让他们三个人一个小组,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评价,互相描述一下鱼的形状、颜色、花纹,说说你准备画一条怎么样的装饰鱼。
这个环节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观察能力,注重维持兴趣,使学生自主的探求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改变传统教学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3—4年级的阶段目标是:“观察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中的行、色……能用口头或书面的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个环节我就运用资源库让学生自己进行浏览,培养自主的学习的能力,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开阔学生的视野,然后用交流讨论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3、讲解步骤,布置作业
上节课已经对装饰变形的手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所以在这里不需要再具体讲,只是简单的进行复习,并用电脑演示绘画步骤。
(1)勾画轮廓(变形)
用简单形状概括出鱼的外形,运用金山画王软件中的几何形或者画笔工具勾画出来。
(2)添加花纹(简化与添加)
运用简化和添加的方法,对鱼进行艺术处理,添上自己喜爱的花纹,可以是圆形的、条形的,方形的……各种各样的都可以。
(3)着色(夸张)
用油漆桶工具为我们的鱼涂上漂亮的颜色,要提醒学生不要拘泥于真实的颜色,要大胆的进行夸张。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造型能力,加之在信息技术课上已经初步掌握了多媒体电脑的基本操作,对电脑绘画也已经进行了学习,能画出简单的图画。所以我要求学生用金山画王画一条装饰鱼,还可以为它添上漂亮的背景花纹,画好之后存在教师机D盘下所属班级的文件夹内,存的时候把文件名改成自己的名字。漂亮的作品老师还会把它上传到网上,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
优秀作业成为网络的一部分,是这节美术课网络资源教学设计的又一个特点,学生都想让自己的作品上传网上,那么他们在作业的时候就会更加认真,也更加主动的去完成作业。
学生在运用电脑完成一件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还需要自己进行电脑的操作。不难看出把计算机与美术进行整合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途径。
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所以美术课中学生动手这一环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的辅导至关重要,根据学生所画内容个别指导,通过辅导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即时提出并改正。
5、成果交流,教师小结
让学生自己欣赏班上其他同学的作业,调动学生参与交流和互评,让学习成果进入网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挑选出几张最漂亮的作业进行讲评,分析优缺点,并在电脑上进行简单的修改。然后打开一个儿童绘画网站。
告诉学生老师会把这几张作业上传到这个网站,让他们自己在网上去查找欣赏。
五、教学理念
网络教室所能提供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运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等方法教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眼看、耳听、口说、手脑并用,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多媒体及网络引入课堂,具有十分明显的辅助作用和十分巨大的潜力。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辅助,开设美术教学新局面,这将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的整个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批评指教。
美术说课稿 10
各位评为老师好:
今天我说的是浙美版第五册第2 课《我们爱劳动》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部分进行说科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的内容。按课标的要求,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着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生活中的人物动态千变万化,在劳动时则会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动作。本课通过对不同的劳动的认识,逐步对其解析,了解劳作时的基本动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的动态美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操作目标: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和创造力活跃,而且该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得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课前准备
前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课可否成功的实施成功美术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准备美术的工具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二、教法学法
都说好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学上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炒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情景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结合学生的心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学法上,我本着活动性,自主性的原则,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并放手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讨论、观察,思考,比较等学习方法,来体验学习的乐趣。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会全方位渗透到教学程序中。
三、教学过程
课程标准提出: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是学生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并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功的能力”因此,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看,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思,培养个性。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情境引入。
教师用课件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秋天辛勤农民伯伯在田里收割、背谷子的的画面。启发学生: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请学生回忆并交流。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兴趣,为学生下一环节学习做铺垫。并引出了课题。(板书我们爱劳动)
2.师生探究,扩散思维
接着展示一段视频是关于教师本人在家抹地板的内容,通过这段视屏让学生也感受到老师也是热爱劳动的,并且能体现劳动特征和动态的特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请同学到讲台前模仿一种劳动的动作,让学生来猜猜他在干什么活。
教师总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优美动态。
教师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学生体验: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
比如一个小组的活动:
一个学生来模仿晒鱼干的动作。
观察:这位同学在晒鱼干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头怎样变化?(看鱼干。)
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
手怎样变化?(一只拿着筐一只拿着鱼。)
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
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展示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人体劳动时的动作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并欣赏米勒的《拾穗》不仅让学生分析人物的动态,也让学生欣赏、交流整个劳作场景的美感。
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后予以总结各项劳动都有各自的运动规律,身体各部分之间为保持平衡也会发生相关动态。因此,在劳动时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
3.注重动态,感受劳动美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劳动中的动态美,和平衡关系。劳动的环境也能达到画面传神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在屏幕上,滚动着同龄人的作品,请学生尝试练习一张关于大扫除的作品,也可以是其他的劳动场景。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造型美观。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播放《劳动最光荣》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优美欢快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并体验在课堂中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我会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解决问题,进行更好的创作。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4.激发潜能,表现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完成作品后评价以劳动中动态为最基本的标准,兼顾劳动场景。我在这个教学中采用(1)学生互评(2)小组互评 在这基础上在做教师的点评,肯定表扬一些好的作品,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此环节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需要美,美需要人们去创造的道理。
5.总结归纳,课后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在课将结束时注重课上的总结,和课后的延伸。如: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的让老师很满意,同学们是个勤劳的孩子。多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让爸爸妈妈也知道我们的同学是不仅聪明,而且爱劳动。通过课程,达到了学生在情操上的教育,这就是美育的目的。
五、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设计必须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文字表述不宜过多,设计要简明概括,图文并茂。
我们爱劳动
头
身体
劳动动态 手
脚
劳动场景
总之,本课的设计,我从美术课程课标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做到:导课“趣”
授课“活”创作“新,结课“巧”。 我的说课完毕,结束
美术说课稿 1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转身板书《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回到原来位置
一、说教材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15册第1课的内容。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的设置突出体现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特征,所打上的历史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发展综合思考能力。教材选择了若干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服装、工艺、建筑和摄影等。引导学生理解在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美术是如何反映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所以我会注意学生的学情。针对他们的年龄及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把握。由于他们的认知领域已经比较完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开始向多维度发展。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的来启发引导,结合他们的学习能力足以很好的完成本课的学习活动。
1.知识目标:对一些代表性的作品欣赏、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能力目标:将历史、地理等科学知识与美术能力结合起来,提高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和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美术是人类的文化造型载体”这一基本知识。
(2)难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中我先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对象的情况特点分析,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欣赏法和情景教学法。
接下来我说学法,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引导点拨,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我将分为导入,教授课程,共同探究,最后小结这几个步骤:
1.导入:展示一组图片:出示作品——壁画艺术.《舞马衔杯纹银壶》(唐)和《三彩骆驼载舞俑》(唐),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提出问题思考与讨论。我在学生常识性地回答问题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人类没有创造文字之前,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一些造型实物(绘画、雕塑、工艺品、建筑等)获得的。即便文字出现以后,也需要造型实物提供直观的印证。所以,一件美术作品不仅仅是有美术的意义,而且能够代表一定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2.教授课程
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A欣赏图片:我会利用媒体展示图片:《簪花仕女图》以及时代背景。在欣赏的同时我会穿插提出问题:
(1)比如在看《簪花仕女图》整体场景的时候,让学生再仔细观察过后说说自己的对这幅画的理解。从作品中,你能看出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2) 在欣赏局部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从作品仕女的华美服装和精美的首饰中入手,观察讨论唐代纺织技术与工艺水平如何?
(3)从画面上的人物动物在唐代就已经被描绘的如此栩栩如生细致入微,而在当今社会却甚少佳作。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感受?我想通过本问题的设置使同学们明白在当今社会中绘画教育的利与弊,从而深化本课的情感价值目标。
3.共同探究
为了进一步论证“为什么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我会要求学生运用新学的欣赏评述方法对本组作品进行简单分析和评价:
分别展示“青铜文化”、“唐代人物画”、“西方绘画”、“建筑与文化”、“服装文化”五个方面的图片。师生共同探究证明“为什么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通过同类美术作品来反映当时的历史。
每组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了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深刻魅力和内涵,我希望我们以后再欣赏美术(艺术)作品的时候,不要仅仅只从审美价值的方面去做审视,而且还要善于发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将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和综合思维能力。
5.作业布置
(我主要根据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如:欣赏淡彩画作品《春》,并试着分析作品蕴含的人类文化,有不懂的地方下
次上课大家一起讨论。
探讨:除了美术外,其他艺术,诸如音乐,戏剧,电影,文化等是否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为什么?
六、板书设计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我的板书线索明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简洁明了。由于时间关系板书展示不完整,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美术说课稿 11篇 美术说课稿模板相关文章:
★ 美术说课稿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