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光阴如过隙白驹,不知不觉间,期中考试已经过去4天了,这个学期已经过半了,再过一半的时间就要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结束就要放寒假了。
有人说,学会总结是一种智慧。期中考试结束了,我们也要坐在一起总结一下。正如匆匆赶路的行者,在风雨兼程中也要停下来做一番休整,养精蓄锐,继续前行。
在今天的会上,我想和大家讲三个问题:
第一,对各学科不离不弃,不偏不倚。
高中三年共有6个学期,高一年级是全面打基础的时期,是发全力,培育优势学科的阶段。在新高考模式下,采用的是“3 3”,即语数外是必考科目,然后从理化生政史地六门学科中任选三门。
有的同学比较市侩,或者听从他人的建议,从刚进入高一开始,就有目的地放弃了部分学科的学习。这种做法是有害的。
为什么说是有害的呢?
从三个方面说明一下:
一是高中课程和初中课程不一样,高中老师和初中老师不一样,高中的学习方法和初中学习方法不一样。或许在初中没有学好的课程到了高中以后就能学好;或许在初中阶段优势学科进了高中以后反而优势不再明显。一切都有变数,所以不能以初中的喜好决定高中课程的取舍。
二是选科不是随意的。新高考六选三的科目组合大约有20种组合模式。理化生、理化史、理化政、理化地、理生史、理生政、理生地、理史政、理史地、理政地、化生史等等,你以为这20种组合学校都可以开设吗?绝对不可能!从全国来看,几乎没有学校能够实现这20种组合同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没有这么多的教室,也没有这么多的老师。举个例子,假如选择化学 历史 政治的全校只有1名学生,有哪个学校会专门给这个学生开辟一间教室,安排一名教师为这名学生讲课呢?没有。几乎所有学校比较一致的做法是:根据学生选科人数的多少,先固定下来几种组合模式,然后让学生再去选择。比如从XXXX年实行新高考模式以来,我们学校的选科组合基本在十种左右,你只能在这些组合中进行选择。和你们说这么多的目的就是,高一阶段特别是目前阶段,要集中精力,火力全开,对开设的九门学科一齐发力,在将来的选科组合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即便不是你高考科目的学科,也是需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其他科目在学考中不及格也拿不到毕业证书,其他科目的学考等级或许会影响到你将来高考志愿的填报和录取。
有些学科的落后,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系,可能与基础太差有关系,可能与不喜欢某个老师有关系等等。大家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高考是自己的,前程是自己的,对各个学科都要充满感情,充满希望,不要因为不喜欢哪个老师就开始讨厌哪个学科,不要因为喜欢哪个老师就特别青睐某个学科。不要因为自己情感的偏激导致厚此薄彼,最终使得自己受到伤害。
所以说,我不希望你们从现在就开始放弃一些学科的学习。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是融会贯通的,相辅相成的。希望你们在这个阶段对各学科要做到不离不弃,不偏不倚,最终选出自己的理想组合。
第二,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这里,我向在座的一千四百多名同学提问两个问题:
读高中有明确奋斗目标的请举手(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
为了这个目标而去努力的请举手(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
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甘愿做温水中的青蛙。期中考试之前的自习课和期中考试期间的自习课以及课间、饭空,部分同学没有坐在教室里认真复习迎考,而是仍然我行我素,丝毫没有紧张感和压力感,抱着爱咋滴咋滴的心态。好像来高中不是为了学习的,而是来打酱油、凑热闹的。
同样的时间起床,同样的时间就餐,同样的时间上课,同样的时间下课,同样的时间休息,同样的时间大休回家。
半个学期过去了,结果怎么样呢?
麻雀跟着蝙蝠飞,打食的打食,熬眼的熬眼。学习成绩明显开始出现分化,有些中考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成绩下滑,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月考成绩和期中考试成绩突飞猛进。
什么原因?
一个是目标是否明确,一个是为了实现目标努力了没有?
我希望全体高一同学都要有方向感,不要调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有目标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规划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更是发出了千年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对在座的1400多名同学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点也不复杂——
我是高中学生,我从初中学校来,我要到心仪的重点大学、本科院校去上学。
昨天看到高三某个班的班级誓词,其中有一句誓词让我有所触动:
本科有我!
希望XXXX年的高考本科榜上也能出现在座的每位同学的名字。
第三,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我国有句俗语:驴不喝水犟摁不下头。对于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内心不想学习,哪怕家长再怎么唠叨,老师再怎么强调,是没有多大效果的,顶多是三分钟的热度。热乎劲过了,又开始变得心安理得、逍遥自在、忘乎所以。
在座的所有同学检视一下自己,开学以来有没有在课堂上打盹睡觉,现在有没有继续打盹睡觉,有没有在期中考试的考场内打盹睡觉,教室的课桌洞里有没有化妆品、小镜子、梳子和小玩具,有没有在上课上自习的时候下五子棋,有没有故意不穿校服显得与众不同,有没有继续写情书、谈恋爱,有没有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如果有,抓紧改!否则,三年以后你将为现在的任性和懒惰买单。
请你们牢牢记住这句话:
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就是在为三年以后你的模样画像,你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在这张画纸上涂色上彩。
同学们,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如果不辛苦的话,那就没有寒窗苦读这个说法了。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课学习不如玩手机、刷抖音有趣,埋头复习、做作业当然不如看小说、看电视惬意。如果在高中阶段任由自己的性子,怎么舒服怎么来的话,恐怕将来就会在不舒服的日子里度过。
有的同学也想努力,但是面对自己薄弱的基础马上会产生畏难情绪,刚刚沸腾的一腔热情就像浇上了一盆冷水,马上冷却了。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才能啃硬骨头,当你啃完第一块硬骨头以后,你会总结出啃硬骨头的方法,会发现硬骨头也不那么难啃,甚至在啃硬骨头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举两个真实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
多年前**初中有个男生,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考到了**高中,到了**高中以后,也没有痛定思痛,发奋学习,而是随波逐流,逍遥快活。
没有多久,他在**高中就待不下去了,打算出去打工。因为在他的脑海里,外出打工再也不用面对枯燥的数理化,也不用再去背诵政史地,爱玩手机玩手机。和家里人商量后,他离开了学校。
一年后,他重新迈进了**高中的校门。
为什么?通过一年的打工生涯,他尝到了意想不到的苦头,他开始悔恨、反思和自责。打工生涯让他那颗任性的心变得坚强起来,目光由茫然变得坚定刚毅,他开始发奋读书,心无旁骛。
三年后,他顺利考取一所本科大学,四年后他又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烟台工作了。
从一个打工仔经过凤凰涅槃成了国家正式工作人员,凭的是什么?毅力、毅力还是毅力。
第二个案例:
我校2019级有个学生,本来是2018级的,高一开学一个多月,因为极度厌学坚决要求不上学了。
当时他的爷爷来学校找到我,想让我做做他孙子的思想工作。无论我怎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都不能改变他不上学的想法。
我问他为什么不想上学了?他说学不进去,与其呆在学校受罪,还不如出去打工。
我问他,16岁的你能干些什么?他的眼睛里开始发出光芒:他要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要在生意场上大显身手、施展才华。
听到这些后,本着负责的态度,我告诉这位年轻人世事艰辛,单凭一腔热情可能会被碰的头破血流。但是他并没有接受我的好言相劝,执意离开。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阻拦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怎么能阻挡一个有志青年对自己人生的美好追求呢?!我只得告诉他爷爷顺他的意吧!为了稳妥起见,我让他爷爷给这名学生办理了休学手续。
一年后的秋天,他的爷爷领着他,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原来这一年的时间里,他并没有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也没有在生意场上站住脚,而是在**城市一家饭店里端盘子,有一次在端着一盘糖醋鲤鱼给客人上菜的时候,因为不小心盘子翻到了他的手臂上,鱼掉了,手臂被烫伤了,只得回家治疗烫伤。这条鱼不仅烫伤了他的身体,更是触痛了他的心灵,萌生了悔意,决定重新回到学校读书。
我希望这两个真实的案例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启迪,能够平静有些同学那颗浮躁的心,走出空想,面对现实,冷静思考,发奋读书。
在以前的学生会上,我曾经引用了一句话: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考上大学的学生,宁有种乎?
没有,靠的是什么?努力、努力还有努力!
在接下来的期末备考中,希望所有高一学生能够心无旁骛、集中精力、挖掘潜能,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给家长送上一份可喜可贺的新年礼物!
我相信每名同学能够越来越好!
学习动力不足?看看这篇讲话稿,点燃学生的激情吧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