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热心会员“au20566”分享的幼儿小班教学工作总结,以供参考。
在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过程中,许多孩子对春季的自然现象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单一的图片和教师的讲解已无法吸引他们的关注。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我留意到近几天的天气以晴朗为主,因此构思了在户外进行此项活动。课堂开始时,我神秘地告知孩子们:“今日教师要带大家到外面上课,大家想去吗?”分配孩子们在草地阴凉处坐之后,我引导他们说:“大家抬头看看,春天的天气好吗?”孩子们纷纷回答“好”,我引入歌曲的第一句“春季天气真好”引导他们表述。我接着问:“公园里有什么好看的?”引导他们讲出“花儿都开了,垂柳树枝冲着大家弯弯腰”。我使用同样的方法引导他们讲出第二段歌词“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兔子儿一跳一跳又一跳”。接着,我告诉孩子们:“春季真棒,教师把你们刚才说的整理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全面地唱了一遍歌曲后询问:“孩子们,歌曲里有什么内容?”在唱第二遍时邀约孩子们轻声跟唱,并且用缓慢速率引导他们一起做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动。最终,我请配班教师播放《春天》的录音带,带上孩子们围着草地学蝴蝶飞舞,并一边唱歌。不知不觉地,一节课就在我与孩子们的互动中结束了。
通过此次活动我发现:
(1) 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充分运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活动伊始,就请幼儿到户外享受阳光和绿荫,让他们对活动充满期待。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孩子们快乐地发觉,原先歌曲中的内容是身旁常见的事情,活动的热情明显增强,这种效果远超过一般音乐课。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的玩伴,适时地引导他们,把他们的话梳理并编成完备的歌曲。
(2) 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在玩中学习。蓝天白云,红花绿草,温暖的阳光使孩子们沉浸于自然和谐中,身心得到放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身份,以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时而用神秘的语气,时而用轻快的响声吸引他们。给孩子们机遇随意表现,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唱歌,不惧怕出错,可以开心地跟随教师一起参与,这样便达到教学目标。
(3) 选择合适的环境尤为重要。对于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讲,在户外上音乐课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虽然大多数孩子能够坚持完成课程,但少部分孩子容易行走和走神。因此,除了要求配班教师搞好合作工作外,选择合适的场所也十分重要,要尽量避免发生会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物与人,以保证达到课程目标。
幼儿小班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