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活动总结3篇(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活动总结文章),供大家赏析。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活动总结1
国学经典的魅力和重要性在中高考中已被验证,经典诵读能够为人生幸福奠基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本学期开学初,教体局给每一位教师下发了一本著名教育家陶继新老师撰写的《做幸福的教师》一书,刚一翻阅我就爱不释手,配合着学校下发的读书笔记,边阅读边摘抄边思考边感悟。
为什么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条件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许多老师的幸福感指数却降低了呢?我想这与今天部分老师没有能够好好读书,尤其是认真阅读经典名著有关吧。
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想做一件事情,我们会给自己找到一千个理由:缺乏阅读的时间,学校工作的繁重,各种上级的检查应接不暇,有时连备课的时间都挤不出来……等等,最为重要的是手机以及微信每天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我们“正大光明”的拒绝了阅读。一本语言文字优美构思新颖别致的《瓦尔登湖》我读了快两年了也才读了三分之二,可是,陶继新老师的这本《做幸福的教师》我用了不到十周的之间不仅通读了一遍,写了半本读书笔记,并且给多人介绍推荐此书。
《做幸福的教师》给我们老师的幸福获得感指明了方向和方式。陶老师已届七旬高龄仍每天坚持读书不断、尤其坚持诵读经典,每天笔耕不辍。在这本书里,陶老列举了全国大量通过经典诵读、师生共读成功的案例,这些事例虽有其个性特点,但也反映出共性——教师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提升自己的文学功底、文化素养、人生格局、教育理念,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为孩子们树立了身教重于言教的典范,孩子们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手机和微信的盛行使得大巨量的教育信息每天充斥在我们的眼球周围,给我们提供信息抉择的同时也束缚了我们思想的跃升。纸质图书静静的躺在书架上等待我们的召唤,经典图书的巨大潜能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翻阅经典可以使我们尘嚣疲惫的心灵得以宁静致远,可以使我们的追求趋真向善而不是庸俗的钱权名利,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宠辱不惊而不是随波逐流,可以使我们显得气质高雅而不是被人们在社会上小瞧一等。
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熏陶,经典著作依然璨烂炫丽。《论语》不仅有益于国家的治理,更是我们修身养性培德明理的基础;《道德经》在陶冶我们的性情之时也在为我们处事为人上注入智慧;《弟子规》在今天读来依然是满满的正能量萦绕心田;《千字文》《笠翁对韵》《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
君不见,多少小学放学的路队上,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齐声背诵唐诗三百首;君不见,大大小小的国学经典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矗立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君不见,琳琅满目装帧考究的国学经典图书在各地的新华书店都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君不见,各级领导干部的讲话中渐渐多出了经典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发人深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华国学经典是指路明灯、精神之基、腾飞翅膀、力量之源。
《做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大量引用了国学经典,高度评价了国学经典著作诵读为人生幸福奠基的作用,我们年轻教师没有理由不开始自己的国学经典诵读。
为一生计,为一生幸福计,我决定,从诵读《论语》开始。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活动总结2
今年三月份,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允许学生犯错,允许他去改正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 思想,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样吗?你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想跟孩子们相处,必须蹲下身,与孩子们对话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孩子,毕竟他们还小,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很多错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2、对后进生的教育
李老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是很富启发性的,在对后进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师的观念及一个个成功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在班主任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莫过于对后进生的教育。为什么我苦口婆心地、三番两次地教育他,他却不领情呢?学习了《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频繁性,以及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的特点,懂得了对后进生教育长期性和艰难性,懂得了对他们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前提。
3、不断自我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和思考是分不开的。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了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的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成功及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其工作中重要的事情。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工作的现实去思考、总结,这样,我们就会在读书与思考中逐渐成长起来。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
让自己无悔!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我的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师在学习中的心声。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活动总结3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一个老师的幸福?从教的路越走越远,似乎离答案也越来越远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怎样的自省,才能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仍旧初心殷殷,遇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幸福……
从教二十多年,夜深人静时曾多次问过自己:做教师,你幸福吗?我一度很迷茫。网络上有两幅猫头鹰的漫画,精准地描绘了老师的日常工作状态:开学初,头戴博士帽,光鲜亮丽;学期末,蓬头垢面,怒目圆睁。第一眼看到它这番对比,真是叫人忍俊不禁,但是哈哈一乐之后,心里酸涩不已。其实我们都是这样的老师,鱼在水中,冷暖自知,这样的老师幸福吗?
读陶继新老师的《做幸福的教师》一书,似乎朦胧中找到一丝光亮。陶老师说,作为教师,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的境界。见此一语,顿觉心中无限清明,陶老师对教师之幸福的定义,恰恰映射出我自己疲于奔命的生命状态。那么怎样扭转自己身心俱疲的状态,实现如此境界呢,陶老师如是说:“任何不良情绪,都是生命成长的障碍物,搬除之,生命方能畅通无阻。”细想想,踏入校门,我有太多的不良情绪,继而传递给学生。不良情绪对谁都是负能量,对学生何尝不是。掩卷沉思,我想到班里的一个小男孩,杜杜。
杜杜是一个十岁男孩,极聪明,也淘极。课堂上任凭老师讲得“入情入境”“慷慨激昂”,他只顾自在任意可以下笔的地方,描绘他最喜欢的机器人、机器猫。屡教不改,可谓“不治之顽疾”。对他,我翻着花样的教育,最后都是就算气炸了肺也只能无奈收场。在我心里,他就是一块盐碱地,怎么努力都颗粒无收。
他对绘画的热爱那是如痴如醉。有天连续两节作文课,他还是老一套,无视我一再提醒。他画了整整两节课,最后交给我的只有一行字:“老师,我实在是不会写,或者是没什么可写。”我哭笑不得。
好吧,改变自己!陶老师说:“任何不良情绪,都是生命成长的障碍物,搬除之,生命方能畅通无阻。”他对批评教育已经形成免疫,太严厉了他还会跟你急眼。想想算了吧,首先让自己情绪好起来,和和气气地跟他聊了起来。
“那么爱画画儿?”“嗯,我一不画画手就痒痒,心里就难受。”他这样说,神情自然诚恳,没有丝毫做作与伪装。而我,虽为人师,却一面对孩子的这一癖好深表理解,一面为不能说服他而在内心里感觉狼狈不堪。围绕着绘画,他从幼儿园,一直聊到现在。猛然我灵机一动,既然如此,就从绘画入手好了。于是引导他从这一角度写这篇作文。果然,他还是真有个聪明脑壳,仅用了三十分钟就写了三页。且不说内容是否精彩,只看篇幅就叫我惊讶不已了。好像哦,我找到了一个老师的幸福!
后来,我也认真地欣赏了这孩子的画,还真是不错。用同学们的话说:杜杜在咱们班是画机器人的.顶级高手。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这孩子在这方面不是无师自通吗?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之,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之,是不大容易的。”多亏那天我没有让坏情绪主宰,如果一味强制不允许他画,说不定扼杀了一位未来的实力派画家。我想到了那个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孩子,从不同的视角,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不同的风景。这其中就包含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幸福。
不要让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让他体会到成就感和荣誉感。好情绪中,事情才会往良性循环的方向走,坏情绪只能让事情陷入恶性循环。陶老师还说,幸福的教师应该是:说话不死板,做事灵活机动,活得有趣味,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和快乐带到哪里。那么,我愿意做一个这样的老师,我愿意在未来的日子里,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一个老师未来的幸福。
在成为一个教育者之前,第一个需要被教育的,应该是我们自己。在一切的“给予”之前,让我们先成为一个拥有的人。但愿我们都是最幸福老师,我们收到的,不仅是鲜花,更是——别人的感念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活动总结3篇(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活动总结文章)相关文章:
★ 实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7篇(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 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10篇 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