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简报3篇(移风易俗文明宣传简报)

时间:2023-03-06 12:32:5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简报3篇(移风易俗文明宣传简报),供大家参阅。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简报3篇(移风易俗文明宣传简报)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简报1

  随着号称“史上最强禁烟令”条例的颁布,民众无不为之振奋。但政策出台之后的结果导向又是什么样的呢?在我们的身边,如候车室、医院、商场、公园等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场所,依旧有那么一群人肆无忌惮地叼着烟嘴、吐着烟圈,周边的路人皱着眉头不满地路过。也仅限于不满地路过,并没有太多的人前去劝阻,但相比于吸烟的人群来说,他们是“有教养”的。

  据《人民日报》数据统计,中国有3亿多吸烟者,每年有100多万人因烟草相关疾病死亡;每周70%的中国成年人暴露于二手烟中,每年约10万非吸烟者死于二手烟暴露;每年死于二手烟暴露的人群中,28%为儿童。这一串串令人震惊的数据,让人一边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孩子们心疼不已,一边对在公众场合吸烟的人群深恶痛疾。

  相信无论是谁,都不愿意成为被动的吸烟者,尤其是孩子,他们无法主动逃离抗拒成人带来的伤害,除了被动地接受与沉默,别无他法。尽管目前有不少人遵守着不在室内吸烟的规定,但还是有很多人对于这个规定熟视无睹。如今,公共场所的吸烟率居高不降,我想一方面是因为烟民戒烟困难,对烟草的依赖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是执法部门在严惩措施上有困难,吸烟群体的活动范围遍布各个角落,自由流动性大,执法人员无法随时随地留住相关证据。

  因此,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一要“善劝人”,当在公众场合遇到吸烟的人时,和善友好的去劝阻,一句类似“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善意提醒,或许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办法;二要“守义务”,公众场合禁止吸烟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义务,当遇到和烟瘾斗智斗勇失败的情况下,回家抽烟或者钻进专门的抽烟室会是最好的选择;三要“严律己”,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永恒的真理,不仅在各类媒体公布的数据上充分体现,其实不难发现我们每个人身边或多或少都有着因吸烟影响健康的真实事例;四要“多理解”,吸烟是疾病首恶,二手烟的危害更是可怕至极,他人成为你的“牺牲品”,公众场合,请自觉熄灭烟头。

  我们倡导不在公众场合吸烟,这是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尤其是不在孩子面前吸烟,这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让我们对二手烟坚决说不,把清新的空气留给他人,把健康的身体留给自己,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简报2

  这个夏天,世界杯如火如荼地在俄罗斯进行,赏心悦目的比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赛场之外,一则关于日本球迷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大意是:在日本队与比利时队的比赛结束后,失落的球迷认真捡拾垃圾,将看台打扫得和来时一样干净。一时间,日本球迷的举动成为世界杯一道靓丽的风景,与他们的球队在赛场上的表现一样,收获了世人的点赞。

  对比日本这个友邻,我们在文明上的差距岂止在捡拾垃圾上。作为一名中国人,生活中以下几种让人蹙眉情形,我们可能都经历过:

  参加聚会,你明明不胜酒力,却被东道主极力劝酒,不喝,盛情难却;喝吧,身体难以承受。再三推脱,仍免不了被灌酒……

  影院观影,你兴致正浓时,安静的放映厅内一部手机骤然响起,接电话者大声应答,全然不顾周边观众作何感想,几分钟变成他一人的“独角戏”……

  排队挂号,你和别人都在遵守秩序排队,这时,总有个别人不按套路,一路小跑奔至前头,理由是“他比你更赶时间”……

  我们对类似行为深恶痛绝,却只能默然受之,而这,正是当下根治陈规陋习的难点所在。其实,文明与不文明,两者距离并非遥不可及。只需你、我、他一起努力,做出改变。同是上述情景,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参加聚会,宾主之间饮酒随意,量力而行。有酒量可举杯小酌,不能喝可以茶代酒,点到为止。既能表达心意,又不煞气氛,皆大欢喜。

  影院观影,接电话者将手机调为静音或震动,遇有急事,则安静离场接听,既不耽误自己的事,也不影响大家观影。两厢无事,互不叨扰。

  排队挂号,除非重特大急事,可提前预约或排队,一来尊重他人,二来遵守规则。文明排队,秩序井然。

  文明,体现在一个个普通公民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之中,是由无数个小细节构成的,根植于一个民族的血液。英国作家罗斯金曾说: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而这样的“造就”工作,需要从小处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汇集起移风易俗的力量,树立起社会新风尚。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简报3

  移风易俗就是树新风、改旧俗。移风易俗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当前围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及文明城区创建,大力提倡移风易俗,旨在人们的精神有一个新的提升。破除封建迷信,改变旧的习俗,更新文明理念,使我们的生活习俗、行为举止、言谈举吐、人性美关系等方面跟上时代的节拍,为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文明程度精神素养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今天在这里,同大家商槯探讨的话题,就是我们农村普通常见的问题——“人性问题”,“人情”顾名思义指人与人间的感情,“情”字心旁,人性的往来应是人心的交流和沟通。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说:正直善良人间的交往应真诚,往往似水。所谓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可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商品化,人们对“人情”的理解逐渐变质、变味,送“人情”成了送礼的代名词请客送礼成为了人情交往的必要手段。“人情”的往来=礼品=红包=钱的往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坏、亲情的远近、朋友情的深浅都可以送钱的多少来判定。随着物质的丰富,有钱人的增多,请客送礼讲排场,显阔张扬屡见不鲜,且在花样百出,除了红包“人情”外,小人满月“寄古”人情、老人做寿、“贺岁”人情、探病“病梗”人情、调离升职、上大学、出国等都要摆酒请客。不去人情难却,显得不上台面。去怎能空手,最起码礼品一份或红包一个,否则有损颜面不懂人情。崇明有句俗语“冷末冷于风、穷末穷子债、人情急如债、尺头铁锅端来卖”。在农村,又把“人情”称作为“门头”成为每家每户一项不可预测的开支。如何看待“人情”、怎样处理“人情”关系。在我的身边发生两桩事,反映出二种不同的观点,使我对“人情”的内涵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其一:我的一位三姐,家住新河农村,听说摔跤骨折,我前去探望,究其原因:原来是为了节省一点自来水,洗好衣服后,拿到河里去漂洗,结果水桥板上一滑,不幸中大幸,没有掉到河里,尽是手臂骨折。当我责备她时,回答的一席话,使我感触很深“兄弟,你有退休工资,有所不知,现在我们农村老人靠政府养老,月月有农保、生病有医保,基本上吃不愁、穿不愁。现在担心的就是一个“门头”,上个月,我接连碰到三注“门头”一个月农保工资放上去还不够。现在货价高、“门头”大,自来水也要几块钱一吨,所以能节省“千不得长算”哪知道今次不巧摔跤。你三哥马上“头周年”总要摆几桌请一下咯”我讲“算了,三哥周年,你自己一家人聚一下,纪念一下算了”“不行,面子要哦,人要做哦”要被村坊邻居讲闲话的。看来情愿其他方面节衣缩食拼命的节约,哪怕砸锅卖铁,“面子”不愿丢的。这样的人情往来,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一个沉重负担。

  其二:我的另一位外甥女,在上海,条件不错,儿子娶媳妇,小两口旅行结婚。回来后,自己兄弟姐妹摆一桌庆贺一下。双方的叔叔阿姨、姑父舅舅等都没有请。只是我外甥女领了小两口到各家亲友分发一份喜糖和一份小礼品。认亲知会一下。他们的解释是:双方的亲朋还有大都在崇明,而且长辈都已高龄,来往不便。即使摆酒,最多在饭店里吃一顿热闹一下,没有实际意义而且花费大家的精力、财力。在城市里,旅行结婚、集体婚礼已成为时尚,送红包的现象正逐渐减少,生日聚会、同学聚会、调离升职,互相道贺实行AA制既经济平均分摊。朋友结婚送上一束百合花,以示爱情和往情和百年好合,同事生病,捧上一束康乃馨,说愿早日康复,这种既简单又实惠、文明、高雅的“人情”交往正在被人们接受。其实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适度的礼尚往来,无可非议。本是国人的传统美德,深恶痛疾的是铺张浪费和靠红包来拉拢的各种人情关系。但又往往显得无可奈何,只得入乡随俗。

  因此,我认为树新风,移风易俗必须靠政府牵头,大张旗鼓的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提倡无私奉献,不计报酬的志愿活动。提倡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社会爱心,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做到不请客、不送礼、拒收礼。除了党员干部的八项规定外,适当的制定一些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各乡村居的睦邻点的宣传互动作用。现在无论在城区、乡村丧事做到不请嗟吊、不用响器、不烧荷花灯轿子、路上不撒纸钱。破除封建迷信已成为人们自觉地行为。近三年就收到明显的效果。我深信会随着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文明城区的创建、文明之花会在各个领域,开遍每一个角落。让“人情”重新返璞归真。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简报3篇(移风易俗文明宣传简报)相关文章:

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树新风的倡议书3篇 移风易俗倡议书建议

2022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3篇(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征文)

移风易俗树新风倡议书8篇(关于移风易俗树新风的倡议书)

移风易俗倡新风倡议书范本3篇 关于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范文

关于移风易俗倡新风的倡议书范文3篇 移风易俗倡新风发言稿

移风易俗倡新风倡议书3篇 关于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范文

市民移风易俗树新风倡议书范文3篇(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

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倡议书范本3篇(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