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方案3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设计),供大家阅读。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方案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导学方案
一、您需知道课程的性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课内学时72,学分4,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及实践的问题,并且与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实践密切结合。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您需知道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关的专业知识,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环境创设和材料选择、活动设计和评价等,从而具有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技能。
三、您需知道课程的重点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概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特点及选择与编排、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文学艺术方法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及特点。
四、您需知道学习路径与学习方式
1、自学文字教材、录像教材(IP课件)等有关教辅材料
2、参加面授辅导
3、网上学习(这很重要):
第一步,选择溧阳电大网页登陆,网址: 李雪老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
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培养学前儿童注意力活动方案(共5篇)
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科学活动方案(共9篇)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方案2
活动名称:《好吃的西瓜》(小班下学期)组员:印雅婷、朱远雪、朱雯珊、吴琦
活动目标:
1、运用多感官观察认识西瓜的基本特征(外形、颜色、味道等),并能使用简单的词句进行表述。
2、勇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喜欢吃西瓜,乐于和西瓜宝宝做朋友。 延伸目标:
知道夏天吃西瓜对身体的好处,乐于用西瓜或瓜皮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①
知道西瓜的名称。
②
吃过西瓜,知道西瓜的瓤是红色的(或黄色的),味道是甜甜的。
2、物质准备:
① ② 西瓜每组1个:外形显著不同的西瓜,红、黄瓤的西瓜。(尽量保证大小、形状、外皮颜色的不同)西瓜PPT 注:在本次实施过程中准备红、黄瓤西瓜各1个。(尽量保证大小、形状、外皮颜色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小5班来了两位小客人,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啊?(展示2个西瓜)
二、观察过程
㈠未切开的西瓜(摸一摸、看一看)
你们都认识西瓜宝宝,那你们看看自己的西瓜宝宝长得什么样?(幼儿观察本组的西瓜)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补充提问)
你们真棒,西瓜宝宝高兴地打了个滚(推西瓜),西瓜宝宝是怎么滚动起来的? 我们摸一摸西瓜宝宝。
你们感觉西瓜宝宝摸上去怎么样,谁来告诉我? 那我们捏捏看、拍拍看呢? 这两个西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
1、西瓜皮的颜色
西瓜是绿色的,有的地方有黄色。西瓜皮上可能会有花纹。
2、西瓜的形状
西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推一推会滚。
3、西瓜的外皮
西瓜摸上去滑滑的、硬硬的;西瓜皮上有西瓜梗。㈡切开的西瓜
(复习上部分内容)西瓜宝宝穿了身漂亮的绿衣服,那你们知道它里面是什么颜色的吗?
是不是像你们猜得那样呢?我们打开来看一看??
小结:
1、西瓜里面有什么
有一层白色的西瓜皮,有肉肉,有西瓜籽
2、西瓜里面的肉肉、籽是什么颜色的,肉肉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的;籽儿是黑色的(可能有白色的)㈢吃西瓜
哇,西瓜看起来很好吃啊,要不要尝一尝!(播放幻灯图片)
西瓜的肉肉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呢?甜的?酸的?干干的?有许多水?
三、总结
和西瓜宝宝做朋友,把它吃到我们的小肚子里面去,你们喜不喜欢和西瓜宝宝做朋友啊?今天我们和西瓜宝宝做朋友,知道它长得圆圆的(有的是椭圆),有的大,有的小,穿着一身绿衣服,上面还有花纹。西瓜宝宝的肉肉甜甜的,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肉肉里面有好多水,还有黑黑的、小小的籽儿?? 那我们今天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和西瓜宝宝做朋友有什么好处呢?
区角活动: 搬运“小西瓜”
(在操作中巩固对西瓜形状特点的认识)自然角材料:
西瓜籽一盘
不同品种的西瓜照片若干 也可依据幼儿兴趣投放其他材料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方案3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小编收集了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小小的苔藓
活动目标:
1、知道“苔藓”这一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了解苔藓的生长环境。
2、乐意主动采摘苔藓,感受乐趣。
3、丰富相应词语,如葫芦藓、地钱、墙藓等。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找好有苔藓的花圃、田间路边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苔藓实物样品、引出课题。提问:
——谁见过这些绿绿的小东西?它们会长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要去找找苔藓,可以采摘。
二、幼儿寻找采摘苔藓,过程中和幼儿一起观察其生长环境的特点,诱发幼儿(幼儿食品)有意记忆。
三、交流经验
——你找到了苔藓了吗?它长在哪儿?什么样子的?象什么?(让幼儿边观察边讨论。)
——请你找一找苔藓的根、茎、叶。谁也有根、茎、叶?
四、幼儿再次寻找采摘,并让幼儿摘点野花、野草,为回教室让幼儿用它与苔藓合作学习插花。
五、梳理经验:
1、苔藓它多生长在潮湿、肥肥的土地里,在住宅、田园和路旁容易找到。因为是潮湿环境,因此人们走路要小心。
2、苔藓虽小也有根、茎、叶,是植物一种。(让幼儿讨论苔藓与水和阳光的关系。)
活动建议:
可结合相应的季节和天气组织幼儿采摘苔藓(地钱),并烹饪、品尝苔藓植物(地钱),让幼儿了解其特殊的用处。
活动延伸:
1、科学区中设置“下水石”、“上水石”、“没水石”,观察哪块石头能长出苔藓。(“上水石”总保持着潮湿的状态,所以适合苔藓植物生长。)
2、在自然角种植苔藓。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沉浮》
孩子们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把一粒石子、一片树叶等投进水里,百玩不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我结合大班《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一书设计了此活动——《沉浮》。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
1.幼儿尝试。
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
教师总结:石子、牙膏皮、橡皮泥这些物体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这些物体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
(二)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友好协商,一人尝试,一人记录。
2.尝试结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捏成带边的薄片状),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
(三)教师提出尝试问题: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到水底?
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互换尝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尝试。
2.尝试结论: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
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装在空药丸盒里可使空药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
(四)教师提出尝试问题: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时,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积木块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办法帮他们把积木很快分出来?
幼儿尝试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积木块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积木块,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教师实验演示,验证答案。
活动延伸
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可以来继续进行尝试。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方案3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设计)相关文章:
★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3篇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