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三轮复习知识点简结(化学选修3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6-06 14:53:21 工作总结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考化学第三轮复习知识点简结(化学选修3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以供参考。

高考化学第三轮复习知识点简结(化学选修3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第三轮复习知识点简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化学第三轮复习知识点简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化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体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 化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体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 C,Si,Ge,Sn 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 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 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①高熔点单质 C,Si,B 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 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 IA 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6×105Pa)、沸点(℃)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 族 Zn,Cd,Hg 及ⅢA 族中 Al,Ge,Th;ⅣA族的 Sn,Pb;ⅤA 族的 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 Hg(-℃),近常温呈液态的镓(℃)铯(℃),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

  ①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

  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 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

  (二) 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就是说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这就是电荷守恒规律。在应用这个定律时,要明确溶液呈电中性和溶液呈中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只有当 c(H+)=c(OH-)时,溶液才呈中性。

  例如:NaHCO3 溶液中存在着:c (Na+) + c(H+) = c (HCO3-) + c (OH-) + 2c (CO32—) 解析:溶液中存在有以下电离:NaHCO3=Na+ + HCO3-、HCO3-H+ + CO32-、H2OH+ + OH-和水解:HCO3- +H2OH2CO3 +OH-,所以溶液中存在 Na+、H+、HCO3-、CO32-、OH- 这些离子,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为:c (Na+) + c (H+),由于 CO32-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为 c (HCO3-) + c (OH-)+ 2c (CO32—)。根据电荷守恒,必然有如下关系:c (Na+) + c (H+) = c (HCO3-) + c (OH-) + 2c (CO32—) (三) 有机物燃烧确定其组成: 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产物为:CCO2,HH2O,ClHCl。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有机物燃烧的产物分析判断该有机物的组成。

  1.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若产物只有 CO2 和 H2O,则其组成元素可能为C、H 或 C、H、O。欲判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元素,首先求出 CO2 中碳元素的质量及 H2O 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碳、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与原来有机物质量相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不含氧,否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含氧。生成的 CO2 和 H2O 的关系有:

  ①生成的 CO2 和 H2O 的体积比为 1∶1 的有:若为烃,则属于环烷烃或烯烃;若为烃的衍生物,则为醛、酮、羧酸、酯、葡萄糖、果糖等。

  ②生成的 CO2 和 H2O 的体积比为 1∶2 的有:甲烷、甲醇和尿素等含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的物质。

  ③生成的 CO2 和 H2O 的体积比为 2∶1 的有:分子中碳、氢原子数相同的物质,如: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④当不同的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相同时,此时有机物可写成:CxHy(H2O)n或 CxOy(H2O)n 的形式,耗氧只能由前一部分 CxHy 或 CxOy 完成,后面部分在燃烧过程中不耗氧。则组成为 CxHy(H2O)n,每摩尔耗氧(x+y/4)mol;组成为 CxOy(H2O)n 的物质,每摩尔耗氧(x-y/2)mol; 特例:组成符合 CxHy(H2O)n 的物质中 CH2O 耗氧最少;组成符合CxOy(H2O)n 的物质中,乙二醛耗氧最少。

  2.质量之和不变的两种有机物的燃烧规律:A、B 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种质量比进行混合,只要总质量保持一定,则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与生成的CO2 和 H2O 的量之间的关系说明:

  ①若生成的 CO2 量不变,则分二种情况:A、B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两者必为同分异构体;另一种情况是:A、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必然相等,如:HCHO 与 CH3COOH;C16H34 与C16H18O 等 ②若生成的 H2O 的量不变,也分二种情况:A、B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两者必为同分异构体;第二种情况是:A、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必然相等,如:C2H2 与 C6H6、C8H8;C10H8 与

  C6H8O3 等 ③若生成的 CO2 和 H2O 的量不变,也分二种情况:A、B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两者必为同分异构体;第二种情况是:A、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必然相等,即两者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如:CH2O 与 C2H4O2、C3H6O3、C6H12O6 等 (四) 二氧化硅的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1、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生成的硅酸钠黏性比较大,故盛装碱溶液的玻璃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而要使用橡胶塞 SiO2+CaO=CaSiO3 2、氢氟酸是唯一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酸 SiO2+4HF=SiF4+H2O 氢氟酸会腐蚀玻璃,可用来雕刻玻璃,盛装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而要使用塑料瓶。

  二氧化硅的应用:制光导纤维、硅、玻璃、工艺品(石英,水晶、玛瑙) 硅酸的制备:Na2SiO3+2HCl=2NaCl+H2SiO3 硅酸为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酸性比碳酸弱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 CO2,有白色的硅酸生成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硅酸脱水后制得硅胶,可作干燥剂

  硅酸钠的水溶液称为水玻璃,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粘胶剂。

  注意:水玻璃(即硅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易与 CO2 反应生成 H2SiO3 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硅酸盐的用途:制陶瓷、玻璃、水泥 单质硅: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常温下稳定。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简结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

高考化学第三轮复习知识点简结(化学选修3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化学第三轮复习知识点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