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端午节的作文6篇(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05-09 10:58:21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实用端午节的作文6篇(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作文),以供参考。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6篇(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1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时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乡下。那时的端午节使我难以忘怀。

  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外婆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红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

  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一边用来烧水,一边用来煮菜煮饭,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边,开始给我编络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但却不失灵巧,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编成了。

  此时,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捞起一个最大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

  外婆总是把我送到大门口,嘱咐着要我快些回来吃粽子。我总是一溜烟就消失了。( )

  小伙伴们此时都差不多到齐了,由邻家的大姐姐当头,领着我们这一群小毛孩到河边看赛龙舟。由于河道较小,所以就只有两条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13个人,12个人划桨,1个人打鼓喊口号,“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驶去。

  可是,小孩子会知道看什么呢?我们只不过图个热闹罢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会儿,便觉得无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则不然,他们总喜欢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由于划桨的人力度较大,几乎每个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溅着的痕迹。

  锣响了,大概是舟到终点了吧,刚好东西也吃完了,站起身,与伙伴们拉着手高高兴兴回家去。

  太阳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厨房里已经飘出了桂叶的清香了,我就连忙蹿进厨房里,去挑已出锅的个大的粽子。一般我都会坐在门槛上把那个粽子吃得干干净净,偶尔会剩下几颗糯米粒给鸡吃,看着大公鸡的贪吃样,我也被逗乐了……

  尽管如今过端午节,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编络子给我,尽管母亲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外婆逊色,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2

  昨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将艾草插在了门前,这是家乡延续已久的一种风俗。据说,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嘉靖十四年汤绍恩出任绍兴知府后,最让他寝食不安的是当地频繁发生的水灾。当时,会稽、山阴和萧山三地之水均从钱塘江、曹娥江和钱清江汇流的三江口入海。由于当时河口处拥沙堆积如丘,洪水不能外泄,因此“民甚苦之”。汤绍恩为此访查了山会平原的地理水道,当他行至三江口时,见两山对峙,心中不禁一喜,当即对随行人员说:此江水下必有石根,正是建闸挡潮的好地方。后经过地质勘察,果然如此。于是,汤绍恩决定在三江汇合的彩凤山与龙背山之间,建造一座挡潮和泄水的大闸。

  自汤知府造三江闸以后,绍兴连续十几年风调雨顺,旱涝保收,五谷丰登。这时,有些人家就大手大脚,浪费起粮食来了。一天,太白金星下凡察访民情,他来到绍兴一个叫水村的上空,按落云头,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讨饭老头。他走进一户人家,看见一个妇女正在喂猪,猪槽里全是油汪汪的剩菜和雪白的米饭,灶上灶下都是散落的饭菜。老头说:“阿嫂,可怜,可怜我,给我点饭吃吃,我已经饿了三天三夜啦!”谁知那女人却用嘴一撇道:“死要饭的滚出去!谁有东西给你吃?给你吃,还勿如喂猪,过年还可以杀肉吃!”太白金星强忍住怒火,又说;“我已经三天没喝一口水了,给我点水喝总行吧?”那女人白眼翻了几翻,就随手从墙上摘下一个捞兜,递给老头,捞兜全是洞,怎么能舀水呢?这不是故意作弄人吗!太白金星气极了,心想这里的人太可恶了,就用手指在大门墙上画了几下,然后留下一股青烟,人就不见了。喂猪的女人这才知道刚才来讨饭的老头是神仙,自己闯了大祸,非常害怕。

  第二天清早,太白金星拿着瘟疫瓶来到这个村子的上空,刚想向下撒瘟疫,忽然看见村头小河里,有一位女人,抱着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慌慌张张地淌着河水往对岸走。他觉得很奇怪,便化作一个小老头,来到女人身旁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河的时候,抱着大孩子,领着小孩子的。那女人说;“老人家,您有所不知,这大孩子是我丈夫前妻病死时丢下的孩子,小孩子是我亲生的儿子。昨天,我们村里一个泼辣势利的女人,惹怒了一位老神仙,说是今天让我们村起瘟疫,全村人都死光。我们只好逃走。淌水着了凉,容易生病。我宁可让亲生的儿子淌水,也不能让这大儿子委屈呀!”太白金星听了,心想,这是一个好心人。同是一村人,心眼就不一样,不能同样对待,就从地上拔了一株艾草说;“你们回村去吧,把这株艾草插在你家门上,瘟疫就不会染上你家了。”说罢用手一指,河上顿时出现了一座大桥。那女人知道遇见了神仙,接过艾草,谢过老人,就带着两个孩子从桥上走过河去。那女人过了河,心想,就我一家避开瘟疫怎么行呢?就带着两个孩子拔了一大捆艾草,急急忙忙地赶回村去,在每家每户的门框上都插上了艾草,连那个喂猪的心眼不好的女人家也给插上了。

  太白金星撒下的瘟疫没处落,就随风飘到大海里去了。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从此,这种端午插艾草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迄今犹存。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3

  对过节的兴趣越来越淡了。春节便春节,在冰箱里多放些东西,坚持几天不去菜市场而已。中秋便中秋,买来月饼也不吃,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飘越浓的时候,我们刚好学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语言,侃侃而谈中流露出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眷恋,这种情愫抓紧了我,让我也深深的陷进了对家乡的怀恋之中。

  家乡的端午是有很多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或者是槲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远,艾蒿都是从集市上买的,在端午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带香包,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心爱的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的嗅一下。系五色线,手腕脚腕都要带。但是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这里说的圣草,加引号,是我实在想不出当时大人们怎样说的。

  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制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就呼朋引伴的出发了,向着蒙着神秘面纱的田野,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农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气凉凉的,清爽滋润,周围都静悄悄的,你无意的一台眼,也许就逢上邻家来挖野草的孩子。相视一笑里,多少欢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那茁壮的青草上,露珠还在转动,我们需要的草是有讲究的,如猫猫眼,一摸眼就红的那种草,今天不怕它,就采。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那些神秘的药才会有效啊。慌慌张张的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的自豪。现在想来,还觉得那种神秘如格林童话中的哪一篇,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了,谁还会去野地挖草呢,给孩子洗澡,有专门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哪么费劲,买几个就好了嘛。可是,在种种过程里藏着的细心,乐趣,也买些就可以了吗?在能亲自做的时候,不要买了吧,因为一个简单的“买”字,让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4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祝各位端午节快乐!作为一位潮汕人,从小耳濡目染,对家乡的节日风俗也有了一点了解。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潮汕端午节的一些风俗,至于由来我就不说了,大家也应该知道。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潮汕人俗称“五月节”。每逢端午节,潮人都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风俗,赛龙舟、食粽、插艾、浴或喝药汤,就是主要的风俗。

  第一是赛龙舟风俗。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黄金水域。端午节期间潮汕人赛的龙舟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型龙舟,长20—30米,宽1。4—1。6米,设20—30对桨,周身彩绘鱼龙图案。另外两种是彩头船和龙船仔。

  潮汕民歌《保贺儿婿抢头标》:“潮汕水乡,江河交错,池塘遍布。岁逢端午,龙舟竞渡。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划桨如翼,竞夺锦标,万人空巷,泼水助威,热闹非凡”,形象生动地反映民间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风情。潮诗《端午赛龙舟》谈到:“端午云开阵雨收,万人江上赛龙舟。心随鼓点声声急,忘却屈原当日愁。”这是诗人描写人们观看赛龙舟的真实情景。有些地方(如澄海),人们在赛龙舟后,要饮“龙舟水”,吃“龙舟饭”,祷求平安健康。

  第二是食粽风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之形,故曰粽,曰角黍。”潮汕人俗称“粽”为“粽球”。潮汕话“粽”与“壮”同音,所以端午节男女老少都吃粽求个“壮”的彩头。潮人世代相沿端午吃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

  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潮人食粽与全国其他方相比,其特色是粽球(粽子)是以糯米掺以猪肉、虾米、蛋、花生仁、香菇及香料为馅,有的一半为咸馅一半为甜豆沙,称为双粽球;还有山里人尤其喜爱制作“大糯粽”。事先上山砍下杉尾、三丫苦、五指胶烂煅,泡水取出有效成分浸出液,澄清后用它泡糯米,再把糯米包进竹叶里,用开水煮熟,象小枕头的“大糯粽”,剥开竹叶就像一块晶莹的羊脂玉。吃时用纱线切割成小片,蘸砂糖吃,吃起来柔润滑腻,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健胃、去湿、清热等效果,是人们十分喜爱的药效食品。

  第三是插艾浴(喝)药汤风俗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风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秽”,驱瘟辟邪。另外,这一天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汤”的风俗。“五果汤”即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煮成。还有,人们都把栽在庭院或门外的使君子花摘下来做菜吃,自己没有栽种的,就到街上买。澄海、潮安等一带,中午有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的风俗,据说有除去腹中毒质的功能。小孩子吃君子炒蛋,消疳去积。老人服用谷精子瘦猪肉汤,有明目的作用。

  介绍到此结束 。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5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风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咱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咱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们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风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咱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们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6

  端午节的日子,收到了许多祝福的.短信,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节日的时候总能记得,如约而至的祝福让我的心情就像这晴朗的天气一样。

  过节

  亲人的关怀,儿时过端午节的回忆,一幕幕,就像从绿粽叶里一层层拨出来裹着白砂糖的粽子,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那时候的端午节,还是孩子的我最喜欢的是放假、穿新衣服换新鞋、去外婆家。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是初夏,可以穿裙子和凉鞋了,而大人却总是选择在端午节的时候给准备换季的新衣服,穿戴整齐了就领着去外婆家,外婆会准备好多好吃的,有粽子、甜酒、麻花、咸蛋……还有外公做的一大桌子菜。想起那时候的外婆家,可真是热闹,妈妈有兄妹5个,我有表兄妹9个,很大一家子人,吃饭大人一桌,我们一桌,别提有多热闹。吃完饭了,我们是闲不住的,会跑去田野,会下到池塘摘荷花,还记得,姨妈家的哥哥上过外婆家的屋顶,舅舅家的弟弟偷下池塘洗冷水澡被舅妈骂,我们还偷摘过别人家的青葡萄……年少的乐趣至今还会令我不由得偷笑。

  红布鞋

  外婆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做的鞋子是最漂亮的。我最喜欢的是她给我做的红布鞋,灯芯绒的面料,厚厚的鞋底,走起路来平稳舒适。我见过她做鞋的样子,飞针走线,那么专注,那么熟练,手指上戴着顶针,厚厚的鞋底,针一下就穿过去了,偶尔还见她把针放到自己头发里摩挲一下。不过这样的场景,早已是昔年许久,外婆渐渐衰老,眼睛不行了,红布鞋只能在我的回忆里打转,最后的那双鞋,鞋面渐渐褪色,鞋底渐渐磨薄,线头渐渐松动,大脚趾渐渐露出来,一点点跟随时间写满沧桑,一点点告别外婆做的红布鞋,也一点点看着外婆步履蹒跚。

  鱼和牛

  外公会做菜,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谁家有个什么事情,定会请外公过去帮忙。但是,这不算什么,外公最大的爱好其实是钓鱼。闲着的日子,外公总会背着钓具早早出门,晚上回来,鱼篓里尽是惊喜。我小时候也喜欢钓鱼,大概也是受了外公的影响吧,我学会了自己做钓竿,自己把蚯蚓挂在鱼钩上,还学外公用米酒泡米撒做鱼饵。外公除了会钓鱼,还会织网捕鱼。每次过端午节,外公会亲自下塘撒网捕鱼,大鱼丢上岸来让我们雀跃,小鱼放生让它继续生长。

  牛,是当年的一头黄牛,外公甚爱之。它认得人,别人都不能牵它,只有外公。初夏时节,水草丰茂,如果外公没有及时牵它去吃草,它就会远远地叫,像是在喊他快来,我们有时候也会跟在外公后面看着不敢靠近它。后来,不幸流行起一种疾病,全村的牛必须宰杀深埋。外公养的那条牛临死前最后一次望着他叫了,并留下了眼泪。外公的心里估计也非常难过吧,后来好像再也没有养过牛,再后来田里都机械化了。

  粽子

  现在市场上的粽子品种越来越多,包的材料也五花八门,粽子的形状也各式各样,朋友送了2个给我,却感觉味同嚼蜡,不再是当年的那种味道。儿时那些年的粽子,仅仅是雪白的糯米,长长的,尖尖的,虽然简单,却是最香的,也是最令人回味的。

  奶奶包的粽子肯定又煮了一大锅,我似乎闻到了那股粽香味!

  端午节话当年,忆当年,希望我生命里非常重要的4位老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健康长寿!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6篇(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大全3篇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大全作文

端午节的习俗高一优秀作文3篇(有关端午节的作文高中作文)

端午节话屈原演讲稿

领导端午节讲话稿3篇(端午节领导讲话节日贺词)

端午节初二记叙文2篇 端午节的作文记叙文

迎端午节的标语2篇 端午节的主题标语

精品端午节周记范文6篇 端午节周记怎么写?优秀范文

实用的端午节演讲稿5篇(端午节演讲稿范文)

端午节的演讲稿范文3篇(关于端午节演讲稿简短)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2篇(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作文)