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班级网络安全教育班会的记录3篇 网络安全教育班会活动记录,欢迎参阅。
班级网络安全教育班会的记录1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
什么是“盗窃和诈骗”?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一)、电信诈骗特点
诈骗案件与其他刑事相比,无现场、无痕迹物证,难以发现、固定和提取证据。在侦办传统诈骗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对嫌疑人体貌特征确定嫌疑人。而电信诈骗中,嫌疑人仅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与受害人不见面,受害人对嫌疑人了解仅限于电话号码、银行账号,不掌握嫌疑人体貌特征,难以确定嫌疑人。加之,电信诈骗嫌疑人通常采用网银系统转存及分解资金、自动柜员机提现等手段,与银行工作人员不接触,加大了确定嫌疑人、固定证据方面的困难
(二)、电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法
(1)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银行、社保、医保、有线电视或邮政公司”工作人员,虚拟上述机关、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电视欠费、邮包或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等”为名,要求事主保密并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骗子冒充单位领导、同事、同学、亲属、朋友等,采取直呼其名或“猜猜我是谁”的方式,以“临时周转、发生车祸、被抓、急需手术费用、孩子突发疾病”等为名,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转入资金。
(3)“破财消灾”诈骗:骗子以“子女在外遭绑架”或事主“得罪人将被报复,花钱能够帮其摆平”等为由,要求事主交赎金或向账户打款。
四、PPT播放
(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四、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身边发生的案例以及如何预防此例事件的发生
五、班主任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六、情景剧
搞笑版“老同学”(一个学生被昔日的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入传销的情景剧)
七、班会课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班级网络安全教育班会的记录2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相关校园安全事故案例,了解我校校园安全隐患。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校园安全》
二、讨论我校存在安全隐患,师归纳:
1、课间,课外活动安全隐患;
2、饮食、小零食安全隐患;
3、上放学路上安全隐患;
4、防治传染病。
三、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1、课间课外活动安全隐患
(1)师:同学们,我们在课间、课外活动时,哪些行为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让生说一说)
(2)阅读小资料
(3)生说说怎样杜绝这些安全隐患?
2、中餐、小零食安全隐患
(1)生阅读相关食品安全资料;
(2)我们应当怎么做?(让生说一说)
3、上、放学交通安全
(1)说一说上放学时哪些行为会导致安全事故?
(2)阅读小资料;
(3)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
4、预防流行病
(1)我们常见的有哪些流行性疾病?
(2)阅读小资料;
(3)怎样预防;
(4)如果自己感染了流行性疾病,你该怎么做;
(5)H7N9防治。
四、安全小知识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
五、课时小结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前提是安全,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教学反思:今天,我们开展了“校园安全”主题班会活动,我设计此主题班会的目的,是想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案例隐患,掌握案例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健康的情感价值观,形成学习、宣传安全知识的氛围。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的,这节班会课,我主要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一、安全在身边,引导学生讨论我校存在的安全隐患,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组织学生认真反思平时的行为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接着向学生提出以后应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展开多元的体验性活动,贯彻了新课标中生活活动性原则,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用身边的例子告诫自己,严格遵守安全规则。
三、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传统的班会基本上是由老师揣摩好班规,然后强制学生去执行,这样做效果不明显,这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去寻找安全注意事项,让学参与到校园安全的大环境中来,学习校园安全小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但一节课下来,我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让学生开展体验活动,没有圆满完成,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讨论、交流、反思中来,没有设想到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敢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这个教学环节达不到预想效果。“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中心,作为教师教学中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一个孩子,在日后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继续增强自己的上课艺术。
班级网络安全教育班会的记录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信息安全,让学生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
2、掌握网络存在哪些信息安全威胁,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应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信息。
3、培养学生安全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解威胁信息的常见因素。
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教学难点:
1、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2、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安全使用。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初识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造成的严重后果。
播放计算机病毒、黑客进行破坏、犯罪的相关新闻视频资料。
使得学生认识道病毒的破坏作用,意识到信息技术安全问题的严峻性。
2、引出课题《信息安全》
师生共同讨论并解释课题:(信息安全:指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控性等得以保证);
3、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指点:
通过刚才的演示,大家想想下面几个问题:
当你打开电脑,忽然发现,存储的文件丢失了,或系统突然崩溃了,你知道计算机中发生了什么吗?
当你看到垃圾邮件充塞了电子信箱或在你打开某一封邮件时,防病毒软件提示计算机已感染病毒,这时应做什么?
某天,朋友在他的机器上看到你计算机中的一些文件夹,这说明了什么?
某天,朋友告诉你,他知道你的上网帐号和密码,你信吗?
你在网络上收到信息,说只要你邮寄多少钱到某一账户,就可得到大奖,你如何看待?
某天,当你用QQ聊天时,某个陌生人给你发来一个网址,你会打开吗?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对于这里的所有信息,所有的“网中人”,你都会相信吗?
网上的“泄密门”你知道有几个?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能说说这些秘密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吗?
结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日常应用,讨论后,学生对病毒、黑客、垃圾邮件、网络共享、计算机犯罪有了初步认识。每一个学生都强化了一种意识,信息安全问题关系到的我们每个人。
4、掌握威胁信息安全的“最大元凶”计算机病毒(小组讨论方式)
(1)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特性:具有潜伏性、传染性、隐蔽性和破坏性。
(3)传播途径:有很多种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网络和磁盘进行传播。
5、做好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教师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进行归纳:
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不定期对其升级,对系统全面查杀病毒;
对计算机系统打补丁,对重要数据不定期的进行备份;
不登陆不健康的网站,不接收来路不明的网址,不要从网上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程序和数据资料;
不制造、使用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软件;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做违法的事。
6、将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组6人,对于以上的学习讲讲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谈谈对于自己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行为。
7、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网络存在的信息安全的威胁的几种类型,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正确的使用网络给我们提供的便利的同时,时刻注意信息安全的重要。
8、课后作业:
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查询安全上网的方法。
班级网络安全教育班会的记录3篇 网络安全教育班会活动记录相关文章:
★ 对于寒假期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范文 放寒假前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2020暑假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暑期防溺水主题班会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网络安全教育班会记录 网络安全班会 网络安全 班会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