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3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怎么写

时间:2023-03-28 08:52:3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3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怎么写,以供参考。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3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怎么写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1

  1.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增进儿童的 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引导社会行为技能为主要内容。

  2.张宗麟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一书,这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的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著作。

  3.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步独立的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4.调查研究法的类型:①访谈法②问卷法。

  5.按照访谈的结构,访谈可分为:①成结构型②无结构型③半结构型三种。

  6.按照访谈的正式程度,访谈可分为:①正规性访谈②非正规访谈。 正规性访谈又可分为①直接访谈和②间接访谈。

  7.根据问卷中提出问题的结构程度,可分为①结构型问卷②非机构型问卷。

  8.美国的托马斯对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①容易照看型②难以照看型③缓慢发动型。

  9.依恋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模式:①焦虑--回避型依恋②安全型依恋③焦虑--抗拒性依恋。

  10.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在自我意识上主要表现在独性上。

  11.自我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构成的。

  12.从内容上看,自我由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方面内容构成。

  13.儿童自我发展顺序一般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命名、自我评价。

  14.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由自制力、自觉性、坚持性、自我延迟满足四个方面构成的。

  15.游戏成为 3——6 岁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

  16.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最初的、零散的相互动作逐步发展到各种复杂的、互惠性的相互作用。

  17.性别角色社会化又称为性别角色化,是指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

  18.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类型:①工具性,攻击性 ②敌意性,攻击性。

  19.三岁前的儿童更多的使用身上的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岁后的儿童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语言的比例逐渐增加。

  20.价值澄清法有以下四种:①澄清应答法 ②价值表决法③价值排队法④展示自我法

  2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① 自我意识 ② 人际关系 ③ 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 ④ 多元文化

  2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主要包括:①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②社会教育的评价

  23.学前社会教育活动评价一般采用 自评和他评 相结合的形式。

  幼儿科学活动方案

  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啄木鸟

  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大班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2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作业复习资料一

? 复习要点一:

  1.科学内涵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科学态度。

  2.幼儿应掌握的技能:观察、分类、测量、思考、操作、表达、交流。

  3.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等四个方面。

  4.幼儿园科学教育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生活活动。 5.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和制作法、展示法、游戏法、讨论法。

  6.幼儿阶段的科学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他们的学习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因此他们的科学知识只是一种经验性的知识,即科学经验。 ? 复习要点二:

  1.“能根据指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是.中班幼儿学习科学的要求。能按自己规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是大班幼儿学习科学的要求。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是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3.了解常见科技产品并掌握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大班幼儿学习科学的要求。了解季节与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大班幼儿学习科学的要求。了解季节与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小班幼儿学习科学的要求。

  4.没有体现“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教育内容是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竹制品。 5.“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是中班目标。

  6.“帮助幼儿学会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是大班目标。

? 复习要点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有:

  1.对周围的食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食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作业复习资料三

  复习要点一:

  1.观察室幼儿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观察认识型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观察技能目标、表达技能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3.在观察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是小班的要求,比较性观察是中班的要求,有序观察是中班或以上的要求。

  4.观察活动的四种活动类型:物体观察活动、展示观察活动、现象观察活动、户外观察活动。

? 复习要点二:

  1.有顺序观察事物的特征是小班掌握的技能,长期系统性观察是中班、大班幼儿掌握的技能,观察事物的变化和现象的发生时小班班或以上要掌握的技能。

  2.用简单语言讲述是小班的要求,用完整语言讲述是中班班的要求,用图画、数字等方式记录是中、大班的要求。

  3.认识实物的显著特征是小班幼儿的观察内容,认识观察物的多样性是小班的幼儿的观察内容,认识事物的不同点是中班幼儿的观察内容,探究事物的变化规律是大班班幼儿的观察内容。

? 复习要点三:

  阅读书本P119页案例《蜗牛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观察认识型活动的指导要点是: 1.科学观察时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

  2.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3.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观察;

  4.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

  5.引导幼儿通过对观察对象的操作、摆弄,将观察和操作相结合,全面地观察事物,了解观察对象的变化;

  6.要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观察中的发现; 7.指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3

  幼儿趣味科学活动教育方案-有趣的溶解

  生活中有很多琐碎的事情,其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现象。如:“糖和盐不见了”这一活动作为小班的幼儿,也是经常见到的。下面是5068儿童网橙子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溶解

  设计意图:

  生活中有很多琐碎的事情,其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现象。如:“糖和盐不见了”这一活动作为小班的幼儿,也是经常见到的,但幼儿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这种现象。此活动提供给幼儿实践操作机会,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的去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如:幼儿在活动中观察溶解过程和了解溶解现象,激发了幼儿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糖和盐能溶解于水的现象,同时发现搅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儿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养幼儿对溶解这一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激发幼儿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个杯子,一把小勺。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2、每组一个大盆、一把大勺、抹布两条。

  3、实验材料:白糖、红糖、盐、奶粉、果汁粉、大米、大豆、石子、温水。

  活动过程:

  一、情景故事“小鸭子买糖”导入。

  1、故事内容:一只小鸭子相帮妈妈做事,妈妈让她帮忙买一袋白糖,小鸭子答应了。小鸭子高高兴兴地买了白糖,到了河边,一不小心,把糖袋子弄破了,糖都撒倒了河里,小鸭子会游泳,连忙到河里去捞,可是她在河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白糖,小朋友你知道白糖到哪里去了吗?

  二、实验操作:溶解现象。

  1、教师示范实验(一):观察糖在水里的溶解现象。

  小朋友想一想,小鸭子袋子里的白糖和盐哪儿去呢?(河水里去了)⑴先用小勺舀一勺白糖放入空杯子里,让幼儿看看杯子里的白糖颜色和形状。(白色的、颗粒状。)⑵让幼儿尝尝温水的味道,是无味的。再向盛白糖的杯里倒入温水,让幼儿观察白糖在水里,教师用小勺搅拌几下,这时幼儿观察,白糖有啥变化?(白糖不见了)那白糖到哪儿去了呢?(跑到水里了)⑶让幼儿尝尝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甜了)⑷教师小结:白糖在水里过一会不见了,水变甜了,我们就说白糖在水里溶解了。

(二)幼儿操作进行实验。

  1、认识操作材料。教师介绍桌面上的材料。(红糖、果汁粉、大----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2 豆、大米、石子、奶粉、温水、杯子、小勺子、盆子、大勺子、抹布等)2、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进一步探索。

⑴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杯子、一把小勺。每组都有好多实验材料放入碗里,一大盆温水,一把大勺。操作实验时自己自由选择一样材料放入杯子里,每组的小朋友所选的材料应不同,在向杯里倒入温水,用小勺搅拌,看这些东西在水里是不是像白糖和盐一样,在水里就不见了,溶解了。操作时要注意互相合作,不要争抢。

⑵教师提醒幼儿把盛有在水里能溶解的东西的碗放在老师桌子的左上角,把盛有在水里不溶解的东西的碗放在老师桌子的右上角。

⑶每组选两名幼儿,说说各组实验探索结果。(谁在水里溶解,谁在水里不溶解。)⑷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发现了有的东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东西不能在水里溶解。

  三、各种糖的试验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糖呢,你在吃过什么糖?

  老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糖,请小朋友来试一试,他们在水里会不会溶解呢?

  幼儿实验,说一说做一做,最后请幼儿把糖水喝掉。

  四、活动结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糖和盐这样在水里能溶解的东西有好多;像大豆、大米、石子这样在水里不能溶解的东西也有好多。在生活中,请小朋友们观察哪些东西也能在水里溶解,与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小班科学教案:春天来了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感受春天的到来,初步了解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乐于参与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丰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春天快到了。

  2、物质准备:户外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春天就要到了,外面的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今天我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外面感受一下春天的到来。

  二、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户外的环境。

  引导幼儿观察树木、草地、植物的样子。

(1)教师:我们一起看看这棵小树,看看他的树枝上都长出了什么?

(2)教师:花是什么颜色的?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呢?

(3)教师:还有地上的小草,我们看看再用手摸摸这些小草,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幼儿自由回答。

  三、组织幼儿感受春天的风,引导幼儿说说春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脸上、手上的感觉。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教师:我们把小手拿出来感受一下风吹过来时的感觉,说说你觉得风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觉。

  四、组织幼儿找太阳,说说太阳晒在身上的感觉。

  教师:我们一起去找找春天里的太阳,站在太阳下晒太阳,摸摸好朋友的衣服、头发、说说太阳晒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呢?

  五、师生共同总结。

(1)教师:今天我们在户外感受春天的到来,谁能说说你觉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2)师幼共同小结:春天来了,树叶长出来了,花开了,风吹在身上暖暖的……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春天是缤纷多彩;它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来到了每一个角落。由于春天的植物变化很明显,因而我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幼儿学习连续观察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时间让幼儿连续进行比较观察,培养了幼儿细致的品质。

  活动反思:在活动过程,我并不强调幼儿对某些特定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是将知识与概念隐含于幼儿乐于参与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探索与实践,主动地习得知识和技能。由于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摆脱传统“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而是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利用多通道的参与,使幼儿更积极,更专注于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对于集体中的每位幼儿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5 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通过实践,我们感到活动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更利于幼儿的参与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观察者,支持者。因此还应孜孜不倦地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对幼儿的认识和幼儿教育的理解。只有善于吸取新型的理念,并有效的指导实践,才能使师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富有实效。

  小班科学教案:小乌龟爬呀爬

【活动目标】

  1.认识乌龟的外形特征,简单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2.愿意饲养小动物。

  3.培养幼儿的爱心。

【活动准备】

  1.小乌龟四只分别养在四个鱼缸里。

  2.适合学小乌龟爬的慢节奏的音乐。

  3.喂小乌龟的食物:小鱼、小虾、碎肉等。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

  教师说:身穿硬甲壳,四角慢慢爬,别人欺负它,快快躲回家。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乌龟)2.观察小乌龟。

(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观察鱼缸中的小乌龟,讲一讲:小乌龟的头、脚、壳分别是什么样的?(重点观察乌龟壳的花纹)(2)教师引导幼----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6 儿观察小乌龟在水里是怎样游的?启发幼儿学学小乌龟游。

  3.探索活动(1)将小乌龟放在地上,看一看小乌龟在地上是怎样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2)用手碰碰小乌龟,看它会有什么反应?(会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周围没有危险后再伸出来。)学学小乌龟缩头缩脑的样子。给乌龟翻个身,看它怎样用头顶地面使自己翻过来。

(3)喂喂小乌龟: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食物,鼓励幼儿喂小乌龟,看小乌龟是怎样吞食的。

  4.游戏:学习小乌龟爬。

(1)师幼共同模仿小乌龟爬行的姿势,一起学学乌龟爬。

(2)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室中自由模仿乌龟,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教师用手触摸小乌龟,被点到的幼儿要把手脚都藏到缩起的身体下。

【活动延伸】

  将小乌龟放在自然角里,由老师和幼儿一起喂养和照顾它。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7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3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怎么写相关文章:

酒店促销活动方案5篇 酒店促销活动方案怎么写

学校活动方案格式模板3篇 学校活动方案模版

幼儿园的重阳节方案3篇 幼儿园重阳节的主题活动方案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总结12篇(幼儿园植树节活动小结)

课外安全教育活动教案4篇(小学课外活动安全教案)

幼儿社会领域活动的方案3篇(幼儿社会领域内容)

幼儿园迎元旦主题活动总结5篇(幼儿园迎新年元旦活动)

精选学雷锋活动方案模板5篇 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中班重阳节活动方案3篇(幼儿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

元旦主题活动策划方案2篇(元旦主题活动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